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岩心分析、测井解释资料为基础,充分结合动态开发数据,分析了孔店油田馆陶组河流相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研究表明:孔店油田馆陶组储层非均质性特征与河流相沉积作用有密切的关系,侧积作用、垂积作用、前积作用、填积作用以及漫积作用形成的砂体储层非均质性均不同。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层间物性及含油性差异大,层内岩性和物性在垂向上不均一分布,平面砂体类型多样,物性差别大。不同层次储层的剩余油富集部位不同。  相似文献   

2.
李娟 《河南科技》2013,(13):200+204
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英台地区黑帝庙油层层序地层分析为例,研究井震联合划分黑帝庙油层层序界面方法。以沉积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利用地震资料的强振幅和测井资料的岩性、电性曲线确定不同级别沉积旋回的层序界面,建立分层数据表,为砂体展布规律及油水分布关系研究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3.
商河油田商一区沙二下油气层在经历40余年的勘探开发后,目前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且研究区地下非均质性强,使得目前对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为了搞清该区地下流体渗流规律,预测剩余油分布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沙二下2、3砂组进行构型单元解剖,通过构型界面的识别与划分来识别渗流屏障,将研究区渗流屏障划分为一、二、三级,分别对应构型界面的5级、4级、3级。选取孔隙度、渗透率、流动带指数(Flow zone index)等属性参数,运用Q型聚类分析将储层划分为Ⅰ、Ⅱ、Ⅲ、Ⅳ4类流动单元,对分类结果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并建立了各类的判别方程。由油田动态数据与流动单元关系分析表明,剩余油分布与流动单元类型存在密切联系,剩余油主要分布在Ⅱ类、Ⅲ类流动单元内。  相似文献   

4.
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斜坡区为研究对象,在对断层观察与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进行分析,并对碎屑岩的断层封闭机理及封闭类型进行大量的研究和调研,统计高邮凹陷斜坡区控圈断层储层厚度、隔盖层厚度和断距,确定高邮凹陷斜坡区对接封闭及断层岩封闭均有发育,且以断层岩封闭为主。对已钻探断层相关油藏进行油水解剖,确定断层是否具有分隔油水的作用,并统计各个油水单元油水界面和烃柱高度等数据,以此为基础,统计断裂带泥质含量(SGR)与过断层压差(AFPD)之间的关系,建立高邮凹陷斜坡区断层侧向封闭能力定量评价模型,确定了高邮凹陷斜坡区断层侧向封闭临界SGR下限为29.8%,以及SGR与断层可封闭的烃柱高度的关系式H=429.04ln(SGR)-1 445.2。利用建立的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模型,可对高邮凹陷斜坡区控圈断层进行评价,确定断圈的封闭能力。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南部经历断陷、坳陷阶段,最后发育成具有断坳双重结构的盆地,期间沉积了巨厚的沉积物。在综合利用岩心、测井以及大量分析化验等材料的基础上,以沉积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结合地质统计学,对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的物源体系及沉积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储层定的特征和物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在青三段沉积时期存在两大物源体系,分别是西部的白城-镇赉物源体系和西南部的通榆-保康物源体系,其中通榆-保康物源体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通榆-物源体系和保康物源体系,且这2个物源体系均以改造后的沉积岩为主,含有微量的中酸性岩浆岩和变质岩。青三段沉积时期,2个物源体系均在物源区发育正常三角洲和浅水三角洲沉积,相比青二段,三角洲沉积规模继续缩小,形成研究区混源沉积特征。研究区内青山口组储层属于中低孔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以原生孔隙和次生溶解孔隙为主。并认为研究区储层物性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下主要受成岩作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东营凹陷牛庄西南地区沙三中亚段重力流砂体的空间分布,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资料及分析测试资料,对研究区重力流砂体的沉积特征和岩相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3种沉积砂体,并划分出6种岩相类型:块状层理砂岩相、富碎屑砂岩相、平行层理砂岩相、变形构造粘土砂岩相、韵律层理粘土砂岩相和泥岩相。在此基础上,根据自然伽马(GR)、电阻率(RILD)、声波时差(AC)、地层密度(DEN)、补偿中子(CNL)测井曲线特征,采用Fisher判别法,建立了岩相类型的定量判别函数,并结合测井参数交汇图版,标定了单井岩相类型,对各岩相进行了测井识别,总结出研究区重力流砂体岩相的分布规律:沉积近端以砂质碎屑流沉积为主,中厚层块状层理砂岩相垂向上多与富碎屑砂岩相共生,伴随少量的变形构造粘土砂岩相。沉积远端以薄层低密度浊流沉积为主,发育韵律层理粘土砂岩相。  相似文献   

7.
