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超立方体Q_n的同构拓扑结构,基于其节点编码特征,依据广度优先的策略,找到了一种新的寻找最小生成树的算法.文中提出的算法总共包括了十个步骤,完成一次循环,算法频度为f(n)=2~n-1+n~3+n~2+2n,因此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2~n).这一算法为寻找超立方体Q_n中的最小生成树提供了新的思路,为Q_n中设计相应路由算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新型并行处理系统的研制依赖于对新的互连网络的结构和它们的性质的研究,超立方体和交叉立方体是流行的互连网络,它们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对由超立方体和交叉立方体构成的HCH-互连网络的可诊断性进行了研究,证明了当n≥4时,n维HCH-立方体互连网络在比较模型下的可诊断性为n,与超立方体和交叉立方体在比较模型下的可诊断性相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如何找连通图的广探树问题,对边权相同的赋权连通图和边权不同的赋权连通图,分别进行了研究.在对图进行广度优先遍历的过程中找到了一棵广度优先树,并总结出:对于边权相同的图而言,至多在O(n)阶多项式步骤下可以找到图的一棵广探树;对于边权不同的图而言,至多在O(n)2阶多项式步骤下可以找到图的一棵广探树.  相似文献   

4.
基于Petersen图的短直径与超立方体节点的高可连接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互连网络拓扑结构——基于超立方体的双Petersen图连接的互联网络PHP(n);并对其拓扑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PHP(n)网络具有正则性和良好的可扩展性与容错性.另外,还设计了PHP(n)网络上的单播、广播路由算法,证明了其通信效率均为n+...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作者以前提出的细胞图自动机算法,给出了串行模拟结果,特别地给出了这些串行模拟程序对几种重要的互连网络如超立方体,交叉立体和Mobius立方体模拟的一些具体结果及效率分析.  相似文献   

6.
边不交生成树的研究在互连网络并行广播通讯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设Γ(Qn)为超立方体Qn中以vo为根节点的全体边不交生成树的集合,本文主要讨论|Γ(Qn)|的上界和下界,得到下列结果:(1)|Γ(Qn)|≤n·2n-12n-1,(2)当n≥4时,|Γ(Qn)|≥2。这些结果为设计超立方体互连网络中并行广播路由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交叉立方体互联网络有不少独特的性质。已经证明当n≥3时n维交叉立方体Dn是Hamilton连通的,一个将长度l,(4≤l≤2^n)的圈以扩张1嵌入Dn的O(llogl)算法。本文利用交叉立方体的Hamilton连通性给出了一个将长度l,4≤l≤2^n的圈以扩张1嵌入Dn的新的算法也被给出,其时间复杂度为O(l)。  相似文献   

8.
由于IP多播在应用上的困难。应用层网络作为多播服务平台逐步被人们认可。针对实时多媒体应用对带宽需求和时延约束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构造应用层最小直径多播树的启发式算法PCT,该算法结合深度可调的广度优先搜索策略,根据带宽和时延的策略函数选择既满足要求又节约网络资源的路径。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多播树的直径,减少多播树时延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将圈嵌入交叉立方体及其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嵌入技术是研究处理器互连网络的计算性能和任务分配的重要技术,是近年来并行处理领域的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研究了交叉立方体互连网络上的圈嵌入问题。证明了任何长度为l一能以扩张1嵌入交叉立方体CQn并证明了CQn包含2^n-k个互不相交的长为2^k的圈,最后给一个O(llogl)级的圈嵌入算法。  相似文献   

