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藏传统舞蹈文化在当代文化诉求下,在动机与功能上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打破了原来稳固的文化生态和文化秩序,使西藏传统舞蹈处于嬗变、转化与动态变化之中,因而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难度。文章旨在正视、厘清上述问题,寻找新的路径,为传统舞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信息和思路,进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强基固本、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2.
为死者超度亡灵的宗教祭祀舞蹈"九莲灯"舞,流行于福建莆仙地区,是集宗教、礼仪、艺术为一体的民间祭祀舞蹈。舞蹈的产生、演变和发展与"三一教"的祭祀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形成舞蹈独特的舞蹈形态特征和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是民间宗教文化艺术的体现。研究"九莲灯"将对其传承与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丰富多彩的新疆舞蹈展示新疆特有的文化内涵,是新疆舞蹈的繁荣发展和新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舞蹈尤其是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舞蹈演出在旅游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创新和拓展新疆文化旅游产品,形成文化资源整合的自觉意识,还需要从新疆舞蹈演出的创作编排、精品节目打造、舞蹈演艺人才培养、宣传营销等方面加以提升,切实发挥新疆文化艺术尤其是新疆歌舞艺术在旅游产业中的作用,以促进新疆舞蹈的繁荣和新疆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文化、医学文化和精神民俗学等方面入手,论证了塔里木文化的基本特征:第一,悠久的狩猎、畜牧业、农业、园艺、手工艺业和商贸业文化;第二,因东西方文化交汇而形成的文化的多元性;第三,以“艺术街”为重要文化载体;第四,音乐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第五,民间口头文学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六,以爱国主义,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为文化的思想核心。  相似文献   

5.
安代舞作为蒙古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蒙古族民间艺术的传统财富和文化载体。论文论述了安代舞的起源与文化品牌的形成,认为库伦蒙古族文化孕育了蒙古族文化奇葩——安代舞。指出了安代舞产业化过程中的成功与局限,针对地域局限,宣传力度不够、创新力度较弱等问题,提出了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6.
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的文化素质的水平影响到我国体育舞蹈事业的发展,同时影响到运动员的舞蹈技术水平,甚至影响到运动员将来的就业。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广州市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构建体育舞蹈文化教育课程;处理好训练竞赛和文化的关系;增强教师责任感;构建文化教育的中长期目标等。  相似文献   

7.
纳西族地区东巴文化体系中的东巴舞谱舞蹈是纳西先民在地理、人文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祭祀舞蹈,它是纳西族鲜明独特思维意识的产物。它以凝情待发的内气运行展现出沉静敦厚的外部动作特征,以体现纳西族对生命力的看护,实现脚踏实地的诗意栖息。  相似文献   

8.
江西境内舞龙源于宋代,明清走向成熟与兴盛,历经数百年经久不衰。江西舞龙种类主要有板龙、草龙、竹龙、纸龙和布龙。其中以草龙、板龙起源最早。从江西舞龙的文化特征看,表现了农耕文化,儒家“中和”思想,以及追求娱乐、祈求幸福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9.
民俗舞蹈是指传统民间风俗舞蹈,是因民族意识而形成的现象.社区舞蹈是指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迎合社区生活的文化现象.双方文化的现实差异与如何弥合的问题是“文化嫁接”提出的前提,此前提期许农村与城市之间可以通过社会群体结构方面与思想文化方面的嫁接实施,经由第三方舞蹈院校机构的参与生成,使民俗舞蹈能够进入城市社区以促成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的有效建立.鼓子秧歌舞蹈经由专业人士的改造而在社区广为流传,是个成功的嫁接例子.  相似文献   

10.
傩舞被称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一直为文化、艺术界所重视。本文以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关于傩舞的研究文献为基础,对傩舞的起源与流变、傩舞的艺术特色、傩舞的文化内涵及傩舞的功能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回顾。  相似文献   

11.
热巴舞是藏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独特的健身、娱乐、审美价值,符合现代人追求的健康理念.但是,热巴舞的传承基于各种原因却面临消失的困境.文章分析了热巴舞的发展现状,指出在继承中改变创新是热巴舞传承急需解决的问题.认为,民族地区高校具有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土壤和条件,因此,将热巴舞的传承引入民族地区高校的教育中就变得可行而实际,探索一条适合热巴舞在民族地区高校传承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达州市安仁镇的民间舞龙——板凳龙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板凳龙超越了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固有的文化价值:它记载了“湖广填川”的历史瞬间;记录了“楚”、“巴”文化融合的历史过程;展示了地方特色体育项目的非凡内涵;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这项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其价值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还需继续深入发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文化含量偏低的白族婚俗歌舞表演已经不能适应婚俗旅游向纵深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周城村白族婚俗开发为例,对白族婚俗旅游从单纯观光向"观光性参与"模式发展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文化对朝鲜半岛文化影响深远,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华典籍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明朝时期朝鲜王朝利用明廷赋予的"最惠国"待遇,以各种途径获得大量中华典籍,让朝鲜社会对中华文化有全面认知更趋认同,"慕华"之风更盛,同时也扩大了中华典籍海外译介与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现代舞、当代舞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实践意义具体体现在:(1)当代舞、现代舞有益于大学生审美品位的提升;(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3)有助于大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对朝鲜族民族民间音乐中的调式研究,是研究朝鲜族音乐的基础。其中,对朝鲜族民歌中调式音阶的分类研究,以及对于各种调式音阶在民歌中的表现意义与可能渗透的各类题材与体裁的认识,是深入了解朝鲜族民族民间音乐存在的形式与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平调调式是朝鲜族民歌中的主要调式之一,因此,对平调调式音阶的认识与了解,也就必然成为研究朝鲜族民族民间音乐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对朝鲜族民族民间音乐中的调式研究,是研究朝鲜族音乐的基础。其中,对朝鲜族民歌中调式音阶的分类研究,以及对于各种调式音阶在民歌中的表现意义与可能渗透的各类题材与体裁的认识,是深入了解朝鲜族民族民间音乐存在的形式与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平调调式是朝鲜族民歌中的主要调式之一,因此,对平调调式音阶的认识与了解,也就必然成为研究朝鲜族民族民间音乐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从体育舞蹈内涵、文化起源、分类等方面,来探讨了体育舞蹈文化的审美特征与价值取向。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多种价值取向,在国内将体育舞蹈传播开来,为社会物质文化生活带来丰富的研究内容。引申出我国高校体育舞蹈文化建设工作.结合当前我国体育舞蹈文化事业的开展与宣传情况,对体育舞蹈文化审美特征与价值取向作了分析与总结,对增强体育舞蹈文化在审美培养和价值观念形成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三大文化板块为主流的安徽地域文化,是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地域文化为少儿舞蹈艺术提供了文化生态资源,为少儿舞蹈艺术教育传承定位了文化坐标,预设了文化传统特性,指明了文化传承方向。从地域文化视角认识安徽少儿舞蹈艺术的地域文化属性、了解其教育传承现状,重视传统艺术教育的"娃娃工程"建设,有利于区域文化价值的挖掘和区域文化传承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藏族锅庄舞的历史文化意义和形式,讨论了它的艺术特色和价值。认为藏族锅庄舞是一种自娱性极强的集体舞蹈,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健身性、教育性和竞技性价值;将藏族锅庄舞引入阳光体育运动之中,既能充分发挥其强身健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作用,又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趣,对促进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