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D-S证据理论凭借其所制定的证据规则可以融合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可能有效的证据信息,从而提高结论的真实度和可靠性。科学假说的确证通常是建立在不同证据支持的基础之上,因此,也需要一个能够融合所有证据的方法。本文将D-S证据理论应用于判断科学假说的可靠性。显然,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处理科学假说的多证据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一个科学工作者在确定了研究题目以后,第一步工作是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有关文献,详细地占有材料,其中最重要的是收集、考察、检查为解决这个问题所提出的已知的假说和理论(解决办法、解决方案)。一般说来,在科学工作者面前有许多可供选择的假说或理论,象库恩所说在常规科学时期只有一种规范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对这些可供选择的假说或理论我们要进行评价,从中选择最优者作为我们工作的基础,对于假说、理论的评价可分两步:第一步是实践检验前的评价,第二步是实践检验的评价,当然第二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按照假说演绎确证(简称HD-确证)的逻辑,理论的经验证据是从理论中逻辑地推出的真观察语句所表达的经验内容。HD-确证为非充分决定论题提供了两个核心概念:"经验证据"和"经验等价"。然而,HD-确证理论对经验证据的刻画是值得怀疑的,也未能充分地考虑证据的不同权重问题,无法提供一个恰当的"经验等价"概念。以HD-确证为基础的非充分决定论题也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哲学家关于不充分决定性论题的一系列争论中,经验对等性被辩护者看作是一种支持性的基本论据。该论据包括两个前提(逻辑上不相容的两种理论在经验上对等、经验证据是唯一的认知限定),及从该前提到不充分决定性的推理。但这种经验对等性论据难以成立。首先,该论据第一前提的两种辩护并不可行,经验对等的概念也存在问题;其次,理论衍涵证据并非是证据支持理论的唯一方式,认知证据并非等同于经验证据。最后,我们无法从经验对等性推导出不充分决定性,诉诸理论德性可能是解决经验对等性困境的有效途径。因此,经验对等性难以成为不充分决定性的一种支持性的基本论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安德鲁.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在其《建构夸克》中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高能粒子物理学史所作的“社会建构论解释”,指出皮克林从一种新的视角来阐述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史,拟解释科学家在面对竞争的理论假说和不同的实验结果时的选择判断问题。他的解释导致了一些激进的结论,受到一些科学家及科学哲学家的批评。皮克林与科学家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科学形象的两种描述模式之争。理清这一争论的实质对于理解“科学大战”的根源,对于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学知识是以假说的形式被提出并通过不断的经验证实成为科学理论而被接受的。科学假说是科学家把对世界的信念和看法用语言陈述的形式具体化了的命题。这种语言层面的命题表述,涉及把世界的本体实在翻译成有意义的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由于世界本体实在的相对性及本体论的相对性,使得由此建立起来的科学假说具有相对性和不确定性,本体论的相对性构成科学知识不确定性的根源。奎因通过语言和逻辑的分析,把这一问题明确地表现出来并进行了具体和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在理论与经验证据的关系问题上,当代科学哲学涉及的核心问题是经验对理论的"不充分决定命题"。典型的"不充分决定命题"以"经验等值命题"为基础,强调经验对理论的非对称性和非决定性。但劳丹和利普林对"经验等值命题"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一命题只是一个猜测性的假设,它没有普遍性的理论根据;进而他们把"不充分决定命题"的理论基础归结为"后承主义",依据于经验对理论的直接确证。然后,劳丹等人利用"间接确证"模式,试图通过截断经验等值命题与不充分决定命题的逻辑联系来反驳不充分决定命题。  相似文献   

8.
假说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实验与观察,以及实验能否对假说起到判决性作用,科学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伽里森(Peter Galison)力图超越传统的"理论—实验"二维分析模式,提出仪器和技术的发展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新仪器和技术使数据呈现"直接性"和"稳定性",是实验结果得到公认,假说得到判决的重要原因。通过仪器、技术方法和计算模型的不断改进,尽力排除背景干扰,提供直接性和稳定性的实验结果是实验科学家追求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9.
自从体漠提出著名的归纳问题:一切增加内容的归纳推理都是无效的,一切经验论者(包括“研究的逻辑”时期的波普)都接受体漠的观点。从罗素开始,大多数科学哲学家不满意康德对经验知识如何可能问题的先验唯心论的解决,而竭尽全力去寻求新的解答。其中卡纳普和波普好像提出不同的看法。他们的共同点是,都认为较好或可暂时接受的的科学假说一方面要能容纳新的经验证据,另一方面要不违反逻辑。其不同点在于卡纳普以他努力构造的归纳逻辑作为选择假说的合理性标准,而波普则以反驳后件的演绎推理为标准。由于两人的目的不同,前者要尽可能…  相似文献   

10.
奎因通过“语义上溯”,在“观察句”和“观察陈述”层面上建立外部刺激与科学理论之间的证据联系来解决知识论问题。奎因认为,由于观察范畴的假并不提供结论性的反驳,因而在理论和预言矛盾的情况下,我们绝不能指出某些引起这些矛盾的句子,相反,科学理论始终是作为整体的系统要么受到怀疑,要么被修正;科学认识中没有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也没有还原论的确证路径,哲学家和科学家在一条破船上航行,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相似文献   

