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抗拔管桩及其填芯混凝土受拉结构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桩用于抗拔作用的工程逐年增多,为提高抗拔管桩的应用水平,对抗拔管桩的桩身进行了抗拉结构性能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桩身抗拉为脆性破坏形态,混凝土不开裂时抗拉承载力最大,混凝土不受拉力时其值最小,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和端板节点强度起决定作用.对抗拔管桩和填芯混凝土进行了现场原型试验和工程验证,15根抗拔桩的试验结果显示,填芯混凝土与管桩的黏结强度为填芯混凝土抗拉强度的17.1%,表明根据提出的抗拔管桩设计原则和强度控制节点,只要控制得当,管桩用作抗拔是可靠的受力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规格PTC65-400b型的预应力薄壁管桩为例,开展了预应力管桩填芯混凝土轴拔试验。通过试验分析,得出填芯混凝土与桩壁的粘结性能良好以及填芯混凝土有横向膨胀效应的结论,为管桩设计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填芯SC管桩进行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考虑混凝土壁厚、钢管强度以及填芯材料3个因素对填芯SC桩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试件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可以得出,随着钢管壁厚的增大,填芯SC桩的抗震承载力和耗能能力明显增大,而混凝土的壁厚、填芯材料对填芯SC桩抗震承载力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以嵌贴CFRP-混凝土黏结的冻融耐久性为研究对象,通过拔出试验考察了冻融循环作用下嵌贴FRP与具有不同强度或抗冻性能混凝土的黏结性能,讨论了冻融循环下嵌贴FRP-混凝土界面黏结的退化机理;分析了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槽至试件边缘距离、胶层厚度等因素对试件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下普通C30混凝土力学性能退化显著,添加引气防冻剂和减水剂的C30混凝土强度下降显著小于普通C30混凝土,C60混凝土强度反而有所提高;冻融循环导致了嵌贴CFRP-普通C30混凝土的黏结承载力下降和破坏模式转变,但嵌贴CFRP与抗冻混凝土间的黏结承载力没有显著降低,表明混凝土冻融损伤是冻融循环下嵌贴FRP-混凝土黏结退化的主要原因;槽壁厚度较小时,加载端槽壁混凝土出现锥形斜裂缝;胶层厚度较薄时,冻融循环作用下试件黏结承载力的降低较胶层较厚的试件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防水黏结层破坏而引起的桥面铺装早期病害,选取常用的防水黏结层材料进行研究。首先确定了调平层表面采取拉毛、刻槽和植石措施时的改性沥青最佳洒布量,其中拉毛和刻槽为1.4~1.6kg/m2,植石为1.6~1.8kg/m2,然后在最佳洒布量条件下对黏结层抗动水冲刷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植石措施的结构抗剪强度明显高于拉毛和刻槽措施下的结构抗剪强度;温度和水对防水黏结层的抗剪强度和黏结强度影响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结构抗剪强度和黏结强度均显著降低,在40℃水浴条件下达到最低;温度同样是黏结层抗动水冲刷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针对预制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连接可靠性问题,提出了预应力增强的芯管连接方案,其采用锚入柱预埋钢管内部的Q420高强芯管连接,并通过结构通高设置的后张无黏结预应力筋进行压接增强. 为探讨该新型连接组合结构柱的抗震性能,对1个现浇对比试件和3个采用不同规格芯管连接的装配式试件进行低周反复水平荷载试验,通过对比各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承载力、刚度、位移延性等,综合评价其抗震性能. 基于试验结果,开展了芯管直径及壁厚、芯管长度、连接盖板厚度、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等有限元参数分析. 试验及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装配式试件总体上可实现“等同现浇”的抗震性能,但应考虑刚度提高导致结构地震力效应增大的不利影响;随着芯管截面规格的增大,其承载力、刚度及延性性能逐渐提高,采用D152 mm×16 mm芯管的装配式试件为推荐方案;芯管连接件截面积相当时,建议选用惯性矩更大的截面,黏结长度可按3倍直径设计,连接盖板厚度可按构造确定;对于本次设计试件,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建议在0.3~0.6倍预应力筋屈服强度标准值范围内确定.  相似文献   

7.
马述承 《甘肃科技》2011,27(21):132-135
以佛山市卫生局公共卫生大楼工程地下室抗浮设计为例,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作为抗拔桩在工程应用中的分析与总结,着重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桩与承台的连接及相应的构造措施等,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混凝土竹节桩(简称"竹节桩")是在普通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简称"管桩")基础上改良而来的新桩型。文章介绍了竹节桩的构造和接桩技术,并通过现场静载试验,对竹节桩在软土地基中的承载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表明:竹节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与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简称"方桩")相比,均能提高20%左右,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比管桩提高60%以上。竹节桩由于设置了环向、纵向凸肋,改变了桩-土接触方式和桩身粗糙度,有利于桩侧摩阻力的充分发挥。在荷载水平较低时,桩顶位移曲线近似为直线,当荷载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在土体中形成一个直径与环向凸肋大小相当的圆筒形剪切滑动面。  相似文献   

