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汉语的语义十分丰富,表达方式灵活,同义词、近义词特别多,要对其语义比较准确的识别是很困难的,在模糊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最优分割模糊匹配法对自然语言(汉语)的语义进行自动识别和分析,该方法在标准文本的计算机自动识别中得到比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讨论概率数据模型及概率数据库、分析目前概率数据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给出这一领域中的一些开放问题。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属性掌握概率的分类模型,该模型基于Q矩阵,采用对属性掌握概率先估计后分类的方法,从而实现对考生知识状态的识别.在估计阶段提出一种属性掌握概率的估计方法,在分类阶段引进模糊数学的贴近度按择近原则判别法,并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发现该模型适用于总体的属性掌握概率服从左偏态分布和双峰分布的考生知识状态的识别.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不同数据源集成时的语义冲突,实现语义共享,首先必须要进行语义相关属性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语义相关属性及其实例的表达形式,提出了一种更加具有通用性的语义相关属性识别方法--属性相似性计算模型,该模型能够计算数值型属性、字符型属性、标称型属性等三种不同类型属性之间的相似性,为判断不同属性是否相关提供了量化依据.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属性相似性计算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计算属性的相似性,而且允许相关属性的实例值存在表达冲突,拼写错误等情况,因此,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容错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设计重用过程中基于模型的产品数字化定义(MBD)模型的问题,采用特征识别技术,对MBD模型自动添加语义标注,从而提高关键字检索的准确性.首先,对MBD模型的构成原理与模型要素进行分析,并在融合关键信息的基础上建立零件模型的属性面邻接图(AAG),根据零件模型上加工特征,将特征划分为螺钉头部特征、螺钉功能特征和材料特征.其次,通过顶点属性结合邻接矩阵重构图的顶点序列,动态编码结合距离匹配,求出最大公共子图,得出MBD模型之间的相似度.最后,利用聚类法实现对MBD模型的自动语义标注.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以实现MBD模型的自动语义标注,很大程度上提高语义标注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方芳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1):47-48,64
数量名短语的自动识别是中文信息处理中短语识别的重要内容,对汉语深层次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数.量.名"、量词重叠的数量名短语进行自动识别,以量名搭配概率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变长后缀匹配的后退算法来发现更多的量名搭配,把召回率提高了40个百分点。我们在240万字的当代新闻小说语料上进行了识别试验和测试,结果显示,达到80%左右的调和平均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较好地对视频中交通事件进行语义理解,减少底层特征与高层事件间的语义鸿沟,提出一种具有通用性的交通事件识别框架。首先,把事件分为单车行为、人车交互行为与车车交互行为;然后,根据语义层次,按基本语义单元、基础语义事件和高级语义事件的顺序对交通事件进行识别,并根据逻辑化的自然约束语言(NCL)的规则,给出了交通事件的语义表达形式,通过对高级语义事件建立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得到事件的高级语义,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语义鸿沟;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海战场环境中,目标种类繁多、属性各异。战前对它们的特性信息进行管理,可以为战争过程中的目标识别提供必要的先验知识。首先,分析海战场环境中的目标识别结构和目标特性,在此基础上构建情报数据库中的语义对象模型,并阐述了如何对情报数据库进行维护。情报数据库经过初步应用,结果表明与海战场环境中的实际情况相符、结构清晰简单。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属性决策问题,面向二元语义信息,以向量的形式对决策信息进行集成,提出了向量型二元语义密度加权平均(V-TDWA)算子的信息集结方法.首先,对向量型二元语义密度加权算子及其合成算子的基本构建思路进行了介绍,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信息分布的疏密程度讨论了向量型二元语义信息的分组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向量相似度的聚类方法,在聚类组的基础上,通过最大化熵值法求解不同聚类组的密度权重.最后通过算例对向量型二元语义密度集结算子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0.
基于VIKOR方法解决概率语言术语集语义环境下的多属性决策问题,将概率语言术语集刻画的属性指标与VIKOR方法有机结合,将候选方案的整体效益和个体属性遗憾程度同时纳入决策目标体系,并通过对VIKOR决策的判断准则进行修正,构建PLTS-VIKOR多属性决策模型,克服了以往TOPSIS法、集结算子综合法等在决策机制上的不足.通过决策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决策有效性和计算过程的相对简便性.  相似文献   

