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构建了一个基于马尔可夫状态转换Copula函数的GJR-Skew-t模型,用以估计4个亚洲证券市场中股指期货与指数现货之间的最小方差套期保值比率.实证研究表明:动态套期保值模型的风险规避效果明显优于静态模型;根据套期保值组合方差降低百分比,该模型套期保值效果比其它动态策略有显著提升;除日本市场外,基于马尔可夫状态转换Copula函数的套期保值模型可以获得比传统模型更高的收益,这意味着该策略模型有助于降低套期保值成本.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市场状态及现货收益率分位下的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比率,引入马尔科夫状态转换模型将分位数套期保值方法扩展到多状态情形,并提出了基于损失函数最小化的最小方差套期保值效率分位数计算方法.选取中国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大股指期货的分位数套保比率呈倒U型;低波动状态的分位数套保比率相对平稳,而高波动状态的分位数套保比率在现货收益分布中向右下方倾斜.比较不同套期保值方法的效率得出,在高、低波动状态下,分位数套期保值均优于均值回归套期保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DC-MSV的动态套期保值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货与期货价格随机波动的特点,引入一种新的动态相关系数,建立了基于DC-MSV的动态套期保值模型.通过DC-MSV模型来估计动态的套期保值比率.其具体特色:①通过建立套期保值比率与具有时变特征的收益率标准差的函数关系,揭示了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时变特征;②通过建立具有时变特征的收益率相关系数的函数关系的DC-MSV模型,揭示了推动资产价格波动因素的有效信息,完整地估计了资产收益波动的交叉相关性;③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优于现有流行的套期保值模型.通过建立基于沪铜现货和期货的最小方差套期比的动态套期保值策略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套期保值模型在样本期外和样本期内套期保值效果都明显优于Naive和OLS套期保值策略.  相似文献   

4.
DDMRS-GARCH模型及其在上海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2阶马尔可夫结构转换波动模型——DDMRS-GARCH模型,DDMRS—GARCH模型引入了2阶马尔可夫链,使得波动状态转移概率不仅依赖于波动状态,同时还依赖于波动状态的持久时间.将DDMRS-GARCH模型应用于上海股票市场收益时间序列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将跳跃及其跳跃强度引入到异质自回归(heterogeneous autoregressive, HAR)模型中,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嵌入固定转移概率矩阵的马尔可夫状态转换机制模型,构建出系列新的波动预测模型.运用系列统计检验手段(如模型置信度检验、样本外R2检验、趋势检验)评估上述预测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的预测能力,样本外的实证结果表明:1)与基准模型相比,结合马尔可夫机制转换的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表现; 2)相比其他预测模型,包含跳跃、跳跃强度以及马尔可夫机制转换的模型(MS-HAR-TJI)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3)在新冠疫情爆发期以及高波动时期, MS-HAR-TJI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仍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利用上海期货交易所阴极铜和铝的套期保值持仓和投机持仓数据,构建了套期保值情绪和投机情绪两个指标,采用TARCH-M(1,1)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不同投资者情绪对我国金属期货市场收益和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套期保值和投机情绪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这与国外相关研究不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货市场上存在"借套保之名,行投机之实"的现象;套期保值者与投机者的情绪变化越大,市场收益越高;但投机情绪对市场波动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石油价格波动给国内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营风险,研究石油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规避石油价格波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考虑石油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误差修正关系和价格波动集簇性两方面的情况下套期比的选取,实证分析了1月和2月期货的套期保值效果差异。  相似文献   

8.
分数商品期货期权定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期货期权在企业进行套期保值、完善期货市场功能、构造商品投资组合中起重要作用.商品期货市场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期货价格并不服从标准的布朗运动.本文在商品期货价格服从分数布朗运动的基础上,运用拟条件期望和分数Girsanov模型等方法构建了分数商品期货期权定价模型,通过LME铜期赁期权的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对期货期权的价格具有更精确的估计效果.  相似文献   

9.
期货市场逐步组合套期保值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期货市场组合套期保值策略和保值风险进行了分析 ,给出组合套期保值率的最小二乘估计和保值风险的估计 .研究期货市场逐步组合套期保值问题 ,对给定要保值的现货资产 ,逐步找出参加组合套期保值的期货资产 .得到期货市场逐步组合套期保值的理论和方法 ,改善了组合套期保值的效果 ,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实用的组合套期保值方法.  相似文献   

