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多环芳烃对2种海洋微藻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球等鞭金藻8701(Isochrysis galbana 8701)为试验材料,采用水生毒理联合效应指数法,比较了3种多环芳烃,蒽(anthracene),并[a]芘(benzo [a] pyrene)及1,2-苯并蒽(1,2-benzonthracene)单剂和混剂对青岛大扁藻和球等鞭金藻8701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对青岛大扁藻,胁迫72h,蒽与苯并[a]芘的联合及苯并[a]芘与1,2-苯并蒽的联合为协同作用,蒽与1,2-苯并蒽的联合及蒽,苯并[a]芘与1,2-苯并蒽的联合为拮抗作用。对球等鞭金藻8701胁迫72h,苯并[a]芘与1,2-苯并蒽的联合为协同作用,其它联合均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有机磷农药对海洋微藻的若干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14C示踪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甲胺磷对三角褐指藻、球等鞭金藻和盐藻在生长繁殖、光合作用速率和生化组成的生物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甲胺磷的胁迫下,3种微藻的生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球等鞭金藻、三角褐指藻和盐藻的72hEC50分别为43.0、15.5和12.5mg/L.甲胺磷对3种藻类光合作用速率和对球等鞭金藻细胞内的碳水化合物、脂类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海洋微藻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以水为介质提取的海水小球藻(Marine Chlorella)、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多糖的主要单糖组成、环状结构、半缩醛羟基构型及取代基类型.结果表明。3种海洋微藻多糖中均含有酰氨基.葡萄糖是3种多糖的主要组成单糖.此外.海水小球藻多糖还含有硫酸基.3种海洋微藻多糖组成单糖的环构型和成苷的半缩醛羟基构型也存在较大差别.海水小球藻多糖组成单糖主要为吡喃糖.α-半缩醛羟基和β-半缩醛羟基两种糖苷构型共存;亚心形扁藻多糖组成单糖为吡喃糖.成苷的半缩醛羟基主要为α-构型;球等鞭金藻多糖则同时含有α-毗喃环和呋喃环两种构型.  相似文献   

4.
2,6—二硝基甲苯对鲤鱼的毒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研究测定了2,6-二硝基甲苯(2,6-DNT)对鲤鱼的急性和亚致死毒性.亚致死试验经180mg/L、360mg/L、540mg/L、720mg/L、990mg/L2,6-DNT暴露21d.在15℃~19℃下,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值分别为2548mg/L、2296mg/L、2012mg/L、1900mg/L.亚致死试验中,根据2,6-DNT对鲤鱼生长和肝、肾、鳃ATPase活力的影响,求得2,6-DNT的最大允许毒物浓度为180~360mg/L.  相似文献   

5.
文蛤幼体的摄食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蛤幼体对几种单胞藻的摄食及饥饿实验,研究了几种单胞藻的饵料效果及适宜投饵密度,幼体营养贮存饱和点(PRS)和幼体发育变态不可恢复点(PNR).等边金藻和扁藻为文蛤幼体的适宜饵料,混合投喂效果更佳.饵料的适宜密度为:扁藻0.5~1万/mL,等鞭金藻2.5~5万/mL,混合投喂(金藻+扁藻)(1.25+0.5)万/mL.老化金藻藻液对幼体的生长发育有限制作用.文蛤幼体的PNR和PRS50各为5d左右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刺参育苗过程中盐藻、牟氏角毛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球等鞭金藻的培养方式、培养方法、日常管理及其关键技术,并对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为广大刺参养殖者和饵料技术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用透射电镜观察铬(Ⅲ)处理18d后的亚心形扁藻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铬浓度较低时(≤1.5×10-5mg/L,对细胞的伤害不明显.当铬浓度增大时,出现细胞核变形,核膜解体,线粒体膨大或解体;类囊体缺失,排列散乱,叶绿体膜系统溃解.  相似文献   

