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业信息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农业信息化基础、工程建设和发展前景3个方面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广州农业信息化实际确定具体评价指标,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理想点法和线性加权和法对广州农业信息化进行实证评价。表6,参8。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2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是确定环境承载力和区域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对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中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价方法进行论述,分析比较特尔菲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主客观综合赋权的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设计和优化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构建基于主客观综合赋权的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模型。将长株潭城市群视为城市整体,采集长株潭城市群1998~2007年纵截面数据对其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实证评价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发展指数随时间序列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同时减排指数落后于节能指数,应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公众参与,在强调资源节约的同时不能忽视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干线中相邻交叉口缺乏联动性,通行能力下降的现状,应用微观仿真技术构建交通流运行、控制与评价模型,综合评价干线信号控制效果以优化配时参数.借助于车辆发车,跟驰、避撞、换车道、信号控制等微观仿真模型,描述每辆车在干线中的运行参数;以交通效率、污染、安全,能耗为评价主体,建立适合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采用改进的AHP与熵值法结合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给定综合评价值;使用VisualC++编制仿真评价软件并应用于实例,评价结果表明了仿真评价指标、方法和软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色多层次方法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归纳为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组织管理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四类,并综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用以定量地评价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帮助企业有效地识别和评估风险,从而采取对策,尽量降低可能的损失,增加创新收益.  相似文献   

6.
地空导弹部队阵地选择方案多层次灰色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依据地空导弹部队阵地选择的战术技术要求 ,给出了阵地选择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 ,并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确定了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 ,运用灰色系统的原理和方法 ,提出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阵地选择方案评价方法。通过在具体实例中的应用表明 ,采用该评价方法切实可行 ,使地空导弹部队阵地选择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7.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承接业务项目的多层次灰色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鉴于物流服务需求企业和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企业之间互相选择的现状,为了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所要承接的企业业务项目的过程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运用改进的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分析法,对项目的选择建立了一套三级评价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评价过程中采用了熵技术确定指标权重,避免了一定的主观性.实例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法简单直观、方便易行,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AHP-GST的工程机械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生权 《系统工程》2007,25(11):120-123
工程机械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灰色系统的特征,运用灰色评价法比较合适。通过对工程机械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构建工程机械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具体应用实例表明,采用该评价方法能使工程机械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粗糙集与FAHP-FCE的地方政府应急物流预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地方政府物流应急预案评价的模糊性,建立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FAHP-FCE法进行综合模糊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合理,更精确.首先,根据粗糙集的约简理论对构建的初步指标体系进行简化,删除相关程度高的指标;其次利用FAHP计算指标的权重,并采用FCE对备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以对10个城市的应急物流预案的评价为例说明该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多层次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针对多层次多指标系统的评价问题,给出了一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首先采用4种不同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最底层指标进行评价,然后对4种不同的评价结果再进行二次评判,得到最底层指标的评价结果;把评价结果作为上一层(n 1层)的模糊关系矩阵,再根据n 1层的权重进行评价计算,得到该层的评价结果。依次进行,直到最顶层,得到系统的最终评价结果。此法对于多层次、多指标系统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评价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仿真优化的集装箱港口大门作业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IN Chun  于越  赵璐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8):1998-2002
提出基于仿真优化的集装箱港口大门通道作业的调度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大门作业的离散事件仿真模型和调度优化数学模型;其次,设计了启发式Tabu搜索算法和仿真模型相结合的仿真优化方法;然后,结合仿真自动化方法和在线数据库实现了仿真优化系统;最后,用实例验证并分析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及效率问题.结果表明了本方法对在线、实时作业调度优化问题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HLA的协同仿真运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陈晓波  熊光楞  郭斌  张和明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12):1707-1711,1723
对应基于HLA的多领域建模,提出基于HLA的协同仿真运行。对HLA的标准MOM交互类进行扩充,增加有关仿真运行暂停、继续,仿真撤销,仿真结束的交互类;定义用于仿真运行启动的CORBA接口;对仿真运行管理器增加判断参与仿真联邦执行的所有成员是否正常加入的功能,并管理三个仿真联邦同步点,以保证协同仿真运行。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基于HIA的协同仿真平台(COSIM)的两种开发机制:COSIM开发机制和非COSIM开发机制。基于该平台构建了编队协同作战仿真系统,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各节点的功能,完成了各个联邦成员的对象类和交互类设计,研究了非COSIM机制下的系统开发过程.开发过程表明:该机制在较大程度上封装了HLA/RTI的开发细节,能降低系统的开发难度,使开发过程变得简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构建仿真系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所构建的仿真系统为编队协同作战能力(CEC)系统应用到水下防御领域的概念论证提供了依据,且为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了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14.
基于脆性的复杂系统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针对开放的复杂系统进行研究,首次提出并论证了脆性是复杂系统的一个基本特性.以子系统之间的脆性联系为出发点,建立了研究复杂系统脆性的理论基础.根据脆性的定义、特点,定义了复杂系统的脆性基元、子系统间的脆性联系函数、脆性联系熵和脆性正交的概念,同时将非合作博弈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复杂系统的脆性的研究中.并以道路交通系统为例,进行了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NS-2仿真消耗大量运算时间,占用大量存储空间的缺点,利用Simulink构建XCP 的连续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个XCP连接竞争一条瓶颈链路的仿真场景.对比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真实再现XCP的收敛特性,并且运算时间在秒级,存储空间在KB级.  相似文献   

16.
基于STAGE的单舰防空反导仿真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单舰防空反导是现代海战中舰艇作战使用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舰艇战斗力形成的关键。在对舰艇防空反导仿真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STAGE构建单舰防空反导仿真系统的基本框架,并详细描述了系统仿真模型的构建以及运用STAGE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连续对策上的计策理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引进连续对策上的计策的概念,分别研究一个局中人中另一个局中人的概率和识破这个局中人的计策的概率,给出局中人的判断的准确性的一种度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能最大化网络容量、最优化链路质量、最小化网络建设及运行维护成本,以导频信号强度和链路质量为切换控制策略,对最佳切换带的设计方法及评估要素、所涉及的网络单元或功能、与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在适度考虑终端移动速度分布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分析给出了不同条件下切换算法各参数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HLA的多领域建模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针对目前缺乏一种具有标准性、开放性、可扩充性,支持分布式仿真,基于商用仿真软件的多领域建模方法,提出基于HLA的多领域建模。首先提出将一个模型的输出变量映射到另一个模型输入变量的原则和实现方法,然后提出HLA应用层程序框架,以支持将各领域仿真软件开发的模型方便、准确地实现成为联邦成员,同时给出了商用仿真软件参与多领域建模所必须提供的与HLA应用层程序框架接口的五个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有关文献中关于到期日效应的诊断方法,指出其中波动效应诊断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动态方差的诊断方法。与传统波动效应检验方法相比,基于动态方差的诊断方法能够根据金融数据的特征,充分利用研究时段中各个异常波动的信息,分析到期日与比较日(非到期日)之间出现异常波动的差异,进而动态地诊断波动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