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潍坊学院学报》2017,(6):43-45
《健康山东行动方案(2014-2016年)》中提到,到2016年山东省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3岁,由于我国国民体质监测上限为69岁,已不适应当前的实际与发展需求。为此,就潍坊市70-79岁部分老年人体质现状进行了调查,旨在更多地了解高龄老年人的体质健康状况,丰富和充实国民体质监测年龄段和数据,为更好的指导老年人健康工作提供服务。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个体体质状况差异显著,说明该年龄段体质状况不够稳定,有些指标如:BMI指数、腰臀比、骨密度、平衡能力等应引起重视。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加大对老年人体质关注,增加对70-79岁老年人体质测试,出台相对科学合理的测试内容、方法和标准;同时,老年人也应积极锻炼,特别是加强一些功能性锻炼,以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山东省17地市5681名60—69岁老年人体质状况进行分析,探讨老年人体质状况及变化趋势,并研究城乡之间存在的差异,为本省全民健身发展提供参考.结果发现,城镇老年人体质状况整体优于乡村老年人,但城镇老年男性发生肥胖的机率较大.分析认为,这可能与城乡之间经济状况、健身环境及健身意识有关.建议各地市体育部门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重点加强对乡村体育锻炼的宣传和指导,缩小城乡差距;鼓励乡村女性和城镇老年男性参加体育活动减少肥胖发生的机率,增强全民体质.老年人在体育锻炼时应顺应生命发展的规律,科学适度“循序渐退”.  相似文献   

3.
以海南省城乡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依据调查样本数据,对海南省60~69岁的老年人身体形态机能及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老年人身体形态发展变化具有显著的年龄特征和性别差异,总体上处于平稳的变化趋势;女性身体形态有所变化,60~69岁年龄段老年人身体形态总体指标趋于优化.  相似文献   

4.
海南省老年人体质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和掌握海南省老年人的体质现状,通过对海南省4个监测点840名男女性老年人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以及城乡老年人体质的比较分析,揭示了男女性老年人群各年龄段的体质状况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常德市老年人的体质现状,按《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随机抽取974名60~69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质测试.结果显示:老年人平时活动主要是静态活动、轻家务劳动、散步和小强度体育锻炼;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1%,体重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为49.9%,且女性高于男性,城镇高于乡村,也高于2005...  相似文献   

