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辽盆地南部经历断陷、坳陷阶段,最后发育成具有断坳双重结构的盆地,期间沉积了巨厚的沉积物。在综合利用岩心、测井以及大量分析化验等材料的基础上,以沉积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结合地质统计学,对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的物源体系及沉积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储层定的特征和物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在青三段沉积时期存在两大物源体系,分别是西部的白城-镇赉物源体系和西南部的通榆-保康物源体系,其中通榆-保康物源体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通榆-物源体系和保康物源体系,且这2个物源体系均以改造后的沉积岩为主,含有微量的中酸性岩浆岩和变质岩。青三段沉积时期,2个物源体系均在物源区发育正常三角洲和浅水三角洲沉积,相比青二段,三角洲沉积规模继续缩小,形成研究区混源沉积特征。研究区内青山口组储层属于中低孔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以原生孔隙和次生溶解孔隙为主。并认为研究区储层物性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下主要受成岩作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古流向分析是盆地分析的重要内容,是反映古地貌及物源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对东昆仑造山带南缘洪水川组下部地层中发育的板状交错层理、斜层理等沉积构造的产状进行测量,得到有效数据30组。古流向校正之后的结果显示,平均古流向199.4°,优势方向为SSW。因此,洪水川组古流向为SSW,表明早三叠世东昆仑南缘显示北高南低的古地貌,洪水川组早期物源主要来自北侧的昆仑山地区。  相似文献   

3.
基于新疆伊利盆地煤炭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所获取的较全面的煤田地质资料及石油钻井资料,结合层序学理论思想,对伊犁盆地中下侏罗统含煤地层的沉积环境与沉积体系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综合归纳各聚煤期煤层聚煤规律和分布范围,为盆地内含煤有利区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P物质(SP)在雄性山噪鹛与白腰文鸟听觉和发声中枢内的分布差异,结合计算机图像仪检测免疫阳性细胞和末梢的灰度值.结果:1)SP在端脑的分布为发声学习中枢X区最多,学习中枢MAN和发声高级中枢(HVc)次之,发声运动中枢古纹状体栎核最少.2)两种鸟SP的分布在听觉中枢耳蜗核、中脑背外侧核壳区、丘脑卵圆核壳区等比较相似.3)在山噪鹛发声中枢中SP的标记量比白腰文鸟丰富,尤其是在X区.结果表明:SP广泛分布于发声核团和主要听觉中枢内,提示SP可能在发声控制及听觉中枢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时SP在发声中枢分布的丰富程度可能与鸣唱的复杂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商河油田经过四十多年的勘探开发,目前已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地下油水关系极为复杂。为进一步理清地下油水分布规律,提高采收率,在对研究区地层精细划分对比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测井及岩心资料,对研究区辫状沟道储层进行构型研究,将辫状沟道储层构型界面共划分为5级,其中五级界面为洪泛泥岩,四级界面为沟道砂体沉积间断面,三级界面主要为物性差异沉积。研究认为,区内辫状沟道侧向识别标准共有3种,分别为沟道砂体顶面高程差异、侧向微相变化和侧向边界泥岩层。通过对研究区辫状沟道厚度、宽度和长度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辫状沟道定量预测模型;通过对区内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分析,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指数关系;通过对研究区二、三砂组孔渗关系及宽厚、长厚比的关系研究,发现砂体较厚的小层其平均长度、平均宽度也较大,在物性特征方面,二砂组物性好于三砂组,但差异性不明显,在整体上依然属于中孔低渗储层;通过对小层构型的期次的划分,发现每小层砂体一般由1~2期砂体叠置而成,根据不同期次差异性可以分析出该小层沉积时期的分布范围和物源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安徽宿州地区分布大量寒武系馒头组页岩,记录了当时重要的地质信息。通过对主微量元素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物源及源区风化特征。通过研究可知:馒头组页岩CIA值为66.84~67.32,CIW值为98~98.2,PIA值为96.26~96.59,这表明馒头组页岩源区发生强烈风化作用;宿州馒头组页岩来源于长英质火山岩源区,源区构造背景为大陆岛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5条地震测线的分析,确定了研究区地层的密度分布特征,并结合沉积岩和沉积环境概念模型,综合探讨了研究区岩相特征。结果显示,随沉积水深的增加,地层密度不断增大。研究表明,研究区岩性复杂、岩相多变,自早奥陶世至晚三叠世依次发育冲浅海相-海湾泻湖相-河流相-滨海沼泽相-干旱湖相-河流相-内陆湖泊相等。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潮水盆地构造特征与找煤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潮水盆地区城构造背景和盆地构造特征以及含煤地层的沉积、赋存与构造关系的分析、研究,揭示了潮水盆地构造控煤的规律,从而为在盆地内开展找煤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关中盆地东部地区活动断裂、地裂缝、黄土湿陷等工程地质问题突出.以陕西省安仁镇幅为例,通过水工环综合地质调查,在查明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工程地质区、7个工程地质亚区和11个工程地质地段.研究选择地形地貌、水文、工程地质、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断裂和地震效应...  相似文献   

