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8 毫秒
1.
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它的构思方法、构图方式、素材遴选与运用、图形特征及综合艺术形态等方面与现代标志设计有着诸多内在的共性和关联性,对中国现代标志设计个性化、国际化发展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同时,现代标志设计的形式美法则和设计思想也在影响着传统剪纸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传统图形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图形符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首先探析了传统图形符号的文化渊源,其次探讨了传统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符号特征,最后对传统图形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结合与运用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再认识和再发掘,让传统图形符号成为现代设计的一个新的启示点,为现代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具有传承传统文化和繁荣现代服饰文化的重要意义,其设计运用的科学方法将能够有效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通过分析传统文化符号设计运用的现状与目标,提出了推演法,并对其特点进行了阐述。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包括符号构成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可能性空间描述与新符号确定4个主要环节的推演法构思模型,并以传统云肩为例,具体阐述了推演法在现代服饰创新设计中的运用过程。  相似文献   

4.
邵隽 《科技信息》2010,(23):J0009-J0009,J0036
在中国风大热的今天,中国元素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视觉设计中。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是对传统的再复制做纯粹的中式风格,还是将中国元素与传统符号以现代的手法与现代的材料表现出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朵云轩艺术中心与上海京剧院迁建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解读中国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春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春节视觉符号是春节文化的重要表现载体,承载着人们辞旧迎新、求吉纳福的美好愿望,是民族凝聚力、意志力、号召力的象征符号。挖掘春节文化背后的深刻内涵,对春节视觉符号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的研究,旨在探索春节视觉符号新时代的表现形式,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最终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图案在现代包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设计的视觉元素,重新解读传统图案的美学意义,将其视觉文化的文脉精神延续在当代中国包装设计中,有着永恒的文化价值,也可提升产品的美感从而促进销售.传统包装的图形符号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除了直观的图形表示外,中国传统包装图形注重迎合人们主观上向往美好的愿望,多采用一些具有美好意义的图形,这些图形可以是很直观的表现形式.如荷花与鲤鱼象征"连年有余",鸳鸯荷花比喻"夫妻和美"等等.  相似文献   

7.
剪纸在中国民间是最具普遍性、广泛性、象征性的一种艺术形态,吉祥剪纸是一种观念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民俗生活的实现.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是用剪纸的方式把一些文化内涵流传到了现代,因而剪纸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剪纸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动物图形寓意是民间剪纸的一种题材,它的存在反映了人们长期形成的观念和意识.民间剪纸里的动物图形所包含的寓意是通过象征、比喻、谐音等形式来表达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吉祥符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传承并发扬它,将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烹饪美术设计之中,必定会使烹饪美术设计更具文化性和社会性。将中国传统图形艺术与烹饪吉祥图案的结合,可以分别从传统图形的"形""意""势"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海报设计与音乐创作思路有其共性,我们可以汲取音乐作品的“创作灵感”,通过“音乐符号”使空间置换转换为视觉图形,采用结构语言学的方法和理论进行艺术形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从民族民间服饰是一种艺术符号的象征;民族民间服饰是人的生命情感的象征;民族民间服饰艺术的文化符号象征的现代服饰情结三方面对民族民间服饰艺术的文化符号象征作一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图像传播使得图像的呈现和观看成为社会文化运作方式和社会文化生活形态的组成部分,因此读图亦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观看动画作品是一种具体的读图活动。中外动画作品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随着动画的播出而广泛传播。这一传播过程,包括了传统文化在动画作品中的“图”表现、观众在对动画的欣赏享受中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以及教育与娱乐并行时代以动画作品的“图”为媒介的传统文化学习。正确图解传统文化内容,并在传统文化传承和对市场的迎合中审慎地选择是读图时代传统文化动画传播需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探讨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特征与设色规律.从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地域位置、题材内容、色彩等方面,分析了杨家埠年画的色彩象征性表现及色彩对比与和谐的设色规律.总结出杨家埠木版年画中的色彩美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下的统一性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天津杨柳青年画历史悠久,享有盛名,而且极富特色,在制作方法、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别具一格,堪称民间艺术的瑰宝。美丽鲜艳的年画,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民众信仰、风俗习惯和美好情感。然而随着时代的变换,这种古老的艺术品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从大众消费品逐渐变为艺术收藏品,市场在不断萎缩,同时杨柳青木版年画也遭遇到“丝漏”这种新工艺的挑战。针对目前的现状,既要采取措施保护古老的民间工艺,继承文化遗产,又要开发利用这一文化资源,使其在新的时代迎接挑战,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4.
陕北文化旅游摄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摄影这一近代纪实艺术的方法和技巧,拍摄出陕北独特的人文环境、文化艺术特色,能使广大旅游爱好者前来陕北进行旅游摄影创作.拍摄出更好、更具有生活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优秀摄影作品.推动陕北的经济建设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鸿雁意象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抒情象征体系,对传统抒情文学和民族审美心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南宋遗民词中的鸿雁意象不但继承了传统的意蕴,在表达黍离之悲、表现遗民孤凄流离的生存状态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通过鸿雁意象在这一特殊时代的丰富内涵,可以清晰地透视到南宋遗民词人强烈的遗民情绪和悲剧性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刻的战略视野,把创新、科技、文化放在国家、民族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位置,围绕创新、科技、文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阐释。习近平新时代文化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表明,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即文化和科技创新是一种耦合创新、系统创新、全面创新,可以激发创新领域其他方面的创新;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科技的创新也能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在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适应协调、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和科技创新的作用尤为显明;运用科技创新手段,可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相协调,挖掘出、弘扬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感召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太湖石的丑主要指"瘦、漏、透、皱"的形式丑,作为赏石主体的文人士大夫在中国特有的诗性思维的感召下,对美丑往往有一种兼容的气度,乐于从丑的外形中挖掘美的本质,并赋予其特有的象征意味。深入挖掘丑石背后的象征意味,这意味的形成一方面是借石头本身清、顽、古、怪的特性来象征古人的清高与傲骨,抒发古人的时空观念与命运思考;另一方面也由赏石主体自身种种心理经验促成。物我观照、主客相融共同造就了中国以丑为美、外丑内美的丑石文化。  相似文献   

18.
现代图形设计要勇于创新,不断挖掘,不仅要在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创新,更应在构图上多花些心思。五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有着巨大的文化财富,其中,中国画就是这财富中的宝藏。中国画对现代图形的影响越来越体现在设计作品中的民族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设计不能拒绝传统文化,将中国画中的布白运用到现代图形中,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体现了图形的特殊性,也体现出自身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结的符号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结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体现了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民间传达祝愿的吉祥符号。本文从符号学视角入手,分析中国结符号系统的能指和所指,试从符号的解码角度,阐释其作为我国传统民俗符号代表之一,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功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鲁迅和易卜生在晚年不约而同地探讨死生问题,但是两位大师始终执著于自己的人生课题:鲁迅关注的是中国国民性,更多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易卜生关心的是作为个人的人,男人、女人,探讨的是人的精神解放.他们身上所共同具有的是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他们共同表现出一种自省,自我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