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甘孜州,色达县亚龙公社一队社员桑德,阉马一匹18岁,一九八一年八月,因半年前包皮左后面长肿块,逐渐增大以致行动不便,来兽医站就医。临床所见:阉马白色(年青时呈灰色)。较瘦弱在包皮口左后方有三块直径约为15cm 结节状物赘生,界限较为明显,(图Ⅰ,图Ⅱ)  相似文献   

2.
破伤风又称强直症,是由存在于土壤中的破伤风梭菌芽胞通过创伤部侵入动物体,并在创伤部发芽、增殖。其临床症状为:对外界刺激的兴奋性增强,从而引起动物全身或局部随意肌的急性持续痉挛强直,此病能感染马、牛、羊、猪,亦能感染人,属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之一。我县于1962年开始对牛试行“阉免结合”技术,1978年又由县农业局下达文件在全县推行了“阉免结合”制度。三十余年的实践证明:此技术对防制牛、猪破伤风确实有效,猪的发病率从实行阉免结合前的5‰左右降到目前的0.1‰才下,而牛则降低为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居住在西藏不同海拔地区世居藏族儿童之间的血红蛋白含量,研究血红蛋白含量与高原海拔高度的关系。方法:对居住在海拔3700米(拉萨)的406名9—10岁藏族儿童和444名居住在海拔4300米(定日)的相同年龄段藏族儿童进行横向比较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测量血红蛋白含量及人体基本数据测量,所得数据用SPSS14.0软件系统分析。结论:居住在海拔4300米的定日藏族儿童的血红蛋白含量14.0(13.9—14.1)g/dl明显低于(P〈0.05)居住在海拔3700米的拉萨藏族儿童的血红蛋白含量14.6(14.5—14.7)g/dl。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拉萨市7~9岁藏族学生体格发育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及营养、卫生、保健、心理等干预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拉萨市拉鲁小学、城关区小学7~9岁藏族学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用国家教育部指定的标准测量仪器,现场测量学生的身高、坐高、体重、胸围等四项指标。结果:拉萨市拉鲁小学藏族7~9岁学生身高、坐高、体重、胸围等体质指标进行均数和标准差的计算,得出不同年龄段学生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且均为男性大于女性。结论:拉萨市7~9岁藏族学生体格发育都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符合生长发育一般规律,但与内地比较体格发育比较落后,建议加强饮食营养,提倡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5.
迷你测试     
1、地球的地质年龄是多大?A、60亿岁 B、46亿岁 C、30亿岁2、寿命最短的花是?A、小麦花 B、桃花 C、杏花 D、棉花3、 今天,只有一个国家海洛因的生产是合法的,那就是?A、德国 B、英国 C、美国4、马的年轮长在?A、牙上 B、蹄上 C、耳上5、 闭眼的时候不是上眼皮下垂的动物是?A、马 B、羊 C、鸟 D、鸡本期迷你测试答案 :1、答:B。地球的天文年龄近60亿岁,而根据对月岩和陨石的大量测量分析,地球的地质年龄为46亿年。2、答:A3、答:B。英国人视海洛因为有效的止痛药。4、答:A。根据马的牙齿的磨…  相似文献   

6.
脑包虫病是肉食兽(犬、狼、狐)小肠内寄生的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绵羊、山羊、牛和骆驼脑内的一种寄生虫病。特别多见于两岁以内的绵羊、山羊和1——2岁的牛.我省甘孜、阿坝两藏族自治州的牧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均有此病发生.用一般方法治疗多不见  相似文献   

7.
藏族天文历算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民族千百年来生产生活经验的系统总结,有着科学的内涵和价值。文章探讨了藏族天文历算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藏族天文历算从古自今,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藏族的天文历算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符合时代发展方向,并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相一致是藏族天文历算可持续发展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研究陕西淳化枣树沟脑遗址马坑出土马匹是否为已经驯化,为中国家养马匹的判定提供系列标准,同时复原遗址周边的自然环境与经济类型。鉴定马坑出土马匹的性别年龄,测量其骨骼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形态特征、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数量比例、考古学现象、病理学、食性分析和古DNA分析的方法开展综合研究。马坑内4匹马的年龄分别为15~18岁、1岁、2~2.5岁、1~2岁,且其中一匹为雄性。形态特征、性别比例、考古学现象等系列标准显示它们为家养马匹。这是目前首次对陕西地区先秦马坑、车马坑出土马骨进行的动物考古学研究,为探讨家马起源、迁徙、埋葬习俗、遗址自然环境和经济类型等问题提供更为科学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海拔地区世居藏族青年的血压,进一步了解高原地区藏族青年血压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探究生活在不同海拔地区藏族高原低氧适应模式及特点。方法:在海拔2700m的林芝波密县、3650m的拉萨市以及4700m的那曲安多县,以865名(422名男性、443名女性)15~25岁世居藏族青年为受试对象,进行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的检测以及基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史等问卷调查。结果:生活在不同海拔藏族青年的平均低血压患病率为65.8%(波密59.1%、拉萨59.3%、安多76.9%),正常血压组的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血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高于低血压组(P<0.05),基础血压与低血压患病率显著相关。结论:发现西藏世居藏族青年血压普遍偏低,提示藏族高原适应并非以通过提高血压来增加机体的摄氧能力,但此结果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和验证,来探究不同海拔的藏族是否具有不同的高原低氧适应模式和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丹巴饶旦,男,藏族,西藏山南人,1941年6月出生在一个世代藏传绘画的家庭中。他自七岁起入私塾学习藏语文,15岁至18岁在色拉寺系统学习因明学和藏族绘画理论。1979年丹巴饶旦先生调入西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西藏拉萨市成年藏族居民体重指数(BMI)的研究,探讨BMI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间的关系。方法:对随机抽样的602名藏族居民的问卷以及身高、体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拉萨市成年藏族居民BMI均值为24.37±4.15,其中男性的BMI为23.92±3.97,女性的BMI为24.64±4.23;BMI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与受教育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拉萨市成年藏族居民的BMI均值高于全国成人BMI总体平均值,BMI随年龄增长而递增,女性的BMI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递减。  相似文献   

