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作者原系学机械工程专业出身 ,但曾长期担任黄河河口地区的行政领导。长年间以极大精力团结、领导了一批水利专家投身于黄河下游和河口的治理工作 ,且与专家们一起潜心探索、研究科学治黄的方略。长年来他们积累、梳理了大量资料、数据 ,也逐渐形成了一些带创新特征的科学治黄思路。本刊摘其要予以刊介 ,希望能引起水利界各方专家学者的关注。也欢迎就此展开进一步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
科技治黄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作者原系学机械工程专业出身 ,但曾长期担任黄河河口地区的行政领导。长年间以极大精力团结、领导了一批水利专家投身于黄河下游和河口的治理工作 ,且与专家们一起潜心探索、研究科学治黄的方略。长年来他们积累、梳理了大量资料、数据 ,也逐渐形成了一些带创新特征的科学治黄思路。本刊摘其要予以刊介 ,希望能引起水利界各方专家学者的关注。也欢迎就此展开进一步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3.
李霞 《科技信息》2011,(6):402-402
黄河安危,事关大局。人民治黄60多年来,黄河防洪治理与开发取得了辉煌成就,防洪工程体系不断完善,抗洪能力大大增强。但是仍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洪水隐患还没有彻底根除,抗御洪劳灾害的能力还比较低。我们要以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大局出发,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防汛准备工作,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在加快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必须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强化黄河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切实把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作为大事来抓,在黄河两岸筑起“铜墙铁壁”,确保黄河岁岁安澜。  相似文献   

4.
根据黄河河道特点和防洪抢险需要,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多用途治黄水工船的方案,它兼有船舶和水工控导结构双重功能,共主要特点是机动性强,可以适应黄河的游荡性。它将作为固定式控导工程的补充设施,在汛期可以随意调遣,相机设置,满足拦洪护堤、抗洪抢险等多方面的需要。该设施针对的目标及预期要实现的功能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黄河研究进展概述 建国以后,对黄河治理开发中重大技术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黄委会”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协作、联合攻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50年代,通过对黄河流域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和黄河水文泥沙资料审查整编,初步摸清了黄河流域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黄河洪水泥沙的来源,对黄土高原初步进行了类型区划分和治理措施研究,勘查确认了 1843年等特大洪水的量级,总结了历史治河经验,探索了治黄方略,为黄河流域综合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此外,河务一线职工发明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分流治黄工程”的讨论ADiscussionon"TheYellowRiverDiversionPlan"黎汝静,刘思忆,徐名居(兰州大学,兰州730000)分流与合流之争,一直是整个治黄史上的一个焦点问题。分流说崇尚把黄河分成两支或几支下泄,更...  相似文献   

7.
 一、黄河研究进展概述 建国以后,对黄河治理开发中重大技术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黄委会”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协作、联合攻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50年代,通过对黄河流域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和黄河水文泥沙资料审查整编,初步摸清了黄河流域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黄河洪水泥沙的来源,对黄土高原初步进行了类型区划分和治理措施研究,勘查确认了 1843年等特大洪水的量级,总结了历史治河经验,探索了治黄方略,为黄河流域综合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此外,河务一线职工发明的锥探灌浆技术的推广应用,解决了建国初期黄河下游大量堤防隐患处理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治黄河是举世关注的难题 ,自《科技导报》1995年第1期发表了尹久的《治理黄河的战略设想———分流工程》一文后 ,近年又进一步发表了冯宏的《借渭通黄 ,节水治淤》、李安民的《引黄入渭分流工程》、张泉的《“借渭通黄” ,造福于民》等文章 ,使分流治理黄河的战略日趋成熟、分流的利弊日趋明确。由于分流治黄利用了黄河的自然规律 ,其节水治淤、供水防断流、分流防凌和防洪的巨大综合效益 ,是南水北调工程无法替代的 ;是继小浪底工程后 ,下一步黄河开发治理的首选项目。但也将使龙羊峡为首的黄河上游龙羊峡—青铜峡“水电富矿”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按照半个世纪以来黄河入渤海泥沙实际状况推算,渤海将于200年内消亡,100年后已无航海之利,其作为中国陆内最大水体的生态功能也将逐步丧失,治黄方略在传统诸种避害趋利思考的基础上,应增加“拯救渤海“的考虑。为此提出:浚通黄河故道,“引黄(河)入黄(海)“,将黄河泥沙导入黄海;在小浪底以下黄河下游河床上铺设大型输水管道送清水入山东,供下游生产、生活之用。  相似文献   