8.
在静水实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饵料种类和浓度对太平洋真宽水蚤存活率、产粪数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食物碳含量为1.0 mg C/L的条件下,不同饵料投喂后,太平洋真宽水蚤的存活率、产粪数和产卵量有明显的差异(P0.05)。投喂亚心形扁藻、中肋骨条藻和三角褐指藻的存活率高于球等鞭金藻和小球藻(P0.05);投喂中肋骨条藻的产粪数明显高于投喂其他4种单胞藻的产粪数(P0.05);投喂亚心形扁藻和中肋骨条藻的产卵量明显高于小球藻(P0.05),其他饵料种类的产卵量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浓度亚心形扁藻和中肋骨条藻对太平洋真宽水蚤生物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亚心形扁藻对太平洋真宽水蚤的产卵量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浓度的中肋骨条藻对太平洋真宽水蚤的存活率、产粪数和产卵量差异性显著,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其存活率、产粪数和产卵量逐渐减少(P0.05)。投喂亚心形扁藻和中肋骨条藻饵料浓度为2.0 mg C/L时效果最好,表明此浓度条件下的亚心形扁藻和中肋骨条藻是太平洋真宽水蚤相对适宜的饵料,可为人工培养太平洋真宽水蚤作为水产活体生物饵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用透射电镜观察铬(Ⅲ)处理18d后的亚心形扁藻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铬浓度较低时(≤1.5×10^-5mg/L,对细胞的伤害不明显,当铬浓度增大时,出现细胞核变形,核膜解体,线粒体影大或解体;类囊体缺失,排列散乱,叶绿体膜系统溃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草地上优良牧草中,有机氯农药(666,DDT)和苯并(a)芘(简写B(a)P),污染现状的调查,对四个地带性草地类型十个调查区域内154份牧草样品中,两项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情况及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66、DDT和B(a)P平均含量在草甸草原牧草中分别为0.0927mg/kg、0.0086mg/kg、0.0050mg/kg,在典型草原牧草中分别为0.0450mg/kg、0.0030mg/kg、0.0052mg/kg,在荒漠化草原牧草中分别为0.1003mg/kg、0.0015mg/kg、0.0056mg/kg.在草原化荒漠牧草中分别为0.2529mg/kg、0.0000mg/kg、0.0056mg/kg.全区草地上生长的16种牧草中,两项有害物质均被检出,大部分含量都比较低,但个别样品含量很高,说明内蒙古草地环境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以3种单细胞海洋藻类:新月菱形藻、亚心形扁藻、湛江叉鞭金藻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几种外界因子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二脘基氨基乙醇羧酸酯(DA-6)、盐度、铬等对其生长、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叶绿素合成及SOD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DA-6和6-BA对藻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超过一定浓度,则有抑制作用.在一定的盐度范围内,藻类的增长随着盐度的加大而加快,而超过一定范围,则盐度越大,生长越慢,盐度对藻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叶绿素合成的影响也大致如此.而铬则明显地抑制藻类叶绿素的合成,降低酶活,对藻类有很大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海洋微藻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以水为介质提取的海水小球藻(Marine Chlorella)、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多糖的主要单糖组成、环状结构、半缩醛羟基构型及取代基类型.结果表明,3种海洋微藻多糖中均含有酰氨基,葡萄糖是3种多糖的主要组成单糖.此外,海水小球藻多糖还含有硫酸基.3种海洋微藻多糖组成单糖的环构型和成苷的半缩醛羟基构型也存在较大差别.海水小球藻多糖组成单糖主要为吡喃糖,α-半缩醛羟基和β-半缩醛羟基两种糖苷构型共存;亚心形扁藻多糖组成单糖为吡喃糖,成苷的半缩醛羟基主要为α-构型;球等鞭金藻多糖则同时含有α-吡喃环和呋喃环两种构型.  相似文献   

