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在风雨飘摇中度过了1962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面临着新的经济危机的严重威胁,进入了1963年。西方国家的统治集团回顾去年,十分沮丧地悲叹,这是“令人失望的一年”;展望来年,更是不胜惶恐,惊呼西方经济“已达繁荣的末期”,“世界范围的经济萎缩就在眼前”。一年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情况和西方统治集团的自我招供都继续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治之症日益深重。  相似文献   

2.
宋涛 《科技信息》2012,(16):65-65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经济高速增长后正经受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严峻考验,经济全球化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从经济伦理变化、技术与产业就业脱钩、弱化国家权力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全球化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的中后期,随着中国的封建大门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炮火打开,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一批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开展了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他们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项事务,并在外交、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尤其是把办新式教育看作是达到他们洋务目的的主要手段。在洋务  相似文献   

4.
《世界博览》2010,(22):11-11
中国的崛起让许多西方人认为,中国倚重国家的、半市场性的经济——即“国家资本主义”——比较适合于满足现代世界的需要。建立在专注于自由市场和自由竞争基础上的“华盛顿共识”正在被“北京共识”所取代。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虽然还有一段历程,现在已经可以对十年里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情况作一个比较确切的概括。那就是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交织,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称之为“滞胀”。据统计,从一九四四年到一九六九年,  相似文献   

6.
瑞典的福利     
“全民福利国家”,是资产阶级为掩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而提出的迷惑人的口号。在这一口号下,西方不少资本主义国家推行了花样繁多的社会福利措施。瑞典在世界上以“福利国家”著称,一向被誉为福利社会的“橱窗”。本文试以瑞典为例,对“福利国家”的实质作些分析。高工资和高福利瑞典的高工资、高福利,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确实是突出的。据西方统计,在劳动力的价格方面,瑞典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以一九七五年的每小时工资  相似文献   

7.
余娉 《世界博览》2010,(22):74-75
此次金融危机之后,“国进民退”在中国依然是难言其状的词汇。 在金融危机摧枯拉朽的冲击力面前,期待国家仍然像19世纪那样退居幕后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固然太迂腐。在西方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在经济领域也日趋强势,国家干涉个体行业和公司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岗位的观点正日益抬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饱受通货膨胀、生产停滞和收支逆差“三重之苦”。1980年是西方经济自1974年危机以来最不景气的一年。美国跌入战后第七次经济危机,整个经济下降0.75%;英国经济也陷入危机,下降2.25%;西德经济出现了零增长;法国的经济增长率只有1.75%;其他主要国家的增长率也都明显下降。种种迹象表明,西方经济面临一次新的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一般估计,这次危机将延续到1981年上半年,下半年可能陆续略有回升。被西方世界誉为“优等生”的日本经济情况如何呢? 出现危机迹象近几年,在西方资本  相似文献   

9.
“地下经济”又称为“黑经济”,它是在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开始兴盛的。从事这种活动的人不必缴纳所得税和商品税,故被称为“地下经济”。从事“地下经济”活动的主要是一些失业工人、农村移民、家庭妇女和青少年。在一些国家里黑势力也积极从事“地下经济”,并有自己的地下工厂和组织严密、手段齐全的庞大走私团伙。“地下经济”在第三世界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都很兴旺。据统计,美国有1,500万个家庭,平均每5个  相似文献   

10.
七十年代前半期发生的“美元冲击”和“石油冲击”,震憾了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体系。为整顿资本主义国际经济的混乱局面,摸索建立所谓“健全的经济秩序”而诞生的西方发达国家首脑会议,六月二十八、九两日将在东京举行第五次会议。借此作一回顾,对了解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  相似文献   

11.
两方“第三条道路”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和实践,是西方国家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机会,缓解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所做的回应和努力。它不涉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间的意识形态争论及制度选择,而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出现的一种社会改良主义。“第三条道路”作为一种社会改良的理论和做法,不仅直接影响着西方政党的执政方略和具体的政策措施,而且对中国经济和社会改革目标的制定和策略选择,深入研究社会发展规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家的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毛病新症状失业是资本主义的痼疾。二次大战后,特别是战后最严重的一九七三至七五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后,失业这个老毛病出现了一系列新症状。第一,失业人数在战后二十年的所谓“高速发展”时期没有减少,在一九七三至七五年危机期间急剧增加,在这次危机过后继续上升。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下简称西方国家,包括北美、西欧、大洋洲国家以及日本等)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一九五○至七○年的二十年中,增加了将近一倍半。但是,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于去年陆续走出战后最严重的危机而转入回升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处境如何,是大家关心的问题。目前的状况在西方世界经济处于危机时期,发展中国家(不包括中国)的经济深受工业发达国家转嫁危机之害,困难重重。随着西方经济回升,其中一些国家的情况也开始略有好转,但总的来说,还没有摆脱危机的后果,以至有人认为“至今复苏未扩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很深刻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就政治、经济、外交方面论述了《资政新篇》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方面,洪仁主张学习并采用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革新封建主义政治制度;经济方面,他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外交方面,他主张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保持正当的通商关系,坚持独立自主、平等往来、自由贸易的对外方策。《资政新篇》体现了洪仁企图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拯救中国的爱国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一从19世纪末期到兀世纪初期,孙中山不断地对西方资本主义进行研究与认识。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决非偶然,与以下因素有关:其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十月革命以前),这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毛泽东曾正确地指出:“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这就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这就吸引着当时的孙中山去研究与认识西方资本主义国…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联邦是一个后起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自六十年代以来,澳的经济建设发展速度加快了,并且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澳从过去一个“骑在羊背上”经济落后的国家,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坐在矿车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了。从而使她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经济地位大大地提高了。与此同时,澳的采煤工业也相应  相似文献   

17.
对于资本主义阶段的划分,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现在资本主义依然处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也有观点以经济全球化为依据认为现在资本主义处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本文认为区域化是现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外扩张的实质依托,用“区域垄断资本主义”定义现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八年过去了。西方国家经济情况如何,今后发展趋势怎样,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因为我国已进入重点抓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进一步开展对外经济关系,特别是同西方国家的经济关系。通常所说的西方国家,是指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百分之八十以  相似文献   

19.
一项战略方针观察一下几十年来苏联的经济发展,人们发现,其发展速度曾长期高于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尤其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每当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生产下降的时候,苏联经济往往发展得更快。例如,1929—1933年西方经济发生大危机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而苏联在差不多同  相似文献   

20.
外资银行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湘云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3):60-60,216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近代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经济也相应地卷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中,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表现在各个方面。从中国近代经济史的角度出发,对外资银行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出现、发展和功能作了比较详细的叙述,同时说明近代外资银行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和中国的社会性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