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以喀斯特峰丛洼地3种常见次生林及其建群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3种林分建群种的不同器官及凋落物、土壤的氮含量及氮同位素丰度值(δ15N),探讨植物-凋落物-土壤氮含量及稳定氮同位素组成变化及内在联系。结果显示:3种次生林建群种植物中叶片氮含量最高,茎的氮含量最低,3种次生林建群树种叶片氮含量均显著高于掉落物和土壤氮含量,0~30 cm土壤氮含量显著高于30~90 cm土壤氮含量,土壤养分主要集中于表层土壤;白栎、栓皮栎和光皮桦器官中δ15N变化范围分别为-2.82‰~14.94‰、-1.37‰~9.35‰和-4.39‰~26.06‰,3种建群种器官间氮同位素组成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3种建群种群落表层土壤δ15N差异显著,3种林分中0~30 cm土壤δ15N均显著低于30~60 cm和60~90 cm的土壤,δ15N可能是这些群落土壤氮循环过程中的敏感指标,光皮桦叶片氮含量略大于白栎和栓皮栎,光皮桦林土壤表层δ15N大于白栎林和栓皮栎林,光皮...  相似文献   

2.
石油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引起的陆地系统石油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稳定碳同位素和氮同位素组成(δ13C和δ15N)是研究石油污染胁迫下植物和土壤行为特征的有效指标。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壤和植物在土壤石油污染下的反应,本研究通过野外原位试验,在不同浓度石油污染土壤条件下,研究了三叶草(C3光合作用途径、豆科植物)和扁穗冰草(C4光合作用途径)这两种植物及其生长土壤的δ13C和δ15N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的石油污染导致土壤δ15N值随污染浓度升高而升高(1.9‰到3.2‰),δ13C值降低(-23.6‰到-26.8‰)。但是,三叶草δ13C值随土壤污染浓度升高而降低(-29.8‰到-31.6‰),扁穗冰草δ13C值降低而三叶δ13C值相对保持稳定(-12.6‰到-13.1‰),说明两种植物对土壤污染不同的应对策略。特别在土壤石油污染...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丛枝菌根(AM)对植物叶片稳定氮同位素(δ15N)含量的影响,探索丛枝菌根在调控植物应对全球变化方面的重要功能,通过数据挖掘,建立了AM植物和非AM(non-AM)植物叶片δ15N含量数据库,探究了AM对植物叶片δ15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M植物叶片δ15N含量为0.86‰,显著高于non-AM植物叶片的0.50‰。丛枝菌根针对不同植物功能群而言,将植物的AM状况与植物的固氮状况和生长周期结合作为影响因素时,AM都显著影响着植物叶片的δ15N含量。虽然AM没有显著提高固氮植物叶片δ15N含量,但却把非固氮植物叶片δ15N的含量从0.58‰提高到了0.99‰。AM使多年生植物叶片δ15N含量的增加最显著,从0.49‰增加到了0.82‰。可见,丛枝菌根作为与植物长期共生进化的最广泛共生体,对植物叶片δ15N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野生及2龄养殖暗纹东方肝脏和肌肉总脂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主要的组分均为16:0、16:1、18:1,其中18:1(亚油酸)是最主要的脂肪酸.野生暗纹东方肝脏和肌肉总脂中的脂肪酸种类,尤其是多烯酸种类,均多于养殖鱼.养殖鱼肝脏中(DHA+EPA)的含量超过了野生鱼,而肌肉中(DHA+EPA)的含量与野生鱼相近.  相似文献   

