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将对雷雨大风具有较强指示性的中层径向辐合(MARC)自动识别出来,利用"径向矩形映射"将放射状分布的雷达数据转变为格点数据;同时完成窗映射和等腰三角形检测模板的映射,从而在快速定位辐合点的基础上得到描述辐合点辐合强度及位置的参向量;以单仰角最强辐合点确定剖线,获得显示MARC的较佳剖面,得到MARC的深度信息.提出从辐合点生成辐合带,再借辐合带走向订正辐合强度的思想和算法,有效克服单仰角上MARC的低估甚至漏检的问题.测试结果表明,融入订正策略的从辐合点到辐合线再到辐合场的识别方法和量化参量,使通过检出的MARC对实际伴有强辐合现象的雷雨大风的报准率达到94.87%,,平均提前量为20.6,min,空报率低于6%,.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下,电子书刊等电子资源的积累、云计算和社交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高速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信息文献资源提供了广泛的数据来源。如何更好地管理、利用大数据成为现今的热点话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数据的特征、概念和应用情况;然后以我省为例讲述信息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目前的情况为例;最后,以经典案例为契机,探讨了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使用1°×1°NCEP再分析资料、TBB黑体亮温资料和自动站逐时降水资料,应用MM5V3.6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0年6月25日发生在云南曲靖马龙罕见的特大暴雨进行数值模拟,主要从动力结构和不稳定机制研究本次特大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表明:降水发生期间中低层有较强的水汽辐合柱存在,强降水发生前中低层积累了较大的对流不稳定能量,近地层辐合线的形成诱发中低层辐合的产生,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促使对流不稳定能量迅速释放,触发强对流降水,高层辐散中低层辐合形成的“抽吸作用”以及利于垂直上升运动和降水的维持.地形敏感试验表明,近地层辐合线出现的位置与云南地形有很大的关系,从而影响强对流暴雨的落区.  相似文献   

4.
“2010.8.27”大理州大到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10年8月27日大理地区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物理量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区域性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滇缅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之间的辐合区以及低层的切变线;强降水开始前,大理上空是能量的高值区且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从水汽条件看,过程开始前低层湿度大,有水汽的强辐合,高层同样存在水汽的强辐合;强降水出现时存在剧烈的上升运动释放不稳定能量,且低层正涡度高层负涡度、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也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发展和强降水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湖南省旅游数据为例,简单介绍了Shape数据及GML数据类型;利用C#语言完成Shape数据与GML数据之间的转换;利用DOM解析技术,结合.NET提供的GDI+绘图接口与ArcEngine设计了湖南省旅游信息查询系统,为GIS数据的共享与互操作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标准体系是建立领域标准的宏观规划与重要指导.首先提出了高校管理信息标准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高校业务模型与职能域划分,提出了高校管理信息数据元标准的数据集组成结构与数据子集层次结构,并给出了数据元的元数据描述结构.此外,还介绍了高校管理信息标准的代码标准结构与信息交换标准结构,并简单介绍了(CELTS-33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的研制成果.  相似文献   

