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的内涵式、跨越式发展,应遵循发展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政策逻辑。构建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建立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创建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特色化课程及品牌;建设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的质量监督及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保障人民公平享有基本文化权利,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任务。提升文化消费力是实现文化基本权利的基础。文化权利公平要实现从应然到实然的转变,就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切实抓好提升文化消费力这个抓手,以推动文化消费力提升促进文化权利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实现文化公平,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其重要条件.要实现文化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重视教育的功能,着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发挥政府以及民间力量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学前教育“国十条”的要求,各级政府在全面了解学前教育基本现状和当地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编制学前教育政策时均体现了公益性和普惠性、战略性和有效性的价值取向。分析学前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以此提出相关建议,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实施推进、监督检查以及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需要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不仅共享物质文明成果,也要共享精神文明成果和文化发展成果。要确保社会成员,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农村居民也能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需要我们在文化体制改革和送文化下乡、实施“文化低保”工程的基础上,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地区的文化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生产和消费不足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赫伯特·马尔库塞继承由霍克海默、阿多诺开创的文化批判传统,侧重从文化及意识形态层面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进行批判.他从资本主义文化的肯定性、压抑性、单向度性进行了文化批判,揭示工具理性造成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裂,压抑人的意识和爱欲本能,从而导致人的异化.他在审美的感性领域找到对抗工业文化的力量,那就是“高层文化”的救赎,以此达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创造人的感性新生活.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里的延伸和体现,学前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石,对教育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学前教育公平发展的影响因素有来自宏观层面的社会文化、阶层的各种差距,有来自中观层面的学前教育制度、决策、教育投入等,有来自微观层面的幼儿园教育、教师观念与行为、家庭环境与教育等。由此,可从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政策学、伦理学和文化学的视角切入,分别提出相应的实现策略,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发展与实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史实际上是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史,没有外国儿童文学的“引进来”,就没有当今的中国儿童文学.本文试图从意识形态、历史政治时代背景、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推动翻译的主体力量这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儿童文学“引进来”背后的文化推手.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儿童传统游戏课程开发是民族地区幼儿园实施“多元一体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文化自觉是数民族儿童传统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核心.为此,教师应基于文化自觉,理解和开发少数民族儿童传统游戏课程;创设少数民族儿童传统游戏实施的环境;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0.
孟加拉国独立后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推行“世俗主义“原则,实现了政教分离,走向了政治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但是,随着孟加拉国政治现代化的曲折历程,伊斯兰教最终成为了孟加拉国的国教.孟加拉国政治文化中的世俗化具有反复性、平等性、法制性、外来性、政治性和大众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文化、文化特性、文化差异的分析 ,尝试探讨在翻译中实现“文化保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燕 《科技信息》2010,(33):I0412-I0412
科技场馆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基层科技场馆,满足公众提高科学素质的需求,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公共服务的公平普惠,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化隐喻是指为了建构文化理论而超常使用日常词语,并赋予特定新义,使之成为一个新概念的负载形式的修辞手法。“性”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范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其文化的承载下,也影响着“性”语义的建构与演变。以“性”字作为研究对象,讨论“性”字语义在演变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隐喻”现象,可以说明文化隐喻是词汇演变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文化、文化特性、文化差异的分析,尝试探讨在翻译中实现“文化保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化资源安全的视角是把文化视为“资源”并通过有效的“利用”进而实现国家安全。基于此视角,本文尝试运用PSR模型建构一个文化资源安全指标体系的“塔”形框架。框架共四层,包括目标层、功能层、系统层和基础指标层,把功能层和系统层耦合,可以确定文化资源安全指标范围。安全指标的选取既要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并广泛借鉴以往成果,也要具有创新性和可量化性。总体而言,此框架相对于以往研究成果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创新性特点。  相似文献   

16.
京味文化的一面镜子--对老舍《茶馆》的一种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馆》因其“清明上河图”式的北京市井生活与民俗风情画卷的描绘而散发着浓郁的京味文化气息。由《茶馆》我们可以透视出京味文化重“礼性” ,讲“秩序” ,讲体面 ,求“排场” ,以及追求闲适生活方式的多重特征。京味文化的变动则隐喻了一个主题 :腐朽“吃人”的旧时代必将被新的进步历史力量所埋葬  相似文献   

17.
旅游文化资本运作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林 《科技资讯》2009,(6):239-240
文化资本理论如今正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在我国,文化产业也在迅速发展,作为其中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只有充分认识到文化的重要作用,才能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旅游文化”、“文化资本”、“资本运作”等一系列概念来理解“旅游文化资本运作”的内涵,对旅游文化资本在运作过程中采用怎样的可行性策略进行分析,进而对旅游文化资本运作提出展望与构想,以期对今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语文化成为弱势文化,西方文化成为强势文化.针对该问题提出以大学英语教学为阵地,恰当的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提高自信心.让他们能够以一种公平、公正的心态面对中西方文化,真正的培养出能够支撑构建和谐社会的国民素质基石.  相似文献   

19.
曾国良  唐子茜 《科技资讯》2006,(19):153-153
文化共同繁荣为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先富者应该把带动“后富”当成义务,以实际行动带动“未富”者走上致富路;后富者主要以农民为主,应该发挥农村文化的软实力,同时,文化环境涉及机会,受教育应体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20.
20多年前,日本足球在亚洲不是中国的对手,在世界上也名不见经传.现如今,日本足球已经获得“跨越式”发展,将中国足球远远甩在身后.通过对日本国家足球文化的解析,探讨日本足球崛起的原因,为中国足球走出困境,构建中国特色的足球文化,实现中国足球梦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