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数学课堂教学要在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树立他们的自荨和自信,唤醒他们的情感和体验,发展他们的个性,锻炼他们的意志,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达到全面提高教育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体验性学习充分展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实现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创造性学习。小学体育体验性学习的实践,让学生在示范中感受体验,在练习中深化体验,在生活中提升体验,在评价中自主体验。通过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知识,将技能渗入到心灵深处而成为素质。让学生体验轻松愉悦的体育课堂生活,焕发体育课堂的活力,从而得到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音乐欣赏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就音乐欣赏课提出三种创新教学模式:创设情景参与体验;设置问题深入探究;情感体验实践创造。目的在于以学生为培养、塑造、发展的主体,在教师科学有效的组织下,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生基本人格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庭杰 《科技信息》2008,(5):232-232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要求和学生成长内在规律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最根本的一务,就是要承认人的主体性,尊重人的主体性,通过开发和调动人的主体性来积极地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本文通过自己的教学体验,从三个方面讲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基本人格素质,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伴随着课程的改革,为促进学生身心建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及能力,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即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和学有机结合,让学生体验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6.
体验性学习充分展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实现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创造性学习.小学体育体验性学习的实践,让学生在示范中感受体验,在练习中深化体验,在生活中提升体验,在评价中自主体验.通过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知识,将技能渗入到心灵深处而成为素质.让学生体验轻松愉悦的体育课堂生活,焕发体育课堂的活力,从而得到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徐红明 《科技资讯》2008,(30):201-201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8.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批综合素质人才的重任落在了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肩上。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来培养学生鉴赏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利用音乐课启迪思维、开发智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用科学的方法安排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张蓓 《科技资讯》2006,(20):130-131
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根据中职学生的素质特点,利用情境教学理论,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学生形成技能的同时,也获得了职业角色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毛近隆 《科技信息》2012,(35):23-I0023
在创新型实验项目的建设中,对实验内容的选择和定位,应该考虑创新项目的对象、参与指导的老师,对学生的组织和创新实验的环境等。成功的创新型项目应立足在学校的现有基础中,立足于学生的体验上,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去,实现学生的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从转变教师观念和家长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激励性语言等方面入手,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完善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体验、实施、探索等三个方面论证"生命化"课堂的实施,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一次深入的探究,让更多的教师回归生命化教育.确证构建"生命化"的课堂,让学生体验"生命在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历史与社会课堂的发展方向,也是学校教育应该侧重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阅读,又称为“智慧之源”,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同时,它也是以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人格为目标,让学生得到灵魂的洗礼、人生的智慧、生命的觉悟,建构学生完美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完整的人”的过程。作为阅读的主体——学生,是一群群鲜活且富有个性的生命,因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与素质的不同,必然存在发展上的差异。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指导,让其达到独立阅读并独立思考,独立体验并表达、独到见解并交流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进行了体验教学实验,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实现了"一课多能"的现代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情感体验积极内化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形象美、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等途径,能使学生的体验更强烈、深刻,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都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就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是一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  相似文献   

17.
师德是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形成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在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和学生整个人生的发展中都占有统领地位。它既是教师自我素质提高的动力和检验标准,又是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引导因素。在当前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如何理解新课程改革对师德素养的要求,以及如何提高师德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张靓 《科技信息》2013,(26):324-324
音乐教育是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音乐课程的学习,提高了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发展了音乐感受能力,丰富了情感的体验,陶冶了高尚的情操。因此在职业学校发展中,要改变音乐课的附属地位,认识到音乐教育在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全面素质中的独特作用,推动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是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音乐课程的学习,提高了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发展了音乐感受能力,丰富了情感的体验,陶冶了高尚的情操。因此在职业学校发展中,要改变音乐课的附属地位,认识到音乐教育在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全面素质中的独特作用,推动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认清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更是要求我们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而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开始阶段,也是综合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由于自身发展的不够成熟,比较容易培养和引导,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该文就是在多年累积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方向和培养方法做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