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冯茹 《科技信息》2011,(36):160-160
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应通过英语文化的学习来启发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本文着重阐述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内在联系,提出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应当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化,有效的将人文观念融合其中,最大程度的将语文教学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在一起。本文就此阐述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及学生的学习特点三方面强调了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井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提出了其培养途径,对英语专业教学的教育性及人文性进行了再思考。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充分而自由的成长,人文关怀旨在尊重学生的个性与需求,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人文关怀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在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应该坚持人文价值方向,培养、塑造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5.
人文素质教育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对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人文素质教育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高职教育要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持续发展就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创造意识是中国画教学的目的所在,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国画的学习、继承和创新。通过对美术生人文素质匮乏的成因及现状的分析,进一步论述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中国画学习以及学生创造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言理解与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理应弘扬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而要在阅读教学中体现人文关怀,教师就应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体验和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既是语言教育,又是人文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个性、完善人格的重任。面对当代道德教育容易陷入单一的“知识化”、“形式化”的困境,在语文教学的历史文化道德教育情境中,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资源,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文学的情趣,塑造人文品格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人文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针对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笔者在政治课教学中就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进行了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10.
任显锋 《科技知识动漫》2007,(10X):46-46,56
人文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传统数学教育漠视入文教育不仅压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而且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数学教育如何凸现人文关怀?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文章从“人文”和“人文精神”的实质出发,阐明数学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使得我们的教育更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教学与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素质教育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大学英语是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课程平台;转变英语教育价值观、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挖掘英语教材的人文资源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基本出路。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学英语课时量的缩减,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保持并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绩效,成了教师和学校必须面对、思考并解决的大问题。同时,"大学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空心化"现象也凸显出学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而新媒介的发展,尤其是手机上网技术和QQ软件在大学生中的普及为破解以上两个问题,实现新媒介与大学英语及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提供了机遇。基于QQ平台的实践个案研究为此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积累了可供推广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荀子在批判孟子人性善的基础上提出人性恶的观点,但人性恶的提出却似乎是性之发用,而非人性之本身。即如此,如何得出人性恶的结论呢?该文试图剖析看似悖论的问题及何以形成隆礼重法之思想。  相似文献   

14.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学元素,引导学生欣赏课文语言,设计多样的课堂及课外活动,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具体可操作的文学教育,给学生以文学熏陶,提升其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5.
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特征表现为价值理性。人文教育规律表现为:教学过程的引导性;学习过程的探索性;学习方法的内省性、体验性;实践活动的必要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要提高人文教育的效果,必须精选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具有人文精神和素质的教师队伍,构建"一个渠道,两方渗透,三项活动,四种氛围"的全方位人文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高职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背景,提出以语言为平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使高职英语课程具备鲜明的特点。以此来提高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水平,切实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知识普遍缺乏、道德修养较差,价值取向不明确、心理素质低下,社交能力较弱等现象,这有悖于英语专业的人文科学本位。我国高职英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应致力于培养人文通识型英语人才。鉴于此,高职院校应科学地设置英语专业课程和改善师资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教学方式上锐意改革,让课程贴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在授课所涉及的各项因素中积极寻求改进方案,切实使英语专业教育起到推进学生人文素质、文化素质、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性是一个系统,人性结构是人的属性结构和人性的样态结构的统一。从人的属性的内容来看,人性是由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构成的整体;从人性的样态来看,人性是个体人性、群体人性和类人性的现实统一。  相似文献   

19.
指出系统、正确、深刻地认识人性假设及其管理理论,并将其恰当地运用到图书馆管理中,是成功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中外几种比较有名的人性假设的比较,阐述了人性假设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40年代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是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其作品再现了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性的真实以及人类对自身命运无法掌控的失落,渲染了情欲对人的支配,对复杂人性给以揭示。对盲目而残酷的人性的关注始终是她作品的最高命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