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稀土金属离子YⅢ 与一系列氨基多羧酸类配体形成配合物的合成及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并讨论了这些配合物的配位规律及形成原因 .发现具有 0 .10 4nm离子半径和d0 电子结构的稀土金属YⅢ离子一般情况下与氨基多羧酸类配体形成九配位结构的配合物 ,如K3 [YⅢ(nta) 2 (H2 O) ]·6H2 O(nta =氨三乙酸 ) ,Na[YⅢ(edta) (H2 O) 3 ]·5H2 O(edta =乙二胺四乙酸 ) ,K2 [YⅢ(dtpa) (H2 O) ]·7H2 O(dtpa =二乙三胺五乙酸 ) ,K4[YⅢ2 (Httha) 2 ]·14H2 O(ttha =三乙四胺六乙酸 )和 (NH4) 2 [YⅢ(NH4ttha) ]·5H2 O等 ,但与具有一定刚性的环己烷环的cydta(=反式 1,2 环己二胺四乙酸 )配体却形成了八配位NH4[YⅢ(cydta)(H2 O) 2 ]·4 .5H2 O配合物 .另外 (NH4) 2 [YⅢ(NH4ttha) ]·5H2 O配合物中具有可用于修饰的未配位的自由羧酸基 ( CH2 COO-) .  相似文献   

2.
马睿 《科技咨询导报》2012,(24):243-243
合成了稀散元素InⅢ离子的两种氨基多羧酸配合物:K[InⅢ(edta)(H2O)].2H2O和K[InⅢ(Hdtpa)].3.5H2O,进一步明确了配合物的配位数和结构与金属离子半径大小、电荷高低、电子结构以及氨基多羧酸类配体的形状或大小之间的关系;其中K[InⅢ(Hdtpa)].3.5H2O配合物中剩一个自由的羧酸基没参与配位,为下一步在这个自由的羧酸基上引入卟啉等具有定向功能的分子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3.
比较稀土金属GdⅢ与不同氨基多羧酸类配体形成的配合物,讨论配体形状对其配合物的配位结构和配位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溶液法合成了Na4[Ti4O4(nta)4].12H2O配合物,同时对该配合物进行红外光谱和X-衍射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a=9.8062(17),b=11.937(2),c=12.059(2),V=1200.8(4)3,Z=4.  相似文献   

5.
量热法测定氯化镱与甘氨酸配合物的标准生成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具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 ,分别测定了 [Yb Cl3· 6H2 O(s) +3 Gly(s) (Gly代表甘氨酸 ) ]和配合物 Yb(Gly) 3Cl3· 3 H2 O(s)在 2 mol· L- 1 HCl溶液中的溶解焓 .通过盖斯定律所设计的一个热化学循环 ,可计算得到六水氯化镱与甘氨酸配位反应的反应焓Δr Hmθ(2 98.1 5 K) =1 .0 73 k J· mol- 1 ,并估算出配合物 Yb(Gly) 3Cl3· 3 H2 O的标准生成焓Δf Hmθ(2 98.1 5 K) =-3 5 99.1 3 k J· mol- 1 .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晶X—射线桁射仪测定了cydta(环己二胺四乙酸)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通过edta与cydta,(NH4)[Y^(edta)(H20)3](5H20与(NH4)[Y^(cydta)(H2O)2](5H20和(NH4)[GdⅢ(edta)—(H20)3](5H2O与(NH4)[GdⅢ(cydta)(H2O)2](5H20之间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的比较,探讨和说明了Ln^—edta和Ln^—cyd—ta配合物选择不同配位结构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稀土高氯酸钐-甘氨酸配合物晶体.经热重、差热、化学分析及对比有关文献,知其组成是[Sm2(Gly)6(H2O)4](ClO4)6.5H2O,单晶结构,纯度99.0%.选用SmCl3.6H2O、Gly、NaClO4.H2O、NaCl和H2O作辅助物,采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2mol.L-1HCl作溶剂,分别测定了[2SmCl3.6H2O+6Gly+6NaClO4.H2O]和[[Sm2(Gly)6(H2O)4](ClO4)6*5H2O+6NaCl+9H2O]在298.15K时的溶解焓.设计一热化学循环求得化学反应的反应焓△rH0—m=-56.684kJ.mol-1,计算得配合物[Sm2(Gly)6(H2O)4)](ClO4)6.5H2O(S)在298.15K时的标准生成焓△fH0—m,298.15K=-7993.154kJ.  相似文献   