10.
人民治黄以来,山东黄河防洪取得了连续50多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安澜局面,但近年来黄河水量持续偏枯,致使黄河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导致黄河下游河床严重淤积,逐年抬高,二级悬河的不利局面进一步加剧。在中常洪水下,形成横河、斜河和顺堤行洪的可能性逐渐加大,增大了洪水对两岸的威胁,防汛形势日趋严峻。面临当前严峻形势,强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确保黄河防洪安全,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清华大学水利系师生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协作,进行了一系列治理黄河的科学研究工作。1969年参加了黄河三门峡工程改建的科研、设计工作,并提出了改建方案与运用方案(包括防洪、发电、春灌蓄水,防凌运用等),得到了有关方面的肯定。1979年,在十多年来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黄河中下游治理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集中治理黄河中游粗泥沙来源区的意见,尤其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和肯定。 黄河的关键问题是泥沙问题。泥沙淤积造成的危害主要在下游,而根源则在于中游。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泥沙,特别是粗泥沙的来量,是治黄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中国治理黄河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除了传说中的大禹治河,功效最著,能维持一千六百多年,黄河没有发生大的改道以外,到了东汉初年经过王景治河(黄河简称为河,下同此),也有近千年没有发生大的改道。其他历代治河大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受效甚暂,或越治而越坏,所以大禹与王景的治理黄河,至今为世人所景仰。至於治河的方略,历  相似文献   

13.
韩保平  娄小英 《科技信息》2011,(31):I0348-I0348
黄河问题在于泥沙,泥沙问题在于水少沙多,黄河下游河道不断淤积,河槽过洪能力逐渐下降,从而造成黄河洪水危害严重,形成历史上三年两决口,多次大改道。为此,必须认真研究引黄泥沙问题,找出处理和利用黄河泥沙的有效途径,使引黄沉沙变废为宝,造福与民。总结以下几点:第一转化为建筑材料,开发利用洪水泥沙;第二利用黄河泥沙资源改良土地和提供工程用土;第三积淤固堤,提高黄河大堤防洪水能力,利用黄河泥沙变废为宝提高黄河滩区群众及黄河职工的经济收入,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发展黄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朱笑章  孙宝良 《科技信息》2011,(35):I0483-I048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实现治黄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推动黄河治理与开发的全面进步.承担着治黄重任的基层单位必须坚持创新。黄河基层单位担负着防汛防凌、防洪工程建设与管理、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等重大治黄任务.如何把创新融入到各项治黄业务工作中去.以创新推动治黄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科  王爱萍 《科技信息》2011,(21):I0355-I0355
近年来,黄河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许多科技成果切合治黄实际,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但在黄河基层单位,科技创新工作仍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不能适应现代治黄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张韶琳 《科技信息》2010,(27):I0369-I0369,I0338
治黄事业单位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是实现治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必然要求,它事关治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岗位设置,实现现有人员结构与上级要求比例的最佳契合点,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充分调动治黄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促进治黄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摘要黄河下游两岸地区干旱缺水,已成为工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解决的途径应在大力推行节水措施的基础上,近期引黄,远期引江.本文论述了建国以来引黄灌溉改土的经验,提出了要因地制宜,统一治理旱、涝、碱.引黄要淤灌结合,利用泥沙,固堤防洪,改良土壤、发挥以黄治黄,变害为利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水库防洪调度具有不确定性和实时性,何时何量下泄洪水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而且对生态保护也是巨大挑战.为此提出水库防洪调度风险预警指标,在不同洪水级别下,确定合理的生态流量及生态保护策略;在分析水库防洪操作规线的基础上,将洪水实时入流情况与水库目前水位相结合,同时考虑未来洪水情势,对洪水进行监测.通过对现状洪水指标和未来6小时内洪水情势进行分析,在汛期不同阶段,确定防洪与生态调度之间的重要性顺序.以黄河上游龙羊峡水库、刘家峡水库联合防洪调度为研究对象,通过防洪预警的研究及应用,确定水库防洪调度风险程度指导多目标水库防洪、生态调度,为保障黄河安澜提供决策支持,对于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新宪  毛宁 《科技信息》2012,(31):484-484
虽然小浪底水库已建成投入运用,黄河大堤进行了多次加高,但黄河下游的防洪形势依然严峻。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局面,是不利的水沙条件与边界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能使河道整治工程失去作用,也对防洪和滩区群众生命财产构成了极大威胁。提出了适时进行调水调沙、淤筑相对地下河、主槽疏浚、加强河口治理等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常明华  张民 《科技信息》2010,(17):J0234-J0234,J0240
黄河防洪工程的维护费收缴制度已成为当前治黄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平河务局所辖陈山口收费站地处220国道,每天通行教以千计的车辆,是展示和宣传黄河的重要窗口,也是黄河、东平湖治理建设筹措资金的重要渠道之一。但如何规范管理,文明服务值得思考。本文分析了加强规范化收费建设,是当前形势的需要,探析了当前收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尔提出了规范收费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