5.
牙鲆幼鱼营养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实验条件下,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52.78 %、脂肪含量8.78 %、碳水化合物含量15.80 %时,牙鲆增重率最高;在饲料中不含EPA和DHA时,牙鲆幼鱼生长缓慢,肝体指数升高,当EPA和DHA在饲料中含0.5 %和1.0 %时,牙鲆生长最好;EPA和DHA的比率对于鱼体生长和脂肪酸的组成影响较大,摄入EPA/DHA比率为1/2的饲料,鱼的增重率都显著高于其他各组,饲料中脂肪酸的组成对于鱼体肌肉和肝脏中极性和非极性脂肪酸组成都无显著影响,而且发现摄食不同饲料,鱼体肌肉和肝脏极性脂中EPA/DHA的比率都接近于1/2.牙鲆幼鱼饲料中,各微量元素的适宜需要量分别为铁374 mg/kg,锌119.2 mg/kg,锰19.24 mg/kg~29.15 mg/kg,铜5.62 mg/kg~7.24 mg/kg,钴2.20 mg/kg,硒1.94~2.19 mg/kg.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为VA8780 IU/kg, VD 1880 IU, VE 186 mg/kg,VK 11.7 mg/kg, VB1 8.2 mg/kg,VB2 14.7 mg/kg,水溶性VB3 60 mg/kg,水不溶VB3 45 mg/kg,VB5 106 mg/kg,VB6 25.4 mg/kg,生物素1.91 mg/kg,叶酸9.4 mg/kg,VC(LAPP)400 mg/kg,肌醇800~1200 mg/kg,胆碱2000 mg/kg.   相似文献   

6.
对合仁坪金矿的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显示,其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4.8‰~2.0‰之间,硫化物的206Pb/204Pb比值为17.419~17.436, 207Pb/204Pb比值为15.519~15.535, 208Pb/204Pb比值为 37.86~37.90.成矿流体的δD介于-62.3‰~-53.0‰之间,δ18O 介于4.2‰~11.8‰之间.合仁坪金矿的S, Pb, O和H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物质具有深源特征,成矿流体为岩浆热液水来源,成矿作用存在明显的氧化还原特征,并形成本区特色的褪色蚀变带.该金矿是一个与深部岩浆作用有关的金矿床,找矿应着眼于赋矿地层内的氧化还原界面,褪色蚀变带是其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泰国笋壳鱼肌肉营养品质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0尾泰国笋壳鱼的肌肉营养成分与营养品质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笋壳鱼肌肉(鲜样)中粗蛋白含量(17.83±0.09)%,粗脂肪含量(0.25±0.02)%,水分含量(78.12±0.11)%,粗灰分含量(1.07±0.01)%。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74.02±2.68)%(干样百分比),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是(29.34±1.17)%,占氨基酸总量的39.63%;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1.66,其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26.12±0.84)%(干样百分比),脂肪酸中EPA与DHA含量较高,分别为2.24%、4.74%,微量元素比值合理。表明泰国笋壳鱼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8.
2015年(1、5、8、11月)对闽江口海域进行4次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鱼类共计128种,隶属于15目50科,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其中105种鱼类测定δ(~(13)C)、δ(~(15)N)值,并分析其鱼类营养结构。结果表明:闽江口鱼类的δ(~(13)C)值,1月为-20. 29~-14. 57,5月为-24. 57~-18. 65,8月为-22. 18~-18. 17,11月为-21. 83~-16. 92,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闽江口鱼类δ(~(13)C)值频数分布说明该海域鱼类的营养来源相似;闽江口鱼类δ(~(15)N)值范围为8. 46~14. 12,计算得出营养级范围为2. 0~3. 6,营养级最低鱼类为髭虎鱼,营养级最高鱼类为黑棘鲷。根据主要鱼类的营养级分布,建立闽江口鱼类连续营养谱,初步阐明该海域鱼类营养能量流动的途径。δ(~(13)C)-δ(~(15)N)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闽江口海域鱼类群落主要有4个营养类群存在,即浮游食性、杂食性、偏肉食杂食性、底栖食性。  相似文献   

