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唱是一门通过声音传递人的情感、塑造音乐生活意识形象的艺术,它不仅和人们的生活有着最紧密、最亲切、最自然的联系,也是人们普遍学习和进行音乐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方式。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的“母机”,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的建设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高等师范歌唱教学成效优劣的意义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俗称"第一杀手"。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容易被人们忽视。因此,高血压被医学家形象地称为"无声杀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3.
奥斯卡·王尔德更多的是以戏剧家的形象印刻在人们的心中,他作为诗人的这一角色往往被忽视掉了。他是作为继莎士比亚之后,最受人们关注的人物,其诗作有独到之处。通过分析他的一篇短诗《浪女居所》,来剖析奥斯卡·王尔德作为诗人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4.
郭富章 《科技信息》2012,(10):294-294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求知的一种力量,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认识它、研究它,同时兴趣还能开阔人们的眼界,丰富人们的心理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从激发学生对学英语的兴趣入手,充分利用农村地区有限的条件,创造性地通过自制教具,使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巧用活动,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设计精彩的课外作业,为学生创造更多运用英语的机会,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乐学情绪,培养学习能力,让农村孩子也能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使农村的小学英语课堂焕发光彩。  相似文献   

5.
张军 《科学世界》2014,(1):112-112
<正>100多年来,由煤炭、石油为主要代表的化石能源为人类的生活生产、交通运输等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然而,人们也开始意识到,化石能源的资源量是有限的,而且在生产和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气候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我国,遍布各地、终日不散的雾霾给人们上了一堂最生动、最形象的环保教育课,开发可持续能源已成为全民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吸血鬼形象的变化与美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在早期,人们的审美呈现出一种理性的、静态的特点,吸血鬼外表丑陋且无意识;到了近代,感性中夹杂着理性的美学观,让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变得更主观、更感性、更强烈,尤其在斯托克的著名小说《德古拉》问世后,吸血鬼形象由丑陋变得俊美并开始受到热捧;当代审美观念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一种主观的、非理性的和动态的特点,在吸血鬼作品中,吸血鬼不但外表俊美,性格也越发人性化。人们的审美变化使吸血鬼的形象更加饱满,说明吸血鬼的形象正是时代美学形态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最近,到东欧国家转了一趟,颇有收获,想谈几个问题。我觉得,当今整个社会主义都处于一种危机中。从苏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来70多年的历史中,人们还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危机感。当然,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危机的性质有些不同,有的是因为没有改革而产生的,有的是因为改革中的一些困难产生的。我这里着重谈谈实行改革的国家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它们的困难大体上有5个:一是通货膨胀,其范围和幅度都超过没有改革的国家及它们自己改革前的状况;二是外债,这在东欧国家比较突出,匈牙利的纯外债现在已达120亿美元。如何解决外债与今后一二十年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三是人们巨大的收入差距。这是历史上最明显的时期,现已引起许多人的抱怨,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不安,人们议论纷纷;四是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扩大,引起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矛盾的加剧。这在苏联、东欧国家特别明显;五是在改革过程中,人们逐渐淡化了党的形象、社会主义的形象或马克思主义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威尼斯商人》(1596)被公认为莎士比亚早期喜剧创作中的代表作品,同时又是最富有社会讽刺性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文主义新人形象,但剧中血肉最丰富、个性最复杂从而长期引起后世读者和评论家关注的却是反面主人公夏洛克。这一形象和哈姆莱特、福斯塔夫一起成为莎士比亚笔下三大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正处在富于想像的年龄,而音乐作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其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像的天空.想像力是人们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力,人们在欣赏、演奏和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的想像来塑造音乐形象,创建音乐情节,从而使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哭“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哭“在英语中有很多不同的译法,不同方式的“哭“既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又能够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形象逼真。而这些不同方式的“哭“又可以用不同的英语词汇来表述,它们之间的意义既相近,又有细微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蒲松龄生活在所谓“康雍”盛世,终生困于场屋,饱尝世态炎凉,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下层知识分子。因此他对于八股取士制的弊端感受特别强烈,对于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特别了解。在他的不朽名著《聊斋志异》中,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深切感受,塑造了数以百计的知识分子形象,而绝大部分是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生、诸生。通过这些形象,描写了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的进退升迁和悲欢离合,剖析了他们的灵魂。 在众多的知识分子形象中,刻划得最深刻、最典型、最成功的是在封建科举制度罗网中挣扎的各种各类知识分子形象。一个作家只有描写他最熟悉的、感受最深的题材,才能有一  相似文献   