6.
按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对2005年甘肃省3~6岁幼儿、20~59岁成年人、60~69岁老年人的体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甘肃省国民体质的整体水平较低;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城乡之间、不同职业人群、经常锻炼与不锻炼人群之间体质达标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疆哈萨克族3-6岁幼儿体质调研结果的分析与研究,揭示出了新疆哈萨克族3-6岁幼儿体格发育与体能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新疆哈萨克3-6岁幼儿体质总体状况一般,绝大部分幼儿处于中等水平;男幼儿略优于女幼儿;各年龄段之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0年邵阳市城乡60~64岁和65~69岁两年龄组男女老年人的体质监测结果,对邵阳市城乡老年人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在形态指标中,除男、女性皮褶厚度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外,邵阳市老年人男、女性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克托莱指数均随年龄的增加明显减少,城镇老年人各项指标均优于农村;男、女性心肺功能随年龄的升高而减退,城镇老年人心肺功能优于农村,肺活量无显著性差异;男、女性身体素质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坐位体前屈、握力、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两年龄阶段城镇老年人均优于农村,女性平衡能力和柔韧性均比男性优越.针对上述结果,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改善邵阳市老年人的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0年邵阳市城乡60~64岁和65~69岁两年龄组男女老年人的体质监测结果,对比研究了邵阳市城乡老年人的身体形态指标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邵阳市城市男性老年人体重和克托莱指数明显高于乡村,而腹部皮褶厚度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城市男老年人比乡村男老年人要明显增厚;邵阳市城市女性老年人的体重、克托莱指数、三围、腹部、上臂和肩胛皮褶厚度等身体形态指标均明显高于乡村;邵阳市城市男女老年人的体型均大于乡村,腹部脂肪堆积程度均高于乡村,肥胖趋势也高于乡村,但身高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针对上述结果,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提高邵阳市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张娅 《科技信息》2013,(7):329-329,342
依据河北省体育局发布的2010年河北省老年人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现代的国民体质情况,对农村老年人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并与河北省城市同龄老年人进行横向比较分析。试图填补农村老年人体质研究的空白,为了解农民体质收集基础数据,为河北省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一个特定群体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839名老年人问卷调查和体质测试的结果,对常德市老年人体育锻炼参与情况和体质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2.
应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信息资料归纳等方法,以河北省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为依据,通过分析60~69岁人群的体质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情况,探讨该人群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河北省老年人进行科学的锻炼提供依据,进而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参考,为改善老年人体质健康提供方法,为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0年邵阳市城乡60~64岁和65~69岁两年龄组男、女老人的体质测试结情况,对邵阳市城乡老人的身体机能和素质状况的差异分别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邵阳市乡村老年人在身体机能方面优于城市,但身体素质方面却稍逊于城市,且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针对上述结果,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提高邵阳市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2811例淮安市幼儿、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淮安市3~69岁居民的体质状况随年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与2000年相比,身体形态指标略有提高、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却有所下降,总体的体质达标率排序为老年人〉成年人〉幼儿。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老年人健身活动与体质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山西省部分城市老年人800名为受试,并对他们进行健身活动调查和体质指标的测试.结果发现:山西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高于全国.锻炼的目是为增进健康.山西城市老年人的形态、机能、体能指标多数都高于乡村老年人,又均具有显性或非常显性差异.这一结果与山西城市与乡村之间在生存环境、经济状况、生活水平以及健康意识等方面的差别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0年和2005年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数据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江苏老年人体质健康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和2005年江苏省老年人整体体质健康水平改善不明显,影响老年人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肺活量下降、体育锻炼时间、吸烟行为、工作时间等。  相似文献   

17.
对徐州市区部分小学7-12岁男女学生进行体质测试,以了解该市小学生的体质状况。结果表明:该市小学生形态发育良好,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心血管发育 水平不平衡,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呈下降趋势;身体素质发展良好;建议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学校体育,增加一些提高心肺功能的运动项目,使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湖北省40~69岁成年人高血压患病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对湖北省16个地市的18258名40~69岁成年人,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BMI、WHR与高血压患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高血压组的收缩压与BMI之间没有显著联系,而在40~59岁组中BMI与舒张压之间呈显著相关,40~59岁年龄段的成年人的高血压组的WHR与舒张压呈显著相关,60~69岁年龄段的高血压组老年的WHR与收缩压呈显著相关.结果显示:BMI、WHR均为成年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苏北沿海城乡老年人体质状况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苏北沿海城乡老年人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分析,发现老年人总体DMI水平偏高;老年人体质状况存在性别、城乡差异;随年龄增长,两性均出现安静脉搏降低,男性平衡和反应降低,女性柔韧性降低;老年人体质衰退存在性别特征;老年人身体形态虽随年龄增长有衰退趋势但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认为老年人体质的城乡差异仍然是主要问题并会长期存在,应辩证看待老年人DMI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幼儿(3-6岁)三次全国体质监测数据分析研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以期探讨全国十年间幼儿体质的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为政府部门及时了解幼儿体质状况,更好的在"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期间全面开展全民健身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中国幼儿(3-6岁)体质状况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统计软件对2010年、2005年和2000年全国幼儿(3-6岁)身体形态的相关指标数据之间进行了平均数相减统计分析。结果:2000-2010年间的全国幼儿在身高、体重、坐高和胸围平均增长值普遍高,男性平均增长值大于女性;4-5岁年龄段的身高、坐高、体重和胸围平均增长值大于3-4岁和5-6岁年龄段;BMI指数平均增长值均有增高,男女无明显差距,同年龄段的平均增长值普遍提高;胸围指数平均增长值普遍减小,男女幼儿之间无明显差距,12000-2005年间平均值均减小,而2005-2010年间均增大,同年龄段的全国幼儿胸围指数平均增长值男大于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