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线路氧化锌避雷器在宜昌所辖500 kV线路上的应用,针对雷害较为严重的三江二回线路59#杆塔,采用了ATP-EMTP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并对该基杆塔安装线路避雷器前后的耐雷水平进行计算.结合线路避雷器挂网运行的实际情况,认为避雷器的应用是输电线路有效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2.
500kV高压输出线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常常需要经过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并且需要进行长距离的运输,在其运行的过程中,加强其防雷保护,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以某市的500kV高压输出线路为例,对氧化锌避雷器在其线路中的运行效果进行简单分析,对于线路防雷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激川 《广东科技》2008,(12):87-88
本文分析10kV配网防雷中的线路运行的防雷和10kV变压器的防雷。目前10kV线路的防雷主要依靠10kV氧化锌避雷器来实现,本文阐述了在重雷区10kV避雷器的安装有效距离。本文分析了10kV架空绝缘线路、电缆线路长期运行情况带来的雷电破坏情况及解决方法。针对10kV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混合使用情况日益增加的情况,本文分析了由于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两种不同波阻抗形成电波叠加,造成电缆线路的破坏。10kV配电变压器避雷器与中性点同一地点接地时,由于接地电阻在大雷电流作用下形成的中性点电位升高,从而引起10kV配电变压器的损坏,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500kV峡都I回线路安装线路避雷器后出现的严重电晕情况,采用场域分解法将三维无界场域分解成有界子区域,运用AnSoft软件,对线路避雷器的表面场强进行了分析和计算,为线路避雷器的优化设计或安装方式提供数据支持,并提出了改善避雷器电场分布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分析及防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川 《广东科技》2011,20(8):56-58
对某市电网2008年110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针对当前防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尽量经济合理降低杆塔接地电阻、采用线路避雷器、减小雷电保护角等一套输电线路雷害治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雷电侵入波过电压是变电站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500 kV的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枢纽,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必然照成大面积停电,引起严重后果。选择合适的雷电流、输电线路、杆塔,避雷器等模型,通过ATP-EMTP仿真软件对某500 kV HGIS变电站进行准确的仿真计算,避雷器的保护距离应尽量减少,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在母线加装一组避雷器,本文的防雷保护措施对今后500 kV HGIS变电站防雷和避雷器的配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山区配电线路运行时存在雷电直击现象,而目前35 kV配电线路的直击雷过电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采用仿真计算的方法,研究35 kV配电线路耐雷水平变化规律并优化避雷器布置方式。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线路无避雷器时耐雷水平低,装设避雷器可明显提升线路耐雷水平;采用每2至3基杆塔安装1组避雷器的安装方式,只有当雷击发生在安装了避雷器的杆塔附近的导线上时,才能显著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在易遭雷击的档距的两个杆塔上装设避雷器,线路耐雷水平能明显提升,且当雷击档距中央时耐雷水平最高。研究结论为35 kV配电线路直击雷过电压的防护及差异化防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玉才 《广东科技》2008,(18):177-178
由于近几年来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简称线路避雷器)的研制成功,为解决线路的防雷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本文从分流的角度,通过对雷击杆塔时110kV线路避雷器的仿真实验,在理论上分析了线路避雷器在输电线路防雷中的作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指出了线路避雷器在实际运用中应该考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当前农村10kV配电线路的雷害分析进行入手,提出了从新架设的10kV线路、装设避雷器、装设线路分段开关、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降低接地电阻等几个方面进行防范,以提高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可靠性,降低雷击跳闸。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运行电压下交流泄漏电流带电测试发现的某110kV线路避雷器阻性电流增大明显的问题,介绍了该缺陷避雷器的跟踪测试过程,并结合各种测试数据和返厂解体情况,对该线路避雷器阻性电流增大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实践案例分析,为避雷器的运行维护和性能检测提供了宝贵工作经验。