11.
手工切片识别悬铃木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商品材树种识别中,制做并观察木材显微切片是一种常用而可靠的方法.作者尝试了用单面保安刀片切制显微切片的技术:通过充分软化、仔细修整切面、反复耐心切制,最后从多片切片中优选出最佳切片的方法制成的切片,可基本满足树种鉴定要求.同时辅以宏观构造特征观察以及木材密度、干缩性等物理性质的测定,完成木材识别.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应用递推增广最小二乘法对控制系统参数和结构进行数字仿真辩识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对三个实际模型参数及阶的辩识结果,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可行性.建出的辩识思想对系统辩识实验研究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根裁木系统的负载阶段性变化的特性,本文介绍了在设计中利用对象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差来实现对对象参数闭环辨识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可有效地解决变动负载下的系统准确控制问题。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裁木系统的微机自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理论设计是可行的,系统工作是可靠的,控制效果是满足技术要求的。  相似文献   

14.
选取管孔的面积和周长作为基本特征,构造与之相关的10项特征,采用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和最小差值判别法,在MATLAB环境下对白桦、西南桦、水曲柳及柞木等4种阔叶树材的30幅显微图像进行处理和识别。结果 26幅图像被正确识别,正确率为86.7%,识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颜志森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2):163-166
为了比较粤、港、澳、台科技期刊的载文量与版权标识状况,随机抽取86种粤、港、澳、台的科技期刊进行分析.86种期刊中:期页码最多的292页,期载文量最多的达96篇,每印张载文最多的达11.89篇;版权标识印在封底的有31种,印在目次页的有28种,分散印在多处的有27种;版权项目刊印9项以上的有75种,缺项主要是创刊年份、出刊周期、定价和主编.广东省科技期刊版权标识状况整体上优于港、澳、台的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6.
样条函数与稳健估计在线路线形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不同线形的曲率特性采用三次样条函数与稳健估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线形类别的识别 ,即首先利用三次样条逼近实际的轨迹 ,由样条函数绘制里程曲率图 ,对里程与曲率数据进行分组稳健平差 ,进而计算不同组直线的交点 ,该点的里程即为不同线形要素交点的里程 ,从而达到线形识别的目的 .还阐明了利用曲率进行线形识别的局限性 .  相似文献   

17.
基于简单查询接口的Web数据库模式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数据库(WDB)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数据查询接口,基于关键字的简单查询接口(SQI)是其中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查询接口,而现有研究主要讨论通过复杂查询接口对WDB作探测查询和模式识别。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QI的WDB探测查询和模式识别方法。根据SQI的查询特性提出了基于SQI的满条件查询定义及其生成策略,用以识别接口模式;在结果模式识别中,通过对结果页面中的非查询关键词作扩展识别,提高了结果模式识别的属性召回率。在图书、电影和手机3个领域共35个WDB上的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可以准确高效地识别数据库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北京地区五灵脂的药材来源、资源分布和药材性状、显微、理化鉴定进行了分析研究,可为药材采集、收购、销售、检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KPowerMeans聚类算法多径散射簇的估计过程复杂及聚类结果高度依赖随机初始簇中心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径簇识别算法——WKPowerMeans算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的尖峰检测技术估计出多径散射簇的数目和初始簇中心的位置,然后以结合了多径功率加权的多径分量距离为准则进行多径簇聚类.仿真结果表明:与KPowerMeans算法相比,采用所提出的WKPowerMeans算法能得到更稳定、准确的聚类结果,而且具有较低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20.
精准获取岩体结构面的产状信息是进行岩体稳定性分析工作的首要和关键步骤.针对基本DBSCAN算法在处理点云数据时存在聚类判据不足、参数敏感性较强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点云附加属性扩展聚类判据的HDBSCAN算法,旨在提高算法聚类的准确性及鲁棒性.同时,基于点云的颜色及密度属性实现了对自然状态下非全裸露岩体研究区域的分割和提取,减少非岩体结构面点云对结构面产状识别和分组的影响.将该方法应用于大石洞灰岩矿某一典型覆土岩坡,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剔除非目标点云数据,同时结构面产状提取和优势分组结果令人满意.与人工测量结构面产状方法相比,最大相对误差小于0.59%,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