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超宽带信道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通信系统研究过程中经常使用信道模型来评价物理层的性能。文章就几种UWB信道模型,从信道的特征参数出发,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根据物理信道的实验数据,选择了修正的S-V信道模型作为UWB系统的信道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与UWB系统信道的特征参数非常接近,能很好地仿真物理信道的参数。  相似文献   

2.
随机桥过程建模超宽带多径传播信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随机桥过程研究超宽带(UWB)多径传播信道。首先介绍随机桥过程的理论基础.然后引入能够建模无线信道传播特性的基本随机变量。给出随机桥过程建模UWB多径传播信道的两个假设条件,使用布朗桥过程建模UWB无线传播信道,得到有约束布朗桥信道模型,同时还给出使用随机桥过程方法建模UWB室内多径信道特性的算法和伪代码。使用该信道模型对典型室内传播环境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得到的UWB信道的特性和使用一致性劈绕射理论(UTD)方法得到的信道特性结果非常相似,信道特征参量的取值与经验参数相符。  相似文献   

3.
基于Chirp-BOK调制的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于正向和反向线性调频脉冲良好的自相关性以及匹配滤波后尖锐的时域特性,将线性调频脉冲扩频技术用于高速的超宽带无线通信,设计了Chirp-BOK调制的超宽带通信系统。系统可以采用声表面波器件实现,具有低功耗,低成本,低复杂度等特点。通过仿真分析比较了Chirp-BOK UWB和TH-PPM UWB系统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说明:在AWGN信道下,Chirp-BOK UWB系统与TH-PPM UWB系统有着相同的可靠性;在IEEE 802.15SG3a建议的CM1、CM3信道模型下,采用Rake接收的Chirp-BOK UWB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多径衰落能力,但符号间干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超宽带室内多径信道成簇特性仿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超宽带(UWB)无线信道的成簇特性是UWB信号在室内多径信道中的重要传播特性。在对UWB室内多径信道成簇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UWB信道的成簇模型,对UWB信号的基本特征和成簇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采用布朗桥方法对有金属网格玻璃门反射的走廊环境中UWB多径信道的成簇特性进行仿真和分析;将具有成簇现象的UWB信号功率时延谱仿真结果与已公布的测量数据结果进行了比较和验证。为UWB无线信道及其信号传播特性的研究打下较好的基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DS-BPSK UWB通信系统的模型;随后研究了在UWB多径信道环境下,存在AWGN以及由多径效应引起的符号间干扰ISI时,DS-BPSK UWB通信系统的误码性能;最后分析了不同扩频码序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UWB矿井巷道无线信道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信道路径损耗的角度分析了超宽带(UWB)信号在矿井巷道中的传播特性,针对其传播特性给出了矿井巷道中UWB系统发射脉冲与调制技术方案.并将时变有限冲激响应滤波器模型改进为具有特定频率、与系统脉冲成形匹配的抽头延时线模型.改进后的信道模型为系统设计提供了指导信息,并简化了系统性能分析和仿真.针对典型的UWB成形脉冲对改进后信道模型的统计特征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信道的多径时延特性与矿井实测数据能进行很好地匹配.  相似文献   