9.
对4个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描述了试件的破坏过程和形态,分析了桩身混凝土、锚固钢筋以及碳纤维约束预应力混凝土管桩(CFRP)的应变,对构件的滞回曲线、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等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弯矩作用下,节点区域混凝土被压碎,节点区锚固钢筋约束减弱,形成铰接点,节点转动能力变大;在桩身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以及配置非预应力筋可以提高节点的位移延性;在进行节点设计时,应保证承台不会由于桩端转动时产生的挤压力或撬力作用过早地发生破坏.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 Sees对节点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填芯与非填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弯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通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抗弯能力较差;试验结果表明,设置填芯混凝土可以大幅度提高其抗弯承载力和延性性能;通过实验,推导出填芯混凝土抗裂弯矩和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可为工程计算和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得到高强钢筋HTB650与混凝土的锚固性能,对36个黏结锚固试件和30个两侧贴焊短筋的机械锚固试件进行拔出试验.试验考虑了相对锚固长度、混凝土强度、相对保护层厚度、配箍率和钢筋强度对锚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强钢筋黏结锚固的破坏形式不同于机械锚固.两者的极限黏结强度随着相对锚固长度、混凝土强度、相对保护层厚度、配箍率和钢筋强度而改变,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通过回归分析,得出高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黏结锚固与机械锚固的极限黏结强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以自密实混凝土(SCC)作为新混凝土材料,进行了老混凝土刻槽下的黏结滑移试验研究,研究纯剪状态下新老混凝土黏结面缸结滑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黏结滑移面滑移可分为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以及塑性破坏三个阶段.在相同条件下,刻槽密度越大,试件的黏结性能越好.利用四次多项式对试验曲线进行拟合,建议适合于自密实混凝土与老混凝土黏结面应力一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徐健  张鹏 《科技信息》2012,(7):524-525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作为一种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桩结合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和混凝土预制方桩的优点。受上海倒楼事件和类似管桩质量事故的影响,目前江苏省徐州市对管桩的使用作出了部分限制。预应力方桩在徐州地区正处在大力推广阶段,但由于徐州地区地质情况复杂,不易直接套用其他地区的设计经验参数。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技术在徐州地区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参数。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标准立方体中心拔出试验,测试了不同组分及不同强度混凝土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带肋筋之间的黏结滑移性能.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的使用降低了混凝土与GFRP筋之间的黏结强度,海水、海砂的使用对混凝土的黏结强度基本没有影响;不同组分混凝土与GFRP筋的黏结滑移曲线相似,无明显差别;与普通混凝土相似,海水海砂再生混凝土与GFRP筋的黏结强度随着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增加而增加.采用4种不同适用于GFRP筋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4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本次试验曲线,其中,Malvar模型拟合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5.
全桥二榀共八根钢管拱内和缀板内设计填充C45微膨胀填芯混凝土,每根钢管拱内填充混凝土采用泵压法一次连续完成,主管间施工顺序为"先下后上、先内后外",相邻主管内混凝土压注时,前根钢管拱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后,再压注相邻主管内填芯混凝土。为了保证拱根部填芯混凝土的密实度,压注口至拱脚部分的填芯混凝土采用人工进行灌注和振捣密实。填芯混凝土终凝后,采用以人工锤击为主、超声波为铺的方法进行密实度检测,对混凝土与钢拱内壁有间隙处采用钻孔压浆法进行缺陷修补。全桥压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经质检部门超声波检测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16.
预制桩为标准化长度,合理可靠的拼桩接头可促进预制围护桩的推广应用。采用翼缘L型钢板-钢连接板-高强螺栓的接头形式连接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工字型桩端,通过剪切试验研究了该接头的剪切破坏模式及抗剪承载能力,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接头的剪切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混凝土强度、连接钢板强度、预应力混凝土(prestressed concrete,PC)钢棒数量对桩接头抗剪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塑性损伤的三维精细化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随着剪切荷载的增加,接头处顶、底部的连接钢板及顶部PC钢棒先于其他部位屈服;改变混凝土强度和顶部的纵向PC钢棒数量,可显著改变接头的抗剪承载力;而改变连接钢板屈服强度,对承载力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对9组27个山形试件的自密实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粘结面进行抗剪试验,考察刻槽密度、粘结面积、植筋对自密实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粘结面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粘结面的不同处理方法对其抗剪强度影响较大,增大刻槽密度效果远好于增加新老混凝土的粘结面积,植入抗剪钢筋效果不如增大刻槽密度明显.通过试验分析,得出自密实新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粘结抗剪强度计算式,为实际加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模块化钢结构建筑上下模块间柱-柱螺纹套筒连接的抗剪性能,对4组螺纹套筒连接方钢管柱双剪试件进行研究,分析套筒壁厚、材性及套筒螺帽与柱连接类型等因素对连接抗剪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试件抗剪性能受螺纹套筒控制,其受剪过程主要经历定位杆剪切、套筒屈服、套筒屈曲和套筒强化4个阶段;空心套筒发生由上半圆筒壁局部控制的冲剪破坏形态,套筒下半圆未发生破坏;套筒壁厚和强度是影响试件抗剪性能的关键因素,套筒螺帽与柱焊接或螺栓连接对试件抗剪性能的影响不大;套筒壁厚增加67%或屈服强度提高22%,可使其抗剪承载力分别提升40.7%和18.0%;筒壁冲剪模型可较安全地预测套筒抗剪承载力,且预测值与实测值较吻合。  相似文献   

19.
针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性问题,考虑耐久性影响,应用Mida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分析了地震作用下PHC管桩桩身弯矩及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了管桩的弹性模量、壁厚、填芯混凝土长度等影响因素变化时的情况,提出了增强管桩抗震能力的措施,为更好地研究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抗震性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套筒连接的预制拼装桥墩抗剪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采用灌浆套筒连接预制拼装桥墩的抗剪性能和影响因素,对拼接缝位置、截面中心增设无黏结预应力筋、拼接面增设剪力键齿的预制拼装桥墩试件及现浇混凝土桥墩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分析比较了试件的损伤发展过程和最终的破坏模式.从滞回曲线、极限剪切承载力、变形等方面探讨了试件的抗剪性能,并与现浇混凝土试件的抗剪性能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构造的预制拼装桥墩主要表现为弯剪破坏模式,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良好,且与现浇试件抗剪性能相近.截面中心增设无黏结预应力筋的试件,可提高抗剪承载力,并降低了残余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