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币均衡汇率估计:购买力平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检验了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购买力平价方法的应用条件是否成立,并利用购买力平价方法估计了人民币和美元的均衡汇率。估计结果表明,1985年以前人民币汇率存在长期高估的现象,1985年以后则出现高估和低估交替出现的现象,并且人民币高估或低估的平均幅度有所缩小。这说明,人民币汇率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变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试图对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争论进行一番归纳、提炼;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对于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主要对通过计算大汉堡指数和评估样本商品价格从而估算绝对购买力平价的2种方法做一番探讨;还将探讨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进而分析人民币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原因.由于深处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大背景之下,还将在讨论过程中贯穿人民币是否应继续不断升值的研究,并最终从购买力平价理论角度提出对汇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汇率是杆秤     
韩葵 《世界博览》2011,(3):87-87
美国人和欧洲人说人民币币值过低已经闹腾好几年了。其实人民币的币值不是高估或低估,是没放开,市场还是围起来的,高低只是一些经济学家或政治家的猜测和测算。放开自由兑换,市场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吴凡 《华东科技》2010,(12):64-65
<正> 如今,中美贸易摩擦总是占据着各种媒体的头版头条,但无论如何,两国终有一条共识:中美两国政府部希望中国国内消费水平能提高再提高!不同的只是在中国民众该消费什么上有争议,这种争议体现在很多方面,这其中就包括了现如今争执不休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以往美国政府最惯用的方法就是说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只要中国政府同意人民币升值,中国国内购买力就会增强,中国消费者消费进口商品就会增长,可能增长5%,10%甚至20%以上(这20%也正是美国政府想让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大部分民众始终被灌输只要中国政府同意,中国国内消  相似文献   

5.
在1997年底,东南亚货币大幅度贬值以后,我提出人民币汇率“一动不如一静”,因为我们不知道,急于随其它货币贬值,会出现什么后果。如果人民币和港币贬值,全世界就只剩一个美元坚挺,如果美元再贬值,就可能引起再一轮的货币贬值,全世界就会进入30年代大萧条。因此人民币稳定与否,实质上是这样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贸易账户平衡角度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采用《世界表6.3》所提供的2001—2007年世界各国(地区)汇率和购买力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均衡汇率长期走势和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升值幅度。分析结果表明,升值将是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长期趋势,未来10a内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平均每年将升值2.04%。  相似文献   

7.
运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和费雪理论中的观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讨论了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利率对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林晓梅 《科技信息》2006,(9):250-251
人民币汇率水平近年来成为我国的各主要贸易国争议的对象,对此,本文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通过外部平衡的研究,以及内部均衡的影响,确定人民币并不存在低估问题,是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博弈的结果,并对此给与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政策,伴随着美国政府和国际资本主导的人民币升值和升值预期,吸引全球美元资本涌入中国,使中国的外汇储备急剧膨胀,引发中国的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导致通货膨胀,这实际上是国际美元资本稀释人民币购买力,转移了中国的储蓄财富.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GDP总量来看,已经进入世界的前列,但也仍是日本的1/4和美国、欧盟的1/10。如果以购买力计算,按一些学者的看法,中国的GDP可能接近日本。但中国人均GDP在世界上的排名仍在100名之外。  相似文献   

