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龙柏精油对土耳其扁谷盗的熏蒸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柏精油对土耳其扁谷盗的卵、幼虫、成虫均有十分显著的熏蒸效果。当浓度分别为20.00 mg/L、10.00 mg/L、5.00 mg/L时,24 h熏蒸,卵的孵化率分别为6.25%、8.33%、16.48%,48 h熏蒸,卵的孵化率分别为2.29%、4.67%、10.67%。当龙柏精油浓度为20 mg/L、10 mg/L、5 mg/L、2.5 mg/L时,6 h的熏蒸,土耳其扁谷盗的死亡率分别为94.67%、85.29%、72.33%、54.62%,12h熏蒸死亡率分别为100%、100%、79.56%、59.45%,24 h熏蒸死亡率分别为100%、100%、88.77%、75.50%,36 h熏蒸死亡率分别为100%、100%、98.33%、83.33%。当龙柏精油浓度为20 mg/L、10 mg/L、5 mg/L时,分别经12 h、24 h熏蒸,成虫死亡率均达100%。同时土耳其扁谷盗蛹表现出对龙柏精油的熏蒸较强的抗性。当龙柏精油浓度为20 mg/L、10 mg/L、5 mg/L、2.5 mg/L时,24 h熏蒸,蛹未羽化率分别为7.33%、6.67%、3.33%、3.33%,48 h熏蒸未羽化率分别为9.33%、7.67%、3.33%,3.33%。试验结果表明龙柏精油可以作为熏蒸剂来防治土耳其扁谷盗等仓库害虫。  相似文献   

2.
丁香酚对赤拟谷盗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点滴法、熏蒸法等生物测定的常规方法测定了丁香酚(Syzygium aromaticum)对世界性仓贮害虫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的生物活性作用.结果表明,丁香酚能抑制赤拟谷盗的生长发育,不同发育时期的赤拟谷盗卵对丁香酚的敏感程度不同;在(31±1) ℃,相对湿度为50%~85%的环境条件下,发育72 h左右的赤拟谷盗卵对丁香酚最敏感,6 μL/mL丁香酚即能完全抑制卵的孵化;丁香酚对赤拟谷盗的幼虫和成虫均有显著的触杀作用,其对幼虫和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18.999 9 μL/mL和363.077 4 μL/mL,表明幼虫对丁香酚比成虫对丁香酚更敏感;丁香酚对赤拟谷盗成虫具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对幼虫和成虫也有一定的熏蒸致死作用,用2 μL/mL丁香酚处理赤拟谷盗成虫3 h,对赤拟谷盗成虫的驱避率可达到93.3%,即可达到最高驱避级别V级.  相似文献   

3.
高良姜根茎提取物对锈赤扁谷盗的毒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索氏提取法,以乙醚为有机溶剂制备高良姜根茎提取物,研究其对锈赤扁谷盗成虫的驱避作用、触杀作用、熏蒸作用和种群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良姜根茎提取物对锈赤扁谷盗成虫的驱避作用较弱,而其触杀、熏蒸和种群抑制作用较强.其对锈赤扁谷盗成虫的触杀作用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加均显著增强,在2μL/cm2的处理浓度下处理72 h后试虫平均校正死亡率达到97.80%.其对锈赤扁谷盗的熏蒸作用效果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在80μL/L的处理浓度下经过2 d的处理后,熏蒸瓶内加小麦的和不加小麦的两种处理平均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6%以上.在最高处理浓度(80μL/100 g小麦)下,高良姜根茎提取物对锈赤扁谷盗当代种群平均抑制率和子代种群形成平均抑制率分别达到73.82%和98.64%.  相似文献   