11.
当代怀疑论论证的一个主要形式是基于非充分决定原则,而解释主义则旨在反驳该怀疑论论证。解释主义者认为,根据我们的知觉证据以及最佳解释推理标准,日常情境假说比怀疑论假说更优,因此我们相信日常情境假说是有充分理由的。以沃格尔的方案为例,解释主义反驳彻底怀疑论进路的主要想法获得了清晰展示。但是,解释主义面临着来自三个方面的批评。首先,最佳解释推理本身需要辩护;其次,解释主义作为一种反怀疑论方案需要注意其有效性问题;最后,解释主义相比于其他反怀疑论策略,如知识论析取主义,并没有优势。结论指出,解释主义并不是较好的反对怀疑论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数以百计的科学家一直试图解开一个神秘的科学之谜:6500万年前地球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件?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生代霸主恐龙的灭绝?为此,人们提出了上百种假说。实际上,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提出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他的证据是恐龙和鸟类的后肢具有很多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理论能够被检验是科学理论的必要条件,以往关于理论确证的讨论主要以物理学等实验性科学作为范例来展开,这使得一些学者将理论确证等同于实验检验。由此导致像古生物学这样的以研究历史事件为主的历史性科学,因为其理论假说无法用实验检验而被视为是“二等科学”。历史性科学以历史事件和长期机制来解释事物的发展,由于历史事件和长期机制在本体论性质上不同于物理学研究对象,历史事件假说无法用实验检验,但这不等于说历史事件假说就是无法检验的。科学家在实践中发展出了一套与历史事件、长期机制的性质相适应的理论检验方法,虽不同于实验检验,但是一样可以达到理论确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生命是如何在地球上开始起源的,一直都是科学界的一个难解之谜。虽然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设,但都没有绝对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证明这些假说的可靠性。一般地说来,生命的起源存在着宗教与科学两种方面的解释。宗教方面的,最著名的莫过于基督教的上帝造人的传说。据  相似文献   

15.
奎宁和杜汉认为生态学实验无法贯彻普拉特的假说-演绎的强推理逻辑而主张生态学不存在判决性实验的可能。他们的观点建立在多因子假设之上,也和杜恒的非充分决定性命题相仿。采用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立场,说明了生态过程不完全是多因子决定的,非充分决定性命题不适用于具有统一背景理论的生态学,主张生态学假说的实验检验可以贯彻普拉特的科学说明模型,并论证了野外实验是最适合作为生态学假说的判决性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绿蓝问题与简单性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蓝问题是假说选择问题的一种范型.科学假说精确的逻辑结构应该包含假说适用的情景和敏感因子.简单性标准是广为接受的一种假说选择标准,在运用到解决绿蓝问题时,提出了简单性的句法理论和语义理论.但这两种理论分别遭遇了对表达系统和概念框架的相对性,不能处理某些绿蓝型问题,甚至会陷入反直观境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稳健性论证运用新的术语重新表述了证据对假说的支持问题。得到不同形式证据支持的假说是可靠的,此时称假说是稳健的。稳健性论证是一种常见的科学实在论论证方式,它主张若假说是稳健的,则更可能是真的。斯德真格指出了一般稳健性论证的缺陷,并依据贝叶斯网理论给出了理想稳健性论证。理想稳健性论证并不能使人们确知假说是否为真,只具有提高人们对假说信任程度的认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与证据关联的不同层面,本文把科学哲学家提出的各种支持性论据划分为三种类型:经验对等性、异隔论据、认知对等性,并进一步考察这三种论据的不同蕴意及演变脉络。经验对等性是不充分决定性的基本论据,但因其自身困境导致辩护者提出不充分决定性的其它论据,即异隔论据与认知对等性。关于不充分决定性论题及其论据的所有辩护都基于性质不同的四种维度,同时对三种论据的微观构成的分析将提供给我们理解该论题及其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的另外一种不同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一个科学假说的确立受到两方面的支持,即经验支持和理论支持。在检验假说的过程中既会出现经验和理论同时支持的情况,也会出现二者作用相反的情况。库恩范式理论和贝叶斯方法可用于说明这两种支持之间的张力关系。根据范式理论,在常规科学时期,理论支持对于假说的确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科学革命时期,经验支持对于假说的确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贝叶斯方法则通过假说的验前概率和验后概率提供了一种将经验支持和理论支持综合起来的检验模式。  相似文献   

20.
皮尔士的科学哲学──反基础主义和可误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后实证主义的发展也是从基础主义到反基础主义的发展,是可误论不断加强的过程。而早在逻辑实证主义之前,美国科学家和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士就比较充分地论述了反基础主义和可误论的科学知识理论。虽然皮尔士仍然把真理看做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绝对正确的知道,但他认为没有任何基础保证我们现有的信念是真理,我们的一切信念都可以受到批判或反驳。皮尔士彻底批判了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基础主义,提出了反基础主义的科学知识理论。这种知识理论经过20世纪的发展,成为当代科学哲学和整个认识论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