10.
兰坪盆地北部是西南三江找矿最具潜力的成矿远景区之一。综合分析该区Cu-Ag-Pb-Zn-Sr-Hg多金属与非金属矿产成矿地质条件、构造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矿化元素、矿床种类等方面研究成果,结合笔者研究进展,将兰坪盆地北部矿床分为西、中、东三个成矿带五个成矿系列。此次矿床分类综合考虑了构造与地球化学分带特征,兼顾盆地内重要非金属矿产,同时提出盆地东侧青甸湾、菜籽地、河西、大三界等铅锌锶矿具有喷流沉积型矿床特征,将其作为单独矿床类型处理,改变了以往单纯的根据构造类型进行矿床类型划分的观点,拓宽了在该区找矿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沙三段时期东营三角洲一直被认为是牛庄洼陷南坡的主物源体系,其南部是否存在物源通道一直存在争议。综合应用砂地比、岩石组分、重矿物及地化特征元素分析相结合,综合判别不同的物源体系特征。研究成果表明:牛庄洼陷沙三段物源体系主要为两个方向,一支为来自东部的东营三角洲体系,另一支来自南部的陈官庄三角洲体系。通过明确南部物源体系的分布范围的新认识,同时配合本区发育的多条近东西向断裂,这些对于研究区下一步构造-岩性油藏的勘探部署提出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晚石炭世太原组是羊虎沟煤产地主要含煤岩系,由三个沉积旋回组成。通过矿物岩石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及煤田地质学的综合研究,认为该区含煤央系为泻湖-潮坪沉积体系,并建立其成模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钻井岩心观察,剖面结构及岩性组合特征分析,对大牛地气田山西组山1段沉积体系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山1段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并进一步识别出分流河道、分流间洼地、泛滥平原等微相。  相似文献   

14.
海拉尔盆地乌北地区南屯组主要分布在苏仁诺尔构造带两侧,生油洼槽的北东向,作为凹陷主要产能层位,发育良好的生储盖成藏条件。前人对该地区的层序格架、沉积环境及演化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有关四性关系研究内容较少。故对乌北地区南屯组的录井、测井及岩心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运用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南屯组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中国古陶瓷特别是中国古瓷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内涵,古瓷材料来源,微观结构,物相变化等问题是困扰学术界特别是陶瓷学界的难题。研究古陶瓷科学技术问题的传统方法是用化学分析、显微结构分析、热分析等方法,在这方面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用核分析技术研究古瓷能获得新的进展吗?在国内外用某一种核分析技术研究古陶瓷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用多种核分析技术综合研究古瓷和仿古瓷的极少见。这项研究涉及核技术、陶瓷学、矿物学,是一项边缘交叉学科。我们用多种核分析技术研究古瓷和仿古瓷,获得了更为丰富的信息。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东营凹陷牛庄西南地区沙三中亚段重力流砂体的空间分布,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资料及分析测试资料,对研究区重力流砂体的沉积特征和岩相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3种沉积砂体,并划分出6种岩相类型:块状层理砂岩相、富碎屑砂岩相、平行层理砂岩相、变形构造粘土砂岩相、韵律层理粘土砂岩相和泥岩相。在此基础上,根据自然伽马(GR)、电阻率(RILD)、声波时差(AC)、地层密度(DEN)、补偿中子(CNL)测井曲线特征,采用Fisher判别法,建立了岩相类型的定量判别函数,并结合测井参数交汇图版,标定了单井岩相类型,对各岩相进行了测井识别,总结出研究区重力流砂体岩相的分布规律:沉积近端以砂质碎屑流沉积为主,中厚层块状层理砂岩相垂向上多与富碎屑砂岩相共生,伴随少量的变形构造粘土砂岩相。沉积远端以薄层低密度浊流沉积为主,发育韵律层理粘土砂岩相。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精细的小层划分与对比,建立了研究区的三维构造模型;在对本研究区测井解释的成果和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各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研究区处于开发后期,井网密度的特点采用序贯指示模拟算法来建立相模型;然后在相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相控建模的方法,应用稳健的序贯高斯模拟算法建立储层的属性参数模型并将三种模型应用于研究区油藏研究中,该成果对提高油藏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油藏下一步的开发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低能量PLD方法沉积的a—C薄膜结构及光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低能量脉冲激光沉积(PLD)方法在单晶硅片、石英玻璃片、载玻片等基底材料上分别沉积了一层碳膜、X射线衍射谱膜为非晶态,喇曼散射实验表明膜无明显类金刚石特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结果表明:膜在紫外、可见光区折射率低于石英、玻璃等材料,红外透过率谱显示膜在红外区有宽范围,显著增透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贵州省大方县文阁煤矿普查区为研究对象,在充分研究文阁煤矿普查地质报告和生产矿井实际观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矿区各含水岩组的特征等,指出了矿区的主要充水因素,进一步对文阁煤矿普查区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文阁煤矿普查区主要属于岩溶水影响的裂隙类,中等复杂的水文地质类型。  相似文献   

20.
为了系统研究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古近系地层展布及沉积特征,综合地震、测井、录井等资料,进行井-震结合对比,将古近系安集海河组分为两个四级层序,在两个四级层序内又划分出6个砂层组,在此基础上,建立沉积格架,并根据测井录井资料对6个砂层组进行沉积体系分析。通过单井和连井沉积相分析,安集海河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砂质滩坝及滨浅湖相三种沉积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