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三阴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是乳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亚型,表现为很高的转移潜能。巨噬细胞,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在促进TNBC转移中起了重要作用。乳腺癌作为一种实体肿瘤,往往处于缺氧环境中。低氧环境能够促进癌细胞的转移,然而低氧环境中巨噬细胞在促进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仍然不清楚。在该研究中,THP1细胞被诱导成TAM,经过缺氧培养后,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其促进三阴乳腺癌细胞BT-549和MDA-MB-231的细胞迁移能力;通过尾静脉注射,将MDA-MB-231细胞移植于祼鼠体内,CT扫描,分析了TAM促进TNBC细胞的器官转移能力;通过ELISA实验检测低氧对TAM分泌的肿瘤转移相关因子的影响,通过GDSC在线软件分析了CCL22受体CCR4和其他CCR在乳腺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氧条件下巨噬细胞通过分泌CCL22的表达来促进三阴乳腺癌细胞迁移:经过缺氧培养后的TAM显著增强了TNBC细胞迁移能力,以及促进癌细胞在体内向肺转移;低氧诱导TAM分泌CCL22;CCL22受体CCR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在正常组织中的。  相似文献   

2.
SCP1是一种膜定位的磷酸酶,可以去磷酸化RNA聚合酶Ⅱ并沉默神经元基因.目的:探讨SCP1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的影响,并研究其机制.方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多种癌细胞中SCP1的表达;体外划痕实验检测SCP1对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 TM细胞侵袭实验检测SCP1对MDA-MB-23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MTT法检测SCP1对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SCP1对细胞信号通路分子p-AKT表达的影响.结果:SCP1多种癌细胞中均有表达;SCP1能抑制MDA-MB-231细胞的迁移及增殖能力;抑制SCP1的表达能显著上调MDA-MB-231细胞p-AKT的表达.结论:SCP1可能通过去磷酸化AKT抑制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5-十七烷基间苯二酚(AR-C17)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采用CCK-8方法检测不同处理下的细胞存活率变化;DCF-DA荧光探针法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变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胞内肿瘤增殖标记物Ki-67的表达,细胞凋亡的变化,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及自噬体的形成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Bax、Bcl-2、LC3-Ⅱ等凋亡、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R-C17显著抑制了MDA-MB-231细胞存活率,促进胞内ROS的生成,降低肿瘤增殖标志物Ki-67的表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上调Bax/Bcl-2的蛋白表达比率,增加活性Caspase的表达量,诱导MDA-MB-231细胞发生线粒体途径的凋亡;同时,AR-C17能够增加LC3-Ⅱ蛋白表达量,促进自噬体形成,诱导细胞发生自噬;此外,采用自噬抑制剂与AR-C17共同作用能够降低细胞存活率,进一步促进细胞凋亡。研究结果表明,AR-C17能够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发生凋亡和自噬,达到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转染p300表达质粒过表达p300,及利用si RNA干扰技术下调p300的表达,以此研究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对肿瘤细胞迁移的影响.体外细胞划痕实验表明,过表达p300可以促进MDAMB-231细胞的迁移.RT-PCR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过表达p300导致肿瘤迁移相关基因MYL9、CYR61和MYH9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上升.与过表达p300相反,干扰p300的表达引起肿瘤迁移相关基因MYL9、CYR61和MYH9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下调.  相似文献   

5.
检测灯盏乙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的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进一步探索灯盏乙素对肿瘤的作用机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对照组与不同剂量组的灯盏乙素处理后的乳腺肿瘤细胞中lncRNAs MALAT1、NEAT1和p53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观察细胞存活率.结果发现,灯盏乙素在低剂量(1、10、25μmol/L)时促进细胞增殖,而在高剂量50μmol/L以上时抑制细胞增殖.灯盏乙素在低剂量时使得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MALAT1,NEAT1和p53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而在100μmol/L的高剂量时MALAT1,NEAT1和p53基因的表达水平上升.灯盏乙素影响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LncRNAs MALAT1和NEAT1基因以及p53基因的表达,并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低剂量与高剂量呈现出相反的表达量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对人类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迁移、侵袭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ART对MDA-MB-231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结晶紫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数量变化;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ART对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ART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DNA损伤反应通路相关蛋白γH2AX(S139)、phospho-ATM(S1981)、phospho-CHK2(T68)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DA-MB-231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并失去原有细胞形态,实验组迁移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侵袭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实验组G2/M期细胞数显著增加,且γH2AX(S139)、phospho-ATM(S1981)、phospho-CHK2(T68)蛋白表达显著增高.