馆陶组馆四段是林樊家-尚店地区的主力层段,然而油气在平面上分布变化大,在纵向上砂体与油气分布关系不明确,因此对该区馆四段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勘探生产意义。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基础资料,可识别出馆四段的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对馆四段进行小层划分,进而细化馆四段沉积相,划分出河道、心滩、边滩、决口扇、废弃河道等5种沉积微相。结果表明,馆四段自下而上由辫状河沉积逐渐转变为曲流河沉积。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渤南洼陷北部陡坡带沙四上亚段的砂砾岩发育演化规律,寻找有利储层发育区,应用测井、录井、分层、岩心资料对区内标准井进行单井相划分,随后根据标志层对全区可用井进行纵向地层划分和对比,再统计各层砂岩厚度与砂岩百分比数据,做砂岩百分比等值线图,对砂体横向发育和展布特征进行描述。结果表明:渤南洼陷北部陡坡带沙四上亚段可划分为4个砂层组,主要发育有近岸水下扇相、半深湖-深湖相、砂岩滩坝相、盐湖相等多种沉积相类型,该区域主要发育有3个以Y109-2井、Y159井、Y161井为中心的近岸水下扇扇体,且纵向上自下而上扇体分布范围逐渐缩小。近岸水下扇相发育有厚层砂砾岩,是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9.
针对饶阳凹陷留西油田馆陶组上段沉积微相研究程度不够深入的问题,通过对岩心录井、测井曲线特征等分析,对留西油田东部馆陶组上段地层进行精细划分,将馆陶组一段和二段的4个砂层组划分为16个小层,研究其地层发育特征,并以单井沉积相分析为基础,结合测井相、平面相等分析,对研究区馆陶组上段沉积微相类型、展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以曲流河和辫状河沉积为主,受基准面升降与沉积物供应等因素的影响,该区河流相砂体自下而上大致经历了曲流河发育期、辫状河-曲流河共存发育期、辫状河发育期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泾河油田泾河17井区储层属于典型的鄂尔多斯盆地低孔、低渗储层,非均质性强,受岩性和构造的双重控制。通过该区目的层长8储层的"四性"关系研究,该储层的岩性征、物性、电性及含油性之间有比较强的内在联系。文章侧重于该区目的层的这种特征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油水层物性、电性的识别图版及确定了有效厚度下限。利用"四性"关系来识别储层,并进行低产低效井的成因分析,最后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制定有效可行的开发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精细的小层划分与对比,建立了研究区的三维构造模型;在对本研究区测井解释的成果和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各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研究区处于开发后期,井网密度的特点采用序贯指示模拟算法来建立相模型;然后在相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相控建模的方法,应用稳健的序贯高斯模拟算法建立储层的属性参数模型并将三种模型应用于研究区油藏研究中,该成果对提高油藏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油藏下一步的开发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25东块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也由层间、平面矛盾向层内矛盾转移。主力厚油层储量基数大,开发后期仍然是"稳油控水"的主攻目标。开展厚油层砂体解剖研究,并基于构型要素分析法,结合油藏动态资料,探讨剩余油形成机理,预测剩余油分布,最终提出油藏挖潜方向,提高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特高含水期密闭取心井单一点坝下部剩余油饱和度高的现象,从宏观储层非均质性和微观孔隙结构2个角度探求原因。宏观上,根据岩相和夹层密度,将单一点坝细分为上、中、下3段。并通过物性分析研究点坝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微观上,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高压压汞、核磁共振以及CT扫描技术,研究点坝储层基本特征、孔隙结构特征以及水驱前后孔隙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点坝下部夹层密度大,储层非均质性强,夹层纵向上遮挡注入水向下运动,导致点坝下部注水波及厚度小,水洗程度低;点坝下部储层中黏土矿物含量高,孔隙结构差。水驱后,黏土矿物发生迁移、膨胀,堵塞孔喉,导致孔隙结构进一步变差,水驱油效率低。二者综合导致点坝下部剩余油饱和度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收集分析伊69井钻井地质设计、录井、测井、地震数据体、扫描电镜、前人研究成果(报告、多媒体)等资料,对伊69井进行了基础地质条件分析、烃源岩定向和定量评价、储层评价、盖层评价,系统研究了该区的生、储、盖、运、圈(保)等成藏要素及其时空匹配关系,最终完成了对伊69井区天然气成藏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伊丹凸起具备较好的烃源岩条件和盖层条件,但储层条件较差。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开始于圈闭形成前,圈闭对早期烃源岩的生烃聚集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5.
