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水杨醛和对甲氧基水杨醛分别与2,2’-(邻氨基苯胺基)丙烷缩合得到2个由柔性烷基链桥连的双Schiff碱配体C29H28N4O2[H2L1]和C31H34N4O4[H2L2]·Schiff碱配体H2L1与Ni(CH3COO)2·4H2O作用、H2L2与Co(NO3)2·6H2O作用,分别得到镍(Ⅱ)和钴(Ⅲ)的Schiff碱金属单核配合物[Ni(L1)](1)和[Co(L2)]+·NO3-(2).用FTIR、元素分析和UV-vis光谱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晶体结构。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均具有稍微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2.
2种同多钒氧酸盐的合成与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常规水溶液中合成了2种同多钒氧簇合物十钒酸盐[Na3(H2O)12][Ni(H2O)6]·[HV10O28](1)和[Na10(H2O)6][Co(H2O)6]·[VⅤ4VⅣ6O28](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2种化合物均属单斜晶系,P2(1)群;化合物1晶胞参数a=0.9...  相似文献   

3.
使用溶剂热法,吡啶-2-甲醛缩氨基硫脲与Co(C lO4)2.6H2O反应制备了Co(Ⅲ)配合物[Co(C7H7N4S)2](C lO4),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表征。采用SRB法试验了配体和配合物对体外口腔黏膜癌细胞(KB)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浓度为0.16 m g/L时,配合物对细胞杀伤力大于配体,金属与配体作用可能具有加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测定了18—冠—6、[Co(H_2O)_4(NCS)_2](18—C—6)等物质的~1H、~(13)C、~(14)N—NMR谱。推测了配合物的结构。确定了配合物在高氯酸钠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5.
Co(Ⅱ)配位超分子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光物理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1个Co(Ⅱ)配合物[Co(p-Cl-C6H4COO)2(phen)(H2O)2].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是由分子间氢键将分子连接成一维氢键链,相邻的一维链间通过π-π堆积作用将1D链伸延成2D结构.采用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及场诱导表面光电压光谱(FISPS)技术研究了配合物的表面光伏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在300-600 nm范围内呈现出正的表面光伏响应.同时对该化合物的UV-VIS-NIR和IR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合成法,利用均苯四甲酸为桥联配体得到两种新型配位化合物[Cu2(BTEC)·(H2O)6]·2H2O(1)和[Cu(BTEC)1/2·(H2O)5](2)[H4BTEC=1,2,4,5-均苯四甲酸],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配合物1中心铜离子为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并通过羧酸和铜的连接构成1D的链状结构,再通过氢键O-H…O构筑成2D网络结构。配合物2中心铜离子也为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在配合物2中包含一个10.918×10.9182的2D菱形拓扑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合成反应, 合成了系列含有多种氢键网络的Con+ 配位化合物 [Co(C4H13N3)2]2*[C6H2(COO)4]3/2*8H2O (1); [Co(phen)(H2O)3]*[C6H2(COO)4]1/2*H2O (2); [Co(C3H4N2)6](NO3)2 (3).对各化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光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在每个化合物中存在多种氢键,使化合物晶体构成了无限伸延的三维网络结构,形成了广义上的超分子.经对比研究讨论了各化合物中不同类型氢键及其在结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二(乙二胺)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乙二胺 (en)为配体 ,合成了三种具有不同构型的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模拟化合物 :trans-[Co(en) 2 Cl2 ]· Cl,cis-[Co(en) 2 (NO2 ) 2 ]· Cl及 cis-[Co(en) 2 (NO2 ) 2 ]2 Sb2 (C4 H4 O6 ) 2 ·2 H2 O,并对它们进行了紫外、红外谱图的表征 ,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进行了活性检测 .活性数据IC50 及 p I50 表明配合物具有抑制 O- ·2 的活性 ,cis-[Co(en) 2 (NO2 ) 2 ]2 Sb2 (C4 H4 O6 ) 2 · 2 H2 O的活性要高于其它配合物 .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2种Zn(Ⅱ)的配合物:[Zn2(C6H4N3)4]n(1),[Zn(phen)(p-CH3-C6H4COO)Cl(H2O)](2),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IR、UV-Vis-NIR吸收光谱、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是一个具有3D无限结构的Zn(Ⅱ)的配合物;配合物(2)是单核Zn(Ⅱ)的配合物,在晶体中,2个相邻的分子被氢键连成了二聚体.光物理性质研究表明,配合物(1)具有光电性能,在300~600nm范围内表现出正的表面光伏响应;配合物(2)具有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V—O—Co配聚物[V2Co O6(H2O)2]n,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该配聚物的分子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配聚物是1个完全由O原子为桥连接起来具有3D无限结构的杂多核配聚物.利用表面光电压光谱(SPS)研究了配聚物的表面光伏性能.结果表明,配聚物在300~800 nm范围内呈现出正的光伏响应.同时对该配聚物的UV-Vis-NIR和IR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