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OKT3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抗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OKT3预防及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的效果和安全性、副反应等.方法 对照组128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常规应用甲基泼尼松龙(MP)、强的松(Pred)、硫唑嘌呤(Aza)、骁悉/布累迪宁和环孢素A(CsA)、普乐可复(FK506);实验组36例在上述用药的基础上,术后前10d连续应用OKT3 10mg,使用前以MP 200mg诱导.结果 实验组AR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推迟,其AR发生率明显降低(χ^2=4.725,P<0.05).6例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SR-AR)应用OKT3治疗,4例逆转,逆转率为66.7%.结论 OKT3作为肾移植术后的预防用药,能减少AR的发生率,并能降低排斥反应的强度,可提高移植肾长期存活率.OKT3作为肾移植AR的治疗用药,能较好的逆转SR-AR反应,可使一部分患者避免因AR丧失移植肾,OKT3进入人体能引起首剂综合症等很多副反应,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普乐可复(FK506)替换环孢霉素A(CsA)以减轻CsA所致毒副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对47例CsA肝中毒、15例高脂血症、5例牙龈增生、5例多毛症的肾移植患用FKS06替换CsA治疗。停用CsA 24h后开始给予FK506,初始剂量根据患体重、肝功能损害程度及手术后的时间确定,服药后根据FK506谷值血药浓度调整剂量,术后半年内维持在8~10μg/L,术后1年6~8μg/L,术后1年以上4~6μg/L,严密监测患的肝肾功能、FK506血药浓度、血糖、血脂及临床表现。结果:47例CsA肝中毒的患改用FK506后,45例分别在9~45d肝肾功能恢复正常,2例改用FK506后,肝肾功能仍无明显好转,经治疗无效而死亡。15例高脂血症的患改用FK506治疗3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5例牙龈增生的患在改用FK506后,牙龈增生均得到控制,其中3例恢复正常。5例因多毛影响外观的患在改用FK506治疗后明显得到改善。结论:对应用CsA后出现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多毛、牙龈增生及高血脂症的肾移植患改用FK506是一种较好的补救办法,同时不增加排斥反应的发生率,而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淫羊藿甙(ICA)对小鼠同种异基因皮片移植的影响.方法:试验分为腹腔注射生理盐水、ICA、环孢素A(CsA)以及CsA与ICA联用4组,5 d后将C57BL/C小鼠的背部皮片移植到BALB/c小鼠的相同位置,用眼科缝合线缝合,观察皮片愈合情况并记录皮片外观性状、排斥时间,于第11天取移植皮片做病理石蜡切片,取淋巴结细胞和脾细胞做增殖实验(CFDA-SE染色).结果:CsA+ICA联用能够延长皮片排斥时间,使皮片愈合得更好,胸腺和脾脏指数均比单独CsA组高,切片显示浸润的炎症细胞也较少,其淋巴结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结论:CsA与ICA联合能抑制移植造成的免疫排斥反应,可能是通过抑制受体小鼠的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增殖来降低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环孢素A(CsA)剂量预测研究中,构建CsA剂量预测模型,优化个体化给药方案,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减少用药不当引起的疾病.方法:收集了某三甲医院使用环孢素A的数据,利用MATLAB软件,使用遗传算法对BP网络权值、阈值进行优化,再用BP算法训练网络,进行拟合.结果:此网络的拟合度能达到99.428%,证明了可以利用此网络来进行预测,可以给临床医师的用药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在去卵巢大鼠(雌激素缺乏模型)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在血浆、组织(肝、肾)、尿液中的质量浓度以及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 (rOct2)与多药和毒素外排蛋白1 (rMate1)的蛋白表达情况.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卵巢切除术组(Ovx,去除双侧卵巢)和假手术组(除了不去除双侧卵巢,其余处理均与Ovx组一致)各8只,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尿液和组织中二甲双胍的质量浓度,生化分析法测定血浆乳酸(LCA)浓度,Western-blot法测定大鼠肾组织中rOct2和rMate1的表达.结果:Ovx组的二甲双胍药动学参数AUC_(0→t)和组织浓度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24 h累积尿排泄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Ovx组的rMate1的蛋白表达下降而rOct2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血乳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二甲双胍尿排泄减少与大鼠卵巢切除术后雌激素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6.
山茱萸总甙滴眼液眼内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制出山茱萸总甙 (COG)滴眼液 ,对该滴眼液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 ,并观察其局部应用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滴眼液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建立封闭群大鼠角膜移植模型 ,随机分为 4组 :A组为空白对照组 ,B、C、D组分别为使用质量分数 0 5 %、1%和 2 %COG滴眼液组。用裂隙灯显微镜记录及比较各组角膜排斥反应发生时间。结果 :COG滴眼液在新西兰白兔眼内为一室模型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 :A =4 316 μg/mL ,Ke=2 0 5 6h- 1,Ka=2 5 79h- 1,LagTime =0 198h ,t1/ 2 ,Ka=0 0 2 3h ,t1/ 2 ,Ke=0 2 5 7h ,Tmax=0 986h ,ρmax=1 2 94 μg/mL ,AUC =1 6 0 1μg·h/mL ,其拟合的动力学方程为 ρ(t) =10 6 0 5×Dose×(e- 2 0 56× (t- 0 198) -e- 2 579× (t- 0 198) )。术后各组发生角膜移植排斥时间 ,A组与B、C、D组、B组与C、D组、C组与D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其中作用最强的为C组。结论 :COG滴眼液能有效地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COG滴眼液眼内有效峰浓度出现在点药后 0 986h ,4h基本被代谢清除  相似文献   

7.
