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手征SU(3)夸克模型中,用夸克与标量介子九重态和赝标介子九重态场的耦合来描述中长程相互作用,单胶子交换来描述短程相互作用.推广的手征SU(3)夸克模型是在原来手征SU(3)夸克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夸克和矢量介子九重态场的耦合,主要由矢量介子交换来描述短程相互作用.在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下研究了核子-超子相互作用过程,计算了N-Λ和N-Σ相互作用的S波散射相移.通过和手征SU(3)夸克模型的结果比较,发现N-Λ和N-Σ系统的短程相互作用既可以由单胶子交换来描述,也可以由矢量介子交换来描述.  相似文献   

2.
使用超弦理论激发的伸缩子--胶子有效耦合得到的重夸克势研究了重介子的能谱,采用统一的方式来求解Salpeter方程和SchrEodinger方程,以便能真实地比较相对论动能修正的效应。发现相对论Salpeter方程更好地说明了实验上观察到的重介子能级。  相似文献   

3.
计算Bc介子半轻子衰变,末态强子是P波χc态或hc态的过程.利用势模型理论求解介子波函数和质量.强子矩阵元写成形状因子的形式,形状因子被表示为初态末态介子波函数的重叠积分.  相似文献   

4.
H粒子的结构     
在手征SU(3)夸克模型中,用夸克与标量介子九重态和赝标介子九重态场的耦合来描述中长程相互作用,用单胶子交换来描述短程相互作用.推广的手征SU(3)夸克模型是在原来手征SU(3)夸克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夸克和矢量介子九重态场的耦合,主要由矢量介子交换来描述短程相互作用.笔者利用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在两集团组态下研究了H粒子的结构.结果表明, NΞ和∑∑耦合道对H粒子提供比较大的吸引相互作用,两集团之间的夸克交换效应也提供吸引相互作用,它们都有助于H粒子束缚态的形成.另外,通过和手征SU(3)夸克模型的结果比较,发现两种不同的短程相互作用机制对H粒子定性的描述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计算Bc介子非轻子两体衰变Bc→X+Y,末态强子之一X是P波Xc态或hc态过程的衰变宽度.强子跃迁矩阵元写成形状因子的形式,形状因子表示初态末态介子波函数的重叠积分,介子波函数采用势模型理论求得.  相似文献   

6.
计算 Bc介子非轻子两体衰变 Bc→X+Y,末态强子之一 X是 P波 χc态或 hc态过程的衰变宽度 .强子跃迁矩阵元写成形状因子的形式 ,形状因子表示初态末态介子波函数的重叠积分 ,介子波函数采用势模型理论求得  相似文献   

7.
计算Bc介子半轻子衰变,末态强子是P波Xc态或hc态的过程。利用势模型理论求解介子波函数和质量。强子矩阵元写成形状因子的形成,形状因子被表示为初态末态介子波函数的重叠积分。  相似文献   

8.
根据4种将非微扰的强相互作用参数化为形状因子的模型得到的4种强子形状因子,分别计算了中性D介子D~0→K~-e~+ν_e和D~0→π~-e~+ν_e两个半轻子衰变过程的衰变分支比.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比较,得到极点修正模型对D_0→K~-e~+ν_e过程的理论计算结果中心值与实验测量值非常接近,而对D~0→π~-e~+ν_e过程两参量多级展开模型符合较好.然而由于非微扰效应的存在,形状因子f+(0)和强耦合常数g等参数误差过大,因此得到的理论计算结果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9.
文献[1]提出了一个具有内部相对论性的介子结构模型。我们发现,0~(- )介子和1_(--)S波介子的Bethe—Salpeter(以下简称BS)振幅的旋量结构强烈地依赖于位势的旋量结构。若在BS方程中取投影位势V~((A))=V((T))=0,则由0~(- )介子和1~(--)S波介子的BS方程解出的旋量结构分别对应于相应介子的类自由旋量结构。在这种旋量结构中,只有  相似文献   

10.
跃迁形状因子是描述强子遍举衰变中非微扰QCD相互作用的重要物理量.在重夸克有效场论的框架内,利用光锥求和规则的方法计算了D介子衰变到轴矢量介子K1的跃迁形状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对D→K1(1270),K1(1400)半轻衰变进行了研究,计算了相应过程的分支比.计算表明D→K1(1 270)半轻衰变过程的分支比为10-3量级,而D→K1(1400)的分支比要小大约两个量级,这些结果可以被将来更为精确的实验所检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研究两体束缚态方面,H·Suura和他的合作者做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他在文献[1]中,定义了一个规范不变的夸克——反夸克两体振幅,提出了一个等时的相对论方程,以代替Bethe—Salpeter方程,来确定夸克和反夸克构成的介子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利用等效的Dirac Brueckner Hartree-Fock方法,即用密度相关的核子-介子耦合常数在相对论平均场近似下,考虑了ρ介子的密度依赖行为,研究了有限核的性质。重新构建一组σ和ω介子密度依赖的耦合常数,并在此基础上给出ρ介子密度依赖的耦合常数,计算出双幻核16O,40Ca,48Ca,208Pb,所得到的每粒子平均结合能及电荷均方根半径更好的符合实验值。采用这套耦合常数,系统地计算了O,Ca,Pb,Zr核的基态性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着重讨论了ρ介子的密度依赖性对Ca和Pb同位素链核性质的影响。考虑ρ介子的密度依赖性计算的有限核性质比没考虑的结果要好,尤其是对不对称核更明显。这套耦合常数不仅能很好的描述稳定核的性质,而且有利于对远离β稳定线核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暗能量是一种引起宇宙加速彭胀的排斥力,探索暗能量的性质是目前天文学和理论物理领域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提供选取暗能量状态参数为常量和变量(随红移变化)的2种模型,并考虑在模型中加入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暗能量耦合形式Q=3αHρm进行数值模拟讨论。应用最新的观测数据对耦合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限制,得到了暗因子耦合强度的上限。对常量和变量耦合模型,〖JP3〗在1σ,2σ和3σ置信度内,代表耦合强度的参数分别为α≤0.017 6(0.022 5)(0.027 3)〖JP〗和α≤0.020 6(0.027 8)(0.034 5)。研究表明,这2种模型可给出与目前的观测结果相一致的参数范围。  相似文献   

