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角度 ,论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民族精神复兴的重要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民族精神复兴的科学内涵和资源、高等学校在实现中华民族精神复兴进程中的作用和途径以及高校建构民族精神的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孙小著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4):14-18,28
本文认为学习和探讨江泽民统战思想中民族复兴主题有着重要意义。为此一是提出并论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向以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史事;二是提出并分析了我国新时期民族复兴思想的产生及其时代背景,指出江泽民同志关于“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断是对新时期亿万人民民族复兴愿望的科学概括;三是提出并探讨了江泽民统战思想中民族复兴主题确立的思路,指出其民族复兴思想的产生就是基于对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对社会主义将是人类长期为之奋斗的事业的深刻认识,同时是对近代志士仁人和党的老一辈领导人的民族复兴思想的承传,因而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同时揭示并顺应了近代以还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复兴的历史趋势;四是提出21世纪的统战政协工作应为民族复兴多做贡献,认为其既有内在优势也是其份内之责和神圣职责,同时也是对“三个代表”的贯彻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基于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重建民族自信心这一背景,本文从理论上梳理了民族自信心与文化建设的功能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和论证了重建当代中华民族自信心只能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实现的命题,文章最后介绍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建民族自信心的成就和经验。  相似文献   

4.
学习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大课题.青少年是学习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重点对象。文章从探讨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与内容入手,分析了当代青少年学习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及其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站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高度,考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础,我们认为,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与力量之源,也是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之本、精神之基与精神之源,是支撑和驱动当代中  相似文献   

6.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正确精神的指导,西柏坡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对民族精神的提升和丰富,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它的使命。我国要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就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加大对西柏坡精神的宣扬,加深对它的研究。该文先介绍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由来和含义,然后分析了西柏坡精神的特点,探讨其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大会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其性质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科学发展观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新的指导思想,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要求;同时大会也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明确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人自近代以来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中国梦”在内涵上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一致性,也是对两个百年主题的最新概括,即第一个百年,1840年——1949年,其贯穿的主题是,通过革命,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个百年,1949年——2049年,其贯穿的主题是,通过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9.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努力追寻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和为之奋斗的现实价值目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抗非典精神与新世纪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里,始终伟岸屹立且日益繁荣昌盛,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起作用。中国共产党是继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集大成者。当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病严重威胁着中华民族的关键时刻,党中央提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非典精神。这是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对民族精神的大发扬和大培育,对彻底战胜这场重大灾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产生巨大的作用;对社会主义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总结中国在战争中失败的经验教训,不仅能够激发国人捍卫国家安全、促进改革开放的坚强意志和信心,还对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个伟大的民族背后往往有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作为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优秀革命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各族人民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对于中国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将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化强国:民族全面复兴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内涵、要求、特质等方面阐释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性、紧迫性与重要意义,简要分析建设文化强国的原则与标准。中华民族复兴历经百年,已走过以民主主义革命救亡图存、以社会主义革命与初步建设而立稳国基的历史阶段,现已进入到建设文化强国以达至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工农国防科技现代化的实质与根本最终要落实并体现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上。  相似文献   

14.
政治合法性是现代政治系统赖以生存并维持长久生命力的基石。从对政治合法性基础构成的陈述入手,分析了改革开放前我国政权合法性的状况,并从理论创新、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等三个方面就改革开放对我国政权合法性的巩固进行了论述,从而对改革开放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仅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提升综合国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保持国家稳定、发展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且对于抵御和防范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的侵蚀,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真切追求,是凝聚13亿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国梦必须以中国精神为支撑,发挥中国力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7.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泉。文章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过程,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指出中国梦的提出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分析了中国梦提出的背景及其重大意义;探讨了中国梦实现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论国家统一观念的转变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国家统一观念。中国人统一观的这种巨大变化是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的结果。其创新价值就在于调整实现国家统一的标准,把实现国家统一的成本和代价降至最低,追求的是各方利益的最大化。我们党的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体现的是“以民为本”的精神。国家统一,民族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愿望。中华民族是充满智慧的民族,我们完全有能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复兴。  相似文献   

19.
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对深化当前我国社会改革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使得法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要明确依宪治国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地位,同时保证在国家、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上的制度创新,从而更全面地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