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劳动尊严是《法哲学原理》尊严观的核心思想。在劳动尊严的前提下,黑格尔讨论了劳动尊严与人类尊严、等级尊严及个人尊严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市民社会的劳动尊严原则与现实的矛盾。但是,他把直接自然的物质需要和物质生产劳动意识化了,把劳动的尊严稀释为理智反思和自由意志的尊严,他的劳动尊严观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黑人女作家的代表。她在其长篇小说《紫色》中着力描绘了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她们所拥有的创造性。揭露了黑人妇女的艰难处境和她们抗争的曲折历程。这一历程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对黑人妇女的理解和对其解放之路的探究。《紫色》中以塞莉为代表的一群黑人姐妹,通过写作、反抗、缝纫、歌唱、旅行等方式,寻找自我解放,尽情挥洒其创造天性,最终摆脱枷锁,成为有尊严有个性的自由女性。  相似文献   

3.
杜十娘与简爱分别是处于东西方社会底层的妇女形象.她们在性格上均有反抗性,但二者的性格内涵又表现迥异.前者的悲剧是社会悲剧,是男权文化对女性价值尊严的残酷扼杀,是封建桎梏下女性意识沉睡时下层妇女命运的必然,而后者的胜利则是启蒙运动"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法国妇女现状一瞥徐鹤森法国是当代西方的一个重要国家,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比较富裕。法国妇女的状况总的说来还是比较好的.她们有选举权,也有比较充分的社会福利制度的保障,大多数过着富裕而有尊严的生活,当然也面临不少问题.法国妇女在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中,也曾...  相似文献   

5.
来华的基督教各教派,几乎都经过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资产阶级自由、平等观念使得他们对中国近代妇女问题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不仅广泛宣传兴办女学和废除缠足等男女平等思想,而且还将这些主张付诸于实践。这些活动,对近代妇女运动起到了一定的启蒙、示范作用;当然,囿于“布道”的宗旨,来华传教士对妇女问题的关注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通过对人的二元解析,发现了人的世界并将其划归上帝的领地。它要求“外在的人”要服从世俗社会秩序,“内在的人”则独立于世俗秩序,只受上帝支酸,它申张人的内在精神生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拒斥在国家权力的干预,这是西方个人自由观念的原初形态。内在自由是完整的自由的一部分,也是其由以生成的基点,它虽然在中世纪受到教会的桎梏,但在宗教改革后其本来意义又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7.
李伦 《奇闻怪事》2007,(2):44-46
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夏绿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是描写一个孤儿出身,身材瘦小,但内心优美,思想深沉,性格坚强不屈的妇女的艺术形象。她追求平等和自由,但是又不惜一切代价保持自己的人格与尊严。重读《简·爱》,我们更能深刻地体会这部长篇小说展示女性意识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在英美国家,绝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可以称之为是基督教国家。基督教及其教义《圣经》在英美文化史上其影响极为深远。而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同一个特定的文化系统紧密相联,因此在英语语言发展过程中也留有基督教文化的痕迹。如果对这一特定的文化系统没有相应的认识和了解,将会影响对其语言的深入理解和恰当运用。因此,文章仅从基督教文化,英美国家民间习俗,及《圣经》对英语语言发展的影响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探讨基督教及《圣经》对英美文化产生的烙印。  相似文献   

9.
以主体性为视角,以人类美学发展的整体流变为背景,将德国古典美学奠基人——康德与现代西方美学大家——克罗齐的美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二所张扬的都是生命力的洋溢,精神的生生不息,情理的统一,都是对人的自由的肯定和尊严的认可。二昭示出,美学和艺术作为人类精神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必然成为承载人的自由本质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0.
与传统基督教神学上帝观不同,别尔嘉耶夫是基于人的自由来言说上帝问题的,这与西方基督教信仰主义以及近代以来的世俗人道主义陷入自由的困境相关。同时,别尔嘉耶夫的上帝观也与20世纪前后整个俄罗斯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俄罗斯民族特有的"朝圣"精神与西方近代以来对人的高度颂扬相结合的产物。在别尔嘉耶夫上帝观的形成过程中,德国的神秘主义思想和俄罗斯自身的精神文化传统均对其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徐志摩的诗中,常会有《圣经》中的语汇出现,诸如:上帝,耶稣,天使等。此外还有直接以《圣经》中的人物和故事为其创作题材的作品,和诗中弥漫着的基督精神,这一切使我们不禁要问徐志摩与基督教的“情缘”究竟何在?其实,作为理想主义者和个人主义者的徐志摩,他所认同的并非是基督教神奇迷离的宗教传说和枯燥乏味的教义。他所关注更多的是耶稣那种伟大的人格和精神.并为他的社会理想寻找依托的思想支柱。  相似文献   