12.
调查裕固族50~75岁女性骨强度指数随年龄的变化特点及骨质疏松(OP)的检出率,为裕固族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依据。采用GE EXPRESSⅡ超声骨密度测量仪,用整群抽样法抽取甘肃省肃南县50~75岁妇女共169名,对受试者进行右足跟骨骨强度的测量,通过计算T值评估其骨质状况。(1)裕固族50~75岁女性骨强度指数随年龄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101.85±21.18)和最小值(73.52±11.92)分别出现在55~、70~岁年龄组,不同的年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裕固族50~75岁女性骨质正常率和骨质疏松率为53.85%、 20.71%。随年龄增加,骨量低下和骨质疏松现象越发显著,70~75岁年龄组骨质异常率达95.65%。(3)裕固族与朝鲜族、傣族、满族、毛南族、蒙古族、苗族、瑶族和藏族女性的骨量异常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4)裕固族与回族、毛南族、水族、藏族、和壮族的骨质疏松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1)裕固族女性骨强度指数随年龄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 55岁以后裕固族女性骨强度指数明显下降,是骨质疏松的重点防治人群。(3)裕固族女性与朝鲜族、傣族、回族等骨量异常检出率和骨质疏松检出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西藏拉萨市成年藏族居民体重指数(BMI)的研究,探讨BMI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间的关系.方法:对随机抽样的602名藏族居民的问卷以及身高、体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拉萨市成年藏族居民BMI均值为24.37±4.15,其中男性的BMI为23.92±3.97,女性的BMI为24.64±4.23; BMI与年龄呈正相...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藏族食物禁忌进行了分类,认为藏族食物禁忌是源于宗教信仰和现实经验。通过分析藏族人恪守食物禁忌以及禁忌延续的原因,指出食物禁忌具有调节、控制、教育、传承和凝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生活体验是理解人类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甘南藏族自治州新寺村的个案调查,探析藏族女性的生活体验及其规律。研究结果发现,尽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的藏族女性,其生活体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总体来说,西北藏族女性生活体验还是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特征。藏族女性生活满意度和家庭幸福感的获得,主要是来自原住社区化生活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此外,现实经济条件改善以及对未来的美好预期,也让藏族女性获得了较好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6.
川西北草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缘,在我省的西北部,包括甘孜、阿坝两个藏族自治州的全部,以及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绵阳地区的一部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我国的重要牧区之一。有可利用的草场1.6亿亩,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4600公尺的高原上。日照充足,水肥条件较好,夏秋季节牧草生长密茂,一般亩产青草250—300公斤,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和河曲马。牦牛、藏绵羊适应性强,耐粗饲,在放牧条件下,能提供一定数量的肉、奶、毛、皮等畜产品。  相似文献   

17.
藏传绘画不仅是藏族艺术的珍贵遗产,也是研究藏族化的重要形象资料和活的“标本”。目前,国内外学对传统绘画作品进行断代研究主要以经验断代分类法和自然科学手段断代分类。章中作结合多年的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对西藏传统绘画作品的“经验断代分类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对信阳市104例7个月—9岁儿童发锌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锌含量与小儿年龄呈负相关,7个月—7岁小儿年龄与标准差呈负相关,这提示我们,年龄越小,发锌含量越高且越不稳定。  相似文献   

19.
秦小丽  冯华玉 《遵义科技》2003,31(4):63-63,64
了解儿童弱视治疗效果和年龄的关系。方法:对428例弱视儿童的治疗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其中3—5岁158例,6—8岁175例,9-12岁95例。男性194例,女性234例,男女之比为1:1.2。结果 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20.
研究九龙牦牛产肉性能及肉质特性将为开展九龙牦牛选育,提高牦牛产肉性能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作者于1988年10月3~7日在九尼县城对2.5岁到成年的不同年龄组九龙公牦牛和阉牦牛进行了屠宰测定。共测定斜卡和洪坝两类系的牦牛15头。比较分析了不同类系及不同年龄牦牛肉用性能的多个指标。结果表明,6岁以上阉牛的屠宰率为55.26%,净肉率为45.43%,胴体产肉率为82.23%,骨肉比为1:4.44,眼肌面积达66.98cm~2。在15头牦牛胴体的9~11肋骨肌肉中取闷样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测定了干物质、蛋白质、脂肪、灰分、钙和磷的含量及肌肉热能值,并对肌肉中各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表明牦牛肉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特点,是一优良的肉食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