8.
糠醛缩5-氨基水杨酸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糠醛缩5 氨基水杨酸为配体,合成了未见报道的 6 种稀土配合物,运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核磁共振氢谱、热重 差热分析、摩尔电导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证实配合物的组成为[RE(L2 )2Cl]·0.5C2H5OH( RE=La,Nd ) 或[RE(L2)2Cl]·nH2O ( RE=Gd,Dy,Yb,Y ),配体以负一价离子四齿形式配位,配位数为9.  相似文献   

9.
在非水介质中合成了5种轻稀土高氯酸盐与配体二甘双酰氮甲基苯胺形成的固体配合物,通式为[Ln(L)2(H2O)2](ClO4)3(Ln=La,Pr,Nd,Sm或Eu).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TG-DTA分析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这些新配合物中,配体L表现为三齿配位行为.  相似文献   

10.
将硝酸镍与烟酰胺混合,在EDTA存在和180℃温度下,水热反应,得到配合物{[N i4(nic)8(H2O)2].3H2O}∞(Hnic=烟酸).通过EA、IR和TG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晶体数据:monoclinic,space group P2(1)witha=10.7566(8),b=19.5438(15),c=13.7801(10),β=104.4860(3),Mr=1301.74,V=2804.8(4)3,Z=2,μ(MoKα)=1.405 mm-1,F(000)=1332,R=0.0625,wR=0.1541.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是由四核[N i4(nic)8(H2O)2]单元,3个结晶水分子构成的三维网状{[N i4(nic)8(H2O)2].3H2O}∞配位聚合物.其中4个烟酸采用μ3-nic-N,O,O的三齿桥联配位方式,另外4个烟酸采用μ2-nic-N,O的双齿桥联配位方式,所有的N i原子都处在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几何构型环境.TG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中的N i2+与N i2+之间存在反铁磁性耦合,在2.0~300 K温度范围内,磁化率很好地遵循Curie-W eiss定律,拟合得C=5.24 cm3.K.mol-1,θ=-2.30 K.  相似文献   

11.
在非水介质中由轻稀土高氯酸盐与配体三甘双酰氮甲基苯胺(L)形成的6种具有稀土特征颜色的固体配合物,通式为[Ln(L)2(H2O)n](C1O4)3(Ln=La,Pr,Nd,Sm时,n=2;Ln=Eu,Tb时,n=1;不包括Pm),在这些新配合物中,配体L表现为四齿配位行为.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新型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 ,以溶解量热法分别测定了 2 98.2K时[Yb(NO3 ) 3 ·4H2 O +4Ala]和Yb(Ala) 4 (NO3 ) 3 ·H2 O在 2mol·L-1HCl溶液中的溶解焓 .通过设计热化学循环得到四水硝酸镱与丙氨酸配位反应的反应焓ΔrHm=13.80 8kJ·mol-1,进而计算出配合物Yb(Ala) 4 (NO3 ) 3 ·H2 O在 2 98.2K时的标准生成焓ΔfHθm ,2 98.2K=- 380 0 .1kJ·mol-1.  相似文献   

13.
第一个混合价一维链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合成和表征了混合价一维链配位聚合物[Co2ⅡCoⅢ(nta)2(azpy)4(H2O)6]·[CoⅡCoⅢ(nta)2(azpy)2(H2O)2]·4H2O(nta为氮三乙酸,azpy为4,4′-偶氮联吡啶).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它由带"侧臂"的一维链阴离子[CoⅡCoⅢ(nta)2(azpy)2(H2O)2]-和三核阳离子[Co2ⅡCoⅢ(nta)2(azpy)4(H2O)6]+组成.通过4,4′-偶氮联吡啶的吡啶环的π-π堆积作用,一维链的堆积形成了二维两菱形孔.  相似文献   