10.
局部波动率模型被广泛运用于风险管理、期权定价等领域,该模型不仅可以描述波动率微笑、期限结构等实际现象,同时能保证市场的完备性.研究局部波动率模型的核心目标是对隐含波动率进行建模.本文分别通过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对隐含波动率建模,不仅保证了波动率曲面的无套利性,同时给出了非参数法求解局部波动率的显式表达式,从而消除了近似误差,得到较为光滑的波动率曲面.此外,本文基于局部波动率模型对我国上证50ETF指数期权的定价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从样本内定价误差、样本外定价误差、套期保值效果三个方面分析比较了该模型的定价效果.实证结果显示:对样本内数据,非参数法拟合的定价结果优于参数方法;对样本外数据以及套期保值效果来说,参数法取得的效果较好.特别地,隐含波动率建模方法无论是对期权定价还是套期保值,效果均优于直接根据市场数据建模的结果,样本内定价误差可减少一半以上,均方误差可降低1~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产品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构建误差修正项模型和基于t分布的双变量EC-EGARCH(1,1)模型,选取玉米和白糖期货作为研究样本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的信息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农产品期、现货市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相互引导关系和相互波动溢出效应,并且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大于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检验了期货市场交易量和持仓量的信息传递效应,发现只有交易量对现货市场有显著的正反馈信息传递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尚不成熟,没有形成完备的上市品种结构,因此.实现一种期货对多种现货的交叉套保在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投资者行为的异质性和波动相关持久性等高频波动经验特征,本文将不同期限的波动因素引入到基于高频数据的CAW(Conditional Autoregressive Wishart)模型中,构建了高频波动率矩阵的动态变化模型HAR(Heterogeneous Autoregressive)-CAW模型.同时,利用矩阵纠偏技术,将该模型与均值模型融合,提出了收益率和波动率的联合动态变化模型-均值HAR-CAW模型.最后,基于该联合模型多期预测值的理论推导,并结合最小方差理论,实现了不同平衡周期下最优套期比的动态估计.针对上证50ETF、中小板ETF和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实证分析表明,高频波动率矩阵具有高峰厚尾和长记忆性等经验特征;同时,不同现货资产比例、不同时间区间及不同平衡周期下,本文所提交叉套期保值模型的套保效率显著优于基于日度数据的OLS(Ordinary Least Square)模型和DCC(Dynamic Conditional Correlation)等常用模型,而本文所提的矩阵纠偏技术也显著提高了未纠偏时的套保效率.  相似文献   

13.
我国棉花期货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溢出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研究我国棉花期货和现货市场的动态关系为目的, 基于 VEC 模型、Granger 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 BEKK 模型, 对我国棉花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双向Granger 引导关系. 但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引导作用更强, 并且较现货市场具有更强的信息效应. 此外, 两个市场均存在很强的自身波动滞后效应, 相互间的波动溢出效应也非常显著, 但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明显大于后者对前者的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4.
我国通货膨胀率过程区制状态划分与转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来具体刻画和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率过程的时间动态轨迹,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过程可以划分为"通货膨胀区制"、"通货紧缩区制"和"通货变化适中区制",通货膨胀率过程在不同区制状态下均能够体现出显著的持续性特征.同时发现,我国经济政策操作与通货膨胀率所处区制之间以及经济政策调控与通货膨胀率所处区制的阶段性变迁之间都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意味着在我国存在经济政策对价格水平变化所进行的及时动态干预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5.
In most cases, futures prices are not unbiased estimates of future spot prices. The price discovery function of futures markets should be defined as the lead-lag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ent futures prices and current spot prices, not the unbiased estimation of future spot prices. The pricing efficiency and information efficiency of futures markets are different. Three empirical models appropriat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tures prices and spot prices were discussed. As an application, these models were used to test the pricing efficiency, the lead-lag relationship, and the information efficiency of the S&P 500 index spot and futures markets from 21 September 1990 to 20 December 2007.  相似文献   

16.
碳配额现货和期货价格的相依性对投资者进行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SV (stochastic volatility)模型研究了欧盟碳配额现货和期货价格的波动特征,继而用Copula函数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依结构,结果发现:EU ETS (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碳现货与碳期货价格都存在显著的波动持续性和杠杆效应,且第三阶段碳现货和碳期货价格的波动风险均大于第二阶段;碳现货和碳期货价格之间存在高度相依性,且第三阶段碳现期货价格尾部相依性更强;两阶段中两者的尾部相依性呈现为对称且厚尾.  相似文献   

17.
资产收益的跳跃行为给套期保值决策带来了挑战. 提出了考虑跳跃、基于预测的VecHAR-RVRCOV-J模型, 首次将高频数据中蕴含的跳跃信息引入套期保值决策, 对期货和现货收益率的已实现二阶矩做异质滞后阶向量自回归, 构造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预测统计量. 实证应用中以沪深300股指期货及沪深300指数为对象构建套期保值策略, 在样本内和样本外的综合套保绩效考核上, 新模型优于常用的二元GARCH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4种农产品期货的高频数据为样本,在实证考察预测因子对农产品期货已实现波动率的预测能力基础上,通过假定时变HAR模型的参数遵循独立正态-伽马自回归过程先验分布,构建了具有时变稀疏度的HAR模型(TVS-HAR),以同时考虑预测模型参数的时变性和预测模型的时变性,并采用MCS检验评价和比较该模型和其他HAR族模型的样本外预测性能.实证结果表明:TVS-HAR模型能较好地识别和拟合潜在预测因子对农产品期货市场波动率的预测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的时变性;跳跃成分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已实现波动率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相对于其他几类HAR模型,TVS-HAR模型的预测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9.
陈磊  曾勇 《系统工程》2012,(1):54-60
采用结构BEKK模型、传统BEKK模型、OLS模型估计石油期货对冲比率,从交互作用和模型风险的角度分析对冲比率的模型选择问题。基于布伦特原油期货与现货价格日数据的研究显示,结构BEKK模型的石油期货对冲绩效优于传统BEKK模型,预示对冲比率的估计要考虑交互作用;结构BEKK模型的石油期货对冲绩效在次贷危机前优于OLS模型,在次贷危机后劣于OLS模型,预示模型风险影响石油期货对冲绩效。进一步分析表明,石油期货对冲比率的估计模型应当根据市场状况和油价走势选择结构BEKK模型或OLS模型。本文研究为风险管理实践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