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混凝土作为建筑结构的关键材料,在公路、桥梁、水利以及房屋建筑等项目建设中广泛应用,混凝土的质量对于工程的整体质量有重要影响。由于城市建设用地的减少,建筑物逐渐向高层方向发展,同时由于桥梁跨度不断增大,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挑战。泡沫混凝土具备轻质、耐火、隔热、隔音以及保温等优点,受到工程建筑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泡沫混凝土的生产原理及技术着手,介绍泡沫混凝土的特征,进而阐述泡沫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最后提出泡沫混凝土在国外的应用新进展,以期对我国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自流平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研究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斌  杜雷 《甘肃科技》2004,20(4):96-98
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就是一种具有高工作性能和较好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探讨并研究了自流平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的试验评定方法 ,并在工程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3.
多孔泡沫金属的研究及其前景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多孔泡沫金属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由于它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 ,在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且前景相当乐观。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多孔泡沫金属材料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现状 ,并讨论了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我院是国内进行泡沫金属研究较早的单位之一 ,对于泡沫金属制备工艺、成形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若干方面走在了国内同行的前列  相似文献   

4.
聚氨酯泡沫复合夹层板抗爆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聚氨酯泡沫复合夹层板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防护工程中的新结构形式 ,据此对聚氨酯泡沫材料夹层板进行了爆炸荷载下有限元分析 ,并与粘钢混凝土板及混凝土板两种板结构进行了比较 ,验证了聚氨酯泡沫夹层板良好的抗爆吸能性能  相似文献   

5.
张军 《科技信息》2007,(27):156-156
综述了聚丙烯纤维对改善混凝土的性能的作用及施工方法,指出了聚丙烯纤维在制备高性能混凝土中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庞卫民 《科技信息》2011,(9):I0349-I0349,I0356
双预应力混凝土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体系,以其建筑高度低,跨越能力强,抗裂性和承载能力高等优势,在大跨度桥梁及城市桥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参考了相关的施工工程案例,对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制作工艺做了总结,以对类似工程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Fe-Mn-Si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力学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在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Fe-Mn-Si形状记忆合金国内外应用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Fe-Mn-Si形状记忆合金在紧固连接以及智能混凝土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梁军  李恩泽 《甘肃科技》2014,30(21):114-116
以现浇轻质泡沫混凝土在某工程屋面保温层和找坡层的具体施工应用为例,详细介绍了现浇轻质泡沫混凝土的材料特点,生产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要点和应用范围,以及质量、安全、环境管理措施。突出了现浇轻质泡沫混凝土作为传统保温、找坡材料的替代品所具有的保温隔热、绿色环保、保温找坡一次成型、降低工程造价、与结构层的附着性能良好、方便施工、节时、增效等诸多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全球性的节能观念浪潮,也波及到了房地产建筑方面,节能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屋面保温工程中,防火保温板、聚苯板、挤塑板、岩棉板+防水卷材、玻镁板夹心玻璃棉等都是常用的材料,随着节能理念的推广,泡沫混凝土作为一种具有质量轻、保温效果好、隔音、阻燃等优点的新型材料,在屋面保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泡沫混凝土的特点,施工技术入手,来分析其在屋面保温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泡沫混凝土是一种内部含有大量细小、封闭、均匀分布气孔的多孔性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隔热保温、防火隔音、抗水减震等特性。普遍应用于高层建筑墙体制作、保温和衬垫等工程中。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泡沫混凝土的研究与开发,使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11.
加筋泡沫轻质土对于治理软土路基病害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泡沫轻质土在路基施工应力变形规律对我国公路工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使用FLAC3D软件,对以砂土和泡沫轻质土作为填料的软土路基上在施工过程中的应力以及位移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和研究,得到了泡沫轻质土对路基的沉降、回弹和有效应力变化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使用泡沫轻质土进行填筑的路基,泡沫轻质土路基比普通填土路基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最大沉降有所降低,施工沉降显著减少。而使用加筋泡沫轻质土作为路基填料,可以在普通泡沫轻质土的基础上更加有效减小路基基底竖向应力,同时有效减小路基基底应力分布不均匀的问题。经过研究发现,在加筋率达到0.75%时,泡沫轻质土路基产生的最大基底沉降量最小。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分析了加筋泡沫轻质土的加固机理,提出了计算最佳加筋率的方法,完善了软土路基加固理论。  相似文献   

