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
针对化工生产废水特性,开发了能够适用于"含酚型多环结构且废水盐度高可生化性差"的生产废水的特殊耐盐菌种。研究结果表明,该特殊菌种能够适用盐度高达30g/L的废水,生化处理后废水的COD可降到0.3g/L以下(达到纳管排放的标准)。埃格多相催化反应器、埃格菌种和埃格生化床等构成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较好地解决了香精香料等化工生产过程废水生化处理的技术"瓶颈",提高微生物降解效率,同时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2.
连云港台南盐田中嗜盐和耐盐菌群分布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2002年冬春夏3季在连云港台南盐场取卤水和底泥样品,对嗜盐菌和耐盐菌的分布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盐度(6.6%-32.3%)盐池中栖息着不同的菌群,夏季嗜盐菌和耐盐菌数量较高,主要以盐单胞菌属、海球菌属、盐水球菌属等非芽孢菌为优势菌,低盐度(6.6%-9.9%)池中耐盐菌数量高于嗜盐菌,中盐度(13.8%-17.4%)池中耐盐菌数量接近嗜盐菌,高盐度(20.2%-32.3%)池中主要为极端嗜盐菌.此外,底泥中嗜盐菌和耐盐菌的数量一般高于卤水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总结了采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时投入经过驯化的嗜盐菌处理酱菜废水的优越性,发现在SBR反应器中投加经驯化的嗜盐菌可以提高处理酱菜废水的处理效率,嗜盐菌对酱菜废水的处理有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BOD5/CODCr法和瓦勃呼吸仪分别对炼油废水、聚合物驱采油废水和高含盐采油废水的可生化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炼油废水和聚合物驱采油废水具有可生化性,而高含盐采油废水可生化性极差.在两种评价方法中,BOD5/CODCr法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但可靠性差;瓦勃呼吸仪法通过测定微生物的呼吸曲线,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废水能否采用生物处理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水体N、P含量过高导致的富营养化问题,并有效降低水体中的N、P含有率,从长春市南湖淤泥中分离出一株嗜盐菌X,在25℃、pH6.5和盐度2%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后转到配制的N,P比极高的模拟废水中继续培养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株的生长情况,证明污水处理有一定效果,表明对富营养化污染水体的治理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造纸废水中的BOD5和CODcr,结果表明,二者具有一定线性关系.利用该关系不仅可快速测定造纸废水的BOD5,而且还可判断该废水可否生化.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石油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高盐含油废水等问题,采用生物法降解高盐石油废水,其中,较高的盐度能够抑制异养细菌代谢功能同时大大降低其修复效率。从高盐度石油废水中筛选出6株优势和3株非优势的耐盐石油降解菌,这9株菌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均可在1%~5%高盐环境下正常生长,并将其应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对高盐石油废水进行降解研究。水力停留时间为5 h,气水比为3∶1,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的平均去除率可达50%,出水COD值维持在50 mg/L以下,符合城镇污水排放1级A标准。  相似文献   

8.
采用投加改性硅藻土机械澄清的物化技术,对高盐度腌制废水进行预处理,以降低高盐度对生化过程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实验考察了改性硅藻土投加量和水力停留时间(tHRT)对Cl-等污染物去除效果与影响.实验表明,该技术可去除高盐度废水中的Cl-,污染物去除率与改性硅藻土投加量呈非线性正相关,系统最佳的tHRT为1.5 h.  相似文献   

9.
不同盐度对Halomonas aquamarina外膜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膜蛋白(Omp)在维持细菌的生理状态和抵抗外界极端环境中起重要的作用.为研究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蛋白的抗盐机制,通过比较深海中度嗜盐菌Halomonasaquamarina在正常盐度浓度(0.56mol/LNaCl)、较高(1mol/LNaCl)和高盐度(2mol/LNaCl)下外膜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获得11个差异点.对这11个差异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及其生物信息分析,鉴定出其中的6个蛋白,并对中度嗜盐细菌外膜蛋白的抗盐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春梅 《科技资讯》2006,(8):181-182
以机油作为实验样品,研究了利用差压式BOD测定装置测定含油废水中石油类物质生化降解系数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在较好控制实验条件的前提下,该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碱性氧化铜矿产氨菌浸出特性,分析了产氨菌浸矿过程对矿石的作用.将云南某矿的碱性氧化铜矿置于含菌培养液、去菌培养液和氨水等5种浸矿溶液中,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摇瓶浸矿实验,剖析溶液中各可能的浸矿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产氨菌产氨能力较强,尿素培养液中氨质量浓度最大达8.93 g·L-1;产氨量与细菌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细菌含量越高,产氨量越大;产氨菌主要通过产氨间接浸矿,此外产氨菌和其代谢产物都能直接作用于矿石,浸矿能力细菌产氨>细菌>细菌代谢产物,三者比值约为12:5:4.  相似文献   

