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海船    黄荣胜  张颖    李嘉  ** 《广西科学》2019,26(5):549-55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并鉴定黄根的脂溶性化学成分。从黄根挥发油中分离出74个成分,并鉴定了其中的36个成分。黄根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十八碳6烯酸(7.52%),棕榈酸(6.34%),Phosphetane,2,2,3,4,4-pentamethyl-1-phenoxy-,1-oxide (6.05%)等。从黄根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出64个成分,并鉴定了其中的37个成分。黄根石油醚提取物主要成分为反式油酸(18.85%),棕榈酸(17.66%),硬脂酸(4.49%)等。利用GC-MS分析鉴定黄根脂溶性成分,具有快速、稳定、重复性好的特点,可用于黄根药材成分的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2.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GC—MS—DS)联用技术对一点红药材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从一点红药材中分离出30多个组分,并鉴定了其中的27个成分。所有成分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鉴定出。  相似文献   

3.
GC-MS分析秀丽海桐叶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秀丽海桐(Pittosporum pulchrum Gagnep.)叶中的挥发油,应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挥发油成分分析。结果从秀丽海桐叶挥发油中分离出51个组分,确认出其中的37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α-蒎烯(29.27%)、β-蒎烯(17.84%)、坎烯(3.90%)和桃金娘烯醇(3.60%)。确认的37种成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鉴定出来。  相似文献   

4.
山莓茎叶香豆素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 L.f.)茎和叶中分离出一种香豆素成分,经理化试验和多种波谱分析(UV、IR、NMR、MS)鉴定为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即东莨菪内酯(Scopletin),该成分在山莓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5.
曾春兰  卢文杰  牙启康  陈家源  黄艳  王娟 《广西科学》2011,18(2):151-152,157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GC-MS-DS)联用技术对大叶千斤拔药材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从大叶千斤拔药材中分离出40多个组分,并鉴定了其中的38种成分.这些成分主要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大叶千斤拔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6.
野西瓜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为阐明野西瓜的活性成分,并为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其果实进行了较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及光谱解析技术从野西瓜果实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它们是: 6-Hydroxy-12-carboxy-blumenol A-β-D-glucopyranoside(Ⅰ),1H-吲哚-3-乙腈4-O-β-葡萄糖苷(Ⅱ),(6S)-Hydroxy-3-oxo-α-ionol(Ⅲ), 3- 醛基吲哚(Ⅳ), 腺苷(Ⅴ),次黄嘌呤核苷(Ⅵ), 对苯甲酸鼠李糖醇苷(Ⅶ), 蔗糖(Ⅷ),β-谷甾醇(Ⅸ),胡萝卜苷(Ⅹ),除Ⅱ外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Ⅲ为新天然产物,I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为从染木树属(Saprosma)中获取更多有效的化合物,对中国特有的热带药用植物厚梗 染木树(Saprosma crassipes)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以及鉴定,增加染木树属化合物多样性。 综合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半制备HPLC等色谱分离技术,对该植物 的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并运用NMR以及质谱鉴定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厚梗染 木树中分离鉴定了 8 个化合物(1~8),包括 2 个环烯醚萜苷:车叶草苷(1)、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 (2),1个蒽醌:1,3-二羟基-2-羟甲基蒽醌(3)以及5个甾体类化合物:卡基二醇(4)、9,11-脱氢麦 角甾醇过氧化物(5)、过氧化麦角甾醇(6)、羟基烯酮(7)和(3β)-柱头-5,25-二烯-3-醇(8);所有化 合物均为首次从厚梗染木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8为首次从染木树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尖尾枫脂溶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微  刘布鸣  冯军  黄艳  何开家  邱宏聪 《广西科学》2012,19(2):147-148,151
采用硅胶柱层析、甲酯化和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广西特色瑶药植物尖尾枫[Callicarpa longissima(Hemsl.)Merr.]的脂溶性化学成分。结果分离出39个组分,并鉴定确认了其中的29个成分。确认的29个成分主要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被鉴定出来。  相似文献   

9.
玫瑰花中两种抗氧化成分的分离鉴定与活性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寻找玫瑰花(rosarugosa)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层析分离技术对玫瑰花抗氧化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数据及色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出2种抗氧化活性成分Ⅰ,Ⅱ.分别是3,5,7,3′5′-五羟基黄酮(槲皮素)和3,4,5-三羟基苯甲酸(没食子酸).化合物Ⅰ(槲皮素)为首次从玫瑰花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的抑制小鼠红细胞溶血活性和抗小鼠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活性均高于玫瑰花粗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寻找算盘子(Clochidion puberum)的活性成分,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技术,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特征分离并鉴定化合物。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2个化合物:3β,19α,23α-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Ⅰ),2β,3β,23α-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Ⅱ)。结论:以上化合物是从该植物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三萜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药用植物杏香兔耳风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乙酸乙酯提取部分鉴定出24个化学成分,石油醚提取部分鉴定出29个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2.
香椿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水蒸汽蒸馏的方法分别对山东寿光产的香椿芽及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并且利用GC/MS方法对提取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鉴定.从同时蒸馏萃取和水蒸汽蒸馏提取的香持芽挥发油中分别鉴定了42种和36种化学成分;从香椿茎中各鉴定了30种化学成分,并且比较了两种方法及两个部位挥发性成分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通过硅胶柱层析从短叶决明(Cassia leschenaultiana DC.)药材的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19个油状流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技术(GC-MS-DS)分别对它们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检出39个成分,确认了其中的28个成分。这些成分主要为脂肪烃成分,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4.
大戟科4种植物内生真菌分离与抑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大戟科4种药用植物大戟、泽漆、乌桕、重阳木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检测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种植物均含有内生菌,乌桕中获得13株内生菌,鉴定12株,分别属于丝核菌属、小菌核菌属、拟盘多毛孢属、小单头孢属、毛壳菌属、壳小圆孢属、棒盘孢属、交链孢属;京大戟中获得9株内生菌,鉴定8株,分别属于镰刀菌和交链孢属;泽漆中获得6株内生菌,鉴定4株,属于交链孢属;重阳木中获得15株内生菌,鉴定了4株,分别属于小穴壳属、壳小圆孢属、拟茎点霉属。茎中均有内生菌,种子和重阳木叶中均未分离到。总计43株内生菌中有11株有稳定的抑菌活性,占总菌株的25.58%,有12株有不稳定的抑菌活性,占27.91%。用绿豆发芽试验检验表明,仅有1株菌在绿豆幼苗上形成病斑,其余均生长良好,且21株表现出对绿豆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红豆蔻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红豆蔻中提取挥发油.采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分析条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鉴定得到48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4%以上.  相似文献   

16.
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中成药荣昌肛泰挥发性成份,用毛细管GC/MS/DS法从荣昌肛泰挥发性成份中分离鉴定了16种化合总峰面积的93%,和标样保留指数法进一步确证了其中9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68%。  相似文献   

17.
刺槐花样品微波辅助提取所得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从延安地区刺槐花挥发油中分离出57种组分,鉴定出42种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峰总面积的82.01%;鉴定出其中的成分有醇、烯烃、烷烃、醛、酯、酮等十多种化合物,其中烷烃类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面积的17.40%,烯烃类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面积的6.74%,醇类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面积的15.87%,酯类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面积的12.35%。  相似文献   

18.
蒙椴树皮提取物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对蒙椴树皮进行提取,对得到的油状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其化学组成,鉴定了其中的57种化学成分,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它们的相对含量,鉴定成分占总组分的73.26%;主要成分为酯类化合物,同时鉴定出烷烃类、酸、醇、醛、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