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TNF与IFN协同诱导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肿瘤坏死因子(TNF)与干扰素(IFN)协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分别从受体、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及凋亡途径4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细胞因子的游离及固定药物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并对肿瘤细胞因子治疗的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方初玉 《科技信息》2008,(30):29-29
研究结果表明许多传统中药能够明显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细胞凋亡疗法”有望成为现实。本文结合其研究结果介绍了近年来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用S180瘤株接种昆明种小鼠建成S180实体瘤模型,采用扶正抑瘤汤中药灌胃治疗,用端粒酶试剂盒检测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 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全血黏度.结果显示:各中药治疗组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较NS荷瘤组明显降低,P<0.001;荷瘤模型组呈高血黏状态,各治疗组全血黏度明显降低,P<0.001.说明肿瘤细胞端粒酶的活性被抑制,是扶正抑瘤汤影响癌细胞的增殖周期,同时有效改善荷瘤小鼠高血黏状态,发挥了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科学观察》2012,(4):52
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而减轻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是目前治疗肿瘤策略所面临的重大挑战。研究表明,由于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实体瘤细胞通常处于氧气、葡萄糖或其他营养物质匮乏的状态。因此,靶向葡萄糖缺乏的肿瘤细胞可能会成为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一个新策略。牛蒡子苷元是临床常用传统中药牛蒡子的主要活性成分。现有研究表明,牛蒡子苷元具有抗肿瘤活性,能够在多种肿瘤模型中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中科院上海药  相似文献   

5.
研究PGG载体在耐药肿瘤细胞中的作用.通过诱导A549细胞产生多药耐药性,评估在耐药肿瘤细胞中PGG对抗癌药物多柔比星胞内累积和驻留的影响.证明PGG药物输送系统能够增加耐药细胞株中的药物累积.利用内吞抑制试验和透射电镜试验阐明细胞通过胞饮方式摄取PGG载体药物,该方式提高了药物的细胞摄取,增加了药物的细胞累积.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术确认了药物的细胞累积.PGG-Dox同游离Dox相比,通过胞饮作用进入细胞后,可以显著增加药物处理细胞内的Dox累积和驻留.Dox与PGG药物输送系统连接后,具有显著的抗耐药效果.PGG药物输送系统具备应用于耐药型肿瘤治疗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研发新型小分子MDM2抑制剂为目的,建立了以分子对接为基础的虚拟筛选流程.利用虚拟筛选流程对SPECS化合物库的分子进行类药性筛选、分子对接粗筛、二次筛选以及排序挑选,并通过细胞实验验证这些分子激活p53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结果表明M12能够激活p53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周期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M12与已知MDM2-p53抑制剂结构完全不同,是一种潜在的癌症治疗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用纳米技术诊断与治疗恶性肿瘤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纳米技术进行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目前国际生物技术领域中最前沿的研究课题,迄今实验室细胞模型(in vitro)研究和临床前动物模型(in vivo)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纳米生物技术将成为继放疗、化疗和手术治疗后治疗基因疾病的更有效的方法.纳米生物技术涵盖纳米材料科学,构成纳米药物载体平台的纳米材料与药物或基因结合的组装技术以及随后与靶向物质结合的组装技术.目前,实现了纳米生物传感器在肿瘤细胞上的表达,纳米基因药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但在临床治疗之前为了确保安全、有效,首先应该研制出针对癌细胞表面配位子特意性更强的靶向物质,以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此外,还需提高纳米材料药物的装载量和稳定性,并研制出适宜的纳米材料以及相应的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研发新型小分子MDM2抑制剂为目的,建立了以分子对接为基础的虚拟筛选流程.利用虚拟筛选流程对SPECS化合物库的分子进行类药性筛选、分子对接粗筛、二次筛选以及排序挑选,并通过细胞实验验证这些分子激活p53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结果表明M12能够激活p53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周期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M12与已知MDM2-p53抑制剂结构完全不同,是一种潜在的癌症治疗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2008年3月8日,北京中关村生物医药园举办了一次非正式的民间学术研讨会,近百位肿瘤细胞治疗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出席讨论会,就加强肿瘤细胞治疗研究、促进肿瘤患者康复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本文报道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学术观点。1多学科的参与和整合治疗是解决现阶段临床肿瘤治疗疗效不佳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绿脓杆菌能分泌多种具有剧毒的毒素,它既能致病也可杀灭使人致病的细胞。利用绿脓杆菌分泌出来的毒素去杀死肿瘤细胞是当今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期朱海兵等撰写的“F3重组毒素的克隆表达与纯化”,就是有关利用绿脓杆菌毒素构建杀死肿瘤细胞靶向治疗系统的一篇学术报告。在一个杀死肿瘤细胞的靶向治疗系统中,  相似文献   

11.
游离氯对曝气生物滤池短程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投加游离氯对曝气生物滤池(BAF)实现短程硝化的可行性,考察游离氯对亚硝酸盐积累的作用规律,并探讨改变加氯量和氯的投加方式对稳定维持BAF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氯可以实现曝气生物滤池亚硝酸盐的积累;当进水游离氯质量浓度为4 mg/L时,BAF系统连续运行20 d后亚硝酸盐积累率可达60%~70%;当系统形成稳定的亚硝酸盐积累时,降低进水游离氯的质量浓度能够稳定维持亚硝酸盐积累;间歇加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维持亚硝酸盐积累。  相似文献   