结论:ART能够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使该细胞阻滞于G2/M期,可能与γH2AX(S139)、phospho-ATM(S1981)、phospho-CHK2(T68)等蛋白的激活引起DNA损伤反应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三叶青活性物质山奈酚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通过定量PCR的方法检测TNBC临床标本及MDA-MB-231细胞中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的表达情况;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确定山奈酚对MDA-MB-231细胞中PXR转录因子活性的影响;通过MTT(四唑盐)方法、裸鼠皮下成瘤方法研究了山奈酚以及抗肿瘤药物卡铂、维利帕尼以及拉帕替尼等对MDA-MB-231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PXR在TNBC临床标本以及MDA-MB-231细胞中有明确表达;山奈酚能够诱导MDA-MB-231细胞对抗肿瘤药物卡铂、维利帕尼以及拉帕替尼等对MDA-MB-231细胞的杀伤作用;山奈酚能够诱导MDA-MB-231中PXR的转录因子活性以及PXR下游基因乳腺癌的表达;使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 RNA,siRNA)抑制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的表达能够逆转山奈酚诱导的抗肿瘤药物耐药。可见,山奈酚诱导TNBC细胞MDA-MB-231中乳腺癌耐药蛋白的表达并下调抗肿瘤药物对MDA-MB-231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甄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7):3910-3913
为分析细胞生长的表面材质和细胞因子等不同刺激因素对人乳腺癌细胞二维迁移的影响,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使用新型的Oris细胞迁移分析技术分析了Ⅰ型胶原、Matrigd和TNF-α等因素作用下运用动特征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Ⅰ型胶原能够促进MDA-MB-231细胞和MCF-7细胞的迁移,而Matrigel对细胞迁移无明显影响。同时实验证明TNF-α对MDA-MB-231细胞的迁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材质和细胞因子等刺激因素均能够影响乳腺癌细胞的迁移特性。实验同时表明Oris技术稳定可靠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RAF6在不同侵袭能力的乳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1)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RAF6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2)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RAF6在高、低侵袭能力癌细胞系MDA-MB-231、MCF-7及正常乳腺细胞系MCF-10A中的表达.结果:(1)正常乳腺组织中TRAF6的阳性表达率低于乳腺癌组织(P0.05),在导管原位癌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浸润性导管癌中(P0.01).(2)TRAF6蛋白在MCF-10A中的表达低于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MCF-7中的表达量低于MDA-MB-231中的表达量.结论:TRAF6蛋白表达量随着乳腺癌的侵袭能力的增加而增加,说明TRAF6可能与乳腺癌侵袭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以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T-47D为研究对象,通过MT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七叶皂苷(0、5、10、15、20、25、30、35、40、45μmol/L),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T-47D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七叶皂苷处理MDA-MB-231细胞,发现七叶皂苷对MDA-MB-231肿瘤细胞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七叶皂苷可明显抑制人乳腺癌T-47D细胞的生长,并且呈现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表明七叶皂苷对乳腺癌T-47D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17-AAG通过抑制Hsp90的功能而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用不同浓度17-AAG作用于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BT474,用SRB法检测细胞相对存活数,计算半数抑制药物浓度IC50;并用Westernblotting检测Hsp90的"顾客"蛋白EGFR,IGFR-1以及G2/M细胞周期蛋白cdc2的表达,研究17-AAG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的途径.结果显示,1μmol/L的17-AAG已能完全抑制MDA-MB-231和BT474细胞增殖,2种细胞的IC50分别为0.0587,0.0576μmol/L;17-AAG作用的乳腺癌细胞EGFR,IGFR-1表达明显下调,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17-AGG可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BT474的生长增殖,此作用与17-AGG抑制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NO对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本研究首先用梯度浓度NO供体SNP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发现高浓度SNP抑制细胞增殖;PI-AnnexinV和Hoechst细胞核染色检测结果显示,高浓度NO促进细胞凋亡.用低浓度SNP处理细胞,划痕愈合及小室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低浓度SNP促进细胞迁移;RT-q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低浓度SNP上调转录调控辅因子MRTF-A及其下游的迁移相关基因MYL9、MYH9和CYR61的表达.在MCF-7细胞敲低NOS2基因同样导致MRTF-A、MYL9、MYH9及CYR61表达下降;敲低MRTF-A则SNP不再促进上述迁移相关基因的表达.以上实验结果提示:NO的肿瘤生物学效应与NO浓度密切相关,细胞内源性或外源性低浓度NO可能通过刺激迁移相关基因表达而促进乳腺癌细胞转移,而MRTF-A参与了NO诱导的迁移相关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3.
