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不同1,2,4-三氯苯浓度、不同吸附剂用量以及温度的情况下,不同改性量的CTMAB-膨润土从水中吸附1,2,4-三氯苯的动力学及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初始浓度的降低、温度的升高、膨润土改性时所加入的CTMAB量的增加、吸附剂用量的增加,1,2,4-三氯苯在CTMAB-膨润土上的吸附速率也随着增大。  相似文献   

2.
在2005年5月和12月在珠江水系西江(广东段)上/中/下游4个位点采集水样和水草样,用GC/ECD法对水样和水草样中氯苯类化合物(CBs)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样和水草样中几乎所有的CBs的同系物均被检出。5月份水样和水草中CBs的检出总含量范围在115.90~397.06μg·L-1和1352.78~4019.07μg.g-1;12月份水样和水草中氯苯类化合物的检出总含量范围在181.87~696.74μg·L-1和1355.22~3927.20μg.g-1;水样中1,4-二氯苯和1,2,4-三氯苯的含量最高;水草中1,4-二氯苯和1,2-二氯苯,四氯苯的含量较高。水样含量与其他学者10年前的数据相比,有增高的趋势;水草对CBs有很高的富集系数,平均富集系数为0.64到3.57。这表明CBs将对食物链的其他生物具有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3.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改性高岭土,研究制备条件对有机磷农药甲基异柳磷的吸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23~30 ℃)和pH 值为4的条件下,用30 μmol*g-1的HDTMA反应15 min,改性制备的有机高岭土对甲基异柳磷的吸附效果最佳.改性高岭土吸附能力比未改性高岭土明显增强,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吸附反应速度较快,在最佳吸附条件下,即有机高岭土投加质量浓度为10.0 g*L-1,溶液中甲基异柳磷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1,吸附平衡时间为40 min.在所选pH=5~9的范围内,有机改性高岭土对甲基异柳磷的吸附率均能保持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4.
以环己烷作为溶剂、酸改性和负载镍的高岭土作为吸附剂,研究卟啉钒(钒氧-2,3,7,8,12,13,17,18-八乙基卟啉,VO-OEP)的吸附行为,从热力学角度探讨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酸改性和负载镍的高岭土对卟啉钒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说明卟啉钒单层吸附在改性高岭土上;吸附为自发过程,放热反应,吸附热均大于40kJ/tool,说明有化学键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5.
土壤对酞酸酯类化合物(PAES)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草甸黑土中5种酞酸酯类化合物的吸附作用.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对PAES吸附为线性吸附,吸附系数(Koc)随着PAE的溶解度增加而减少,淋溶试验结果表明5种PAE的淋溶性质各不相同,DMP、DEHP、DOP仅在0~15cm土层检出,表现出较低的淋溶性,而DEP、DBP则表现出较强的淋溶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静态法研究了铀(U(Ⅵ))在高岭土上的吸附特性,探讨了pH、离子强度、接触时间、温度、腐殖酸等对U(Ⅵ)在高岭土上吸附的影响.以宏观吸附实验为基础,对高岭土进行X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并讨论了铀(U(Ⅵ))在高岭土上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行为.结果说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用来描述铀在高岭土上的吸附.通过对溶液pH值和离子强度因素的研究,溶液pH值对铀的吸附影响比离子强度对铀的吸附影响更大.在较低pH值下,腐殖酸对吸附有加强的作用;在较高pH值下,腐殖酸对吸附有抑制作用.Freundlich模型可较好地描述高岭土对U(Ⅵ)的吸附过程.高岭土对U(Ⅵ)的吸附为自发且吸热的过程,主要是表面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7.
研究高岭土对废水中的镍离子的吸附性行为,探索镍离子溶液的初始浓度、pH值、高岭土的用量、吸附时间及吸附温度等因素对镍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镍离子浓度增加,高岭土对其吸附率减小,而随着高岭土用量的增加,则吸附率不断提高。高岭土对镍离子的等温吸附服从Freundlich方程式。高岭土对镍离子的吸附率随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室温下,0.3 g高岭土对25 mL 120 mg.L-1镍离子在pH为11.98时静止吸附40 min,吸附率可以达到99.48%,高岭土能有效除去溶液中的镍离子。  相似文献   

8.
以PAC对氯苯的吸附性能及机理为研究对象.并建立了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快速测定水中氯苯方法,研究了两种PAC对水中氯苯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并采用了相应的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筛选出了合适的数学模型,同时考察了pH值、温度、离子强度对PAC吸附水中氯苯的影响结果表明PAC可以实现对水中氯苯的快速吸附,15 min对氯苯的吸附即可达标,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对吸附等温线实验数据拟合效果较好;水中pH值在PAC等电位点附近时,PAC对氯苯的吸附量较高;PAC对氯苯吸附是一放热过程,低温有利于PAC对氯苯的吸附;高离子强度时PAC对氯苯的吸附量较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纳SDBS与部份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混合溶液在高岭土上的吸附量,得到某组分浓度一定时,吸附量对另一组分浓度的扫描曲线,并根据聚合物、活性剂、溶剂及粘土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吸附机理,其中粘土溶解或交换下来的高价阳离子(如Ca~(2+))在活性剂、聚合物或聚合物一胶束缔合物及粘土间的分配,是决定吸附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还有盐效应、竞争吸附、大分子粘滞效应等,亦是影响吸附量大小的重要因素。SDBS在纳型高岭土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型吸附;混合体系中,当SDBS浓度远超过CMC值后,HPAM吸附量趋于零。  相似文献   

10.
凹凸棒石对高岭土洗选废水的吸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凹凸棒石作处理剂,聚合氯化铝做絮凝剂,对高岭土洗选废水进行了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200 ml洗选废水,当凹凸棒石用量为2 g,絮凝剂用量为0.2 g时接触反应4 min后对CODcr的去除率达到92%:对总Fe的去除率达到88.3%;对洗选废水脱色率高达85%,处理后废水色度值降至50.对洗选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为在pH值大于等电点(ζ)的条件下,凹凸棒石一水悬浮体系的结构电荷和表面电荷与有机污染物分子两性聚合电解质发生的静电吸附作用.凹凸棒石对金属离子的去除作用为固一液界面碱性诱导的Fe3 水解沉淀以及胶体颗粒之间的强静电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