12.
纳米颗粒结合低频低强度超声诱导EMT-6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观察碳纳米管结合低频低强度超声对EMT-6肿瘤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采用在细胞悬浮液中加载碳纳米管,以低频超声辐照EMT-6细胞,通过对比超声作用前后贴壁细胞显微镜照片、消化后的细胞悬浮液计数,观察细胞凋亡效果。结果发现,细胞液中加载碳纳米管,并使用低频低强度超声辐照,能够显著强化EMT-6的凋亡。实验显示,随碳纳米管浓度的加大、超声强度的提高、超声作用时间的延长,肿瘤细胞凋亡更加明显。研究表明,碳纳米管能够强化低频低强度超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效果,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以雌二醇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分别引入肉桂酸酯和琥珀酸单乙酯,一共合成了4个雌二醇酯类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研究。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在化合物测试浓度为10.0μmol/L条件下,有肉桂酸酯基团和雌二醇3位酚羟基或17位醇羟基游离的化合物1和3对测试肿瘤细胞株的抑制活性比5-FU强很多,特别是3位酚羟基游离的雌二醇-肉桂酸酯化合物1对两种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抑制率分别高达73.91%和67.93%。  相似文献   

14.
生物淘选肿瘤或癌细胞的各种特异性靶向多肽是探索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有效途径.特异性靶向多肽既可用于探测肿瘤细胞表型特征,又可将其与抗癌药物结合进行靶向治疗,同时还可作为体内肿瘤的成像制剂,用于肿瘤及肿瘤细胞微转移的早期探测.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能够有效地进行生物淘选或识别出与癌或肿瘤细胞某一靶点连结的,具有特异性、高亲和性的多肽.近年来,利用体内或体外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已成功地淘选或识别出一些癌细胞的靶向多肽.本文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阐述,重点介绍了癌或肿瘤细胞靶向多肽的体外和体内生物淘选最新技术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探索EGCG是否调节PPARα以及PPARα活化对EGCG的肿瘤抑制作用影响及其机制。首先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之后分别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检测蛋白质和mRNA表达水平;采用PPARα的特异性激动剂和特异性拮抗剂来改变PPARα的表达;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及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研究PPARα对HO-1的调控。结果表明,随着EGCG浓度的增加,PANC1和A2780细胞的存活率逐渐下降。当EGCG处理肿瘤细胞后,PPARα蛋白水平会随着EGCG剂量的提高而增加。PPARα的特异性激动剂—氯贝特(clofibrate)能增加胰腺癌PANC1和卵巢癌A2780细胞对EGCG的敏感性,其机制是氯贝特能够抑制细胞保护性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诱导。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ChIP)表明,活化的PPARα能结合到HO-1启动子上的PPAR结合元件(PPRE)上并抑制HO-1的表达。研究表明,PPARα的活化能在转录水平对HO-1进行负调控,同时增加肿瘤细胞对EGCG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3D肿瘤支架作为新兴的肿瘤细胞培养平台,能够重现肿瘤组织的3D结构,提供仿生微环境和降低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性,在肿瘤生理学研究和肿瘤耐药机制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综述了3D肿瘤支架的类型及其优缺点,从模拟肿瘤-间质细胞相互作用和肿瘤内部梯度缺氧环境两方面介绍了3D肿瘤支架模拟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并对3D肿瘤支架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揭示了肿瘤支架在研究肿瘤耐药性机制、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以及作为个性化肿瘤治疗临床前平台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对肿瘤支架的构建和应用提出设想和展望,旨在为构建高仿真肿瘤模型,研究肿瘤的异质性和肿瘤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高质量的大蒜花器官RNA以用于后续花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以大蒜中多糖多酚含量高的鳞茎为初步实验材料,采用2种试剂盒方法、CTAB法、Trizol法以及改进酸性异硫氰酸胍法提取总RNA,并对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筛选出能够得到高质量RNA的天根试剂盒方法和改进酸性异硫氰酸胍法.将改进酸性异硫氰酸胍法进一步用于提取大蒜花器官总RNA,相较于试剂盒方法,获得了质量更好、收率更高的RNA.对提取的大蒜花器官RNA进行完全测序,得到的clean reads占总raw reads比例大于98%,能够满足转录组测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硼中子俘获治疗(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BNCT)是肿瘤治疗的一种二元体系,利用含10B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高选择性、在肿瘤细胞中有足够的富集量和滞留时间,用具有合适能量的超热中子束照射肿瘤部位,发生中子俘获反应10B(n,α)7Li,反应释放出的高传能线密度α粒子和7Li,在一个细胞大小范围杀死肿瘤细胞.因此,含10B药物的高效、高选择性对肿瘤细胞的靶向输送是BNCT有效性提高的关键.为了提高肿瘤细胞对含硼化合物的吸收,本文基于糖类物质与硼酸及其衍生物的相互作用,以及糖类具有在肿瘤细胞中富集的性质,研究了葡萄糖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吸收硼酸及其衍生物的影响,探讨了利用糖类物质增加肿瘤细胞中10B含量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葡萄糖含量的增加,肿瘤细胞对硼酸及取代硼酸的吸收增加,而正常细胞的吸收增加不明显.此外,葡萄糖对硼化合物在细胞中的滞留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检测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生长代谢的影响从而对药物的敏感性做出预测是评估化疗药物药效的一条新途径.四氮唑盐酶还原法(Microculture Tetrozolium,MTT)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磺酰罗丹明B法(Sulfor Rodamine B,SRB)是近几年由美国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发展起来的检测肿瘤细胞药敏性的一种新方法,目前在国内的应用也比较广泛.而CCK-8试剂(Cell Counting Kit-8)是日本株式会社同仁化学研究所新近研制的一种活细胞计数试剂盒.本实验对MTT、SRB及CCK-8三种测定药物细胞毒性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活性Stat3能够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从而促进皮肤肿瘤的形成与发展,构建高特异性及高选择性的显性负相Stat3重组体是预防和治疗皮肤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