12.
沈红梅  计琦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9):55-56,59
《圣经》是西方文学的源流。从圣经文学的视角解读加拿大著名作家鲁迪.威伯的代表作《大熊的诱惑》,认为主人公、印地安土著人"大熊"是"基督式"的圣经原型人物。他有着《旧约》中神、祭司、先知的身份和《新约》中耶稣.基督面对的三重诱惑、受难、永生的经历。红种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基督教精神是对贪婪的白人殖民者伪善的殖民思想和文化的讽刺。  相似文献   

13.
为一个信奉社会进步、重视人的尊严的社会改革者,威廉·埃勒里·钱宁首先是一个深具感染力和责任心的牧师,牧师的讲坛是他推动改革的阵地;他信奉思想的自由和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充满信心,这是他推动改革的动力所在;改革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干扰,但他执著于自己的信念、坚守自己的良知,所以,在钱宁的身后,才会有众多的追随者和无数的钦佩者。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用伦理批评与原型批评相接合的方法,探寻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创作意旨.笔者把为追求理想和爱情而献身的盖茨比与耶稣·基督受难和复活的象征意义作比较,发现他们有惊人相似之处,认为作者借此希望盖茨比所代表的美国精神和传统道德能复生.他又藉尼克·卡罗威这个"身在其中又在其外"的叙述者之口,对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作出评价与反思,批判了以汤姆·布坎南为代表的美国上流社会的精神荒芜、道德沦丧、虚伪与残暴,对盖茨比给予无限同情.  相似文献   

15.
希腊神话和史诗代表了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充满了人类个性解放的需求,体现了古希腊文学的尊严,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命运的抗争,具有浓厚的人本意识,体现了对自由与民主的不懈追求。古希腊文学对欧美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欧美文学中人本主义精神的源头。  相似文献   

16.
从性别层面来看,以《圣经》为主的基督教的生育观植入了十分浓厚的父权制思想,其中的女性生育遭到了深重地压制。这种压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上帝造人神话对女性生育能力的篡夺;以上帝的名义压制女性生育能力的再现;管控女性的生育活动。而西方的女性作家基于自己的身体体验,其创作与基督教中的生育观念形成一种互补,从而给读者展现了一系列具有女性特色的生育想象。  相似文献   

17.
人文关怀是以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个性为基础的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表现为对人的需求、尊严与价值的尊重和关怀,以及对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追求,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与先进理念。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思想,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价值。如何在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更多地融入人文关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尤其是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社会世俗化的进程中,永恒的幸福始终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终极目的,而实现这一目的则是对人类终极关怀和终极意义的找寻和追求。随着科学和理性的发展,人类逐渐废黜了传统基督教信仰中一直以来作为人类终极关怀的超验的上帝,甚至高呼“上帝死了”。然而在完全世俗化的今天,在“上帝之死”时代,人类应该如何寻求自身存在的终极意义和终级关怀?美国新教神学家加布里尔.瓦哈尼安独特地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提出人类应该通过文化的革命,超越“上帝之死”的文化困境,关注“现世”,追求作为“此世超越性”之典范的耶稣基督,从而追求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以西方资产阶级伦理学说为理论武器,努力否定中国封建伦理对妇女的束缚。孙中山倡导男女平权,反对缠足恶俗对女子的形体压迫,尊重女性的人格尊严与权利,主张妇女成为具有独立人格与精神的新国民,提倡社会给予女性以特殊关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促进中国妇女伦理发生历史性变革,有力推动了近代妇女解放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