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了试验研究了聚脲涂料的特点并进行了总结。从聚脲基料中选取出合适的产品进行自行车零件涂层喷涂及性能的测试,将聚脲涂料应用在自行车零件上,大大提高自行车零件的涂层性能,开阔了聚脲涂料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
水松纸涂层专用水性涂料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松纸涂层专用水性涂料的性能要求和试验原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大量探索性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水松纸涂层专用水性涂料的性能进行优化,得出了性能比较优异的涂料。最后对水松纸涂层专用水性涂料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聚脲涂料是一种新型产品,具有低温干燥和性能优异的特点,面对汽车底盘需要节能降耗和提高涂膜防护效果的要求,介绍了汽车底盘防护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表明聚脲涂料具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基于新材料的应用把聚脲涂料进行配套涂层的测试,配套涂层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显示聚脲涂料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对天门冬属4个种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克隆测序的基础上,并对4个种进行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4个物种的亲缘关系很近,它们间的ITS序列的变异小,GC含量高,在60%左右.(2)4个物种在系统树上聚为一类,文竹与其他3种天门冬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处于系统树的一支,其...  相似文献   

5.
纳米氧化铁在环氧粉末涂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纳米氧化铁在环氧粉末涂料中的应用研究,介绍了环氧粉末涂料的配制及其性能测试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环氧粉末涂料中加入适量的纳米氧化铁,可提高涂料的综合性能.讨论了纳米氧化铁的不同加入量对涂层抗紫外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近年来风电叶片保护涂层的现状及应用,重点从涂层保护原理与涂料方案及工艺两个方面介绍了涂层对风电叶片表面保护的重要性。并指出具有良好的产品性能及简便的施工工艺、并能适应中国风电场运行环境的涂料,对风电产业的推动起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天门冬〔Asparagus cochichinensis(Lour.)Merr.〕别名天冬,其块根为常用中药材,也是中成药工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1987年国家将天门冬列为重点保护野生药材资源,意味着利用野生采集解决其药源的历史的终结。为此,笔者从1988年开始进行天门冬野生变家种栽培试验,现已获得亩产5194千克鲜货的生产水平。下面将人工栽培中几个技术环节给予介绍,供生产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8.
将自行合成的对甲基苯磺酸掺杂聚苯胺/聚乙烯醇防腐涂料在碳钢基体上进行涂层,采用开路电位法对涂层厚度、涂刷方式和腐蚀介质等因素的对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聚苯胺涂层厚度为0.75mm,以聚苯胺/聚乙烯醇复合涂料作为底漆,再涂刷一层环氧树脂作为面漆,涂层的防腐效果最好.在不同的腐蚀介质中研究PAN复合涂料防腐性能,结果表明聚苯胺的防腐性能在碱性介质中比在酸性介质中更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深海防污研究与应用刚起步且防污涂料产业技术及工艺落后的现状,该项目从我国南海资源勘查开发的迫切需求出发,优选出了综合性能优良的4种防污涂料基础材料——2种含辣素功能结构的丙烯酸金属盐树脂和2种二硫代二丙酰胺防污剂,并优化了其制备工艺,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针对南海的应用环境,通过复配技术优化防污涂料配方体系,研发了具有通用技术特性的自清洁防污涂料,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在潜标、船舶等设施上进行了示范应用,效果良好;从防污性能加速评价方法和具有协同防污作用的防污涂料复配技术方面完善防污涂料理论与技术体系,探索深海环境防污涂层技术体系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TiO2的光催化活性来改善涂料涂层的耐沾污性能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采用水热法制备亲水型纳米TiO2和疏水型纳米TiO2,并采用XRD和TEM对所制备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二者均为锐钛型TiO2,其中亲水型TiO2的粒径约为40 nm,疏水型TiO2的粒径约为7 nm。将所制备的TiO2喷涂在涂料表面,分别制得超亲水型和超疏水型纳米涂层,利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定纳米涂层的亲水角度,探讨水接触角对涂料耐沾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亲水涂层和超疏水涂层均能够较明显地改善涂料的耐沾污性能,而超疏水涂层的耐沾污性能优于超亲水涂层。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非金属贮油罐弹性聚氨酯防渗涂层在空罐放置过程中,由于防霉性能较差(照片1),易受一定霉菌腐蚀破坏,造成涂层严重龟裂,使防渗性能失去效用。油罐涂料研制单位59168部队和西北大学生物系于1980年5月协同对涂层上生长的霉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生长规律进行初步探讨,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聚天门冬氨酸类阻垢剂的生物降解性评定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一种评价聚天门冬氨酸(PASP)类阻垢剂生物降解性的评定方法——摇床实验法,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并用该方法对10种聚天门冬氨酸类物质的生物降解性进行了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13.