9.
Ba同位素是一种新兴的示踪地壳物质俯冲再循环的工具。确定地幔的Ba同位素组成是Ba同位素地质应用的前提。然而,目前幔源岩浆岩Ba同位素的数据仍然很少。本文报道了30个海洋玄武岩的高精度的Ba同位素数据,包括25个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5个弧后盆地玄武岩(BABB)。这些玄武岩的δ138/134Ba变化范围为-0.06‰~+0.11‰,没有跨区域性的系统差异。结合已发表的数据,全球MORB的平均δ138/134Ba为+0.05‰±0.09‰(2SD,n=51)。基于具有(La/Sm)N <0.8,低87Sr/86Sr (<0.70263)和Ba/Th (<71.3)的D-MORB样品,我们估算出亏损MORB地幔(DMM)的平均δ138/134Ba为+0.05‰±0.05‰(2SD, n=16),显著低于先前报道的DMM组成(≈0.14‰)。如果应用新估计的DMM平均δ<...  相似文献   

10.
鱼耳石是沉淀在真骨鱼类内耳中的结石,矿物成分为碳酸盐类的文石.鱼耳石每日生长一条环带,且其形成过程中在文石矿物和鱼生活周围的水体之间达到(或接近于达到)氧同位素平衡,因而18O/16O的同位素分馏与温度密切相关.鱼耳石中的碳同位素分馏与鱼生活周围的水体不平衡,但可以记录鱼类的性成熟和食物源方面的变化.因此,鱼耳石的氧、碳稳定同位素成分(δ18O和δ13C)真实地记录了鱼类的生态环境和变化,可视为一种天然的环境变化的标记.伴随着微取样技术和同位素质谱仪分析灵敏度的提高,鱼耳石的同位素成分研究近年来在渔业和海洋环境重建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黑斑口虾蛄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黑斑口虾蛄(Oratosquillakempi)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肌肉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平均占氨基酸总量的56.83%,其肌肉、精巢、卵巢中EPA和DHA含量均很高,平均占脂肪酸总量的9.68%和14.22%.  相似文献   

12.
详细评估成岩作用对碳酸岩锶同位素组成以及元素含量的影响是应用其揭示古环境变化的重要前提。本文探究来自美国Monitor Range的一个晚奥陶世剖面碳酸岩87Sr/86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显示,在生物带D.ornatus的中上部,87Sr/86从0.70794升高至0.70830,显著高于已发表的同时期样品的比值(~0.7079)。这一异常高的87Sr/86比值指示了后期、局部过程对研究剖面碳酸岩原始锶同位素信息的改变,因而不能代表同时期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另外,87Sr/86与成岩作用指标(Mn、Fe含量,Mn/Sr与Fe/Sr比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成岩蚀变是所测异常87Sr/86的主控因素。通过成岩流体-岩石反应的数值模型计算,再次证实所测的锶同位素以及元素数据可用成岩作用造成的碳酸岩化学组成变化进行很好的解释。本文结果表明,即使碳酸岩样品满足“[Sr]&g...  相似文献   

13.
对2尾患病杂交鲟体表、鳃、心、脾、肝、肠及肌肉病变进行观察,见病鱼体表粘液丰富,剖检见内脏出血、充血,肝脏坏死呈腐乳状,初诊为细菌性肠炎。取病鱼心、肝、脾、鳃、肠及肌肉分别同时接种于营养琼脂和普通肉汤培养基,培养后经革兰氏染色、氧化型与发酵型试验、氧化酶试验等初步鉴定。结果显示病灶处致病菌多为肠杆菌科细菌,仅一条鱼鳃部为弧菌科细菌。按肠杆菌科和弧菌科细菌的生化特性进行针对性生化试验。鉴定得5株细菌,分别是鲶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猪霍乱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2株、发光致病杆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和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药敏试验表明头孢噻肟对各菌株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环丙沙星和四环素抑制作用较强,复方新诺明抑制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规生化检测方法测定了拉萨河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肌肉主要营养成分,并首次对肌肉中的23种脂肪酸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拉萨河尖裸鲤肌肉(干样)中蛋白质含量为74.40%,4种微量营养元素钙(Ca)1.85%、镁(Mg)1.48%、钾(K)1.68%、磷(P)0.68%;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25.96%,4种鲜味氨基酸的总量为23.39%;肌肉中含量较高的23种脂肪酸中,n-3型(EPA)与n-6型(DHA)含量分别为39.27%和5.38%,比其他淡水经济鱼类含量高。研究表明拉萨河尖裸鲤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了几种常用单胞藻及其投喂培养的火腿许水蚤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金藻8701和三角褐指藻分别具有较高的DHA和EPA含量,比较适合作为桡足类饵料.金藻8701及其与三角褐指藻、绿色巴夫藻、亚心形扁藻等组合作为混合饵料投喂时,培养的火腿许水蚤的几种重要必需脂肪酸(ARA、EPA、DHA)的含量都较高,其中,以金藻8701和绿色巴夫藻按体积比1∶1作为混合饵料时,火腿许水蚤的DHA/EPA值接近2∶1,更有利于其作为海水仔稚鱼的优质饵料.  相似文献   

