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通过溶栓治疗可出现的并发症有出血、再梗塞、心律失常、过敏反应等,初步论述这些并发症发生原理及防治对策,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通过溶栓治疗可出现的并发症有出血,再梗塞,心律失常,过敏反应等,初步论述这些并发症发生原理及防治对策,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曹雯 《甘肃科技》2000,16(3):48
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近10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大规模临床研究及应用表明,溶栓治疗能使心肌梗塞的相应闭塞冠脉血管再通,恢复血流再灌注,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塞范围,降低死亡率。我科对47例AMI患者给予了静脉溶栓治疗。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7例患者均在发病后90min内来我科就诊,其中男性37例,女性10例。患者的临床诊断均符合1979年WHO的AMI诊断标准。1.2治疗方法患者确诊后均收入急诊病房,无溶栓禁忌症,在心电监护条件下,参照《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法参考方案》实施溶栓治疗,给予国产尿激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芪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后再灌注损伤中顿抑心肌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10例溶栓后冠脉再通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激酶溶栓治疗和肝素抗凝,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针每次30ml静滴,1次/d,连用3周。结果再灌注后心肌均表现不同程度顿抑现象,两组顿抑程度并无显著差异(P〉0.1),但随着时间推移追踪观察发现治疗组顿抑心肌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对溶栓后再灌注心肌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可提早恢复顿抑心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链激酶(r-S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例AMI患者应用r-SK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判断血管再通率。结果12例AMI患者溶栓再通率85.7%,5例发病6~24h溶栓再通1例,再通率2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MI患者选用国产r-SK静脉溶栓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链激酶(r-S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例AMI患者应用r-SK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判断血管再通率.结果 12例AMI患者溶栓再通率85.7%,5例发病6~24h溶栓再通1例,再通率2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AMI患者选用国产r-SK静脉溶栓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报导5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结果:5例溶栓治疗后全部再通,胸痛平均36分钟缓解或消失;ST段在半小时内回降>50%;CK和CK-MB峰值平均提前到10.3h出现;溶栓过程中,4例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牙龈出血和皮肤瘀斑各1例。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48例AMI的病人进行溶栓治疗,用国产尿激酶(UK)2.2万IU/kg加入100ml葡萄糖液内静点,12h后皮下注射肝素7500u,每12h一次,用3~5日,滴尿激酶前口服肠溶阿斯匹林0.3,以后0.3/日,3~5日后改为50~150mg/日维持,至出院。对其疗效评价,结果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6h内者再通率明显高于6h以上者(P<0.01)尿激酶剂量大,溶栓的效果好,不良反应轻,便于不能开展经皮冠脉内直接溶栓的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近十几年来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治疗已有了许多的进展,如心电监护、直流电转变及除颤、心脏起搏、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使心肌梗死的急性或病死率降低,溶栓疗法使冠脉血流得以早期恢复,限制了梗死范围扩大。本文对44例溶栓患者的观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们收集了1996年11月~1997年7月共44例AMI患者,根据典型陶痛,心电图的动态演变以及血清心肌酶确诊。其中男性29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是的75岁,最小的为33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急性前间壁、前壁、例壁、后壁心肌梗死25人,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16人,急性心…  相似文献   

10.
1资料与方法74例病例均为我科1990~1997年收容的资料完整的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均支持AMI诊断。其中男性53例、女性21例,年龄40~86岁,平均53.36岁,将74例病人根据临床预后分为成活组和死亡组。分别以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家族史、梗塞部位、再梗、严重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因素衡量成活组、死亡组,观察两组间有无统计学差异。2结果结果显示,成活组死亡组间严重心力衰竭、再梗、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年龄、女性、前壁梗塞,存在显著…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4年4月至1995年7月对1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溶栓时间,10例<6小时,5例>6小时。根据临床再灌注指标,再通率66.6%(10/15)。溶栓成功率与溶栓时间密切相关,差异显著(P<0.05),无严重出血等并发症,结果表明,重组链激酶确有提高AMI的疗效,降低死亡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治疗已日趋完善.本文旨在研究大剂量维生素C对预防AMI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3.
曹雯 《甘肃科技》2002,18(1):96-96
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治疗已日趋完善.本文旨在研究大剂量维生素C对预防AMI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4.
