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基于快速切换多波束天线的无线Mesh网络的MAC层设计中快速有效地发现邻居节点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两种基于快速切换多波束天线的邻居发现算法,分别为直接发现算法和伙伴发现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采用提出的两种邻居发现算法均能有效地完成在网络中扫描并发现邻居节点的目的.其中,伙伴发现算法比直接发现算法可更快地发现邻居,尤其适用于节点密度较大、波束宽度较窄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详细探讨了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的技术和算法,分析了ARP和SNMP以及SMI,分析比较应用于不同范围内的拓扑发现工具及算法,并针对系统需求设计实现一种域内分级式网络拓扑发现算法。  相似文献   

3.
为改进传统算法进行航空信息网络核心枢纽节点发现的性能瓶颈,提出单位间枢纽点挖掘思想,并设计实现基于拓扑维异步上卷的单位间枢纽点发现框架和算法.大量实验测试本文技术路线及算法时间、空间性能,进行可伸缩性测试,并对算法有效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重叠社区发现技术对于分析网络社区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基于Louvain重叠社区发现算法,该算法在Louvain算法的基础上使用模块度Q的增益度函数dq判断节点是否具有重叠性,并且发现重叠社区;设计实验验证该算法,使用经典数据集American College Football对该算法与常用重叠社区发现算法CPM、LFM和COPRA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增益度函数dq能判断重叠节点,且通过找到社会网络中的重叠节点发现重叠社区;该算法在重叠模块度EQ上比CPM、LFM和COPRA算法分别提高17.05%、12.81%和9.45%,在运算时间上比CPM算法、COPRA算法分别增加了12.62%、7.15%,比LFM算法减少了23.06%,表明在综合重叠模块度EQ与算法时间上,本文基于Louvain重叠社区发现算法都优于其他的算法。  相似文献   

5.
算法设计是计算机系统基本构件设计的核心,在程序设计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本人在多年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发现,算法的理解是困扰学生编程能力提高的难点,算法的不可见性是影响学生理解算法的关键因素。通过复杂算法的可视化系统,使得复杂、抽象的算法程序能够通过计算机图形化模拟,形成一套算法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6.
闭环增益成形算法的模型摄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显库 《应用科技》2009,36(3):35-37
为了给出闭环增益成形算法的模型摄动形式,用小增益理论和H混合灵敏度算法的结果进行推导,发现闭环增益成形算法的模型摄动形式与灵敏度函数的形式相同,该结论对用闭环增益成形算法设计鲁棒控制器时系统所能忍受的模型摄动大小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闭环增益成形算法的优点是设计过程简单,物理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7.
协同过滤算法已成为用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处理海量信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重叠社区发现的社会网络推荐算法,该算法同时考虑了群组用户的兴趣以及他们复杂的内部关系,通过将重叠社区发现算法和基于模型的社会推荐算法进行创新融合,以实现重叠社区的发现、建立,和基于社区的智能推荐.基于开放数据集,本文设计了一系列相关实验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实现高效且准确的社会网络推荐.  相似文献   

8.
蜕变测试技术认为,测试中成功的测试用例可为构造蜕变关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似然蜕变关系的动态发现方法是根据已经成功运行的测试数据来发现蜕变关系的启发信息,基于一种似然蜕变关系发现算法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具体设计和实现算法,且开发相应的工具,实验表明该算法的可行性及工具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为合理设计最大流算法中边容量的分配策略,利用网页的入度和出度的概率分布以及Web页面间链接重要性差异,合理分配边容量,提出改进的最大流算法MBP.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最大流算法MBP发现的社区质量多数情况下优于HITS算法和原始最大流算法.  相似文献   

