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药用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在自然授粉中结实率约为80%,其花柱的授粉率较高,达到76%,为结实率的9.5倍。柱头上的平均花粉量为3-12个,但多数为来自自花的花粉,散粉期花粉活力较高,从不同处理下结实率实验看,丹参的有性繁殖主要依靠异花授粉,其自花授粉的结实率为0.6%。  相似文献   

2.
药用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在自然授粉中结实率约为6%,其花柱的授粉率较高的,达75%,为结实率的12.5倍,柱头上的平均花粉量为7-19个,但多数为来自自花的花粉,散粉期花粉活力较高,从不同处理下结实率实验看,党参的有性繁殖主要依靠异花授粉,其自身花授粉的结实率为1.0%,作者认为,在影响结实率的诸多因素中,异花授粉的效率以及植物对异花授粉的依赖程度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药用植物兰花参的传粉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用植物兰花参Wahlenbergia marginate(Jacp.)A.DC.在自然授粉中结实率约为11%,其花柱的授粉率较高的,达83.3%,为结实率的7.5倍,花柱头上的平均花粉量为6-21个,但主要为来自自花的花粉,散粉期花粉活力较高,从不同处理下结实率实验看,兰花参的有性繁殖主要领先异花授粉,其自花授粉的结实率为2%,作者认为,在影响结实率的诸多因素中,异花授粉的效率以及植物对异花授粉的依赖程度是 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药用植物沙参的传粉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用植物沙参Adenophora hunanensis Nannf,在自然授粉中结实率约为8%,其花柱的授粉率较高,达70%,为结实率的8.75倍,柱头上的平均花粉量为5-16个,但多数来自自花的花粉,散粉期花粉活力较高,从不同处理下的结实率实验看,沙参的有性繁殖主要依靠异花授粉,其自花授粉的结实率为0.6%,作者认为,在影响结实率的诸多因素中,异花授粉的效率以及植物对异花授粉的依赖程度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药用植物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在自然授粉下结实率约为7.5%,但其花柱的授粉率高达79%,为结实率的10.5倍。柱头上的平均花娄量为5-16个,但多数为来自自花的花粉,散粉期花粉活力高,从不同处理下结实率实验看,川党参的有性繁殖主要依靠异花授粉,其自花授粉的结实率为1.7%,作者认为,在影响结实率的诸多因素中,异花授粉的效率以及植物对异花授粉的领带程度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对轮叶沙参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轮叶沙参在自然授粉中结实率约为9%,其花柱的授粉率达68%,为结实率的7.56倍,柱头上的平均花粉量为8-21个,但多数为来自自花粉,散粉期花粉活力较高,轮叶沙参的有性繁殖主要依靠异花授粉,其自花授粉的结实率为1.2%,故在影响结实率的诸多因素中,异花授粉的效率以及植物对异花粉的依赖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对5个杏品种(麦黄、丝黄、银白、荷苞杏、黄干核)进行了授粉组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均为自交不亲和品种,自交结实率高者仅为3.80%,低者为1.16%,而异花授粉则显著提高座果率;黄干核与其它4个品种的正反交亲和力均好;最佳授粉期在开花当天;进入盛花期连续2d对新开放花朵进行授粉,叶果比约达到20∶1,足以保证产量需要。  相似文献   

8.
不同授粉方式和花序不同部位肉苁蓉种子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工授粉方法,对结实的肉苁蓉种子进行分级和生活力等测定,研究肉苁蓉不同授粉方式及花序不同部位种子的质量差异。结果表明,肉苁蓉异株异花方式授粉的结实率为88.4%,同株异花方式授粉的结实率为43.4%,自花授粉不能结实;异株异花方式授粉种子质量(空胚率为25.67%,千粒重为0.088g,生活力为41.33%,粒径≥0.5mm的重量百分比为95.33%)优于同株异花授粉种子(空胚率为92.77%,千粒重为0.068g,生活力为0.67%,粒径≥0.5mm的重量百分比为1.33%)。同一花序不同部位种子中,花序下部种子质量最好(千粒重为0.114g,生活力为33.33%,空胚率为33.75%,粒径≥0.5mm的重量百分比为81.33%);花序中部种子次之(千粒重为0.086g,生活力为32.67%,空胚率为35.50%,粒径≥0.5mm的重量百分比为78.52%);花序上部种子质量最差(千粒重为0.078g,种子生活力为10.33%,空胚率为75.65%,粒径≥0.5mm的重量百分比占66.81%)。  相似文献   