4.
采用混合饲养法详细研究了赤拟谷盗与锯谷盗不同虫态间的竞争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赤拟谷盗雌性、雄性成虫的存在对锯谷盗的卵孵化、幼虫化蛹及蛹羽化为成虫的过程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相同数量的雌、雄成虫的作用大致相同,另其抑制作用随成虫数量的增多而增强,但赤拟谷盗幼虫对锯谷盗卵孵化及蛹羽化为成虫的过程均无显著影响,面粉的加入量仅在锯谷盗幼虫化蛹的过程中影响显著.锯谷盗雌性、雄性成虫以及幼虫的存在对赤拟谷盗的卵孵化、幼虫化蛹及蛹羽化为成虫的数量影响不大,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仅当面粉加入量为0.5g时,锯谷盗成虫、幼虫对赤拟谷盗的卵孵化过程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中,赤拟谷盗种群比锯谷盗种群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花蒿精油和野艾蒿精油;按照9种体积比将甲酸乙酯分别与以上两种精油混配,测定其对玉米象成虫的熏蒸作用.结果表明:在处理温度为25℃,熏蒸时间为36 h条件下,野艾蒿精油和黄花蒿精油对玉米象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44.42 μL/L和50.63 μL/L,前者熏蒸活性明显高于后者;而甲酸乙酯与黄花蒿精油混配的熏蒸效果却优于野艾蒿精油,在体积比为1∶18时,产生了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枸杞储藏害虫印度谷螟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危害储藏枸杞的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试验观察发现,在常温仓储条件下的越冬幼虫死亡率高达86.3%,仅11.1%可化蛹,羽化为成虫.18~22 ℃时印度谷螟成虫、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8.8,9.8,39.4,8.8 d,完成1代需要66.8 d.枸杞干果含水量与幼虫发育历期呈反比,与蛹的发育历期呈正比.卵、幼虫、蛹、成虫及1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9,8.8,11.9,12.5,11.2 ℃,有效积温分别为59.7,481.5,130.4,62.8,692.3 d·℃.印度谷螟在银川地区可发生的理论代数为2.67代,与实际饲养观察的年发生世代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丁香毒杀赤拟谷盗卵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拟谷盗是世界性仓库害虫。本研究采用环境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胚胎发育期卵的表面结构及胚胎发育过程,特别是研究了丁香及其化学成分对赤拟谷盗卵的毒杀作用。研究表明赤拟谷盗卵呈椭圆形,表面光滑;发育60 h时,卵的一端已经明显出现分化;发育76 h时,已经可以见到头部发育完整的幼虫;至92 h时,卵已经开始孵化。丁香处理的赤拟谷盗卵,部分卵能发育为幼虫,但幼虫均不能正常孵化而死亡。其中,发育12 h后用丁香处理的赤拟谷盗卵不能发育为幼虫而干瘪死亡,发育36 h后用丁香处理的卵虽能部分发育为幼虫,但幼虫全部在卵壳内死亡,发育84 h后用丁香处理的卵,部分幼虫在孵化时死亡。目前主要用化学防护剂和熏蒸剂防治储藏害虫,用植物源的丁香控制赤拟谷盗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恒温饲养黄粉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28℃恒温室中进行。成虫平均寿命为34.6天,雌虫羽化3天就能产卵。卵孵化期平均为7.2天。幼虫平均龄期为12.6龄,幼虫各龄天数差异显著,9龄以上幼虫各龄天数呈显著的递增趋势。蛹期平均为6.0天。在20—120头成虫梯度实验中,单位成虫产出的幼虫平均数与成虫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幼虫在饲料分布均匀的饲养盆中有向中间分布的趋势。羽化后成虫的水分含量和脂肪含量随天数增加而下降。蛹脂肪含量随天数增加而下降,水分含量则上升。低龄幼虫水分含量(65.57%)高于高龄幼虫(61.89%),高龄幼虫能值(6250.2caf/gDM)高于低龄幼虫(6025.3caf/gDM).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不同低温(0和5℃)条件下、驯化处理不同时间(1、5、10、15和20h)对重要储粮害虫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 ferrugineus(Stephens)、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Linnaeus)、烟草甲Lasioderm aserricorne(Fabricius)、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Fbricius)和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成虫的过冷却点与冰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试低温处理时间范围内,不同低温短期驯化处理对玉米象、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烟草甲、谷蠹、锯谷盗成虫的过冷却点与冰点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观察、室内饲养等方法对郑州地区丝带凤蝶的生活史及生物学习性进行研究,记录了丝带凤蝶卵、幼虫、蛹、成虫等各虫态、各虫龄的发育历期和生物学习性.结果表明:丝带凤蝶在郑州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石缝、落叶或土中越冬.卵、幼虫、蛹、成虫发育历期分别为:5~7d,19~24d,7~9d,12~15d,其中1~5龄幼虫发育历期分别为:3~5d、3~4d、4~7d、4~6d、5~7d.以蛹越冬,越冬蛹期190~220d.初孵幼虫无取食卵壳行为,低龄幼虫有群集取食习性.另外,对各虫态、各虫龄的外部形态也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交织顶孢霉[Acremonium implicatum(Miller et al.)Gams]对六星黑点豹蠹蛾(Zeuzera leuconotum Butler)幼虫的致病力.分别测试18℃,23℃,28℃,33℃和38℃共5个温度梯度下对六星黑点豹蠹蛾幼虫的感染及致死情况.结果表明:在28℃下,交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小鼠尸体4 ℃冷藏不同时长后精子的体外受精(IVF)效率,探讨低温冷藏小鼠尸体应用于小鼠运输及意外死亡后品系恢复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组为5月龄C57BL/6 J雄鼠,脱颈处死后4 ℃冷藏24、48、72 h和96 h,取附睾尾精子IVF,对照组为正常5月龄C57BL/6 J雄鼠IVF,统计各组IVF受精率。结果 冷藏24 h后附睾尾精子具备正常受精能力,受精率为73.0%、60.0%和77.0%;48 h 组内差异大,受精率为0%、55.4%和3.2%;72 h受精率极低,受精率为3.2%、0%和1.7%;96 h 精子有活力,但无受精能力。所有受精卵均可发育至2细胞,冷藏24 h组和对照组分别移植受体妊娠率分别为60%和66%,证明4 ℃冷藏对胚胎发育无影响。结论 C57BL/6J鼠经4 ℃冷藏的附睾尾,在24 h内具备稳定的受精率,可用于小鼠运输及特殊情况品系恢复。  相似文献   

