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赛前心理状态的良好与否关乎着乒乓球比赛的最终成绩,乒乓球运动员由于受到比赛经历、技术水平以及训练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容易产生过于自信、紧张、不安等心理状态。该文就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加以科学的探讨,进而提出相对应的调整方法进行解决,希望对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调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席繁宏  田汜明 《科技信息》2013,(17):144-144,253
各类型的体育比赛不仅是体育技术水平的比赛,更多的是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较量。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运动员获胜的重要条件,主要表现为赛前竞赛焦虑。因此,研究运动员赛前竞赛焦虑症,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和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的紧张情绪,即良性或劣性的赛前紧张情绪。如何通过运动员平时的训练、生活、比赛过程中的自我意识的培养和自我调节心理系统的形成,来克服或消除赛前的劣性紧张心理,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良性的紧张,发挥最佳成绩。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访问法和综合分析法对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信过度、紧张过度、冷漠状态、疑虑心理、担心害怕、参赛准备状态是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的表现状态;影响大学生赛前心理状态的成因有:训练水平与运动员之间的实力,参加比赛的动机,运动员对比赛的期望,比赛规模和运动员面临的任务,心理训练不足,学校和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期望,外界的影响;提出了从制定合理可行的目标,建立必胜的自信心,加强赛前心理训练,根据不同的赛前心理状态运用适当的训练方法等方面对运动员的心理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5.
左金城 《科技信息》2007,(35):170-170,178
心理因素是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训练环节,它是取得胜利的主要手段。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了运动员对赛前紧张和焦虑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了几种克服赛前紧张和焦虑的最基本的方法,消除运动员过度紧张心理和稳定情绪的作用。在一场运动比赛的最后胜负,不单纯决定于技术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1、前言赛前运动员机体内的运动,感觉和植物性神经就会发生条件性的变化,发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称为赛前状态,赛前状态的适应程度对比赛成绩有很大影响,所以比赛前状态的规律性,特别是心理方面的因素在比赛中所占据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运动实践过程中,运动员在赛前发生很多心理问题,如运动员在赛前紧张情绪反映的时间早晚,比赛规模的大小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等等,通过多年训练和比赛,发现运动员在赛前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且可以通过心理训练和自我调节进行控制。2、速度滑冰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的表现比赛前…  相似文献   

7.
罗卫君 《科技信息》2010,(30):303-304
我国竞技体育舞蹈运动员在国内比赛常能表现出极高的竞技水平,而在国际赛场上却有时未能发挥最佳水平。本文运用运动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相关知识,采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体育舞蹈运动实际情况,分析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使运动员在赛前达到最佳竞技状态,从而得出结论:适宜兴奋心理状态有利于运动员充分发挥潜能达到甚至超出预期的成绩;而过度紧张心里、盲目自信心理、消极比赛心理会影响比赛水平的发挥;运动心理的训练是从平衡态→非平衡态→新的平衡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王明霞 《科技资讯》2008,(34):203-203
所谓赛前焦虑就是指优秀运动员在赛前和赛中所出现的心理紧张和焦虑,这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技能水平发挥,因此,稳定运动员的心理情绪是现代竞技运动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针对运动员在赛前和赛中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并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为在以后训练中和比赛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武术套路运动员最佳心理状态和赛前状态焦虑对比赛成绩相关影响的角度加以分析,找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变化规律,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法 和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20名散手运动员(武英级和一级运动员各10名)进行了在比赛对抗中产生心理过度紧张原因的调查后,发现不同级别运动员在考虑比赛胜负、承受力、对待困难的心理准备等方面,其心理反应存在着明显差异,提出了克服紧张心理需要转化动机、做好赛前准备、收集情报、模拟比赛、进行兴奋转移和暗示的自我调节等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行车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岩 《科技资讯》2009,(12):250-251
心理素质是运动员心理状态和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自行车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分析,根据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变化、心理适应及心理调控,结合训练实践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希望能为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借鉴和依据,从而达到比赛所需心理品质,实现比赛心理状态有效调控,促使最佳比赛准备状态形成。  相似文献   

12.
刘景玉 《科技咨询导报》2009,(7):237-237,239
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访谈法和教育经验总结对参加山西省第十六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参赛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状态以赛前过度紧张和战斗准备状态为主。影响赛前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参赛动机、竞赛激烈程度、学校及教练员期望及个人特征,它们对竞赛成绩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旭武  孙艳玲 《科技信息》2011,(33):303-303,314
本文通过对高水平运动员和业余水平运动员在赛前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对比,找出业余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弱向所在,针对业余运动员的特点,并且同时借鉴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优势,提出相关调整方法,从而有利于完善提升业余运动员赛前心理的稳定性、适应性的特点,使得运动员得以在不同的激烈紧张的比赛场面中发挥出正常甚至于超常的水平,获取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武术套路运动员最佳心理状态和赛前状态焦虑对比赛成绩相关影响的角度加以分析,找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变化规律,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法和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5.
赛前心理准备是运动员在比赛前使自身各种心理因素都处于比赛的状态,其目的是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与心理稳定性,消除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形成最佳状态。赛前心理训练直接影响到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为此,本文提出武术散打运动员在赛前要进行心理训练,其内容有:模拟训练、心理稳定性训练、想象训练、心理品质训练等。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对女子竞走运动员准备期训练、强化期训练、比赛期训练进行分析,然后对竞走运动员赛前训练的心理变化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赛前训练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竞技状态,赛前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又将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比赛前一周降低训练强度有助于运动员调整心态,并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7.
跆拳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既是技、战术与体能的较量,又是强烈的心理素质较量.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是决定比赛成绩好坏的关键,本文根据高校跆拳道运动员的实际,对他们赛前不良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郑小东 《海峡科学》2001,(4):106-107
随着田径运动水平不断提高,比赛竞争日趋激烈,不仅是技术、战术、技能的竞争,同时也是心理的较量,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由此可见,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与调控就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9.
以盐城市全运会大学生田径比赛部分女子短跑运动员与教练员为研究对象,从女子短跑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情绪变化,女子短跑运动员检录与上跑道赛前情绪变化,女子短跑运动员比赛成绩变化与影响女子短跑运动员比赛心理因素等方面,研究女子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变化的规律,并提出女子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控制与调节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州体育学院短跑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对比研究,以期证明心理训练在比赛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有目的地进行心理训练有助于使运动员形成最佳的赛前心理状态,从而更有效地发挥短跑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