避雷器的广泛应用,在有效保护其他设备免受过电压侵害的同时,其自身的健康状况也会直接威胁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国家电网公司针对线路降损问题,提出3种新型节能导线,现已在110kV、220kV输电线路进行应用,但尚未在500kV线路中大规模使用.本文针对500kV线路提出了一种考虑导线性能影响的经济性评估方法.导线的电晕电阻引起的损耗影响运行损耗成本,导线弧垂、风偏引起的杆塔呼高、塔头尺寸的改变影响一次投资成本.考虑这些影响因素,构建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估模型,对3种节能导线及常规钢芯铝绞线技术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节能导线中全寿命周期成本为铝合金芯铝绞线最低,经济性最好,可作为500kV输电线路导线选型的首选.该研究成果可为节能导线在500kV线路的设计选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500 kV线路供电系统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安全、稳定、可靠等方面直接影响到人们用电的畅通,以及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对500 kV线路保护升级改造的重要性做出了简单介绍,并且通过500 kV线路保护升级改造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500 kV线路保护升级改造安全防范措施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以期为500 kV线路保护升级改造工作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蔡文斌 《科技信息》2014,(3):230-231
本文针对500kV同塔双回线路降压220kV运行时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利用EMTPE程序进行模拟仿真计算分析,为线路接地开关选择提供依据,以确保电力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可靠性。另外,对500kV同塔双回线路降压220kV运行时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与常规220kV架设线路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输电主网架采用500 kV输电同塔双回线路和紧凑型线路的现状,以500 kV伊冯甲乙线的运行为模型,对双回线路感应电压进行分析,其结论有助于制定同塔双回线路作业方式及相关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种提高山区500 kV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山区500kV输电线路耐雷水平,提出了在易遭受绕击的边相安装单支线路悬挂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另外一个边相增加绝缘子片数的不平衡绝缘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DC的仿真,证明了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使得绝缘子的闪络概率降低了90%左右,同时增加的投资仅为安装3支避雷器的33%,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吴正奇 《广东科技》2014,(24):72-73
500kV输电线路属于超高压输电线路,超高压输电线路发生故障会严重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针对500kV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运用调查、比较的方法,不断提高故障的定位技术和检修技术,对诊断方法、监测方法以及检修方法等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蒙柏均 《广东科技》2012,21(19):54-54,65
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个方面的问题:为最大限度的控制500kV输电线路敷设运行过程当中对线路走廊的占地需求,应用同杆方式完成双回输电线路的架设作业已成为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500kV输电线路架设施工作业必然性选择及发展趋势。借助于电磁暂态计算程序以及击距法针对500kV同杆双回输电线路的耐雷性能做出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针对500kV同杆双回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性能予以评价的过程当中,充分遵循了雷击作用于塔顶过程中导线位置交流周期电压的随机性特征,并在统计法分析方式的应用过程当中得到了一个极为关键的结论:在雷击作用于塔顶导线位置交流周期电压值测定数据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输电线路自身耐雷水平将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与此同时,通过对风速影响的研究针对击距法评价500kV同杆双回输电线路雷击性能的关键问题做出了合理改进,从而极大的提高了500kV同杆双回输电线路的运行质量与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南宁500kV变电站500kV线路的接线方式及线路隔离开关与断路器、隔离开关之间的电气连锁.线路的保护配置及其控制回路进行了描述,并对变电站500kV线路保护配置的优点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10kV架空线路上使用的氧化锌避雷器进行工艺及结构改进,研发出适用于10kV架空线路的跌落式自动隔离故障避雷器,达到不停电检修、试验、更换避雷器及避雷器故障或损坏时自动隔离故障并翻落,易于发现故障的目的。以及该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20.
500kV高压输电线路纵横均暴露在空旷的野外,各种地形条件及气候千交都会使输电线路极易遭雷电的冲击而发生各类故障和事故。因此如何保证500kV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的运行,是高压输电线路防雷研究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