13.
采用稀释涂布法从青藏高原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杀蝗虫活性真菌D3-19.通过形态学观察以及ITS序列的分析,初步将D3-19鉴定为曲霉属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as).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日本曲霉D3-19发酵液和孢子均有杀东亚飞蝗活性.其中,真菌发酵液对东亚飞蝗校正死亡率为:96h(86.67%),144h(100%).与此同时,真菌孢子悬液对东亚飞蝗的LC50(致死中浓度)为3.42×105孢子/mL.研究结果表明,3×108孢子/mL的D3-19孢子悬液对不同年龄阶段东亚飞蝗均有致死效果.其LT50(半致死时间)值分别为:羽化成虫(155h),四至五龄成虫(104.8h),三龄幼虫(54.6h),二龄幼虫(30.6h).  相似文献   

14.
室内测定了苦豆子7种生物碱对椰心叶甲3龄幼虫的拒食及毒杀作用,结果表明:苦豆子7种生物碱对椰心叶甲3龄幼虫均具有明显的拒食作用,其中以苦豆碱的活性最高,处理后24 h和48 h的拒食率分别为90.35%和93.27%(1 mg/mL)。毒杀试验显示野靛碱和苦豆碱的毒杀作用要优于其他生物碱,处理后第9天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此外,苦豆子7种生物碱对椰心叶甲还有一定的杀卵作用,野靛碱和苦豆碱在处理后第5天的卵孵化率均小于12%(2 mg/mL)。  相似文献   