13.
三种除草剂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斜生栅藻为材料,研究除草剂艾割、割地草、盖草能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它们的半致死浓度分别是:18.4mg/L,0.0005mg/L,5.37mg/L,证明了除草剂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甜瓜种苗克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润  俞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34(11):1586-1590
以古拉巴、蜜翠、伊丽莎白,西莫洛托4个引进杂交种甜瓜和七宝甜瓜,小麦瓜,青皮绿肉、亭林雪瓜本地品种为材料,用其子叶为外植体进行培养,获得无性繁殖系,结果表明,杂交种的芽诱导率高于本地品种;在14种激素配比组合中MS+6-BA0.5mg/L+IAA0.05mg/L培养基丛生芽诱导率最高,达72%-76%;MS+6-BA0.2mg/L+IAA0.05mg/L培养基最利于芽伸长;生根培养基为MS+IAA0.2mg/L+naa0.5mg/L,平均每粒种子可获得的8棵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5.
采用pH电极法研究pH和氮素对球等鞭金藻胞外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等鞭金藻具有基本的胞外碳酸酐酶活性,且pH和氮素均能明显地诱导其胞外碳酸酐酶活性.pH从6.5升高到9.0时,球等鞭金藻胞外碳酸酐酶活性明显增加,pH8.5时酶活性达到最大.球等鞭金藻的pH补偿点为9.86,表明其具有利用HC03-的能力.氮素对胞外碳酸酐酶活性诱导也具有重要的影响,3种氮素NH4Cl、NaNOM3、CO(NH2)2在2.0mmoL/L时诱导的酶活性均明显高于8.5mmoL/L时的诱导的酶活性,且有机氮诱导的酶活性明显大于无机氮诱导的酶活性,硝态氮诱导的酶活性大于氨态氮诱导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海洋胶体中的氮、磷和铁对微藻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错流超滤技术提取海洋胶体,研究了无氮、无磷和无铁的营养介质中海洋胶体对海水小球藻、亚心形扁藻和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胶体有机碳(COC)浓度为0~238.4 μmo1/L的范围内,3种微藻在以胶体为N源的介质中的平均相对增长率Y分别为20.7%~44.0%,80.1%~110.1%和68.6%~106.2%;在以胶体为P源的介质中的Y值分别为19.3%~43.2%,78.3%~156.7%和77.9%~115.3%.3种微藻的Y值随COC浓度增大呈下降趋势.3种微藻在以胶体为Fe源的介质中的Y值分别为12.7%~35.3%,171.7%~266.3%和400.5%~498.8%,3种微藻的Y值随COC浓度增大呈线性上升.这意味着海洋胶体中存在微藻生长必需的N,P和Fe营养,对微藻的生长有显著的刺激作用.胶体中的Fe营养对球等鞭金藻和亚心形扁藻的效应比N和P营养的约大6~7倍,而胶体中的N和P营养对小球藻的促进作用则约比Fe的大3倍.  相似文献   

17.
基于Ca^2+、Mg^2-与偶氮胂III的络合作用,建立了二的光度测定方法。Ca^2+、Mg2+分别在0~1.2mg/L、0~0.64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已用于清洁水样中Ca^2+、Mg2+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光合细菌降解3种有机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出的7株光合细菌菌株,并用于处理豆制品、淀粉、肉制品废水。研究试验表明:①经对COD_(Cr)=52800mg/L的豆制品废水进行144h的处理,去除率达92.7%;②经对COD_(Cr)=3864mg/L的淀粉废水进行72h处理,去除率达99.5%;③经对COD_(Cr)=50l0mg/L的肉制品废水进行72h处理,去除率达93%。另通过光合细菌菌株对不同浓度不同性质的废水处理比较、单菌株与混合菌株的比较;时间、pH值、接种量等因素对处理的影响比较,均得到了今人满意的处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异养型微藻生产DHA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旨在筛选高产DHA的异养型微藻种.以含有5g/L葡萄糖的Porphyridium培养基为初始培养基,对四株异养双鞭藻———Crypthecodiniumcohni进行摇床培养筛选.其中CrypthecodiniumcohniATCC30556的比生长速率(0.067/h)、生物量(2.046g/L)以及DHA产量(159mg/L)均为最高.筛选结果表明,该藻种具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及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苯乙烯对4种藻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藻类毒性测试的标准方法,研究了苯乙烯(styrenen)对几种澡类的生长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得出苯乙烯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onosa Kuetz.)、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F.minutissima)、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 Kylin var.tsingtaoensis)和湛江叉鞭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的96h半数抑制浓度为:1043.77mg/L,76.98mg/L,203.99mg/L,211.90mg/L,实验结果表明:苯乙烯对藻类生长具有明显毒性,但毒性浓度即使在污染环境中也较少见,苯乙烯对不同种藻类的毒性效应也不同,3种海洋单细胞藻类比铜绿微囊藻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