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沈玲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22(6):65-67,70
新闻娱乐化成为当今大众传播活动中的普遍现象。新闻的娱乐化是指新闻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新闻的娱乐化是当今中国的新闻传播业界的宠儿,它所涉及的社会各方面以及成因都有其独特之处。要认真看待新闻娱乐化,遵循新闻规律,确保新闻娱乐化的正确走向。  相似文献   

3.
新闻故事化是近年来电视新闻传播业界积极尝试的一种传播形式。本文从徐州电视台一篇新闻报道出发,就新闻故事化的优势、编辑、策划、成品以及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娱乐新闻和娱乐类节目前所未有的充斥在报纸、杂志、电视以及互联网上.而媒体为了迎合部分观众和读者的口味,稿件和节目难免出现低级趣味的内容.不少媒体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娱乐大潮时,也迷失了方向.新闻机制改革给媒体带来了无限生机,但面对这些其意义和价值不明显,争议比较大的新闻类型来说,媒体该怎么办?是坚决抵制?是顺应潮流?还是应该冷静的思考这一现象,用一种更为恰当的方式来解决?其实,娱乐新闻是把"双刃剑",制作好了就是残压"毒药";如果过于太迎合低级趣味的口味,就成了垃圾,甚至会成为影响到青少年成长的"毒药".  相似文献   

5.
新闻价值是事实构成诸因素的客观存在,是记者判断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但是新闻价值会通过各种手段使其最大化地张显出来。记者在采访中通过精选写作角度、增强报道的针对性以及掌握“事后比较”的技巧等方法使新闻的价值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新闻策划在时间、地域、内容和形式上的浓郁氛围和独特视角,从基础上铺垫了新闻价值的极大张扬,尤其有利于深度报道的新闻主题鲜明,有效开拓和利用新闻资源。  相似文献   

7.
公共新闻这一概念2004年引入国内后,中国传媒随即开展了相关实践,但是这些实践很快被有关方面叫停.这既与传媒体制相关,也与传媒自身和学界研究状况相关.中国当前的新闻改革,处于政府、业界、学界的三元张力中,对公共新闻的本土实践再反思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以清末著名新闻画报《点石斋画报》为例,对传统画家跨界创作新闻画的动因和方法上探讨,新闻画报过渡性质的形式介质转型与审美特征、工具功能转型与叙事方法,反映出新闻画家与新闻事件关系,揭示了艺术家个人审美创作意识与创造活动原真性的对话。纵观清末新闻画家在新闻创作中在表达个性绘画语言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所做的努力,发现媒介融合中出现的"跨界"现象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9.
新闻娱乐化和新闻低俗化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观价值理念上的不同,由此导致观察事件的角度和新闻呈现出来的内容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新闻传媒应该充分发挥社会雷达、舆论先驱的作用,顾及未来历史对自己的叩问.但大量出现的琐屑新闻却打着"民生新闻"的旗号,几乎忘却了新闻的定义和新闻价值,根本不考虑在未来历史中是否占有一席之地,似乎有意追求着"速朽".要改变这种状况,有必要重新审视和明确我们对新闻属性、新闻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我党历史上曾忠实执行了王明“左”倾路线的博古,是王明“左“倾路线的倡导和执行,给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博古担任《解放日报》和新华社社长期间,严格遵循党中央的指示,对《解放日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新华社的机构建设和业务管理。为我党早期新闻事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为我国新闻理论和新闻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和新闻的本质特点可以认定:只有事实,才是新闻报道的唯一来源。该文进一步指出:新闻报道的事实要经过新闻定义、新闻法规、新闻价值、宣传价值等多层面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林昆 《科技信息》2009,(29):35-36,396
随着现代人越来越渴求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广播电视、平面、网络等传媒机构发展空前。其中新闻报道已成为人们掌握社会、经济、生活等各类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传媒机构所需要做的是,去捕捉一些受众关心的或者是对于受众有价值的这样的新闻事实。而捕捉新闻事实的前提,必须是传媒机构通过其下属的新闻工作者开展正常的卓有成效的新闻采访活动来实现。现实生活中,要想采集一条受众关注的新闻并不会是想象当中那么一帆风顺。在采集的过程当中,新闻工作者有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近几年,阻碍新闻采访事件层出不穷,限制和干涉新闻采访权愈演愈烈.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新闻学界对“新闻采访权”的讨论。本文以理论结合实例的方式,从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论述了什么是新闻采访权、新闻采访权的现状和侵犯新闻采访权问题的根源所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寻求现行法律保护、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行业自律、建设法律信息保障平台、加快新闻立法进程等措施来保障正常的新闻采访活动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事实的写作与报道中,新闻侧记、新闻特写、新闻速写都是常用的写作形式。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三种写作形式往往难以区分,编辑、记者也常常感到迷惑难辨。目前学界对此概念的界定也不甚明了。因此从理论上厘清三种概念的异同,有助于新闻工作者准确无误地运用这三种写作形式。  相似文献   

15.
创新思维与新闻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新闻写作的生命 ,要实现校报新闻写作的创新 ,就要突破思维定式 ,培养创新思维 ,以创新思维去实践校报新闻内容、新闻形式、新闻语言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一砦本是时效性不强的新闻.又该如何突出它的重要性呢?这些都是目前我们新闻工作者经常碰到的,这里实际上是提出了如何把握新闻发布的依据和契机的问题,也即是新闻根据的问题。在我们的新闻改革和实际工作中,研究和如何把握新闻根据来提高新闻质量,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法制作为一个中性概念,没有明确的价值追求;而法治的价值取向则十分明显,它以民主和权利为本质要求。文章指出,在新闻理论和实务中,由“法制新闻”向“法治新闻”过渡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新闻价值是事实构成诸因素的客观存在,是记者判断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但是新闻价值会通过各种手段使其最大化地张显出来。记者在采访中通过精选写作角度、增强报道的针对性以及掌握“事后比较”的技巧等方法使新闻的价值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20.
所谓新闻敏感,即新闻记者的悟性,是新闻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是新闻记者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其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的意义;及时判断某一事件是否能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及时判断某一事实是否新鲜,是否会对全局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及时判断同一新闻事件中的许多事实,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善于从纷纭复杂的事实中看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增强采访工作的计划性和新闻报道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