15.
以蛹蜂比为1∶100和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蛹为替代寄主繁殖白蛾黑基啮小蜂(Tetrastichus nigricoxae Yang),测定室内人工繁蜂的最适交配期和接蜂暴露期。结果表明:当小蜂羽化出蜂后交配48~72 h时,寄生率(93.3%~94.2%)、羽化率(87.5%~90.8%)和平均子代出蜂量(1 010.4~1 213.3头)等寄生指标,均高于或显著高于24 h时的值(p<0.05),极显著高于0 h和96~144 h时(p<0.01)的值;当寄主蛹暴露给寄生蜂2~3 d时,寄生率(87.5%~95.8%)、羽化率(86.7%~95.8%)和平均子代出蜂量(1 274.5~1 365.6头)等繁蜂指标也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暴露期处理(p<0.05)。综合考虑蜂龄对寄生效果的影响,选择白蛾黑基啮小蜂人工繁殖的最适交配期和暴露期分别为羽化出蜂后2 d和2~3 d。  相似文献   

16.
几种非洲木材害虫及其杀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于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四化建设的需要,进口木材的品种和数量有较大的增加,同时也带进了一些我国原来没有的木材害虫,如不及时加以研究和妥善处理,将会给我国木材工业带来严重危害。 1984年,江苏省从象牙海岸进口了一万多立方米杂原木,发现虫害严重。为此我们对这几种害虫的杀灭方法进行了研究处理,防止了外来害虫的扩散蔓延,并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7.
不同温湿度下白僵菌对红缘天牛幼虫致病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找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红缘天牛(Asias halodendri)的最佳作用条件,测定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下,白僵菌作用于红缘天牛幼虫后,幼虫的死亡情况.结果表明:(1)31℃是白僵菌感染红缘天牛幼虫的最佳温度.该温度下,幼虫在5 d的校正死亡率高达77.78%,致死速率快,LT50仅为0.121 d,僵虫率为46.67%,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温度增高或降低,都会使致死速率和僵虫率降低;(2)相对湿度>90%时,白僵菌对红缘天牛幼虫的致死效果最好,此时的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100%和63.33%,致死速率也最快,LT50为1.017 d,相对湿度降低时,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酚酸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及毒杀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小菜蛾(Plutella zylostella L.)是一种全球性的重要害虫,其抗药性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污染的生物农药成为了国内外农药开发的主流.报道了从废弃的银杏(Ginkgo biloba L.)外种皮中分离到的银杏酚酸对小菜蛾的拒食和毒杀作用.实验采用皂化和酯化反应及柱层析方法从银杏外种皮中分离获得银杏酚酸,并对1~3龄小菜蛾幼虫进行生物测定.生测结果表明银杏酚酸对小菜蛾有较好的拒食和毒杀作用.当处理的质量浓度为6.25mg/L时3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率在24,48h后分别达到77.8%,94.7%以上.处理时间达到48h时,1~2龄幼虫的LC50为1.31mg/L,3龄幼虫的LC50为6.07mg/L.这表明了银杏外种皮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将为今后新型植物农药的开发和银杏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寻找新型的可防治美国白蛾的植物源杀虫剂,采用浸卵法研究鄂尔多斯半日花5种溶剂提取物对美国白蛾卵的毒杀作用效果,采用微量点滴法研究其对美国白蛾幼虫的触杀活性,采用夹毒叶碟法研究其对幼虫的胃毒活性.结果表明,这5种溶剂提取物具有强烈的杀卵作用,有一定的触杀作用,胃毒作用效果不明显.在杀卵试验中,甲醇提取物的杀卵效果最佳,质量浓度为200.00g/L时,杀卵率高达92.00%.在触杀实验中,水提取物的触杀效果最佳,浓度为200.00g.L-1时,48h的校正死亡率为58.33%.在胃毒实验中,水提取物的胃毒效果最佳,但质量浓度为200.00g/L时,48h校正死亡率也仅为23.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