研究复方氨酚右敏溶液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12名健康受试者以自身为对照采用随机交叉给药方式,单次空腹口服3个剂量复方氨酚右敏溶液(低、中、高3个剂量分别为7.5、15、30 mL,每mL含对乙酰氨基酚32 mg、马来酸右氯苯那敏0.1 mg).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右氯苯那敏的浓度,计算2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对乙酰氨基酚在人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低、中、高3个剂量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2.93±0.47)、(3.08±0.43)、(3.01±0.49) h,血药质量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12.29±3.91)、(27.80±7.64)、(60.41±17.24) μg·h·mL-1;右氯苯那敏在人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低、中、高3个剂量主要药代动力学t1/2分别为(20.49±7.86)、(19.66±5.05)、(19.96±6.48) h;AUC0~t分别为(32.61±13.65)、(67.58±23.31)、(158.12±56.44) ng·h·mL-1.对乙酰氨基酚和右氯苯那敏药动学参数ρmax、AUC0~t、AUC0~∞均与给药剂量呈线性相关(P<0.001),复方氨酚右敏溶液在7.5~30 mL剂量范围内呈线性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同种异体肾移植是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科研项目之一。对挽救晚期尿毒症病人的生命有积极的意义。肾移植在20年代初已有动物实验报告。1936年Vororoy首次进行了肾功能很差,而且存活短暂的人体肾移植。50年代Harison成功地第一次在人体中将肾血管与髂血管吻合,同时将供肾者的输尿管接在受者的膀胱内。此方法沿用至今。但是由于存在着免疫排斥反应,往往导致肾移植术的失败。近20年来,随着免疫抑制药物的不断进展,如硫唑嘌呤、皮质激素、肝素、环磷酰胺等药在肾移植中的应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冰片对反式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将雄性SD大鼠分为灌胃给药和尾静脉注射给药两大组,灌胃给药组和尾静脉注射给药组均包括反式白藜芦醇(30 mg/kg)单用组,反式白藜芦醇与低、中、高剂量冰片(50、100和200 mg/kg)合用组.大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Res的血药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用DAS3.0软件处理计算Res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不管是灌胃给药,还是静脉注射给药,冰片对反式白藜芦醇大鼠体内药动学均有明显影响.尾静脉注射给药中,单用Res对照组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为(127.04±29.84)mg/(L·min),血浆药物总清除率CLz为(0.088±0.029)L/(min·kg).低、中剂量冰片对Res的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影响,高剂量冰片使血浆中Res的AUC(0~∞)增大了73.6%,CLz降低了42.1%,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剂量冰片可促进Res的吸收,降低Res的体内清除.1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组家兔,10只/组,使用单剂量增效磺胺—5—甲氧嘧啶(SMD)50mg/kg,分别采取经鼻及快速静脉推注的投药途径,药后于不同时间取心血0.5ml,用重氮化偶合比色法测定血药浓度,并计算其动力学参数。发现静脉给药组的血药动力学模型:有6只兔为无吸收因素二室模型,有4只兔为无吸收因素一室模型。而经鼻给药组平均于药后20分钟血药浓度达峰值(7.6096±2.8250mg%),并自此以单项指数一室模型进行消除,其消除半衰期长于静脉给药组,说明 SMD 经鼻给药比静脉给药在体内消除慢,维持时间久。且药后20分钟所达到的血药浓度峰值,仅略高于磺胺药治疗一般感染所需的浓度(5mg%),比静脉给药组的浓度以及磺胺药治疗严重感染所需要的浓度(10~15mg%)均低,故经鼻给药不宜用于治疗严重感染,但用于治疗一般性感染却优于口服。因其吸收快,且不受首过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小鼠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移植免疫及药物免疫机理研究建立小鼠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动物模型。方法:受体BALB/c分为A~E共5组,即对照组,5.0、7.5、10、20mg/kg环孢菌素A(CsA)剂量组,通过背-背法进行C57BL/6的全厚皮皮片移植,以探求通过较小剂量CsA及优化实验条件和护理方式建立供免疫机理研究的动物试验平台。结果:5.0、7.5、10mg/kg组相对于对照组皮片排斥时间无明显差别,而20mg/kg组植皮能较长时间存活。结论:20mg/kg的CsA剂量可以经济,快速地建立小鼠同种异基因移植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高分辨力超声对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横截面积的测量,探讨高分辨力超声对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就诊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检测发现,Ⅱ型糖尿病组患者(DM)30例,非Ⅱ型糖尿病组患者(non-DM)50例.进一步经过临床表现、查体及电生理检查发现,DM组的60只手腕中有32只CTS手腕,而non-DM组的100只手腕中有58只CTS手腕.因此,本研究根据同一时期来医院检查身体的30例正常人的60只手腕设为对照组,即A组;80例患者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为B组:58只non-DM组的CTS手腕(CTS);C组:28只DM组的非CTS手腕(DM组);D组:32只DM组的CTS手腕(DM-CTS).于豌豆骨水平及钩骨钩水平分别测量并比较上述4个实验组的正中神经CSA值,分析评价各组间的统计学差异,得出相应结论.结果 1)CTS组及DM合并CTS组的正中神经豌豆骨水平及钩骨钩水平的CSA值均较对照组及DM组增大(P0.05);2)DM组的正中神经豌豆骨水平及钩骨钩水平CSA值较对照组相比增大(P0.05);3)单纯CTS组的正中神经豌豆骨和钩骨钩水平的CSA值较DM组(不合并CTS)增大(P0.05);4)DM合并CTS实验组的正中神经豌豆骨水平及钩骨钩水平的CSA值与CTS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高分辨力超声对于腕管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肾益气类中药在对田径运动员运动能力的重要作用.