7.
探讨数据信息服务中的计算机通讯;介绍了DNA网络结构,DDCMP通讯协议和以此协议为基础的EMUTX软件研制。  相似文献   

8.
首先提出了数据仓库中数据集成的一个总体框架;然后探讨了数据集成在数据仓库设计方案中的作用、所要解决的问题、工作流程等;最后,介绍作者依据这一框架所开发的"铁路货票信息综合利用系统数据仓库解决方案"的数据集成工具DWE-DI.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目标,阐述了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特点,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在视知觉大小研究中,发现了双眼辐合对视知觉大小的影响。辐合因素虽与视知觉大小有关,但所导出的公式与实验结果不符,说明还有其他因素影响视知觉大小及其恒常性。本文作者从视野对视知觉大小有影响的看法出发,导出了数学公式。公式的计算值与各种情况下的实验数据能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11.
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实现网络流量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利用数据仓库的聚合技术,通过设计不同粒度的分级表,实现了对网络流量的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给出了流量分析数据库的设计思想及结构描述,讨论了数据聚合过程.通过采用梯形式的聚合方式,在保证有用信息粒度的基础上,可以大大减少数据量和存储空间,提高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12.
假设每个个体接收信息产生的时延相同,且处理自身信息产生的时延不同,针对通信时延下具有有向对称通信网络的多智能体系统,提出了一个自时延比例-微分控制协议,使系统的状态最终趋于一致.基于频域分析法和奈氏判据,给出了系统状态收敛到一致的充分条件,并计算出了系统静态一致时平衡状态的具体表达式.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实验,其结果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的电信业务采用电路交换作为核心技术相比较,下一代网络NGN是一种基于IP网络、以软交换为核心技术的分组网络,它可以统一承载数据业务、语音业务和视频业务等多种业务,是新一代网络发展的方向.通过采用NGN技术,可以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加快新业务开发、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增加业务收入.除此之外,随着NGN核心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不断降低,NGN技术将在多个领域显示出其自身的优势.基于上述原因,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的多种业务开展和通过网络赢利的能力,考虑高校网络实际情况和NGN的特点的前提下,给出了高校下一代通信NGN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地震反演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地震资料并综合利用地质、测井等资料得到地下地层的详细信息。三维地震反演需要处理庞大的地震数据体 ,同时在反演过程中既要考虑模型和测井的约束 ,又要考虑地震在横向上的连续性。将地震反演看作是地震数据到储层参数的模糊映射 ,并利用神经网络建立了这种映射关系。针对网络收敛速度慢、学习时间长等缺陷 ,提出了一种学习率自适应调整算法。该算法使每个权都有自己的学习率 ,使网络的训练速度大幅度提高。利用该方法进行地震反演 ,抛开了褶积模型的限制 ,也无须已知地震子波。外推过程是在三维空间内进行的 ,所得的储层参数数据体保持了横向上合理自然的连续性。对该数据体进行三维可视化解释 ,可以直接描述储层的空间展布。  相似文献   

15.
在资源共享及信息交汇时代,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各高校的信息资源,是各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要目标。通过分析国内外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高校自助答疑应用系统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6.
基于GFCM聚类算法的飞机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FCM算法对初始值敏感而易于陷入局部极小点的问题,针对FCM算法应用于系统原位测试时小数据量特点,提出了一种增量方式全局最优模糊c均值算法,进行了收敛速度优化并给出了算法步骤,机载武器系统信息通道原位故障诊断实验验证了此算法在小数据量情况下可以较好地解决FCM算法收敛局部最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科学会聚是21世纪世界科学发展的趋势和选择。以SCI和SSCI数据库中“气候”研究主题文献为例,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和技术手段,绘制了学科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了会聚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学科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全球气候研究分布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跨学科等多个学科门类;气候研究的论文产出接近于指数增长趋势,学科数量接近于线性增长趋势。研究结果对科技人力资源的配置、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时空影响域方法构造地震网络,结果显示地震网络具有小世界、无标度等复杂网络的一般特征.选取1990年至2010年的四川地震数据进行研究,这些地震大多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上.对所构造的地震网络进行节点汇聚,得到以节点为单位的地震序列,序列类型为前震-主震-余震型.通过对地震序列的能量变化进行研究发现,能量的变化不具有周期性,而一定大小的时间窗口内的地震能量和的变化具有周期性,且能量中心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主中央带上.这些结果说明,基于节点汇聚的地震序列分析方法对于认识地震的发生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单端电气量的故障测距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利用单端电气量测距的精度,在对基于单端电气量的正序电流迭代测距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负序网计算本端系统阻抗,并提出了利用系统正常运行时参数估算对端系统正序阻抗的方法,从而使测距算法对系统的运行方式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为了防止测距结果不收敛或收敛太慢,还提出了加速收敛的方法(Alkten法)、Alkten法的应用提高了测距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测距方法可以使测距误差在1%以下,且实现简单,不需要另外增加硬件投资。  相似文献   

20.
光具组的会聚与发散和象方焦距的关系并给出会聚与发散性质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