9.
欧李自然撒粉的高峰时间在12:00以后,无闭花受精现象。花粉大小、形态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花朵开放时花粉生活力达到最高;低温、干燥环境有利于保持花粉生活力。欧李自花授粉结实率为36.7%,但不同基因型间杂交能显著提高结实率(98%);有一定的单性结实能力(21.9%).欧李自然落果最高峰在花后2~3周(5月中旬),其比例占80%.基生枝是欧李的主要结果枝类型,枝条中上部为主要结果部位。  相似文献   

10.
连续3年的野外观察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珠芽紫堇(Corydalisshearerivar.bulbilif-eraHand.-Mazz.)的有性生殖为兼性自花受精.其自花受精是对开花期间持续降雨导致传粉者限制的适应.保证自花受精的内部因素有闭花传粉、自交亲和及内轮花瓣顶端合生.晴天,闭花传粉则变为异花传粉中的花粉次级呈现.其传粉昆虫是柳分舌蜂(Coletescurnicularis),传粉主要发生在异株异花间.山小地花蜂(Panurginusmountains)为蜜腺抢劫蜂,干扰传粉者的采访.受精后花冠仍不凋谢,花粉生活力也无明显下降,持续时间约占整个花期的1/4至1/3.笔者为了解释这一特殊现象,提出了两个互不排斥的假说:吸引假说和雄性功能假说  相似文献   

11.
杉木传粉生物学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观察了杉木雌、雄球花在树冠上的分布规律及开花,传粉的全过程,发现雌球花主要分布在树冠中,上部,即Ⅰ~Ⅳ年龄段,约占总量的77%,雄球花的分布趋势与雌球相反,在相应部位仅为总量的40%,雌球花开放期约7d,可授期3-5d。雄球花的撒粉期与雌球花的可授期是吻合的,传粉过程中对花粉撒落的定量测定表明:睛朗、干燥的天气伴随一定的风力是花粉传播的必要条件,对授粉后幼果的发育及胚珠所接受花粉的多寡与种子发育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显花植物大多具有多种传粉者,判断最有效传粉者的直接证据是对主要传粉者的传粉效率进行研究。‘凤丹’(Paeonia ostii‘Feng Dan’)为一种新型木本食用油料植物,繁育系统为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活动才能完成授粉过程。笔者对‘凤丹’居群的访花昆虫种类及其传粉行为进行研究,旨在查清‘凤丹’主要传粉昆虫种类及其传粉效率,为提高‘凤丹’结籽率、改善种子质量、加大栽培规模提供传粉生物学参考。【方法】采用定点调查法对‘凤丹’主要传粉昆虫及其访花频率、单花停留时间、访花时柱头接触率进行观测,采用跟踪调查法对主要传粉昆虫连续两次访花的飞行距离、访固定花朵数目时的被访植株数进行观测,通过田间采集与室内镜检对主要传粉昆虫体表携粉量与单次访花后柱头花粉落置量进行统计。【结果】‘凤丹’访花昆虫主要有蜂类、蚁类、甲虫类及蝇类共4个类群,主要传粉昆虫为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中华蜜蜂(A. cerana)与黄熊蜂(Bombus flavescens)。意大利蜜蜂与中华蜜蜂的访花行为相似。黄熊蜂的访花频率极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的(P<0.01),单花停留时间极显著低于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的(P<0.01); 黄熊蜂的柱头接触率与意大利蜜蜂及中华蜜蜂的差异不显著。黄熊蜂的访花飞行距离极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的(P<0.01),访固定花朵数目时的被访植株数极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的(P<0.01),更能促进植株的异交授粉。黄熊蜂的体表携粉量极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的(P<0.01),单次访花后柱头花粉落置量极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的(P<0.01),花粉转移能力更高。【结论】黄熊蜂、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均为‘凤丹’有效传粉昆虫,以黄熊蜂传粉效率最高,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其次,二者具有相近传粉效率。  相似文献   

