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距配置对高产冬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高产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河南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超高产攻关田研究了不同行距配置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豫麦49-198、周麦22和矮抗58群体总茎数、单株成穗数、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量均以宽窄行种植模式较高,而偃展4110则以等行距种植模式较高,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亦表现出相似的趋势.因此,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穗形小麦品种选择合适的行距配置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冀东北麦区的小麦品种潜力和超高产品种产量指标的讨论,提出了本区选育超高产品种应以提高穗粒重为主攻目标,以选择合理株型为关键,以创造超高产的种质资源为前提的育种策略。明确了冀东北麦区超高产品种的10项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3.
王灿明  王建武  姜龙 《科技资讯》2007,(11):107-107
本文对小麦高产、超高产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进行搜集、整理并分析,摸索出小麦高产增至超高产时产量三要素在产量形成中作用地位的变化,对于指导小麦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6年至2008年,在水稻特殊高产区,以抽穗期达到超高产水稻最大最适LAI为基础,以构建抽穗后高光效群体、提高抽穗后光合积累为核心,以"水稻叶龄模式"为主线,以超高产水稻"群体质量"为指标,对超高产水稻进行精确定量设计,设计目标产量为亩产1300公斤。通过实施,实际亩产均达到1250公斤,基本达到设计产量。介绍了实施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86(79)是由豫东农展中心以86—178为母本,1101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特大粒、超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系。1995年5月18日由全国小麦专家顾问组、中科院与来自京、鲁、鄂、川、甘、豫等省的25位全国著名小麦专家组成评审团,对河南省农展中心示范点与延津大面积小麦新品系实验  相似文献   

6.
小麦锈病的发生是由于小麦品种与锈菌群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结果,弄清小种消长动态及其致病性特点,对于指导抗锈育种、抗病基因的合理利用及品种的合理部署、达到病害的持久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石蕾 《巴州科技》2010,(2):18-21
本文对农二师塔里木垦区棉花如何实现超高产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主要通过选择适宜棉花品种、适期早播、提高保苗株数、增加肥料投入、合理运筹肥水等综合技术措施,提高单株结铃数,实现棉花超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BP神经网络解决小麦群体特征的图像理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生长发育群体图像动态信息的识别与分析能够为小麦高产田的诊断提供定量化的诊断依据。依据诊断出的作物各生长阶段的群体结构和个体指标,通过技术措施对群体发展动态进行监测调控,使其沿着高产目标的预定方向发展。本文以小麦群体绿色面积和叶面积指标信息的获取为例,应用图像分割、图像增强技术提取小麦群体图像特征,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建立小麦图像群体特征识别自学习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小麦图像群体特征识别中,准确率在85%以上,表明利用ANN技术对小麦图像群体特征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安徽科技》2011,(z1):52-55
淮北地区是我国北纬33°小麦产业带的重要部分,安徽省小麦主产区,近年淮北地区旱茬小麦面积保持在2100万亩左右.该区生态条件适宜,旱作茬口,产量较高,是安徽省小麦主攻高产和优质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起,安徽省提出小麦主攻淮北,自那时起,该区小麦高产技术推广工作基础较好,各类高产攻关活动活跃.“十一五”时期全省小麦纳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组织“淮北地区旱作茬小麦丰产优质技术集成与示范”任务,由涡阳、蒙城、太和和灵璧4县人民政府承担,所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科技局实施,并由“淮北地区旱作茬小麦超高产关键技术研究”专题研究组专家负责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春季小麦田间施肥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利 《科技信息》2008,(35):388-388
小麦从返青到起身这个生长阶段,是决定小麦小穗数目和争取分蘖成穗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时期。笔者针对春季小麦苗情特点,分析实行分类管理的方法,促使弱苗转壮、升级,使壮苗稳定地生长、发育,控制和促使旺苗逐步转变为壮苗,合理地调整群体,以提高分蘖成穗率,争取穗足、穗大为目标。  相似文献   

11.
特大粒、超高产小麦86(79),经11年选育和3年考核而成,被我国小麦育种界誉称“农业重大科研攻关中的一次壮举”,全国小麦专家评审团确认86(79)为我国新一代首选小麦良种。根据中央农业部要“加速试验,扩大示范”的指示精神,沈天民专家于1996年在中原各地主持设置的10个万亩高产示范区,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实验,并制订了一整  相似文献   

12.
小麦缺苗断垄是造成小麦基本苗不足、群体结构较差、产量不高的主要因素。对小麦缺苗断垄的原因作了调查分析,针对原因,提出了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是:推广小麦包衣良种,药剂拌种,测土配肥。推广机播,开好“三沟”,排水降湿,推广免耕覆盖技术。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肥宽行稀播”高产优质低耗栽培技术,小麦生育后期群体发展合理,中、下部光照充足,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和灌浆速率加快,具有良好的光合特性。在维特较小的叶面积系数的基础上,改善光合性能,提高光合能力,是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水稻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有关水稻高产育种的研究成果 ,提出了水稻进一步超高产育种的技术策略应与当今和未来的超高产育种目标相一致 .从而为确保水稻的大面积优质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不同小麦密度和田间配置对套作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密度过大,套作群体内透光率低,群体质量差,虽然以穗多可获得较高小麦产量,但玉米单产低,致使套作群体产量偏低.小麦密度低,通风透光好,以争取较多分蘖、穗大、粒多也能获取高产,并且还有利于玉米生长,套作群体产量较高.行数不同播种量一致的处理在4行150万/hm2的田间配置下,套作群体质量优,产量较高;行数和播种量均不同处理中以3行90万/hm2的田间配置较好.相关分析表明麦/玉套作群体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玉米单产.  相似文献   

16.
依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播期,采用精量或半精量播种控制群体结构,按目标产量测土配方施肥,合理氮肥用量和时期,耙磨与化控相结合控制旺长发生,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和粗集理论,从小麦群体图像中提取小麦特征指标数据,自动创建和维护小麦高产诊断知识库,实现对小麦群体发展动态进行监测调控,使其沿着高产目标的预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疆春小麦超高产"三优"栽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荒漠绿洲灌溉农业,春小麦生长发育及其器官建成与内地省区一些麦区比较有其特点,当其产量由中、低产进入高产和超高产阶段以后,群体擀量内涵、指标及其主要栽培措施发生变化,因此,应更新观念,从数量栽培向质量栽培转变。从而提出“三优”栽培法-优区、优种、优措施,有利实现春小麦高产和超高产。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有关水稻高产育种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水稻进一步超高产育种的技术策略应与当今和未来的超高产育种目标相一致,从而为确保水稻的大面积优势高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分子标记与小麦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其遗传结构的研究,目前倍受分子生物学家和小麦育种学家的高度重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小麦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提供了一条更新更广阔的途径本文论述了群体遗传结构研究方法的发展,着重讨论几种主要的分子标记及其在小麦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