7.
首先分析超宽带通信的无线传播环境,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针对各种室内模型的优缺点,提出采用室内传播统计模型,对室内UWB(超宽带)通信的无线链路进行预测,能够比较精确地反映室内特点,并利用该模型对室内UWB无线信道的容量进行了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室内环境下,在短距离内(<10 m)实现低功率,高速率(超过100 Mbps)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射线反射模型预测电波传播损耗,建立了矿井超宽带路径损耗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首先对适合窄带信道的射线反射模型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然后结合超宽带信道的频率依赖特点,对射线反射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矿井UWB路径损耗预测的镜像法反射模型,并对实际UWB测量矿井环境进行了传播损耗预测,将预测结果进行了最小二乘法参量拟合,得到了与测量结果相符的路径损耗指数,验证了预测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多径衰落下通信系统的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通信系统的学习,研究了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多径瑞利衰落信道和莱斯衰落信道3种信道。对不同信道下通信系统的性能情况进行了分析和仿真。通过对各种信道下的仿真结果分析和误码率的比较,得出多径瑞利衰落信道模型下的误码率要高于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和莱斯衰落信道,并严重降低通信系统性能的结论。对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具有抗多径衰落的情况进行仿真,指出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可以解决多径衰落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脉冲UWB系统中,应用零相关扩频码(ZCD)进行DA(数据辅助)信道估计,仿真结果显示出采用ZCD码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的自相关函数优于采用Walsh码得到的.同时提出一种基于ZCD码的脉冲UWB系统的非结构化DA信道估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的误码率低于普通扩频码的误码率,说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非结构化信道估计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UWB室内小尺度参考信道模型存在局限性.在考虑信道时变性和多普勒效应的情况下,探测分析UWB室内信道瞬时与空间的变化特性.针对信道的平均功率时延剖面特性,采用裁减算法给出UWB室内时空信道离散部分和弥散部分数学建模的方法、参数和模型.时空信道模型的初步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吻合信道探测特性和已有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与直接序列扩频的方案相比,基于多频带0FDM的UWB系统能更有效地捕获多径能量。关于传统窄带0FDM信道估计的研究很多,但UWB系统与窄带系统的信道特性有很大不同。通过分析MB—OFDM UWB无线通信的体系结构、信号和信道模型,对UWB信道条件下采用前导训练序列和导频子载波的LS估计和MMSE估计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并讨论了估计误差随SNR变化的特性,从而给出了适用于室内短距离UWB无线通信的信道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室内环境下超宽带信号具有丰富的多径分量,在时域中这些分量表现出簇(cluster)的形式,簇在时域上类似于幅度调制,可采用包络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介绍了利用小波变换进行超宽带信号包络分析的方法,给出了接收信号包络的时域表达式,并对低信噪比下超宽带信号进行了包络提取,结果显示该方法实现了簇内多径分量的合并,并具有很强的去噪作用.包络分析方法对于那些难以建立模型的传输环境以及能够建立模型但难以提取参数的场合下超宽带信号的采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指出了传统的包络分析技术可用于超宽带信号的采集.  相似文献   

14.
包络分析在超宽带信号采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环境下超宽带信号具有丰富的多径分量,在时域中这些分量表现出簇(cluster)的形式,簇在时域上类似于幅度调制,可采用包络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介绍了利用小波变换进行超宽带信号包络分析的方法,给出了接收信号包络的时域表达式,并对低信噪比下超宽带信号进行了包络提取,结果显示该方法实现了簇内多径分量的合并,并具有很强的去噪作用。包络分析方法对于那些难以建立模型的传输环境以及能够建立模型但难以提取参数的场合下超宽带信号的采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指出了传统的包络分析技术可用于超宽带信号的采集。  相似文献   

15.
石磊  周正  唐亮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32(2):170-173,183
针对超宽带通信系统采样速率过高的难题,利用超宽带信道冲击响应的稀疏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压缩感知的时变信道估计算法.通过将直接序列调制的超宽带发送信号进行下采样,建立压缩感知的数学模型,接收端通过卡尔曼滤波压缩感知的重构算法对信道的冲击响应进行重构.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时变的超宽带信道采用卡尔曼滤波压缩感知算法,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采样点数,而且提高了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超宽带技术已逐渐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并被视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UWB无线通信可以分成两种:无载波UWB、载波调制UWB.载波调制UWB有多种实现方案,主要有DS-CDMA UWB和MB-OFDM UWB.MB-OFDM作为UWB的一个重要候选方案,在频谱利用率、与其他窄带系统共存、抗干扰等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而信道估计是无线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进行相关检测、解调、均衡的基础.文中在介绍MB-OFDM系统的构成、MB-OFDM系统信号结构以及超宽带信道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导训练系列的信道估计算法,对UWB信道条件下采用前导训练序列的LS估计和MMSE估计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比较,最后给出了相关仿真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前导训练系列的信道估计可以获得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张卓 《科技信息》2011,(13):69-70
针对UWB信道多址以及加性白噪声这一特点,本文采用高斯二阶脉冲作为发射脉冲,对TH-PAM以及TH-PPM调制解调系统的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给出了这两种调制方式下系统的BER解析公式,并对性能进行了比较。在系统单用户情况下,TH-PAM性能恒优于TH-PPM;在考虑多用户以及系统噪声时,给出了一个仅由用户数目和脉冲波形决定的判决公式,由此可以判断两种系统的性能优劣。  相似文献   

18.
在复杂环境的超宽带通信系统中,信道估计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接收机的性能。首先给出了一种基于Intel模型的时变信道仿真方法,以该超宽带时变信道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TURBO原理和连续信道译码、结合训练比特的信道估计方法,能够直接估计本地接收模板,并跟踪信道的时变性。与先估计信道冲激响应,再重构模板信号的方法相比,大大简化了估计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