13.
紫薇受粉习性及花粉管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脱色苯胺蓝对紫薇花粉和花粉管进行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自然条件下的受粉习性及花粉管生长行为,以确定花粉管通道的形成时期.结果表明,盛花期的紫薇在开花后1.5h内完成受粉,花粉落量多,受粉率为100%;开花后24h左右进行受精;单果种子数为36~50粒,认为可以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紫薇,导入外源DNA的最佳时机为开花后24h左右.  相似文献   

14.
林院1号无核黄皮无籽结实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晓芳  黄宝灵  卢宣文 《广西科学》2001,8(3):223-226,235
为了探讨林院1号无核黄皮果实无籽的原因,于1992年-2000年在广西大学林学院观察林院1号无核黄的花器、花粉数量及饱满程度、花粉萌发情况,并和有核黄皮比较;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林院1号进行自然授粉,去雄不授粉套袋、去雄后用有核黄皮花粉授粉并套袋的授粉试验,观察林院1号的授粉受精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林院1号无核黄皮的花器无畸形或无异常现象。胚珠和胚囊发育正常,与有核黄皮的花器构造相同,林院1号无核黄皮无籽并非其花器构造和组织畸形或异常、胚珠或胚囊发育不良所致,而是与其花粉和自身的遗传特性有关。林院1号无核黄皮花粉平均萌发率为3.07%,与有核黄皮花粉平均萌发率84.13%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F=1544.97>F0.01=98.5);花粉管长0.263mm,比有核黄皮的花粉管(0.387mm)短,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158.17>F0.01=98.5)。林院1号无核黄皮在无花粉刺激下,座果率仍达19.3%,在有核黄皮花粉刺激的情况下,林院1号无核黄皮的平均座果率为77.1%,比自然授粉的平均座果率(29.3%)提高47.8%。具有自然性单性结实和刺激性单性结实现象,在有核黄皮花粉刺激下,林院1号无核黄皮的无核率仍高达76.0T,与自然授粉的无核率(91.2%),比较,有显著性异差(F=11.3>F0.05=6.94)。  相似文献   

15.
祝光苹果自花授粉后2小时,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授粉当日和次日,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授粉后第三日,花粉管停止生长,最长花粉管平均长至花柱全长的26%。此时,花粉管先端明显膨大。而后,未见到有抵达花柱基部的花粉管,也未见到受精过程的发生。 异花授粉后4—6小时,大量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授粉后1—2日,花粉管径直向花柱基部生长。授粉后50小时,花粉管穿过花柱基部,进入子室内。授粉后3—4日,观察到进入胚囊的花粉管将内含物释放到一个已退化的助细胞中。授粉后5—6日,观察到双受精过程。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不同浓度(0、0.1、0.5、1.0、5.0 g/L)的1年生、2年生丹参和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 丹参和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表现出相似的影响趋势,即低浓度时促进种子萌发,随浓度增加化感抑制作用增强,浓度为5 g/L时抑制作用强烈。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种子萌发率的化感指数绝对值小于丹参。丹参和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幼苗苗高和根长表现出相似的影响趋势,高浓度时对幼苗鲜重的抑制作用较为强烈。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幼苗苗高和鲜重的化感指数绝对值小于丹参。丹参和白花丹参对黄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双重效应,且白花丹参对黄芩的化感潜力小于丹参。该研究比较了丹参和白花丹参对黄芩的化感效应,可为优化复合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