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据焦一宫提出的夸克、轻子的亚克三体结构模型和推广后的Preon模型,讨论了超对称性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分析了编内费米子和“编外”玻色子间具有的正、反两界粒子一一对应的超对称关系,且正、反两界粒子分别满足SUf(3)群和SUf(3)亚群对称,从而人为最近观测到的质量m^′>50mp的奇异粒子是“编外”轻子型夸克q^′及q^-′的复合态H′(q′,q^-′),发现l^--q共振是“编外”玻色子中存在“反轻子型夸克”Sc^ 2/3(bc,g^-)的必然结果,可能是对亚夸克物理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长期受实验支持的标准模型,它的某些基本原理最近已受到实验事实的责难.如:EMC组发现的EMC效应;CLEO组发现的味变中性流夸克转换过程;CDF组发现夸克有结构的迹象及HERA的HI和ZEUS机发现的〖AKl-〗-q共振预示可能存在更深层次的物理;超神冈实验指出中微子有质量、混合和振荡;多家实验发现光子的夸克/胶子结构,轻子有“反常磁矩”等.这些实验事实都背离了标准模型的基本原理,对其重新审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ε物质、B物质与"编外"粒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微子统一模型,新名古屋模型和焦一宫亚夸克模型、preon模型的相互联系,推广了ε物质、B物质的概念。它们实际上是亚夸克模型和preon模型中“编外”玻色子。进而对电子衰变,味荷破坏电荷不变的轻子转换,轻子-夸克对称,超对称以及质子衰变的物理机制给出了自然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编内费米子反物质和"编外"玻色子反物质对称性的讨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夸克、轻子等费米子和“编外”具有反夸克性质,反轻子性质的玻色子间的对称性作了讨论;讨论了反夸克,反轻子与“编外”玻色子中反夸克,反轻子间的对称规律,并对编内反重子及“编外”玻色子构成的反重子的不同性质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规律性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从亚夸克物理中允许存在的编外粒子出发,探讨了要能存在的双亏克态,双粒子态以及轻子型夸克等物质态,给出了它们的结构性和SU(3)对称表示。  相似文献   

6.
从亚夸克物理中允许存在的编外粒子出发,探索了可能存在的双夸克态、双轻子态以及轻子型夸克等新物质态,给出了它们的结构性和SU(3)对称表示。  相似文献   

7.
中微子结构及其结构函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研究光子结构类似,若现时中微子v2e,F(q1,g,g)的超对称性伴子-中性微子U0e,B(q2,g-),从亚夸克海中俘获2对色亚夸克bcb-c,一对用于使U0e,B(q2,g-)构成y-2/3e,B(q2,b-c)和反轻子-夸克共振态B+2/3c(bc,g-),一对用于将两者粘合在一起的胶子弦,即相当于胶子弦将y-2/3e,B(q2,b-c),B+2/3c(bc,g-)粘合在一起的带电谐振子,将显示强作用的特性.但B+2/3c(bc,g-)是反轻子-夸克共振态(l--q),其传播子为比W±1,Z°更重的ε-e(q-1,q2)物质,又给出了它的弱作用性质.以往分析核子结构函数的一些原理和方法可延用于中微子的情形,从而给出了中微子结构函数.  相似文献   

8.
对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当前实验研究结果不断地给基本粒子标准模型提出疑难,揭示轻子、夸克存在亚结构的迹象,例如EMC效应预示轻核与重核之间存在差异,pp碰撞单举截面分布在横能ET>200 GeV时与QCD计算发生较大偏差,发现了反轻子-夸克共振事例,先后发现了夸克的味变中性流和轻子的味变中性流,轻子的"反常量"等等.这些实验迹象都迫使我们有必要及时对基本粒子标准模型进行一番全面、系统的审视.  相似文献   