UFC1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泛素结合酶UFC1是一个新鉴定的类似泛素结合酶E2的基因,探讨UFC1基因在不同类型的乳腺癌细胞中是否表达及表达量情况.方法:分别应用RT-PCR法、Western-blot法检测分别检测一系列的乳腺细胞系MCF7、HBL100、MDA-MB231和MDA-MB-453中UFC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在正常的HBL100乳腺细胞系中的表达最低,而在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MDA-MB-453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FC1在乳腺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的结果为将UFC1作为新的靶分子引入乳腺癌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PD-L1启动子活性抑制剂,研究其抑制肿瘤细胞中PD-L1蛋白表达对机体抗肿瘤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利用荧光素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对小分子化合物库中的311种化合物进行筛选,发现硫酸长春新碱(vincristine sulfate,VCR)以浓度依赖性抑制PD-L1基因启动子活性.RT-PCR、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等生物学评价实验显示:VCR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中PD-L1表达以及B16细胞PD-L1蛋白表达和成瘤;VCR增强Jurkat细胞对MDA-MB-231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促进C57BL/6小鼠细胞因子IL-2和γ-IFN的分泌,增强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VCR通过抑制PD-L1启动子活性下调肿瘤细胞中PD-L1蛋白表达,从而解除PD-1/PD-L1信号通路介导的免疫抑制,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和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转移是限制其临床治疗的主要因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一种潜在的抗癌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使用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证明了CTAB可抑制ZR-75-1细胞迁移.乳腺癌干细胞是导致乳腺癌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细胞成球实验证明CTAB降低了乳腺癌干细胞比例,并且抑制了干性标记物CD44和CD133的表达.实验证明CTAB抑制乳腺癌干细胞并且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  相似文献   

16.
HIF-1α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人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相关性,采用在培养基中加入CoCl2模拟化学缺氧培养细胞,RT—PCR和Western-blot、免疫细胞化学检测HIF-1α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中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在缺氧前后的表达差异,及Millicell小室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迁移实验检测缺氧前后两株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发现:缺氧后,两株细胞的HIF-1α 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较缺氧前增高(p〈0.01),MDA—MB-231和MCF-7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MDA—MB-231的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增加(p〈0.01),MCF-7的侵袭转移能力略有增加(p〈0.05).表明缺氧上调HIF-1α转录及蛋白表达,进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纳米炭混悬液(CNSI)是一种商业化生产的临床用肿瘤引流淋巴结成像剂.CNSI中的sp~2结构具有较大的近红外光吸收和光热转换能力,因此有望用于肿瘤的光热治疗,而无需担心生产工艺和生物安全性问题.评估了CNSI在乳腺癌肿瘤光热治疗中的效果,测定了CNSI在808 nm激光照射下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活力、肿瘤体积和荷瘤鼠生存期,并对肿瘤及其皮肤的组织病理学进行观察.结果显示,CNSI为直径29 nm左右的碳颗粒,对近红外光有明显吸收,并能将其转化为热量,溶液升温速率与照射功率和CNSI浓度正相关.激光照射下,CNSI转化产生的热量能有效杀死MDA-MB-231乳腺癌细胞,而单独的激光照射不影响细胞活力.动物实验中,激光照射引起肿瘤区域轻微的温度升高,而注射了CNSI的肿瘤温度升高迅速,可达61.4°C.注射CNSI后进行三次激光照射的光热治疗组肿瘤消失,生存期从28天延长至58天,60天内的生存率从0%增加至50%.CNSI瘤内注射后分布在细胞间隙,激光照射后严重破坏细胞结构.因此,CNSI可以用于乳腺癌的光热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低氧是肿瘤发生侵袭转移必经的过程之一,它促进了肿瘤致癌基因的表达,从而使肿瘤细胞发生远处转移.低氧环境对于调节肿瘤的EMT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刺激肿瘤的恶化和转移,也可促进血管激活因子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血管的形成.CCNE2作为调节细胞周期的关键基因,在肿瘤发生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研究,在多种癌细胞中都发现CCNE2蛋白是高表达的.为此在MCF-7细胞中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了CCNE2是一个新的低氧靶基因,并证明了低氧通过刺激HIF-2α促进了CCNE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低氧是肿瘤发生侵袭转移必经的过程之一,它促进了肿瘤致癌基因的表达,从而使肿瘤细胞发生远处转移.低氧环境对于调节肿瘤的EMT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刺激肿瘤的恶化和转移,也可促进血管激活因子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血管的形成.CCNE2作为调节细胞周期的关键基因,在肿瘤发生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研究,在多种癌细胞中都发现CCNE2蛋白是高表达的.为此在MCF-7细胞中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了CCNE2是一个新的低氧靶基因,并证明了低氧通过刺激HIF-2α促进了CCNE2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通过PCR方法研究乳腺癌转移抑制因子(BRMS1)在人乳腺癌细胞系MDA MB-231和MCF-7中的表达.质粒(MDA231PEF,MCF-7PEF)通过克隆到大肠杆菌中进行转化.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 MB-231和MCF-7进行RNA提取并进行反转录.将基因部分敲除的BRMS1(MDA231 BRMS1rib1,MCF7BRMS1rib1)通过大肠杆菌进行克隆,研究BRMS1在MDA MB-231和MCF-7中的表达.结果表明BRMS1在MDA MB-231和MCF-7中均有明显的表达,基因部分敲除后表达减弱.由此说明BRMS1在人乳腺癌细胞系MDA MB-231和MCF-7中存在表达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