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李远 《安徽科技》2024,(3):18-21
<正>《安徽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强省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动蚌埠“中国传感谷”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MEMS)核心器件产业园及其他地市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等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以合肥“中国声谷”为核心,芜湖“中国视谷”与蚌埠“中国传感谷”三谷共振的省市县一体化推进发展格局。蚌埠市进一步聚焦智能传感产业集群,抢抓智能传感市场需求爆发增长、  相似文献   

2.
《科学管理研究》2013,(5):19-22
推动内蒙古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推动产业的不断升级和接续发展,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构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建成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发挥后发优势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核心在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重点在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关键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根本出路在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技》2001,(3):15-17
近五年来,浙江省以建设科技强省为目标,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主线,以“一区两带多园” 为依托,组织实施火炬计划,取得了明显效果。火炬计划巳成为浙江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一座 桥梁”,有效地推进了科教兴省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全省火炬计划实施基本情况 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 全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 “抓住历史机遇,创建天堂硅谷”的总体要求,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火炬计划项目为抓手,推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园区)建…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萧山临江高新区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抓手,围绕新能源运输装备产业为核心的"5+3+1"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全面推进高新、高端产业大集聚。一是更名为省级高新区;二是向国务院申报了国家高新区,并通过了科技部等部委领导和专家的评审;三是被省政府命名为省新能源运输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坚定高新区发展方向,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高新区就是要又高又新。萧山临江原来是工业园区,按照区委提出的"临江要争创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国家高新区"这个要求,在思想认识上积极转型,抓住第三次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江西健康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养老服务业不断扩大,健康旅游业发展优势明显,医疗卫生资源稳步提升,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在借鉴国内兄弟省份健康产业建设的经验上,提出以"养"为核心、以"游"为特色、以"医"为支撑、以"管"为保障、以"食"为纽带,积极推进江西健康产业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6.
《安徽科技》2011,(12):21-22
自2008年10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推进自主创新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动员大会以来,合肥市新站试验区积极围绕“产业”和“创新”两大主题,倾力打造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和现代化生态产业新城.走出了一条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钒钛产业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针对攀枝花钒钛产业发展的现状展开SWOT分析,提出提升攀枝花钒钛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相关对策建议,从而推进“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战略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技》2011,(9):8-9
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六个加快”的战略部署,继续深入推进“三三”科技发展战略,以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支撑和服务转型发展为主线,以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集聚创新资源,强化创新辐射,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打造长三角南翼先进制造技术辐射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区、  相似文献   

9.
桂东经济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是区域产业转移的一种客观经济现象,对它的研究有利用把握转移区和承接区的经济规律,合理制定桂东经济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政策。本文阐释了产业转移的内在机制,分析了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桂东经济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因素,针对桂东经济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提出了五点政策建议: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承接产业转移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营造承接环境、打造产业转移基地,推进承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强化技能培训、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0.
洪京华 《广东科技》2016,(12):56-58
未来几年,江门市将重点发展“五大集群”,其中大健康产业集群由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和江门市经信局牵头实施,由此,高新区(江海区)成为推进该产业集群建设的核心园区和主战场. 近日,高新区(江海区)经济科技局透露,该区现已制定《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大健康产业核心区推进工作方案》,并成立了以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江海区区长周惠红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为《规划》)也已进入论证和完善阶段,并有望不久出台.  相似文献   

11.
1 甘肃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十一五”期间,甘肃省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为重点,积极实施高技术产业专项工程,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化,产业链建设初见成效,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省实现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07.24亿元,是2005年的1.83倍,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试验区应在分析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式新要求,把握产业的规律、特点和发展趋势,积极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试验区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和转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离不开高职教育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高职教育提升服务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要充分了解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积极研究产业发展政策,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优化专业布局,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打造产学研基地,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主动参与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升级,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三大产业之间呈现融合发展趋势,旅游产业融合现象逐渐显现.笔者在综述国内产业融合研究的基础上,以山东寿光为例,分析了立足“大农业”的寿光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呈现多种旅游形态,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旅游产业的自身升级是其融合的动力机制,通过以技术融合为核心的资源融合、市场融合、功能融 .合和价值融合的共同作用实现了产业的互动发展.寿光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基于产业融合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对于我国县域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瑛强  张韵 《今日科技》2009,(11):36-37
“创新型城区、科技强区”建设要紧紧围绕“开发北部,纵深推进建设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以巩固科技强区为目标,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都市型工业、建筑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现代产业基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推进科技强区、创新型城区和“秀美拱墅”建设。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产业转移的本质是跨国公司根据国家或区域的要素禀赋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球再配置。通过分析国际产业转移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我国技术创新现存的困境,以明确“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积极响应作用,最后从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国际产业转移与技术创新的耦合。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地区如何借力“一带一路”倡议对外产业转移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升级,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收集“一带一路”107个成员国家和长三角地区的数据,构建产业转移吸引力指数,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莫兰指数,结合产业结构相似度分析区位选择空间差异问题.研究发现:吸引力指数较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吸引力指数较低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中美洲地区,地理距离是区位选择重要影响因素;吸引力指数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且表现出高值区集聚和低值区集聚的特征,随着成员国家范围的不断增加,对外产业的转移风险也随之增加;泰国、马来西亚是长三角区位选择的热点国家,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相对发达国家是上海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资源丰富且开放度较高的国家是浙江、江苏、安徽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长三角地区应协同推进对外产业转移及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8.
在了解了芬兰、英国的技术转移模式后,你也许会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些经验是否能够为我所用。那么,目前究竟何种技术转移模式比较符合我国产业的发展需要?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到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际合作处处长傅国庆。在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处工作多年的他认为,虽然在当前我们的技术转移模式还达不到服务整个产业集群的高度;但我国今后的技术转移模式,必当以推进产业的全局发展为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上海信息化》2006,(7):92-92
以推进中国高清电视产业发展、加强全球高清电视产业交流与合作为目的的“中国高清电视产业发展论坛”在沪举办。  相似文献   

20.
宛玲 《安徽科技》2015,(12):9-10
<正>2015年来,宣城市紧紧围绕"调转促"发展思路,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合理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促进传统产业高新化为重点,以整合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加速推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已形成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一、宣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1—10月,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