12.
色彩在包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类文明的开始,色彩就成为人类沟通的一种语言。人们用色彩表达情感、宣泄情绪、尽情沟通。色彩运用是门学问,蔡启仁先生表示,一件设计作品,一般包含三个元素:色彩、图像、文字。这三个元素中,以色彩较为重要。蔡先生解释,人对色彩是相当敏感,当他们首次接触一件设计作品,最先攫取其注意力的,就是作品的颜色,其次是图像,最后才是文字。色彩界有一个七秒钟理论,即对一件物品、一件商品、一个产品的观察可以在七秒钟之内以色彩的形式留在人们的脑海里,这形象说明了色彩所具有的强大功效。色彩是人类视觉中最鲜明、最特殊的符号,是人类最基本的元素、最基本的要求。色彩在包装上的  相似文献   

13.
以戴厚英的最富有代表性的五部知识分子长篇小说为例,以文本的细读法和典型人物形象分析法,从知识分子的处境与命运的视角切入,将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归纳为精英型、自省型、卑劣型、零余型等四种类型,并通过对他们的考察,展示作者对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独具特色的审视。戴厚英用形象告诉人们,知识分子嬗变并非仅仅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还关乎知识分子自身的人格操守。  相似文献   

14.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摄影作为一种独立的新闻报道手段,主要通过视觉形象向人们传递新闻信息,并恪守“时间、空间、对象”三位一体的真实原则,具有较强的现场纪实性和影像见证性,是人们具体、形象地认识某一时期社  相似文献   

15.
封托  丁励 《大自然》2022,(1):58-61
人们印象中的仓鼠两颊总是鼓鼓囊囊地塞满了食物,还喜欢到处挖洞储备粮食.凭借着憨态可掬的小表情和萌萌哒的小眼神,仓鼠成为人们艺术创作的灵感之一,其中最受人喜爱的一只老鼠莫过于迪士尼的卡通形象——米老鼠.但你可知道看似弱小的仓鼠祖先曾经跋山涉水,经过了千万年的繁衍分化,它们在地球上的演化史比人类还要久远.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正处在富于想像的年龄,而音乐作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其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像的天空。想像力是人们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力,人们在欣赏、演奏和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的想像来塑造音乐形象,创建音乐情节,从而使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境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恐龙曾经是地球上不可一世的统治者。形态各异、丰富多样的恐龙化石一次次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神经,无数人着迷地猜测着活着的恐龙该会是什么样子。而关于恐龙形象的探索或想象,总是无法绕开最具诱惑力的一个环节——体色。实际上,这也是最难在化石中找到依据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8.
王彩云 《科技信息》2010,(31):153-153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一座艺术高峰。作品中描写了大批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构成了《聊斋志异》作品中最亮丽,最有魅力的部分。在近五百篇小说中描写女性形象的就接近二百篇。其中有一批贤德类女性,如林氏、颜氏、庚娘、细柳、珊瑚等都是作者尽力刻画的贤妻形象。在男性看来,她们的确很贤德,因为她们符合男性所设定的标准。但我们去认真分析她们的处境,会发现她们一直处于"他者"的地位。本文通过对贤德类女性形象加以分析,来阐述她们的"他者"地位。  相似文献   

19.
赵克诚 《科技资讯》2005,(23):139-140
想象就是在头脑中创造新事物的形象,或者根据口头语言或文字的描述形成相应事物的形象的过程。它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是人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不仅能感知当时作用于自己感觉器官的事物,不仅能回忆起当时不在眼前而过去却经历过的事物,而且还能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头脑中构成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物的新形象,或者根据别人口头语言或文字描述形成相应事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些姑娘和她们良师益友般的指导,用辛劳的汗水和坚毅的拼搏精神在人们心中塑造了一群可歌可敬的形象,那就是中国女排!一年多以前,人们还曾经对这一形象产生过怀疑、忧虑,然而今天人们确信,世界女子排球的历史毕竟因为这个英雄集体的树立而翻开了新的一页! 曾几何时,“三连冠”的喜悦已成了历史.人们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