14.
用包含真空精确破缺的理论研究quark质量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在手征微扰论(ChPT)的框架下计算了quark质量比,其中同位旋对称性的破缺效应被考虑进来了,即u,d quark的质量不同凝聚也不同. 构造了关于九个赝标介子的手征有效拉氏量,其中的SU(3)八重态是Goldstone玻色子,但不认为SU(3)单态η0是Goldstone玻色子. 文中对同位旋对称性保持以及发生破缺两种情况下的η混合都做了研究. 由有效拉氏量确定介子质量的表达式后,通过求解质量方程就可以得出quark质量比. 但是,由于电磁相互作用对介子质量的修正未知,我们的结果只能给出qua  相似文献   

15.
改进了D~*D_π和B~*B_π基态强耦合常数g_(D~*D_π)和g_(B~*B_π)的计算,首次提出了一个在矢量重味介子径向激发态情况下相应的强耦合常数g_(D~*'D_π)和g_(B~*'B_π)的QCD研究。利用D→π和B→π形状因子的光锥求和规则预言,并结合实验数据先分别拟合基态耦合常数g_(D~*D_π)和g_(B~*B_π),进而将基态耦合常数作为输入参数分别拟合耦合常数g_(D~*'D_π)和g_(B~*B_π)。数值结果:g_(D~*D_π)=18.40_(-5.44)~(+6.42)和g_(B~*B_π)=44_(-3.37)~(+6.09),g_(D~*'D_π)=-13.30_(-3.15)~(+3.09)和g_(B~*'B_π)=-27.90_(-3.10)~(+3.77)。研究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具有一个D_π末态的B介子两体和三体衰变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BESⅢ合作组最近开始双光子物理研究,主要源于强子light-by-light散射对缪子反常磁矩的贡献有很大不确定性,电磁跃迁形状因子作为实验输入是改善计算精度的需要。在BESⅢ探测器上获得的质心能量3.77 Ge V到4.6Ge V的数据使得我们能够测量轻赝标量介子的跃迁形状因子。在动量转移低于2(Ge V/c)2时单标记技术测量的结果达到前所未有的精确,该区域对于αμ的计算十分重要,并且也首次开始了π介子跃迁形状因子的双标记测量。这是π~0跃迁形状因子模型无关参数化研究的第一步。另外,多介子末态测量也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7.
重味介子在强子谱研究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它是含重夸克的最简单的强子体系.借助相对论性势夸克模型计算了各种D介子基态以及S波低激发态的能量,结果表明除了耦合道引起的质量移动外,赝标重味介子与矢量重味介子的质量分裂可归因于重轻夸克间的自旋耦合能.  相似文献   

18.
在重夸克有效场论(HQEFT)框架内,利用光锥求和规则(LCSR)对Bs到JPC=2--张量介子K2(1820)半轻衰变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K2(1820)光锥分布振幅,重夸克展开至领头阶,利用LCSR计算了Bs→K2(1820)的跃迁形状因子.计算表明,与相应2++张量介子情形不同,在所取自由参数范围内,形状因子V2<0.在此基础上,预言了半轻衰变■的可观测量,包括分支比、纵向极化分数、前后不对称和微分前后不对称过零点.研究显示,电子和μ轻子末态分支比几乎相等,在10-5量级,相应τ轻子末态分支比约为前者的1/5.纵向极化分数均>0.8,大于相应2++张量介子情形.前后不对称随着末态带电轻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这些结果有可能在将来被LHCb、BelleⅡ等更为精确的实验所检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按照文献[9]所提出的模型,讨论了由一个自由费米子和一个自由反费米子所组成的体系的O_( )、1_( )、1_( -)态的Bethe—Salpeter振幅。  相似文献   

2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对称性破损态方法,用反铁磁双核铜配合物[Cu_2(L~(Me)O—tmpa)(N_3)_2]ClO_4为研究对象,计算铜配合物的磁交换耦合常数,讨论不同基组和方法计算铜配合物交换耦合常数的精确度,计算所得耦合常数都为负值,表明Cu离子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与实验观察的情况一致.研究显示,两个Cu离子之间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主要源于单占据分子轨道SOMOs的能量劈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