方法:用试验法获得血清睾酮、血清皮质醇和血清睾酮与皮质醇比值3个生化指标的数据,用SPSS l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和描述性统计.结果:(1)服药组在训练的第1周的血清睾酮虽略有下降,但在第2周和第4周就有回升,并且稳定到了试验前水平;(2)服药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森林脑炎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变化,了解森林脑炎免疫反应情况.方法:选择94例确诊的森林脑炎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3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根据病情轻重将实验组分为轻组和中重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补体C3、C4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补体C3水平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补体C4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2)轻组与中重组比较,补体C3水平变化有差异(P<0.05);补体C4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森林脑炎可导致补体C3水平降低,补体C3水平可以反映森林脑炎病情严重程度;森林脑炎对补体C4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89例)及多支病变组(96例),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Cys C检测并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Cys C水平的差异及Cys C与冠状动脉照影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多支病变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1.55±0.32)mg/L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1.28±0.20)mg/L(P<0.01)。(2)两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与冠脉造影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多支病变组r=0.78,P<0.01;单支病变组r=0.75,P<0.01)。结论 Cys C水平检测能预测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且随着Cys C水平的增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FK506对同种异体兔角膜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建立48只新西兰白兔角膜缘于干细胞缺陷症动物模型,随机分成FK506治疗组、环孢霉素A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分别给予质量分类为0.5%FK506滴眼液、1%环孢霉素A滴眼液和生理盐水点眼,用药4周。术后持续观察10周,以角膜缘植片水种、混浊程度、排斥反应发生时间、角膜新生血管和假性胬肉作为眼表评估指标。结果:观察期内,FK506组上皮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排斥指数均低于环孢霉素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成新生血管和假性胬肉指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早期应用FK506眼液点眼可以抑制排斥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肾健脾活血涩精法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脾肾气虚血瘀的糖尿病肾病病人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纯中药,对照组服用糖适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症状、血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结果益肾健脾活血涩精汤治疗1月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治疗组临床症状和血肌酐以及尿蛋白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益肾健脾活血涩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近期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转铁蛋白(TRF)、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依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和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检查结果,将早期糖尿病肾病(DN)微量蛋白尿组患者40例(30 mg/24 h≤UAER≤300 mg/24 h)作为观察组A组,临床蛋白尿组患者40例(UAER300 mg/24 h)作为观察组B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TRF,Cys-C,RBP和Hcy水平.结果 1)TRF,Cys-C,RBP和Hcy在A,B组中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TRF,Cys-C,RBP和Hcy在B组中明显升高,与A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F,Cys-C,RBP和Hcy联合检测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谢青 《河南科学》2002,20(2):134-136
制备了配合物 {Co[(C2 H5) 2 NCS2 ]3 } ,经X 射线四圆衍射方法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 ,晶体学参数如下 :单斜晶系 ,空间群C2 /c ,C15H3 0 N3 S6Co ,Mr =5 0 3.7,a =1.410 5 (2 ) ,b =1.0 2 99(3) ,c =1.70 5 9(3)nm ,β=110 .15 (1)°,V =2 .32 6 5nm3 ,Z =4.Dc =1.46 6 g/cm3 ,μ =7.77cm-1,F(0 0 0 ) =10 5 6 ,R =0 .0 33,Rw=0 .0 4.中心钴原子由来自二乙胺基硫代甲酸的六个硫原子构成八面体配位结构。Co -S键长和S -Co -S键角分别位于 0 .2 2 6 7(1)~ 0 .2 2 70 (1)nm和 76 .34 (4 )~ 94.48(4 )°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