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硐室型矿井风流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矿井风流调控的传统方法及矿用空气幕的布置形式,并将安装在巷道侧壁硐室内、具有柔性风门隔断风流、柔性风窗增阻减少风流和硐室型辅扇或风机机站引射风流作用的矿用空气幕定义为硐室型风流调控装置。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柔性风门的风流隔断率可以达到85%~88%,柔性风窗可有效对运输巷道中风流进行增阻,硐室型辅扇或风机机站的引射风量可达到30~40 m3/s,在难以设置风门、风窗、辅扇和风机机站的运输巷道中能有效控制风流短路、风流反向、风流循环、增加或减少巷道风量等,这不仅可以强化中段通风网络的排烟排尘效果,保  相似文献   

2.
机械化盘区通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某大型金属矿山井下机械化盘区通风的实际情况,在矿用空气幕替代辅扇的应用研究成功的基础上,现场开展硐室型风机机站的应用试验,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硐室型风机机站可以有效替代传统风机机站,能在难以设置有风墙风机机站的巷道中安装运行,实现各盘区进风巷道风流的合理分配;硐室型风机机站能有效引射风流,控制风流短路,增加中段进风量达27.3m3/s,强化中段通风网络的排烟排尘效果,有利于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提高矿井的有效风量率和促进矿井风流的有序流动;硐室型风机机站可以由单台风机或多台风机构成,安装在巷道侧壁的硐室内,增强多级机站通风方法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矿井通风入口风流季节性差别大的现象,对不同季节通风巷道风流温变规律进行现场测试,建立巷道围岩-风流换热的数学物理模型,数值模拟通风风流与围岩的换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风流在煤巷中流动过程中不断与围岩进行热交换,进而导致风流温度不断升高,但在工作面段风流升温缓慢,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吻合。不同季节通风巷道内风流升温效果差别明显,入口风流温度越低,风流在巷道内流动相同距离时,温度越低,但温升越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相似理论,应用方程分析法推导出矿井热害治理协同地热开采相似模拟所需满足的相似准则,得出缩尺模型与原模型之间各参数相似比尺。利用COMSOL数值软件建立2种尺寸模型分别求解,验证建立的相似准则准确性。按1:100的几何缩尺比例搭建相似模拟实验系统,该系统包括巷道通风系统、地热开采系统和监测系统,用于研究矿井岩层地热开采过程中采热流体流动传热规律以及地热开采对通风巷道热环境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岩层注水采热过程中逐渐降低巷道围岩温度,减小巷道内风流升温幅度。当岩层注水54 min时,巷道内风流升温幅度比不注水时降低1.5℃。采热井负压抽水采热促进岩层内热传递,使岩层降温区域加速扩大。注入井注水采热对巷道风流温度的影响可以分为通风换热、围岩快速冷却、风流温度稳定3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立井井壁温度变化规律实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掌握生产期间主井、副井和风井井壁温度的变化规律,开展了实测研究。结果表明:进风井内井壁温度随风流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主井和副井的全年温度变化量分别为21℃、22℃,可近似表示为以年为周期的正弦函数;出风井井壁全年温度变化量约2℃,可近似忽略。分析认为:因井壁受热伸长受到围岩的约束而产生的竖直附加力是导致井壁破裂的原因之一。因此,进行井壁安全监测时,进风井必须监测温度变化,而出风井可不必监测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6.
新化县化溪井属严重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建井以来,1982年至1992年8月,共发生了四次突出,其中13采区+40m轨道石门在20m的巷道掘进中相继发生三次突出,致使该石门长期未能过完煤门,给工作面接替造成了极大困难。对该石门突出原因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规律,采取合理的防突对策,是解决测水组煤层同类矿井石门安全揭煤的重大技术课题。  相似文献   