12.
选用石英砂和载铁石英砂两种介质模拟环境介质, 以大肠杆菌C3000 为代表细菌, 考察细菌对Pb(Ⅱ) 和Cr(Ⅵ)迁移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 Pb(Ⅱ)和Cr(Ⅵ)在载铁石英砂中迁移的阻滞系数(分别为4.793 和 1.212)分别大于在石英砂中的阻滞系数(1.145 和0.427), 表明Pb(Ⅱ)和Cr(Ⅵ)在载铁石英砂中的迁移能力低于其在石英砂中的迁移。在石英砂中, Pb(Ⅱ)和Cr(Ⅵ)在无细菌时迁移的阻滞系数(分别为1.145 和0.427)与有细菌时迁移的阻滞系数(1.230 和0.369)相近, 表明Pb(Ⅱ)和Cr(Ⅵ)的迁移不受共存细菌的影响。在载铁石英砂中, Pb(Ⅱ)在有细菌时迁移的阻滞系数(6.360)明显大于其在无细菌时的阻滞系数(4.793), 而Cr(Ⅵ)在有细菌时迁移的阻滞系数(1.212)与其在无细菌时的阻滞系数(1.037)相近, 表明细菌的存在会抑制Pb(Ⅱ)的迁移, 而对Cr(Ⅵ)的迁移不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预测重金属在土壤地下水中的迁移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贵州某钼镍尾矿堆场的酸性矿坑水中分离出硫氧化细菌,分离纯化后对其生长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并对分离纯化后的细菌进行驯化培养.利用驯化的细菌进行钼镍尾矿的脱硫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和初始pH来分析细菌的脱硫效果.结果表明,温度为30℃时脱硫效果较好,初始pH2.0 ~ 4.0前期脱硫效果较好;硫氧化细菌的存在促进了钼镍矿尾矿中硫的氧化;可以通过对细菌脱硫的温度及pH进行控制来达到较好的脱硫效果,从而降低尾矿发生自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转CaM基因工程菌的培养及重组钙调素的提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了转植物CaM基因的大肠杆菌的培养以及从该工程菌中分离纯化CaM的方法,观察到在含氨苄青霉素及氯菌素的LB液体培养其中,  相似文献   

15.
分别利用经过驯化的葡萄糖降解菌和2,4,6-三氯酚(TCP)降解菌,通过添加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葡萄糖、苯甲酸、苯酚)作为共基质,对TCP进行好氧生物降解,以考察其降解机理.当利用葡萄糖降解菌降解TCP时,在没有共基质存在时,微生物经历51h的适应期之后,才能生长,与此同时可利用TCP作为唯一碳源而使其降解.当有共基质存在时,TCP几乎没有降解.而当利用TCP降解菌降解TCP时,在没有共基质的条件下,只需43h的适应期可使TCP得到降解.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在没有共基质存在的条件下,葡萄糖降解茵和TCP降解菌均能利用TCP作为唯一碳源得到生长,并使TCP同时得到降解.因此在有共基质条件下,使TCP的降解效率提高的机理为次级利用,而非共代谢.  相似文献   

16.
构建基因工程菌生产1,3-丙二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几年基因工程菌生产1,3-PD的研究成果,包括其关键酶、策略及基因工程菌生产1,3-PD的现状等,探讨了利用基因工程菌生产1,3-PD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综述现有的生物制氢技术研究中,利用光合生物制氢和利用厌氧菌发酵制氢的研究进展.其中,固定化细胞生物制氢菌类包括光合细菌、发酵细菌和混合菌培养等.阐述固定化细胞生物制氢中包埋法和吸附法载体及发酵制氢所用的原料,最后展望固定化细胞生物制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优良的产细菌素乳酸菌,用含0.5%碳酸钙的MRS固体培养基从19份牦牛粪便样本中分离出91株乳酸菌,进一步采用牛津杯法筛选产细菌素的乳酸菌,并结合16S rRNA序列扩增测序鉴定该批乳酸菌.结果表明:在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等抑菌因素后,从91株乳酸菌中筛选到9株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金葡球菌ATCC25923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乳酸菌菌株,该9株菌株对蛋白酶敏感,初步认定为产细菌素乳酸菌;经16S rRNA序列扩增测序鉴定该9株菌分别为海氏肠球菌,屎肠球菌,蒙氏肠球菌株和植物乳杆菌,其对常见抗生素不耐药,可作为益生菌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9.
解钾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钾长石粉为惟一钾源的硅酸盐细茵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能够降解土壤中钾元素的细菌.利用梯度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划线分离法对其中的细菌进行筛选,用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液和细茵细胞内的钾含量,以筛选出高效菌株.结果表明:dk8、dk7、dk14在解钾培养基上生长状况良好,以dk8分解钾长石的能力最强,可作为制作微生物肥料备选用菌.  相似文献   

20.
海水水族箱系统微生物生态平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将PFU引入水族箱生态系中定量采集附生的硝化细菌,荧光显微计数法直接计数水族箱中具有代谢活性的细菌数量的变化.研究了新建海水水族箱系统中硝化细菌的成熟过程.结果表明:在新建海水水族箱系统中细菌生态平衡的初步达成约需40d,验证了其他学者通过水质分析评价细菌功能的结论.应用PFU定量采集附生在滤床上的硝化细菌.及AODC和DVC法直接测定水体中具有代谢活性的细菌数量为研究细菌的数量动态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而又准确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