12.
在工程实际中,为研究通过掺加外加剂(稳泡剂、瞬凝剂、减水剂)来提高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干密度从而扩大其使用范围,本文通过试验找出了稳泡剂的最佳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015% ~0.02%,瞬凝剂的最佳掺量为水泥质量的2.0% ~ 3.0%,减水剂的最佳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2%~0.25%.稳泡剂、瞬凝剂、减水剂都对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干密度有很大影响,在掺加时应严格控制掺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石膏为基础体系,外掺粉煤灰、电石渣等工业废渣和水泥改性剂制成轻质泡沫混凝土.对其词温润湿性能进行设计,针对石膏基泡沫混凝土的平衡吸湿率,孔隙率对吸湿性能影响,封闭空间调温调湿性能,对比样调湿性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合体视显微镜对其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调湿性能优于加气混凝土及烧结粘土砖,是优良的调湿材料.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海藻酸钠溶液的温度和掺量对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SEM测试技术,分析了海藻酸钠对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以双氧水为发泡剂的体系中,随着海藻酸钠溶液掺量的增加,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添加适量的海藻酸钠,可降低发泡孔径、促进水泥和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的水化以及增强孔壁的密实度,从而使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考虑聚苯颗粒体积比及湿密度等级两个影响因素,配制了共计25组不同配比的泡粒混凝土.研究了加载速率对泡粒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其应变率效应不明显;并研究了不同聚苯颗粒含量以及不同湿密度等级对泡粒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此材料的密度以及聚苯颗粒含量对其力学性能影响均很大,并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性.通过对其弹性模量、压溃应力、压溃应变等参数的分析,结合试验结果,建立了该材料的单轴压缩唯象本构模型,通过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的比较,唯象本构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飞机越界阻滞系统的阻滞特性,以阻滞工程材料——泡沫混凝土的静态压缩和落锤冲击实验为基础,通过有限元程序分析确定了仿真计算的材料模型和参数,并对FAA(美国联邦航空局)的飞机阻滞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飞机阻滞的简化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 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阻滞效果随阻滞材料强度和铺设厚度的增大而增强,厚度达到临界值后阻滞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排除多因素对试验结果产生的误差,研究了不同用水温度对泡沫混凝土性能和内部孔隙的影响,设置正交试验(三因素三水平)得出最佳的水胶比为0.6、粉煤灰最佳掺量为15%,胶粉最佳掺量为2%.在此基础上设置七个不同的水温温度(15、20、25、30、35、40、45℃),通过采集泡沫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干密度、吸水率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8.
玻璃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泡沫混凝土中加入不同掺量玻璃纤维,制成纤维泡沫混凝土复合材料,测定了它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加入玻璃纤维增加了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极大地改善了韧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早期干缩开裂,而且对导热系数影响不大;因此,加入玻璃纤维可以有效改善泡沫混凝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内聚力本构模型对泡沫沥青冷拌混合料的适用性,基于内聚力本构模型,结合Matlab软件"凸包法"和三维ODEC算法,建立了泡沫沥青冷拌混合料的三维模型试件.同时,对不同级配的混合料进行模拟劈裂试验,用对比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观察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凸包法"和三维ODEC算法相结合能够模拟泡沫沥青冷拌混合料中的粗集料棱角性,数值模拟的劈裂试验强度-变形曲线发展趋势和实际的劈裂试验规律基本相符.模拟数据与试验数据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表明内聚力本构模型的三维离散元模拟能有效应用于泡沫沥青冷拌混合料设计.  相似文献   

20.
泡沫沥青冷再生基层路面结构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ANSYS有限元法对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用于不同路面结构的力学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得知泡沫沥青再生基层在不同路面结构组合下、在不同养生过程中的应力应变都有所不同.研究得出:泡沫沥青再生基层厚度不宜小于15 cm;泡沫沥青再生路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路面强度将不断增强;采用复合基层(柔性材料加半刚性材料)能明显增强路面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