7.
深井工作面高温热害严重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而围岩散热是高温热害的主要热源体。为了探索高温围岩散热对巷道内通风风流温度的影响规律,以淮南矿业集团某高温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工作面及两侧巷道内风流的温度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巷道走向的延伸,巷道内风流的温度以e指数的形式呈增高趋势,巷道越长,在其末端风流温度越接近巷道围岩温度;2)在工作面与运输巷和轨道巷相交区域,由于风流涡旋效应,该区域风流热量不易散出,形成风流温度场与速度场的异常区域,也是回采工作面高温热害治理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8.
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二矿瓦斯抽放井的地面位置为风井扇风机房正北50m;井底落点位置:-550m进风石门和-550m轨道石门之间2#联巷东北侧,距联络巷北帮4.5m。抽放井主要穿过第四系松散层、阜凤推覆构造体的片麻岩、阜凤推覆构造破碎带、煤系地层,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
太平煤矿在+700m水平主石门15#煤层加固维修中采取的锚网索喷、砌墙+工字钢顶梁、壁后注浆等刚、柔性联合支护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变形,解决了软弱围岩支护问题,保证了巷道有效断面,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0.
洪元金 《科技资讯》2006,(19):24-24
注浆加固技术目前在准南矿区被普遍应用于软岩.构造带的巷道加固实践中,本文介绍了该技术在新庄孜矿-658m~-678m北-主转载井过断层带的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阳高县土蝗危害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农作物丰产丰收和生态植被建设,通过应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土蝗技术,收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个体反社会性犯罪对社会公众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破坏性后果,构建其预防体系具有现实的社会需求。以理论与事实为依据,预防个体反社会性犯罪可以从宏观预防与微观预防相结合的角度构建综合犯罪预防体系,其中宏观预防包括社会预防、治安预防和刑罚预防,微观预防包括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区预防和个体预防。  相似文献   

13.
围绕"如何始终保持对案件防控高压态势,深入有效落实案件防控措施"这一议题,从加强教育监督、加强现场检查、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及加强精细化管理等几方面提出了提升商业银行案件防控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建筑防火的重要性及建筑设计单位的责任.介绍了建筑防火的主要文献及历史沿革.讨论了建筑防火文献的应用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15.
以昆虫行为生态学为指导,讨论了以生殖控制为基础的害虫成虫管理策略的战略重要性及其可能采取的战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煤矿生产系统的安全问题涉及诸多不确定信息,导致煤矿安全评价中,尤其是瓦斯防治系统的安全评价存在着很多复杂而又不确定因素,加之很多安全评价方法理论性太强,很难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未确知理论是研究未确知信息的一门科学,本文基于未确知理论提出煤矿瓦斯防治系统的评价方法,并且将其应用到海石湾煤矿瓦斯防治系统中,得出其安全等级,达到了预期的应用效果。论文研究对矿井瓦斯防治和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经证实的人鼠共患病按病原划分有5类20种,列出病名及其主要的啮齿动物宿主、传播媒介和地理分布。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是我国3种主要人鼠共患病。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发现以上3种传染病在2000-2005年中发病人数大体上呈下降趋势。人鼠共患病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8.
连续5年,用过氧乙酸和自制的中草药提取液作为杀菌剂,对完全成熟芒果果实贮藏期间病害防治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分别用过氧乙酸和中草药提取液处理后的芒果,能有效地抑微生物侵蚀,防止芒果病害.在23℃37℃,RH=60%84%条件下,贮存31天,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2.4%和10.7%.  相似文献   

19.
非点源污染是威胁我国水体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过30多年的研究,非点源污染技术由初期的定性化研究转向了定量化研究,由统计、调查与机理研究转向了实用治理研究。就目前国内外众多的防治技术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源防治和汇防治。源防治是从污染源头控制和减少氮、磷流失,也就是所谓的管道前端治理方法,主要通过耕种措施和田间管理、施肥措施管理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技术控制氮、磷的排放量和流失量,以减少非点源污染。汇防治是相对于源防治的一类防治技术,也就是所谓的管道末端治理方法,着重于对污染物的去除和削减,主要方式有建立植物缓冲带和水塘-湿地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在非点源污染防治中应用上述技术的研究成果和现状,为今后的非点源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协同防御的角度论述了入侵防御技术,提出了入侵防御系统的构筑设想,设计了将入侵检测系统(IDS)与路由器通过利用入侵防御协议(IPP)相互协同的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