防火涂层材料研究及产业化中的关键技术开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钢结构建筑防火涂料、隧道防火涂料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叙述了本课题组在该领域近10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产业化情况.在防火涂层材料的研究中,本课题组凝练出以下关键技术:功能性填料复配技术,提高功能组分的协同作用;功能性填充料的表面处理技术,解决了涂料相结构稳定性和膨胀炭层强度、均匀性、膨胀倍率等制约涂层防火性能的关键技术;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插层技术在隧道防火涂料领域的首次应用;聚合物粘结剂和无机凝胶材料复配技术,提高涂层粘结性能的高温连续性,改善涂层耐水性、柔韧性;复合纤维自替代技术,实现耐火性能的连续性;超细活性粉料低温烧结技术,使涂层在较宽的温度下烧结形成陶瓷面(体),极大地提高了涂层高温下的强度和耐火性能.  相似文献   

14.
聚乙二醇改性壳聚糖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交联法制备了聚乙二醇改性壳聚糖(PEG-CS)载体,并将其用于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研究了聚乙二醇浓度、交联剂戊二醛浓度、活化剂甲醛浓度、酶溶液浓度等因素对PEG-CS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PEG-CS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的活力可达20~40U/g,并且PEG-CS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具有良好的生化性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L-天门冬氨酸为原料,用微波辐射法合成聚天门冬氨酸的最佳条件,采用粘度法测定了聚天门冬氨酸的分子量,其分子量范围8000—10000。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矿渣基地聚物涂料对钢基底的粘结性能,采用掺加锌粉的方式制备一种用在钢基体上矿渣基地聚物复合涂料,探究锌粉对矿渣基地聚物复合涂料与钢基体的粘结性能影响,通过SEM/EDS、XRD、FT-IR等对其粘结性能、物相组成以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锌粉掺入量为质量分数10%时,涂料在钢基体上的最大拉脱力为813.7 N,对比未掺加锌粉涂料样品的增大了近1.5倍,涂料与钢基体结合面处生成的Fe—(O—Si—O)n—Zn键结构是锌粉增强矿渣基地聚物基复合涂料与钢基体附着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选取实验室自制环保型超疏水涂料,主要从所制备涂料涂层的自清洁性和防腐蚀性两方面来研究此涂料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以玻璃片和金属片为基底通过制备超疏水涂料并跟踪观察其置于自然条件下的表面清洁程度和防腐蚀状况,以接触角的大小和稳定性作为此涂料在自清洁性和防腐蚀性能方面的主要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晶液蜡涂料和空白基片的对比下,超疏水涂料构建的涂层表面,在自然条件下清洁程度和防腐蚀性能最佳,说明了实验室自制超疏水涂料在自清洁和防腐蚀性能方面的优势,也证明了其在自清洁和防腐蚀材料领域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综述了水性涂料、溶剂性涂料、乳液型涂料等有机涂层的研究进展,并将3种涂料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得知,在水性涂料方面,单纯的水性涂料如水性环氧树脂、水性聚氨酯等的防腐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是可以通过超声处理、磁力搅拌等进行改性,而纳米材料的添加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而溶剂性涂料的研究方向在于如何开发出无毒或低毒、无刺激性气味的环保性有机涂料。在乳液型涂料方面,纳米合成树脂乳液涂料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纳米复合涂层可大幅度提高涂料的抗老化性、耐洗刷性、耐水性等各项性能,是新一代高科技含量的绿色环保产品。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能喷涂技术制备钛钢复合板,喷钛涂层中将不可避免会产生孔隙和裂纹,这将降低钛钢复合板的性能,为此采用几类市售有机涂料以及实验室自制的纳米改性丙烯酸涂料对喷钛涂层进行封孔处理.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喷钛涂层的表面结构以及与有机涂层的结合形貌,同时通过电化学测试和盐雾试验对比了不同有机涂层/钛钢复合板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纳米TiO2,SiO2改性的丙烯酸涂料更适合用作喷钛涂层的封闭涂料,能够与喷钛涂层起协同作用共同保护底材.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L-天门冬氨酸为原料,合成L-天门冬氨酸螫合锶的反应工艺.采用正交设计实验获得最佳反应条件:n(L-天门冬氨酸)n(碳酸锶)=2:1,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3h,产率90%以上.并对产品进行了分析确认,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