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些人反对劳动价值论,其认识上的根源有三个:一是与劳动价值论存在着逻辑思路的歧异;二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义缺乏全面深入地理解;三是误以为劳动价值论与私营经济、市场经济、要素分配不相容。澄清商品价值论的分歧,必须对马克思关于价值概念、劳动形成价值的原因、劳动价值论作用等理论的原意做进一步地阐明。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表达的主要问题有三:价值决定、价值分配和合理分配的实现。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需要拓宽视野,广泛考察商品的范围,全面考察劳动的内容;树立实事求是的发展观,根据时代和现实情况的变化,加深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避免教条主义和"过时论"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理论,理论界出现的从劳动复杂程度的提高,劳动消耗形式的变化和物化劳动在商品价值构成中比重的增加等来否定马克思的上述理论观点都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与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国栋 《镇江高专学报》2004,17(3):77-79,87
通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再认识,结合知识经济的具体实践,对各种非劳动价值论,尤其是知识价值论、知识产品的价值及其价格的背离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出在坚持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发展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颇有分歧,如果我们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方法解读《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论“,就可以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劳动与价值的思想,这是我们消除分歧的一个途径,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坚持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的必要性,探讨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指出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辩证法对劳动价值论的规定是现代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但不能直接用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抽象论述直接演绎现代具体经济矛盾,而应在抽象意义上吸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同时根据对现代具体经济矛盾的认识,进一步抽象层面的规定,形成与现代经济矛盾相对应的现代劳动价值论,再从现代劳动价值论这个抽象,论证现代经济矛盾的具体。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我们一方面应该继续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另一方面又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对其进行创新与发展。本文将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涵入手,探索劳动价值论在新时代的新发展,研究在当今先进生产要素投入下如何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对于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过程,然后指出了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的不同之处,最后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应如何批判地继承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理论是《资本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花费了马克思毕生的心血。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和商品、货币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及针对资本主义在全球蔓延过程中日益产生的金融危机进行了深人研究和系统分析,逐渐形成了科学的金融危机理论,对当今经济发展极具指导意义。根据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中所分析的金融危机产生及形成原理与现实条件,提出如何维护金融安全,规避和防范金融危机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对策,对我国经济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基础,而剩余价值论又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核心.可以这样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宏伟大厦,正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建筑起来的。正因这样,马克思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历来成为反马思主义者集中攻击的目标之一.当《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不久,德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者杜林,就在《现代知识补充材料》杂志上,发表文章攻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说什么“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并非无可争议”。杜林不仅承袭他的老师美国庸俗经济学者凯里的“再生产费用价值说”的衣钵,而且  相似文献   

12.
劳动价值论是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在单一的社会所有制条件下,按劳分配只对个人消费品或工资部分进行分配,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相吻合的。而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在量上既包括工资,又包括一部分利润,这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3.
优质优价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用劳动耗费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而用使用价值来解释这种现象又有陷入效用价值论的危险。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必定是有一定质量标准的使用价值,如果把这一具有一定质量标准的使用价值确定为社会标准使用价值,而同一生产过程生产的不同质量的商品都必须按社会标准使用价值来换算其价值量。那么,不仅对优质优价现象可以运用劳动价值论得到科学解释,而且也能使恩格斯关于"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的论述,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得到完整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均衡价格论和马克思供求论的比较研究,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建立新的供求论。这对我国价格体制改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马克思的供求论,是建立在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同时,它又构成了劳动价值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讨论供求关系时,马克思总是以劳动创造价值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来探讨供求关系对商品的交换价值,从而对价格发生影响;在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中,供求论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供求理论,就  相似文献   

15.
三、马克思早期坚持劳动价值论的最基本观点在弄清楚了标准问题和劳动价值论的最基本观点以后,可以进而展开我们的论证:马克思早期并不否认劳动价值论。这里所说的早期是指1843年秋到1844年8月。这个时期马思的著述包括《巴黎笔记》的一部分以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内。当时马克思刚刚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构筑他的经济思想和观点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科技已成为推动经济的第一要素,不少人开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质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马克思关于科学劳动的理论,并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科学劳动的性质和范畴的认识,对于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正确评价科技工作者的劳动贡献和促进我国科技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上,马克思主义面临情新的挑战,奈斯比特就以其“知识价值论”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发动进攻。为了捍卫劳动价值论,批判“知识价值论”,本文深入分析了知识的本质特性,论证了知识作为人类认识的结晶。劳动的成果,可用来武装人们的头脑,使其由简单的劳动者变为熟练的复杂的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但它却不能创造商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而不断丰富发展。由于人类社会价值创造方式的重大转变,人类的劳动形式随之发生革命性的转变。服务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知识劳动日益成为当今人类劳动的重要形式。这就要求我们要用新的眼光、新的思维去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没有停滞不前,它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实现了劳动价值论的实质性突破和历史性飞跃,同时也敏锐地洞察出价值的微观问题和宏观问题的差异和矛盾,为宏观劳动价值论和微观劳动价值论各自独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在马克思那里,劳动价值论还是宏观和微观没有自觉分野的劳动价值论.由此留下了一些思维空档和认识盲区。只有自觉地将劳动价值论区分为宏观和微观两部分,才能明确劳动价值论一系列基本结论的前提条件,才能廓清价值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操作领域。宏观劳动价值论是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整个社会创造宏观价值总量行为的理论,它的分析重点是宏观价值生产函数,它的理论体系是宏观价值生产函数的展开和深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深化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几个关键问题的分析,指出: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必须以坚持“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为前提;马克思关于价值分配的理论与按要素分配并不矛盾,恰恰是相通的;由于占有不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按要素分配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要素分配有着本质区别,不能笼统地说按要素分配就必然会有剥削;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本质上不同“源”,但在符合“马克思条件”下,现象上同“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