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该文从化学教育的发展历史到当今化学教育的发展前景,以及一些系统的化学教育方法做了一些概述,浅析了当今化学教育的发展。包括CBA化学教育,以及一些实验化学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2.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绿色化学的理念势在必行。文中探讨了加强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通过改进实验内容,采取小量化实验,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将绿色化学引入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  相似文献   

3.
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模块教学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雪子 《科技信息》2011,(13):122-122,75
针对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析医用化学模块教学策略,突出化学知识在医护专业中的实用性,淡化化学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减少了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化学的难度,提高了护理专业医用化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多媒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运用多媒体进行化学实验存在的一些问题。目的在于使化学教师能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使多媒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能扬长避短,真正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化学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趣味化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实施途径。把化学成语、化学诗、化学故事和化学魔术同化学基础知识相结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刘艳  江虹 《科技资讯》2008,(8):146-146
化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的加强,化学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因此产生了"绿色化学"。当今的化学实验室排放多种污染物,给实验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同时,实验中排放的"三废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本文阐述了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实验中推行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化学实验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旨在加强绿色化学教育,推动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绿色化学和绿色化学实验的一般概念、绿色化学实验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是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简述了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内容、目前化学实验的现状及常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该文首先对绿色化学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概括,包括绿色化学的概念及其核心内容、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及其特点、绿色化学所面临的挑战。然后展望了绿色化学建设的前景。最后讨论了绿色化学在国内外的建设及其实施途径,即主要从教师转变观念,把绿色化学的理念带入课堂、进行技术研发、政府实施强有力的措施、结合具体国情来发展绿色化学这几个方面来论述。该文研究成果会对绿色化学建设具有一定贡献意义。  相似文献   

9.
绿色化学与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周建国 《实验室科学》2006,(4):56-57,59
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是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化学的概念、原则及特点,接下来阐述了高校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实施绿色化学实验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化学学科自身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对高层次化学人才的需求的角度,对改革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实践,提出了改革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措施,并对创新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洛阳历代出土铜镜、陶俑、三彩俑巧妙的造型艺术构思和精湛的工艺制作技术,从而展现了洛阳出土文物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著名的二里头遗址位于豫西伊洛平原东部的偃师市境内,它是学术界探讨国家文明起源及夏文化的关键遗址。本文结合二里头遗址30多年考古发现的宫殿、墓葬、雏形文字、丰富的出土文物等内容,结合翔实的文献资料,有力地论证了二里头遗址是夏代中晚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之中心——即夏都斟寻  相似文献   

13.
利用偏振荡膜对露天石质文物进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强光照射常常会加剧露天文物风化、胀裂、酸、碱盐腐蚀等化学损害和物理损害,提出了一种利用双层偏振片消光原理,给露天石质文物敷贴偏振薄膜的方法,这样可以减少和避免强烈的阳光对露天石质文物的损害,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半坡遗址在遗址保护、规划与开发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遗址博物馆建设有助于保护半坡考古遗址原址及遗址出土的文物,半坡母系氏族村建设不仅可以供人们欣赏和参与黄河流域史前艺术、风俗人情和民居生活,还可以集科研、考古、教学与旅游为一体。  相似文献   

15.
蒋家山文化遗址出土文物400多件,主要有石镞、网坠、石锛和石刀等,石器中含石玉.C14测定年龄最早为5070±150a.B.属新石器晚期遗址.根据钻孔资料分析和现场勘察,将家山文化遗址有居民生活区,部族首领生活和指挥区,燎望台等功能区.初步研究,该文化遗址为新石器晚期生活在太平盆地中的一个部落,其文明发展有3个活动期,期间有四个文化间断期,其文化变化的原因与古气候等古地理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6.
从闽西出土的古文物、汀州天后宫、定光古佛寺庙、姓氏祖墓宗祠、李友邦及台湾义勇总队活动遗迹等方面,论证闽西与台湾有关方面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7.
汉画像石刻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汉代糅合绘画、雕刻两大艺术表现形式而形成的艺术珍品。许昌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刻作为这一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1.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特征;2.无限的想象空间;3.古拙质朴的艺术风貌;4.夸张的表现手法与独特的雕刻技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历史文献与文物考古资料,对江西境内越文化遗存和百越首领"番君"吴芮行迹作进一步的阐述梳理,通过赣地出土的越式遗物虽然难以与越国中心地区出土的同类器物媲美,但其器物特征颇多相同或近似之处,它们反映的文化面貌也大体一致,表明当年居住在江西境内的古越先民与浙江境内的越国先民属于同一民族;吴芮是百越首领,又是江西首位名人,越文化遗存在其管辖地盘之内,时代相同,故将他列为并论,通过他的行迹考证进一步说明史籍所记的"扬汉之南,百越之际",这里的主人就是百越民族,有所差别者仅是种姓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9.
巴族是一个以渔猎为主的民族,其大量的渔猎相关遗存被考古学家逐渐发掘出来,特别是三峡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到战国两汉时期的大量渔猎遗存,为我们探讨早期巴人的经济来源及生活方式提供了翔实的材料。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气相甄别法和封闭空间挥发减量法研究了多种气相缓蚀剂(VCI)对铜器文物的缓蚀效果,以此为基础,研制出了缓蚀性能优异的复合气相缓蚀剂,其缓蚀率达到94.5%。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该缓蚀剂吸附在铜器文物上形成的自组装缓蚀膜的形貌,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