14.
三氯化稀土依次与等摩尔的甲基环戊二烯基钠和环戊二烯基钠在四氢呋喃(THF)中反应,合成了4个新的混配型茂基稀土氯化物Ln(C5H5)(C5H4CH3)Cl[Ln=Y(1),Gd(2),Er(3),Yb(4)],在THF中加热回流,环戊二烯能质解化合物4的甲基环戊二烯基配体,得到同环配合物Yb(C5H5)2Cl(5),所有这些化合物都经过了元素分析、红外和质谱表征,其中配合物2和5的结构还得到单晶X射线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5.
以含氮类有机配体HL(HL=5-(4-[1,2,4]triazol-4-yl-phenyl)-1H-tetrazole)和金属镉离子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例新颖的配合物[Cd2L2Cl2]·5H2O(1).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Fddd空间群,晶胞参数a=40.800(2)?,b=7.3051(4)?,c=16.0821(9)?,α=β=γ=90°,V=4793.2(4)?3,Z=16.在配合物1的结构中,μ4-L-配体连接六配位的Cd(II)中心构成了三维网络结构,沿b轴方向具有长方形孔道.拓扑分析表明,配合物1具有3,6-连接的拓扑.固体荧光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在室温条件下发射较强的蓝光.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合成法,利用均苯四甲酸为桥联配体得到两种新型配位化合物[Cu2(BTEC)·(H2O)6]·2H2O(1)和[Cu(BTEC)1/2·(H2O)5](2)[H4BTEC=1,2,4,5-均苯四甲酸],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配合物1中心铜离子为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并通过羧酸和铜的连接构成1D的链状结构,再通过氢键O-H…O构筑成2D网络结构。配合物2中心铜离子也为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在配合物2中包含一个10.918×10.9182的2D菱形拓扑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一种新型的稀土有机配合物[Pr(2,5-pdc)(OH)(H2O)2].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方法对该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9350(4)nm,b=1.6158(6)nm,c=0.8309(3)nm,α=γ=90.000°,β=94.078(7)°,V=1.2521(9)nm3,Z=4.配合物中镨离子通过μ2-OH桥连接形成双核构筑单元,进一步通过2,5-pdc中的羧基氧原子连接形成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以LnCl3、H2bpdc(2,2'-联吡啶3,3'-二甲酸)和phen(邻菲咯啉)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稀土配合物[Ln(bpdc)15 (phen)(H2O)]·xH2O(Ln=La(1),Sm(3)和Dy(5),x=0;Ln=Pr(2)和Gd(4),x=0.15),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此外,对配合物3和5的荧光性质和配合物2和4的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3和5在室温下均表现出相应稀土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在配合物2和4的稀土离子间均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LnCl3、H2bpdc(2,2’-联吡啶3,3’-二甲酸)和phen(邻菲咯啉)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稀土配合物[Ln(bpdc)1.5(phen)(H2O)].xH2O(Ln=La(1),Sm(3)和Dy(5),x=0;Ln=Pr(2)和Gd(4),x=0.15),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此外,对配合物3和5的荧光性质和配合物2和4的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3和5在室温下均表现出相应稀土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在配合物2和4的稀土离子间均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稀土与丙氨酸 N 荒氨酸镍 [H2 NiL2 ]多核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2 (NiL2 ) 3·XH2 O(RE =La ,Nd ,Sm ,Eu ,Gd ,Tb ,Dy ,Ho ,Ey ,Yb ;X =1,4,8) ,研究了配合物的溶解性 ,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进一步确证了配合物的组成 ,用所得配合物进行了活性试验 ,其体外抗癌活性及抗菌活性实验表明丙氨酸 N 荒氨酸镍和它的稀土多核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