10.
社区发现是复杂网络研究的基础,其目的是发现网络的真实结构,对于分析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理解其功能和寻找其潜在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Palla,Yong和James等人分别提出了CPM、LINK算法,此类算法基于网络拓扑结构或边密度发现复杂网络中的社区,性能较好,但不足是计算出的社区存在过度重叠问题.如何设计新算法,避免社区发现的过度重叠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加权边相似度,提出了一种社区发现算法LINKw,可以高效发现社区结构,与其他算法相比,本算法能更好地解决社区过度重叠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ARP和SNMP的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详细探讨了网络可视化管理的核心技术——拓扑图自动发现方法,分析了ARP(地址解析协议)和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以及SMI(管理信息结构),并详细介绍了MIBⅡ库,ARP表和路由表的描述,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了数据结构,设计并实现了拓扑自动发现算法,并给出了详细的算法描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快速、易于实现,为研发智能化网络故障定位系统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一个路由器级拓扑自动发现与显示系统的原理、算法和关键的实现技术.设计了从拓扑信息到图形化显示的转换算法,探讨了拓扑图形显示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指纹图像的周期性和局部方向性是指纹图像的重要结构特征,充分利用这两个结构特征是提高指纹增强算法的重要方法.对一般图像增强算法处理指纹图像分析后,发现了一般图像增强算法无法满足指纹识别系统的要求.为了提高指纹增强算法的综合性能,作者以指纹图像局部方向和周期为参数,并设计了基于梯度得求局部方向的算法,再以Gabor变换为基础,设计了基于结构的自适应滤波算法.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能够满足一般指纹识别系统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规模的快速增长,如何高效地找到符合用户需求的web服务是影响网络应用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机制的web服务发现系统的实现方案,该方案以web服务发现技术的研究现状为基础,给出了用户代理、服务器代理和目录代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分析服务发现系统的使用者入手,设计了收集用户请求和构造查询信息的功能;应用连接池技术实现了转发用户请求到目录代理的功能,设计了以聚类思想为基础的最短路径服务信息请求的转发算法。最后,给出了服务发现系统的部分运行结果、测试了服务发现系统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并对转发算法进行了测试,验证了基于聚类的最短路径转发算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网页链接关系的设计影响到用户的访问效率,通过日志挖掘发现网页间的关联关系,使网站设计更趋合理,便于用户访问.为了提取页面间的关系,日志数据预处理后,利用Apriori算法发现频繁集,找到页面间的关联规则.网站结构主要由网页和网页间的超链接组成,针对网页超链接结构的特点:一条超链接只能建立在两个网页上.发现频繁集只需找出所有2-项集即可.提出网页超链接挖掘的Apriori改进算法(WPHM-Apriori).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地降低Apriori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16.
在程序设计中,以筛法为例,从最直观的构思入手,通过对算法的分析,不断发现构思中的不足,加以改善,最终获得比较完美的算法,并以此算法获得优秀的程序设计。由此证明,算法分析对优化程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基于极大团的社区发现算法,设计了适应大规模数据的MapReduce并行计算框架,提出了基于大规模复杂网络社区发现的科研合著网络分析算法,并用于对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2012年科研合著网络进行社区结构划分。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apReduce的并行社区发现算法可在保证正确性的同时有效提高计算效率,适用于大规模复杂网络的社区发现。针对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2012年科研合著网络的社区划分结果展现了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科研合作的特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新的紧密度公式和一种影响簇发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局部社团探测的采样算法MCMCS_LCD,以及基于MCMCS_LCD的社交圈子自动识别算法SCD_MCMCS_LCD,算法综合考虑局部模块度和节点间紧密度.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SCD_MCMCS_LCD算法在具有较快收敛速度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社交圈子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刘宝仙 《海峡科学》2012,(2):87-88,90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要求学生修习后要达到“从问题出发,分析、发现问题的本质,选择、设计相应的算法,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信息素养”的目标.但高一学生接触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机会和应用需求都不多,需要学习的内容比较抽象,学习过程枯燥,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有效性一直不高.“算法初步”是高中数学课程新增的内容,数学老师对算法知识比较陌生,教学压力普遍较大,需要上机实验的课时来辅助教学.为此,我们与高中数学必修3第一章的“算法初步”进行整合教学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很好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在《图论》课程中设计了3个阶段的课程设计,第1阶段是基础算法的实现,第2阶段是图相关基本算法的实现,第3阶段是通信网中常用算法的实现。在3个阶段的课程设计中,学生经历了从入门到初步掌握图算法设计及其工程实现的过程,提高了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达到了预期目标。文中还分析了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