位于渤中凹陷石臼坨凸起南部陡坡带的控盆断裂在古近纪活动频繁。为了定量研究断层活动对砂砾岩沉积的控制作用,选用断层活动速率法研究不同时期、不同位置的断层活动特点,同时结合地震属性、测井资料在空间上刻画不同层段的砂砾岩体,求取砂砾岩体面积、体积、延伸距离、尖灭角等定量参数,统计分析了断层活动速率与砂砾岩体参数间的量化关系。研究表明:石南控盆断裂在不同时期、不同位置的活动速率具有显著差异,断层活动速率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导致了砂砾岩体参数的差异,定量研究发现断层活动速率较大时发育的砂砾岩体面积和体积一般较小、延伸距离较近、尖灭角较大,而当断层活动速率较小时砂砾岩体面积和体积一般较大、延伸距离较远、尖灭角较小。通过砂砾岩体参数和断层活动速率的统计,针对研究区提出了古近系近源砂砾岩扇体规模与断层活动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东北龙胆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东北龙胆(Gentiana manshnrica K)的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 1 小孢子囊壁的形成遵循双子叶型发育顺序。花药壁由5层细胞组成:表皮、药室内壁、两层细胞组成的中层及绒毡层。2 绒毡层细胞部分来源于初生壁细胞,部分来源于药隔的基本组织。绒毡层细胞仲入小孢子母细胞之间形成“小梁”。绒毡层属分泌型。3 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主要为四面体型。4 小孢子单核靠边期时,在萌发孔出现“帽”状结构,二细胞花粉时该结构脱落。成熟花粉为三细胞型,花粉具有三个萌发孔。5 子房为两心皮一室,多胚珠,侧膜胎座,薄珠心,单珠被,倒生型胚珠。6 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排列的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7 胚囊发育属于蓼型。二个极核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成熟胚囊由7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17.
滨南油田滨660块属于裂缝性低渗透油藏,该区主力含油层系为沙三中四砂组,砂三中四砂组具有构造简单,储层发育,油层分布广,单层厚度较大,油层物性差,裂缝发育等特点,近几年产量呈现下降趋势。针对该块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零散、调配难度大等问题,研究适合该油层的开发技术:通过启动压力的测定,以应力场和裂缝的研究为核心,建立裂缝型双重介质油藏数模模型,从而揭示水淹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在地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加强油藏工程研究,综合应用多种油藏工程方法,对井网、井距、压裂缝长、注水时机等参数进行优化,最终确定采用早期注水开发,油井井距350m,注采井距250m,开发井网初期九点法,后调整为五点法的开发方案;根据该区特点,参考现代先进工艺技术,研究合理的配套工艺技术。通过方案的研究与实施,滨南油田滨660块初期产能增加,整体开发水平得到提高。为进一步提高该块的采收率,就化堵调剖、射孔、压裂工艺以及注水水质配伍性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常规石蜡制片方法,对黄苓(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的胚胎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雄蕊—4,2强。前对花药较长,是四个小孢子囊;后对花药较短,具两个小孢子囊。幼嫩花药横切可见,表皮下具一个或多个孢原。花药壁由四层细胞组成,由外向内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其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绒毡层细胞部分来源于初生壁细胞,部分来源于药隔的基本组织。绒毡层细胞最初为单核,后分裂为双核。分泌型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是由次生造孢细胞分裂后发育而来的。其减数分裂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主要为四面体型,也有交叉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2,子房二心皮、四室、每室一个胚珠,中轴胎座,单珠被,薄珠心,倒生型胚珠。孢原细胞一个,孢原细胞直接发育形成大胞子母细胞,后者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线形排列的四个大孢子中,有功能的大胞子的数目及其位置不确定。胚囊发育为蓼型。助细胞具钩状器结构。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反助细胞在受精前开始退化。3,胚发育属柳叶菜型。其发育历经原胚期、心形胚期、鱼雷胚期至成熟胚期。胚柄在球胚早期达到最高度发育,鱼雷胚晚期开始退化。胚柄很长,球胚早期,胚柄已将胚经狭窄的胚囊中部推入到宽大的合点区。胚乳发育为细胞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