9.
亚夸克模型,轻子型夸克和一种简单的夸克-轻子结构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最简洁的rishon亚夸克模型,讨论了由此可以组成的各种玻色子和费米子。这可以导出轻子型夸克及一些新粒子,进而提出一种简单的夸克-轻子复合结构的动力学模,如此可以不引入色,并与已知的粒子质量关系,衰变道一致,最后,简单探讨了中微子有质量的某些总是春与相对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手征SU(3)夸克模型,研究了一类包含1个反夸克的五夸克系统(q4-q).采用Jacobi坐标,利用五体理论方法,推导建立了四夸克子系统的波函数,并和反夸克耦合后得到了五夸克系统波函数,在雅可比坐标系下分别计算了夸克-夸克及夸克-反夸克的各个相互作用势.通过T-M变换得到同一Jacobi坐标下五夸克态系统Diamond结构(q4-q)20个态的能量.  相似文献   

11.
在非对角基下,研究了3-3-1模型所预言的中性规范玻色子Z′对顶夸克对产生的自旋相关过程的修正.结果表明Z′的改变可以对t↑-t↓和t↓-t↑散射截面产生主要修正,而且在非对角基下散射截面在相同自旋态下是不为零的.因此我们希望,Z′对顶夸克对产生的自旋结构的贡献可以在未来的ILC实验上探测到,并且可以区别不同的3-3-1模型.  相似文献   

12.
在SU(3)简易群模型的框架下,研究了在直线对撞机上质心能量为800GcV时顶夸克对通过e^+ e^→tt产生的自旋修正.结果表明新的规范玻色子ZH对t↑t↓ 态和 t↓t↑态的产生截面能产生明显的修正;当1TeV≤MZH≤2TeV和cosθ〈0时,相对修正参数的值R(t↑t↓ )和( t↓t↑)分别在18.16%-3.45%和47.6%-3.4%的范围.因而在大部分参数空间内,新的规范玻色子也对顶夸克对产生的自旋修正影响应该可以在未来的高能直线对撞机上被观测到.  相似文献   

13.
Based on the SU(3) simple group model , we study the spin correction of the top quark pair production at the high energy linear e+ecollider (ILC) with a center-of-mass energy √s=800GeV. Our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gauge boson Z. exchange generates very small corrections to the spin correction observable in all the parameter space, which can not be detected in the future ILC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4.
利用微扰方法研究旋转混合星的结构.应用基于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的硬和软的两种强子物质状态方程以及将s夸克质量作为自由参量的夸克物质的MIT袋模型来构造混合星模型.研究了旋转对于星体内部结构的影响,并近一步对比和分析不同模型星体结构改变的不同.结果显示s夸克质量对于旋转星体的结构和性质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The test of the Standard Model and search for New Physics signal are main aim of LHC experimen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at the LHC, it is a major task in future to exceed the current accuracy of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for important processes, in particular ones involving Higgs boson and top quark. In this review we briefly summarize some recent theoretical progress in Higgs boson and top quark physics, especially the fixed-order and resummation predictions in QCD at both the Tevatron and the LHC.  相似文献   

16.
对孤粒子袋模型数值解时,考虑了夸克质量和质心修正,获得强子静态物理性质(如质量、磁矩、均方根电荷半径和轴矢量与矢量耦合常数之比等),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相符。同时推算出上、下夸克间的质量差。  相似文献   

17.
作者利用格林函数方法较严格地讨论了一维伊辛模型中任意两格点之间的自旋关联,并通过对比昂萨格的二维正方伊辛模型的结果表明,有限温度下一维伊辛模型尽管不存在通常的铁磁到顺磁的自发相变,但是存在零温附近的强自旋关联,从而可加深对一维伊辛模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引入了一种新的高阶项,并对过渡区原子核量子相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能量曲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高阶项可以描述原子核基态的三轴形变.接着应用到192Pt核和188 Os核中,计算了电四极B(E2)跃迁值.结果表明高阶项效应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9.
左右对称模型中的一般特征是左右手的费米子项通过一个新的中性规范玻色子Z′来联结.研究了在左右镜像模型和左右对称模型中新的规范玻色子Z′通过e^-γ凝聚的产生过程,并讨论了在TeV能级的直线对撞机上探测该新粒子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该过程的产生截面范围为16.23fb~206.2fb,并且左右镜像模型中的产生截面大于左右对称模型中的产生截面.在未来的高能直线对撞机上该新粒子的信号可以通过其轻子衰变道Z′→ l^+l^-来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