16.
对四川华蓥楼房湾剖面稳定碳同位素进行的研究表明,该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碳同位素变化趋势与全球变化基本一致。早三叠世早期ΔB平均值高于晚二叠世晚期,指示海水中磷酸盐浓度的增大和初级生产力的繁盛。从晚二叠世末期开始δ13Ccarb的缓慢降低是由大规模火山作用以及陆地风化作用加强造成的;早三叠世最早期δ13Ccarb和δ13Corg的快速同步降低所代表的全球碳循环变化主要受控于生物集群绝灭的主幕及海平面上升引起的底部缺氧水上涌。总之,二叠-三叠纪之交碳同位素变化是火山作用、海平面变化、海洋和陆地生物集群绝灭以及缺氧水上涌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不同性别拟穴青蟹"肉蟹"的肝胰腺指数、出肉率,并分析了肝胰腺和肌肉的常规生化、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结果显示:(1)雌蟹的肝胰腺指数显著高于雄蟹,但雌雄蟹的出肉率非常接近,无显著差异(P0.05);(2)雌蟹肝胰腺和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雄蟹(P0.05),水分和脂肪含量低于雄蟹;(3)雌雄蟹之间肝胰腺和肌肉的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小,主要表现在雌蟹肝胰腺的C20:4n6和Σn-6PUFA含量显著低于雄蟹,n-3/n-6和DHA/EPA比值显著高于雄蟹(P0.05);(4)雌蟹肝胰腺和肌肉的绝大多数氨基酸(16种)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总量ΣEAA、非必需氨基酸总量ΣNEAA和总氨基酸含量TAA均显著高于雄蟹(P0.05)。整体上,不同性别拟穴青蟹"肉蟹"相比,雌蟹的肝胰腺含量较多,且其肝胰腺和肌肉均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野生及2龄养殖暗纹东方肝脏和肌肉总脂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主要的组分均为160、161、181,其中181(亚油酸)是最主要的脂肪酸.野生暗纹东方肝脏和肌肉总脂中的脂肪酸种类,尤其是多烯酸种类,均多于养殖鱼.养殖鱼肝脏中(DHA+EPA)的含量超过了野生鱼,而肌肉中(DHA+EPA)的含量与野生鱼相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取宝生物公司RNAisoplus试剂从宽口裂腹鱼肌肉、脑、肾脏、肝脏、肠、性腺、心脏中提取总RNA,分析了所提宽口裂腹鱼不同组织总RNA的质量高低,及造成质量不同的具体原因,旨在为其他科研工作者在分析RNA质量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鱼肉有着丰富的脂肪酸,尤其是必需脂肪酸,它不仅对鱼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人类的健康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水体环境的变化,鱼类肌肉脂肪酸组成也会发生改变。文章以拉萨河鱼(裸鲤)脂肪酸组成为样本,同内陆淡水鱼(鲫鱼)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对比,从而分析脂肪酸组成在不同水体环境下的变化情况。为今后大量养殖营养价值较高的高原鱼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