10.
网络攻击者一旦发生攻击行为,通常希望攻击行为能危害到最大范围,基于这一前提,依据广度优先搜索策略及属性攻击图模型,提出了基于攻击模式的广度搜索攻击图的生成算法,算法可以很快的生成攻击图并且规模明显减小,最后对该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度约束最小生成树问题是网络设计和优化中的一个NP难题。结合该问题的特征,基于Dijkstra算法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种求解网络G关于指定节点的最大度最小生成树的新算法。该算法在保证指定节点最大度的前提下,每次通过选取剩余边中权最小的边加入当前网络,最终得到网络G关于指定节点的最大度最小生成树。同时对算法的复杂度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与其他算法的仿真比较和算例,表明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将网络最短路径问题抽象为求最小生成树问题,分析了最小生成树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局限性,引入了节点的度的概念;针对一般遗传算法在求解某些工程问题时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用量化约束条件来改进适应值函数、节点与度约束相结合编码的二进制编码方式、基于节点域的交叉和变异运算的策略.通过对公路交通网络的仿真表明,采用一般遗传算法与普通遗传算法分别求解,数值计算结果证明了改进后的遗传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的脉冲波并行传播特性,在其时延脉冲耦合神经网络(DPCNN,Delay PCNN)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求解无向赋权图最小生成树的新算法.算法针对最小生成树的权值总和最小且连通的性质,结合时延脉冲耦合神经网络脉冲波的并行传播,通过求解无向赋权图的最短路径并对其连通性进行判断,采用迭代的方法,成功地求解了无向赋权图的最小生成树.最后给出了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算法比较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和普及,W eb上的信息量猛增,使信息抽取更具有挑战性.从网站的拓扑结构入手,提出了信息抽取中网站结构树的生成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网页结点URL所在目录的层次关系,去掉网站结构图中的部分回溯边;然后在宽度优先遍历的过程中去掉已经遍历过的重复结点,生成网站结构树.最后引入编辑距离对算法生成的网站结构树与实际的网站结构树的相似程度进行评价,两棵树的相似程度比较高,均达到了90%以上.利用生成的网站结构树可以对网站的内容页面(即结构树的叶子结点)进行聚类,最后进行信息抽取,大大提高抽取的准确率与召回率.  相似文献   

15.
对《基于Kruskal算法的最短路径算法研究》一文中提出的方法进行探讨,通过构造实例论证了Kruskal算法并不能直接用于求解有向带权图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并综合性地对基于最小生成树算法求解图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构造实例最终得出最小生成树算法不适用于求解图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对《基于Kruskal算法的最短路径算法研究》一文中提出的方法进行探讨,通过构造实例论证了Kruskal算法并不能直接用于求解有向带权图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并综合性地对基于最小生成树算法求解图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构造实例最终得出最小生成树算法不适用于求解图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一个低代价最短路径树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最短路径树SPT(Shortest Path Tree)进行代价优化,提出了路径驱动的思想,主要是生成SPT时通过路径节点共享的方式来优化其总体代价。基于这个思想进行搜索过程优化,设计了一个路径节点驱动的低代价最短路径树算法LCSPT(Low—cost Shortest Path Tree Algorithm),这个算法生成的组播树在保证最短路径的同时降低了整个树的总体代价。仿真实验表明:LCSPT算法不但能正确地构造最短路径树,而且其构造的SPT总体代价与其它同类算法相比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构造连通支配集是解决数据收集问题的一种较有效方法,现有算法在构造连通支配集时只考虑支配集的大小,造成支配集有效期短,易产生盲点及传输数据能耗大.针对如上缺陷,综合考虑支配集的大小、节点能量及节点到基站的路径,提出了一个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生成树的算法.模拟实验表明,该算法的系统生命期比现有算法提高20%左右,延迟缩短17%左右.  相似文献   

19.
针对R*-树应用到逆向工程领域时遇到的适用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R*-树结点分裂算法.该算法将R*-树索引结点表示为轴向包围盒,依据轴向包围盒外接球间的重叠度计算结点相似度,并将其作为权值构建结点无向连通图,用来求解结点无向连通图的最小生成树.沿最大权值边将最小生成树分裂为2棵子树,并基于结点外接球体积对R*-树结构进行优化,从而实现了R*-树结点分裂.实例表明,R*-树结点分裂算法可处理各种复杂数据的结点分裂问题,能够有效地提高R*-树的构建效率及空间数据的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给出了在人工智能求解中的一种算法——B*树算法。文章比较了B*树算法与A*树算法、BB算法的不同处和特点,较详细地叙述了在两种决策策略下B*树返回修正值的产生过程,并用算法语言对B*树算法作了具体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