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戴念祖教授1964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从事物理学史研究.他在物理学史上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如对古代极光的研究、对喷水鱼洗的研究、关于明代杰出科学家朱栽堉的研究等成果都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他在收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物理学论文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编出版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物理学论文集粹>,并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他还主编了一个鸿篇巨制<中国物理学史大系>,在国内外影响很大.戴教授还翻译了多部重要的外国物理学史著作,对中国物理学教育和物理学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戴教授在中外学术交流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清理清末民初留日物理学生的总体脉络,为研究中国近代物理学史提供新线索.方法 文献调研和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分析中国留日学生就读学校的分布情况;收集109名晚清留日物理学生的资料,介绍其籍贯、在日就读学校、专业及事迹,考查清末民初留日学生归国后的有关物理学方面的活动.阐述了这批留学生对于民国时期的物理学普及、物理学教育、物理术语创制、物理研究等方面的贡献.结论 认为清末的留日物理学生为中国物理学的体制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中文版,英文名SCIENTIA SINICA Physica,Mechanica Astronomica)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学术刊物.力求及时报道物理学、力学和天文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广泛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月刊,每月1日出版.本刊《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被Scopus,《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和《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相似文献   

4.
李志超教授于1974年从北京大学调到中国科技大学.从此,他在从事物理学教学和研究之余,又开始进入科技史研究新领域.他在天文史、仪器史、科学思想史、哲学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为中国科技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施汝为(1901—1983),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现代磁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在铁磁合金、磁晶各向异性、磁畴粉纹图和铝镍钴系永磁合金研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为物理学在中国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文章介绍了施汝为一生的成长和工作经历,反映了其在磁学研究方面的学术贡献和对于中国物理学发展的组织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中文版,英文名SCIENTIA SINICA Physica,Mechanica & Astronomica)和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学术刊物.力求及时报道物理学、力学和天文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广泛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月刊,每月1日出版.《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与其英文版SCIENCE CHINA 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刊物.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中文版,英文名SCIENTIA SINICA Physica,MechanicaAstronomica)和SCIENCE CHINA Physics,MechanicsAstronomy(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学术刊物.力求及时报道物理学、力学和天文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广泛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月刊,每月1日出版.《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与其英文版SCIENCE CHINA Physics,MechanicsAstronomy是两个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中文版,英文名SCIENTIA SINICA Physica,MechanicaAstronomica)和SCIENCE CHINA Physics,MechanicsAstronomy(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学术刊物.力求及时报道物理学、力学和天文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广泛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月刊,每月1日出版.《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与其英文版SCIENCE CHINA Physics,MechanicsAstronomy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刊物.前者被Scopus,《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征稿简则     
<正>简介:《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中文版)和SCIENCE CHINA Physics,MechanicsAstronomy(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学术刊物,主要报道物理学、力学和天文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广泛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月刊.收录情况:《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与其英文版SCIENCE CHINA Physics,MechanicsAstronomy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刊物,前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中文版,英文名SCIENTIA SINICA Physica,MechanicaAstronomica)和SCIENCE CHINA Physics,MechanicsAstronomy(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学术刊物.力求及时报道物理学、力学和天文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广泛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月刊,每月1日出版.《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与其英文版SCIENCE CHINA Physics,MechanicsAstronomy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刊物.前者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  相似文献   

11.
"巂""雋"二字字形相近,但两个字形又是记录汉语中不同音义结合的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巂""雋"两形体产生混用问题。利用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知识,对这两个字的形、音、义进行考辨,得出"巂""雋"二字因为在楷书阶段形体相近,造成音义的转移。传世文献中存在的错误应当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为此,高校应着力在强化心理健康知识,丰富健康活动;造就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构建多向互动、效果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以及注重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加大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能”和“可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探讨中得出在语义上“能”主要表示有能力,“可以”主要表示可能性。针对于一些学者认为的“能”和“可以”的义项与人称主语和疑问语气有密切关系的论断持不同的态度,经过分析得出两者义项的选择与语境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还把“能”和“可以”的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现象用表格的形式,清楚地列了出来;对“不可以”的扩大使用的现象通过语料库得出它使用的范围比较窄;最后,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对“能”和“可以”进行了辨析,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和“没”是言语表达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词,二者表意基本相同,使用环境也非常相似,然而在语言的比较教学过程中,更多凸现出来的却是二者混用带来的表意不清。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角度看,Z-者在语义指向上所呈现出的主客观的差异与所在语句的时范畴、否定对象的不同有直接关系,而在语用上显现的差异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南朝梁时,萧统、萧纲兄弟分别主持编纂了《选》和《玉台新咏》。论对其编撰目的和体例、作家作品录情况、各自的学观和对后世的影响,一一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见出它们的价值与得失。  相似文献   

17.
“天道”与“人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古代化的研究,应注重古人对“天道”与“人”关系的认识,本举物质、制度、学等三事以证中国古代人本于天道的民族传统及其影响,并从多方面相互印证说明中国古代“拟天道以成人”是一个悠久的无所不在的传统,从而全面把握华夏化的根本及其成因;由此出发,才可能总结出中国特色的人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一点儿”和“有点儿”是意义相近但用法有所不同的一组词。前贤对它们的联系与区别作过研究,本文用大量例句结合现代理论对“一点儿”只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式的原因加以解释,并对“有点儿”在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式时只能用否定词“不”而不能用“没”的原因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9.
老子“象论”与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分别构成了中西古典美学的意义之发端。两在思想路向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老子“象论”及其人生论的思想路向启发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本体论和以“境界”为最高审美理想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及其知识论的思想路向启发了西方古典美学中的“形式”本体论和以“真理”为最高审美理想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朱子理学有着十分深厚的天道自然观基础,他成功地将天道自然观转换为天理自然观;“气化流行”是这一转换中的关键范畴,其思维取向是道体(理)自然而成化。朱子的“天理”观,显示了从天道自然到理所当然的人文道德之价值维度。朱子天理观中的理气二元结构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这导致他偏轻偏重地言理言气,而太极范畴的推出,依然没有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