常岩芹 《甘肃科技》1999,15(3):58-58
目前,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使冠脉再通的几项标准:①ECG抬高的ST段于2小时内回降>50%;②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③2小时内出现心律失常;④血清CPK—MB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内)已得到公认,但把24小时内T波倒置列于上述标准中,尚待...  相似文献   

15.
有关冠心病摔死的原因研究颇多。最近研究发现心脏病死亡率增加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有关[1]。但OSAS与急性心肌梗塞(AMI)猝死的关系报导很少。我们设计了这一研究,目的是了解CSAS对AMI早期心律失常的影响,并对其特点和OSAS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对1996年7月至1998年2月住我院CCU的AML中,伴有OSASS例(A组)及仅有打鼾并不伴呼吸暂停的46例(B组)进行住院后72小时心电监护、经皮监测血氧饱合度(Sao2)、观察并记录持续时间及次数。比较两组鼾前鼾后、及持续经鼻正后供氧(CPAP)3小…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与泵衰竭互为因果关系,死亡率高,故早期有效地抗心律失常治疗非常重要。除综合治疗外,应用镁剂可以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而且对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并可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原性休克的发生及病死率。溶栓治疗也是降低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在不同部位移植胚胎干细胞(ESC)的心肌组织形态学及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梗塞未治疗组(梗塞组)、梗塞中心移植组(中心组)、梗塞周边移植组(周边组)共4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成急性心肌梗塞模型,梗塞后1周移植体外分化并经标记的ESCs,移植后4周分别检测组织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结果周边组移植细胞稳定存活,而中心组移植细胞未能存活。心功能及组织学检测表明中心组与梗塞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梗塞组比较,周边组梗塞面积显著小于梗塞组(P〈0.01),(21.0±1.3)%VS(40.7±2.2)%;左室重量小于梗塞组(P〈0.01),(702.0±24.0)nagVS(882.2±32.6)mg;反应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和左室内压均大于梗塞组(P〈0.01),分别为(7.9±0.7)X103mmHg/sVS(5.9±0.5)×103mmHg/s和(117.5±10.7)mmHgVS(89.24-8.1)mmHg;而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均明显小于梗塞组(P〈0.01),(8.5±0.3)mmHgV8(13.6±1.2)mmI-Ig。结论梗塞周边区移植ESCs可以阻止心室重构、减少瘢痕面积、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将7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极化镁组33例,每日输注25%硫酸镁8ml,加入50mml极化液中静点,连用2周;对照组38例,每日输往极化液500ml。对其心电监护及常规12心导联心电图分析,结果发现:极化镁组与对照组室上性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极化镁组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以上表明静脉输注极化镁有抗心律失常,预防心律失常作用,是一种较为有效、理想、安全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1材料1.1一般资料自1992年7月—1995年12月间,经静脉溶栓的AMI102例。其中男74例.女28例,前间壁心梗34例,广泛前壁”例,下后壁24例,高侧壁5例。溶栓距发病平均时间是4.5±3.5小时。1.2时间血栓形成时间越短,溶栓再通的机会越大,2h内血栓溶解的成功率为80~90%,4h为70~80%,而6h内为60%左右,6-12h为30-50%,12h以上再通率不足10略。且12h后心肌缺血坏死已不可逆,即使冠脉再通也涌挽救心肌,且再通后易于心脏破裂。故溶栓时间建议在12h内,但越早越好。2方法2.l溶栓前查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2.ZUK,150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不同时期静脉溶栓后临床间接指症的观察,说明早期溶栓的重要性。方法比例静脉溶栓的病人中,根据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分成≤4小时、4—6小时、6-12小时三组,比较再通后∑ST段下降率时间,胸痛缓解时间、再灌注心率失常出现时间以及CK—MB峰值时间的变化,同时比较血管再通率及4周病死率。结果三组比较∑ST下降率时间分别为80.4±23.2分钟、110.2±28.9分钟及124.8±27.6分钟(后者与前者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胸痛缓解时间分别为120.6±18.7分钟、130.4±16.6分钟及160.3±15.9分钟(后者与前者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再灌注心率失常出现时间分别为90.5±30.1分钟;92.1±27.8及91.4±28.3分钟(后者与前者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K—MB峰值提前时间分别为540±30.9分钟,600±28.7分钟及700±29.4分钟(后者与前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1.4%、69.1%、40.3%(后者与前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4周病死率分别为0%、4.8%、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