11.
基于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与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四个理论视角,选取代表性变量,建立了由协整变量构成的VAR模型,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外汇储备、中美相对生产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效应与贡献度.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中美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有较大程度的影响,而外汇储备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2.
资讯     
人民币六年后"基本上"可实现自由兑换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日前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如果改革平稳推进,人民币可能在5到6年后"基本上"达到可兑换。他把"基本上"这个词定义为,资本项目下的43类中,大约70%将放开,但资本项目绝不会完全放开。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与国外经济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汇率风险广泛存在于进出口贸易、项目合资、外资筹措等经济活动中。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汇率风险表现为以下两种:一、外币之间的汇率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借入货币与支付货币之间,以及收入货币与偿还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化,导致外汇超支或偿还能力减弱等风险引起效益下降,还款发生困难。特别是我国外汇贷款项目在商务合同中大部分是支付日元或德国马克等硬通货,而借入的外汇贷款大部分是美元,一旦美元疲软汇率下降,就必须多支付美元而造成损失。二、外币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风险。高估人民币对外币的价值,出口就会产生亏损。而为鼓励出口创汇,减少财政补贴,国家对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价进行政策性调整,势必影响到企业贷款的偿还。此外,外汇调剂价格的上下波动,也可能使进出口业务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实质是汇率水平长期低估应该调整,而不是汇率机制的改革,扩大浮动只能成为水平调整的形式,出现单边浮动升值的情况,而且加剧人民币升值预期。因此首先不能回避的,就是人民币升值或者不升值的理论依据。现综合运用国内外经济平衡理论、均衡汇率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实际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理论,特别是研究可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价格的双重运动,深入发掘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同时全面评估了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重化工业化时期大量进口资源和技术,货币升值可以降低进口成本,缓解通货膨胀,促进技术进步,因此不会打击出口,不会扩大贸易逆差,可以改善贸易条件,提高人民币资产价值。最大的风险在于升值预期而不在升值本身,果断升值并采取系统对策,可使中国经济接近稳定的国内外平衡。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们的论坛请来了几位国际经济和国际金融方面的专家,想就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讨论一下。近来我国的人民币在周边一些国家很受欢迎,可以直接兑换成当地货币或是美元。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社会也都预期中国可能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政策。特别是近来美国和日本经济不景气,美日舆论都在说人民币定值过低,这里面有压人民币升值的意味。于是大家都很关心:人民币何时可以自由兑换?人民币如果自由兑换,将面临升值压力还是贬值压力?人民币是否有可能发展成为国际货币?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和国际化问题,不仅是关系到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民众用汇的经济问题,而且还关系着许多政治问题。例如,东亚经济区域化是否也需要一个地区货币,人民币自由兑换对建立东亚地区货币的影响是什么,与东亚地区贸易自由化是什么关系。今天请专家来就想探讨一下人民币的前景。——阎学通  相似文献   

16.
英美似乎在判断:津巴布韦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政治也可能跟着崩溃。但它们高估了津巴布韦所谓的民运派,低估了老对手穆加贝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伴随着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多的国家将会选择人民币标价资产作为国际储备,也会有更多的国际经济交易选择人民币定价或交易。与此同时,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辐射影响作用也将会上升,例如,在条件成熟时,将会有更多的货币选择与人民币汇率进行挂钩。甚至,有"商品大王"之称的国际炒家罗杰斯近日就表示,如果人民币未来能自由兑换,则港元没有存在的必要。其暗含的意思是:如果人民币成  相似文献   

18.
从农村固定观察点看贵州农户家庭购买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1999—2008年贵州10个农村固定观察点800跟踪观察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重点对贵州农户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购买力、生产与生活劳动购买力、家庭经营用生产资料购买力、房屋建设购买力、现金性生活消费购买力等生产、生活两方面的购买力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了解这些年来贵州农户对生产和生活消费的市场化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保健(功能)食品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保健(功能)食品产业呈现一个快速增长趋势.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达2000美元,表明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将进入快速增长的机遇期.依据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产业发展程度推算我国保健(功能)食品的市场潜在规模应有2000亿元人民币,而近几年我国市场销售额一直徘徊在500~600亿元人民币.为什么消费需求不能直接转化为购买力?从分析制约我国保健(功能)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着手,指出创新是我国保健食品走出低谷的根本动力,并详细阐明了保健食品产业的研发技术、保健食品管理体制、监督机制以及企业发展机制等4方面创新.  相似文献   

20.
尽管中国政府多次对外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但在周边金融市场尚无宁日、信心极度低迷的背景下,人民币贬值的心理预期悄然形成并不断加剧,市场上关于人民币汇率调整的传言不断,甚至有人断言,人民币汇率年内可能要跌去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